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三大詩人之人,五十二歲時任杭州刺史,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次是詩人白居易初到杭州,那麼他會做出怎樣的詩篇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詩詞便是當日之作《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初到杭州,就沉醉於美麗的湖光山色之中。對杭州的春天,由於是第一次經歷,所以覺得處處都是美好的,本詩正是真實地記述了他的感受。
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詩一開始點明了他「春行」的方位。孤山寺建於孤山之上,孤山則在西湖的後湖與外湖之間。賈亭,乃貞元中的杭州刺史賈全所建,故名賈亭。如據「寺北亭西」的方位看,詩中提到的「水面」,是指後湖說的,春天,湖而上雲氣飄浮,被清澈的陽光一照,給人一種朦朧,夢幻的感覺。低,是說雲氣快要接觸湖面了。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早鶯,指最先喜歡啼叫的黃鸝,它們爭著飛在沐浴著舂天陽光的樹上啼叫。同時,有幾對燕子掠湖面飛過,看樣子是在銜泥築窩。遠處的黃鸝啼叫,是聽見的,眼前的新燕飛翔,是看見的。詩人捕捉住「鶯啼燕飛」的細節,表現出春天的西湖,已經是生意盤然。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亂花,是說很多種類的花。漸欲,即先後就要開放了,這是根據已經開放了的花, 推想未來之詞。淺蘋,即短草或者是小草。「才能沒馬啼」, 說明草剛剛生出來,暗示春天到來不久。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這個白沙堤,即斷橋到孤山之間的一道長堤,堤上有一條平坦的大道,道兩旁長滿 了綠楊垂柳,人行堤上,如在畫圖之中',白居易喜歡在堤上漫步,故有「行不足」之感。
這首詩的寫法,樸素簡煉,別具一格。詩人只是就所見所聞,如實地描繪下來,沒有誇飾,沒有渲染,但是,對周圍景物卻是有選擇地入詩,他用,「早鶯啼叫」、「新燕啄泥」來突出季節是在春天,他用「亂花」淺草」來印證這正是個初春。最後用依戀自沙堤來表現自己對西湖的深沉之愛。
白居易非常喜歡杭州,他說過,「無妨思帝裡,不合厭杭州。」他更喜歡西湖,他又說過「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因其醉心於西湖景色,所以感受最深,故而本詩寫得如此形象,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