魔都快要絕跡的油墩子,還在老式做法的蔥油餅,都是記憶裡的味道!

2020-12-13 騰訊網

上海這座城市,充滿著魔力,不只是摩登的時尚感,更是舌尖上的味道。記憶中上海的老味道是飄散在一個個弄堂裡、一座座小攤位上的,煙火氣十足。

說到上海記憶中的老味道,那大概就是...生煎、鍋貼、年糕排骨、小籠、湯糰、薺菜餛飩、油墩子、蔥油餅、四喜烤麩...

aaaaa我饞了( ` )

一點也不虧待自己胃的小姐姐,開始找尋上海這座城市裡記憶中的味道。康康那些老字號路邊攤是否有被人遺忘,康康那些小攤主們是否還安康,康康那些小食是否能喚起回憶...

阿婆油墩子

地址:局門路406號

油墩子:4元/個

相信大嘎對阿婆油墩子一點也不陌生吧,已經80多歲高齡的阿婆和她的先生全年無休,天天都會來小攤炸油墩子,每天排隊的人總是絡繹不絕,吃過的食客都說好吃而阿婆背後的故事也是讓無數人動容,其中的心酸和辛苦也只有他們老夫妻兩自己知道。

每天都只營業4小時,但阿婆說上午很早就要起來開始忙活,準備一天的食材,下午2點開始營業,爺叔負責洗菜、切菜,收收零錢、打打下手,阿婆是這個攤位的靈魂人物,所有的油墩子都由她掌勺

曾經有過30多年食堂燒飯的經驗,阿婆做起油墩子來可是一個利索,和麵糊、拌蘿蔔絲、炸油墩子,手法乾淨利落,說話也精氣神十足,絲毫看不出是個80多歲的阿婆啦~

一年365天,天天都在營業的阿婆油墩子,這次受疫情影響,也是停業了一段時間,好在現在又恢復了營業狀態,雖然生意較以往清淡了不少,但排隊的人依然不少,大家都很有秩序耐心地等阿婆忙活,時不時還和阿婆聊上幾句,這就是人情味吧,大家懷著尊敬和善意,用自己的方式來鼓勵阿婆!

正是帶著這種人情味的油墩子,吃起來格外美味,老實說,阿婆炸的油墩子的確很贊!火候正好,餅皮炸得酥脆,蘿蔔絲餡料十足,卻自帶清香,就連不愛吃白蘿蔔的小小黃也說:竟然一點白蘿蔔的味道都沒有誒,好吃!整一個下肚也不覺得油膩

大家去買油墩子的時候要注意哦,阿婆和爺叔年事已高,都不太會用電子產品,所以小攤只收現金啦,請提前準備好現金哦~

王記蔥油餅

地址:愚園路666號

蔥油餅:5元/個

一個蔥油餅好不好吃,最重要的就在於這三點:蔥香味是否濃鬱、餅皮是否酥脆,豬油夠厚實、先煎後烘。王記蔥油餅名聲挺響的,不知道吃起來如何?

位於愚園路666號的王記蔥油餅也已有10多年啦,去的時候,小小的不足3平米的小鋪裡,只有老闆王叔叔和他的一個親戚在店裡忙活。因為疫情,減少開支,所以現在每天都只有2個人開工。

值得一提的是,王記蔥油餅的蔥都是自家生產的,每天都是現切現用,保證用料新鮮,畢竟蔥油餅的蔥可是精髓啊!

老師傅手法利落的將一個個麵團揉搓成一般大小,平鋪在桌板上,快速地給它們抹上豬油,然後大手筆的撒上蔥花,再一個個捲起來,等待命運的安排

王記蔥油餅到現在還是遵從老式做法:先煎後烘,現將蔥油餅一個個煎至兩面金黃,油嗞嗞嗞地在響,聽得那叫一個爽啊!隨著師傅手裡的鏟子來回翻鏟,那一個個蔥油餅開始冒出誘人的蔥香味

隨後就是放入爐子裡進行烘烤,只有經過這道工序的蔥油餅,才算是完成最後的歷練,完美!

蔥油餅最好吃的就是剛出爐的時候,雖然有點燙嘴,但實在是絕!一口咬下去,喀嚓喀嚓,十分香脆,外酥裡嫩,唇齒間都流轉著蔥香味,越嚼越香,越嚼越想吃,回味無窮~

小姐姐直接買了5個帶回去給家人嘗嘗,5元一個蔥油餅實在是值了!不過他家的雞蛋餅也不錯哦,有不少路人買他家雞蛋餅呢~

卞姐蛋餅攤

地址:陝西南路162號

雞蛋餅+豆漿套餐:20元

被稱為上海早飯界的扛把子的雞蛋餅,是大多數上班族心中的精神支柱,開啟美好的一天。

現在的雞蛋餅不同於以前只是早飯的象徵,現在都可以當主食,一天中任何時候都可以來個雞蛋餅!卞姐雞蛋攤已經開了有9年多了,期間也搬過很多地方,最後來到了陝西南路162號。

小姐姐來到這的時候已經是下午6點半了,正是下班高峰期,不少人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路過這都會買上一個蛋餅,慰勞下飢餓的胃。

康康小哥手法很是細膩,但一點也不拖沓。每個步驟都細緻有序,攤面、敲蛋、撒芝麻蔥花、放上脆餅、加入火腿片和芝士片、刷上滿滿的甜麵醬,最後對切裝袋...

拿到手上的那一刻,還是被散發出的蛋餅香味給蠱惑了,顧不上已經撐住的胃,狠狠咬了一口!發出李佳琦般的咆哮:OMG!也太好吃了吧!在我一再的邀請下,小小黃也嘗了一口,原本死活也不願再吃的人,又從我手裡咬了幾口...人類的本質是真香

卞姐雞蛋餅用料新鮮乾淨,香氣十足的蛋餅沒有過多的油渣味,他家的脆餅也很贊,最靈魂的就是加入了芝士!一定要加芝士!這是人間極品啊!一整個吃下去也不會覺得油膩,乾淨又溫暖的一個雞蛋餅~

小姐姐還發現他家竟然還有小時候喝過的可可牛奶!也太懷念了吧~而且卞姐家的豆漿、銀耳湯、紅棗湯...都是每天自己熬製的,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真切感受到了卞姐蛋餅攤的用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光顧過這三家小攤呢?

也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記憶中的味道」

撰編:柚子

拍攝:小小黃 柚子

製圖:小小黃

相關焦點

  • 快要絕跡的油墩子,快要消失的老上海小吃
    不光是上海「土著」,只要是在上海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油墩子」的存在。而油墩子對於上海人來說可謂一代人的回憶。小時候放學了,就守在一個攤頭前,看著攤主將麵糊倒入鐵勺或模具中,加入蔥花、蘿蔔絲,在上面再蓋上一層麵糊後放入油鍋。等著出鍋後,手捧著燙嘴的油墩子,一口一個香脆,和同學們嬉鬧著離開。
  • 大寧排名第一的蔥油餅店,日銷2000個!
    , 店內有蔥油餅、韭菜雞蛋餅、油墩子、麻團 蔥油餅每個3元,韭菜雞蛋餅每個5元, 油墩子每個3元,價格讓周到君很心動啊~ 據店內小哥介紹,早晚排隊的人很多
  • 魔都15款地道早點,這才是真正的上海味道!
    地址: 長壽路1080號(近武寧路)油墩子◆  ◆  ◆土生土長的上海寧幾乎無人不曉這道街頭美食油墩子它素來有甜鹹之分>素菜餡是蘿蔔絲味的甜甜的是豆沙味油墩子做法還挺簡單將調好的麵糊倒入鐵勺加入蔥花和蘿蔔絲、鮮肉做成團甜味的就加入豆沙餡下油鍋炸至黃褐色每一塊新鮮的油墩子都油而不膩,香脆可口/阿婆油墩子
  • 農村快要失傳的美食,外酥裡嫩的油墩子,簡單一炸,回味無窮
    大家好,這裡是壹號美食公館,今天筆者要為您分享一款農村快要失傳的美食——油墩子。相信對於這款美食來說,稍微年紀輕一點的人,估計連名字都不是很熟悉,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而在筆者兒童的時候,每逢暑假寒假,只要去外婆家總是能吃到這款略帶鹹香的農村美味。
  • 老式雞蛋糕,做法和配方都給你,香甜可口,重溫記憶中的味道!
    老式雞蛋糕,做法和配方都給你,香甜可口,重溫記憶中的味道!以前小時候,在路邊的烘焙店,交上自家的雞蛋、麵粉、白糖,再加上5塊錢的加工費,就能吃到香甜可口的雞蛋糕。現在,恐怕再也找不到可以現場烘焙的小店了。
  • 油墩子(作者:朱成墜)
    油墩子,是我小時候的最愛之一。讀書前,或放學後,每每,在街邊的攤頭旁,站在一圈孩子堆裡,等候攤主煎炸油墩子。一隻小風爐,一口小鐵鍋,幾隻小臉盆,十來個橢圓形的鐵模勺,就是攤主的全部生意家什。爐內燃燒的是煤球或煤餅,鍋內煮沸的是火熱篤篤滾的菜油或豆油,盆內分別放著麵糊、加了蔥花的白蘿蔔絲、有的是白糖豆沙餡、有的是葷菜鮮肉餡,考究的還在餡裡加入河蝦,那種味道就格外誘人了。
  • 上海街頭的經典小吃油墩子,教你懶人做法,酥香爽口,學會去擺攤
    油墩子應該是上海人記憶中抹不去的美食了吧?以前隨處可見的油墩子攤頭,總是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現在想吃到正宗的油墩子還真沒那麼容易。今天小易也來做一做這一傳統的小吃,看看是不是那個經典的味道呢?第四步:鍋中加入足量食用油,油溫燒至冒小泡泡的時候,把做油墩子的模具放入油鍋中燙1分鐘;然後提起模具(留少許底油),先把麵糊舀進來,再放入一兩個蝦仁,並再次把麵糊舀進來蓋住蝦仁。
  • 又見「油墩子」
    還沒出校門,就聞到一陣飄香,那多半是攤頭裡金黃焦香的油墩子散發出來的,它好像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魔力,引誘著我疾步奔向攤頭,圍著攤主,急吼吼的,任憑凜冽的寒風颳在臉上生生發痛,卻邁不開腳步。油墩子攤頭的全部「家當」是一隻煤球爐、一隻鐵鍋和兩隻面盆。
  • 記憶裡的美味,老式雞蛋糕的做法
    歡迎大家來到蓁蓁真味的廚房裡,在這裡我會給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製作的家常美食,有中餐、也有西餐,有家常菜、也有麵食,當然,還會有一些西點、烘焙類的家常做法。老式雞蛋糕,小時候也叫槽子糕,是不是這幾個字不大清楚,反正是這個音,那個時代,合作社裡有點心,都是走親戚,來客人,或者是家中有病人的時候才會買來的,而合作社裡的點心好像就只有餅乾、槽子糕、桃酥、江米條,人們買點心是用紙包的,那紙包過點心後染上了許多油,我們叫油紙,捨不得扔掉,寶貝似的保存著擦鉛筆盒用,鉛筆盒擦上油很亮,只有好朋友才捨得給他們用一小塊油紙。
  • 上海記憶 那些陪我們長大的早飯攤頭
    學校、生活、放學後和弄堂裡的回憶!外脆裡香的蔥油餅、每天眼饞的香酥雞、油墩子一天伐吃伐開心!還奮鬥在魔都大街小巷的「阿婆阿姨」們,她們的早飯攤頭如今還好嗎?今朝,讓我們再來重溫一幾!  1、阿婆蔥油餅
  • 即將消失的傳統小吃——油墩子,聽起來土裡土氣,吃過就忘不掉!
    今天給大家分享了這個小吃叫做油墩子,相信在江浙滬地區大部的人都知道了這種美食,一般就是在那種小巷子口推個小車裡面有一口大油鍋兒,上面做了幾個已經炸好的油墩子,就像一個菸灰缸一樣,橢圓形的樣子非常好,有的時候還會搭配一些其他的油炸製品,裡面還是噼裡啪啦的炸著著各種各樣的美味。
  • 油墩子,老淮安的特色小吃,讓你吃上一口後就會愛上它!
    比如說只有咱老淮安人,才能吃出儀式感的油墩子,讓你吃上一口後就會愛上它!油墩子,還是記憶中的那個味道,沒錯,就是它了!其實這個油墩子,是很多60後、70後、80後淮安人抹不去的美食記憶。放學後的我們,總愛擠在油墩子攤前,聞著油煙裡飄散出的香氣和熱氣,任憑冷風垂落了清水鼻涕,卻因為那隻黃色油紙裹著的燙手的油墩子,也絕不邁不開駐足的腳步……說真的,再沒有比「油墩子」這3個字更言簡意賅和形象的了:厚實的橢圓形外觀恰如一個小木墩子,剛炸出鍋時,麵皮上殘留的油還會滋滋作響,陽光下金燦燦的,那香氣,誓要勾出你所有的饞蟲來。
  • 記憶裡的味道:經典老式蛋糕,教你自己在家做,做法簡單,快來學
    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最喜歡吃的東西就是老式蛋糕了。那時候都有專門的加工老式蛋糕的店,自己拿著做蛋糕的材料去店裡,然後人家給加工成老式蛋糕。那時候家裡還不富裕,做蛋糕又需要雞蛋,所以每次媽媽加工點蛋糕回來都感覺格外的珍貴,吃起來也會格外的香。
  • 油墩子——街頭叫賣的蘿蔔絲餅
    江浙滬等地有一道很多人難以忘懷的街頭小吃,那就是油墩子。蘇州、上海人管這小吃食叫油墩子,蘇北叫油端子,杭州叫油墩墩兒,寧波叫油餉,到了江西則叫油炸倮……名稱各異,卻是同一個東西,從形態到內容都差不多。油墩子根據餡兒料的不同可分成三種:蘿蔔絲油墩子、紅豆沙油墩子和肉餡兒油墩子。據說,上海地區的人偏愛的是蘿蔔絲餡兒的,而蘇州地區的人多喜歡肉餡兒的。和油條、大餅、粢飯糰相比,油墩子製作時需要拉開的架勢要小得多也簡單得多,往往一個小爐子和一口小鐵鍋就足以撐起一下午的買賣。
  • 這家復古小店每天只做100個油墩子,藏著上海人才懂的老味道!
    小儂立馬就懷念起了油墩子、香酥雞、裡脊肉、年糕串……那時候,每天放學不知道有多少學生簇擁著老闆,大部分零花錢也都揮霍在吃的上面了。想想真是令人懷念……如今這批80後90後都長大了,當年的路邊攤也漸漸消失在這座城市裡~有人就想到了開一家小吃店,把上海人童年記憶裡的美食都保留下來~在上海大寧地區
  • 油墩子、白斬雞、手抓餅……更多特色小吃入駐進博會,「上海味道...
    西班牙火腿、俄羅斯巧克力、日本冰淇淋、澳大利亞帝王蟹……當進博會上的參展商瞄準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帶來五花八門的全球美食,傳統和創新並存的「上海味道」也在第二屆進博會上提質增量,體現東道主的熱情待客。記者從市商務委服務業處了解到,在首屆進博會上大受歡迎的上海特色小吃館已經啟動試運行,不但新增油墩子、白斬雞、手抓餅等更多上海特色單品和品牌,入駐小吃館的老字號還承諾,館內館外一個價。
  • 除了捲土重來的阿大,魔都還有這些蔥油餅,咪道真是嗲到家
    至少在一月之內,吃貨們是吃不到阿大那蔥香撲鼻熱氣騰騰的蔥油餅了,不過不要方,除了即將捲土重來的阿大,魔都還有這些蔥油餅,咪道真是嗲到家!一回憶,都是弄堂裡瀰漫的蔥油香……很多上海人提到蔥油餅經常會說到,這是小時候的味道!那麼這個所謂的「小時候的味道」到底是個啥?上海的蔥油餅是怎麼做出來的呢?據團長觀察,現在市面上的蔥油餅分為兩個流派,都號稱上海傳統蔥油餅,這真叫人惆悵啊!
  • 你管它叫油墩子還是蘿蔔絲餅?
    一鍋熱油,油墩子炸得噼啪響,小囡圍著一圈,眼巴巴望,只等著油墩子,等得咽口水,平常事。油墩子出鍋,兩張日曆紙,或是巴掌大的報紙一裹,保準就是一口,燙得直哈氣,也吃得樂呵,畢竟豔羨的眼神兒,可是不少。這物事,價鈿不高,可也不是天天吃得的,趕上口袋空又嘴饞,就和同學掰腕子,輸了請吃油墩子,好在有把子力氣,贏過幾次。
  • 即將消失的江浙滬傳統小吃——油墩子,你吃過嗎
    相信在江浙滬地區待過的人都知道一種叫「油墩子」的美食,一般都是在小巷口裡有一個小檔口或者推個小車,面前一口大油鍋,上面擺了幾個做好的油墩子,像個小菸灰缸一樣,橢圓形很可愛,可能還有春卷和其他一些油炸製品或者臭豆腐,油鍋裡還在噼裡啪啦的炸著美味。
  • 家常版蔥油餅做法,不用油酥也不用豬油,層層交錯很美味
    每個人的記憶當中都有關於媽媽做蔥油餅的記憶,雖然媽媽做出來的蔥油餅可能平淡無奇,但卻是自己最懷念的味道,長大了之後很多人都變得越來越念舊。當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父母的愛有多偉大,他們總是不辭辛勞地給我們做各種美食,養育愛護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