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為什麼不直接利用湖面作航道呢?人工開挖有什麼好處?

2020-12-12 小虎有話說

古時內陸行船,可能最不願意遇到湖蕩,危險係數加大,受天氣原因影響很大,還有例如太湖那種超大湖泊,會迷失方向,畢竟內陸船的水手不像大海那種水手。就連我小時候,那時候出門就靠掛梢機船,當開到蕩裡感覺完全不一樣。 濟寧「南四湖」段的京杭大運河是五,六十年代開挖的,年長的都知道叫「毛河」,老運河航道在湖裡,古代通航時也沒有現在的「四湖」,只在下遊段有微山湖,湖面積常年是不固定的,水到哪兒湖就到哪兒。

邊看歷史地圖邊說。 除太湖外,是先有運河後有湖。不是運河傍湖,而是湖傍運河。 過程是:挖掘運河的泥土堆成河堤,西側河堤阻隔上遊洪水入海,便在低凹處形成湖,也就是說:湖泊都形成於上遊(即運河西岸)。而下遊(東側)洪水可照常入海,所以東側無湖。 太湖水位靠邊處較淺,中心湖區走船是可行的,為何走城中運河不走太湖呢?其主要原因是;風大浪大一船舶經不起風浪,二是解放前太湖中有湖匪,輕則破財,重則性命不保,別看他們白天是漁民,夜裡可是強盜,元潮滅亡後有很多韃子逃避被殺,都改名換姓潛入太湖,明裡打漁暗中是湖匪。

現在的大運河僅到微山湖為止,所用水源來自淮河水系,正常水位在10米左右,可通行百噸以上的駁船。微山湖以北到東平湖段斷水。原因有二:一是南宋末年金人不懂水利,任黃河水奪淮入海,將黃淮之間的地面抬高了十幾米。元明清三代東平湖一段每年都要清淤。二是隨著黃河歸現道後來水減少,東平湖失去了調節下遊水位的能力。

水資源保護的需要,運河水位高了就需要排水,水位低了就需要調水,河流面積遠小於湖泊的面積,調節相同高度的水位河流的需水量遠小於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湖泊是重要的自然生態圈,船舶的航行會嚴重破壞湖底生態,影響漁業資源。降低運行成本的需要,河水會帶來泥沙,湖區範圍大泥沙含量也大,相比河道而言湖區航道更容易淤積,航道被阻塞就需要花錢清淤,因此,依靠湖區另開單獨的航道初期投入較大,但長期運行成本較低。四歷史遺留因素,早期的運河大多是穿湖而過,給湖邊的商埠帶來了繁榮,歷朝歷代重修運河都必須考慮將延線城鎮串聯起來,慢慢的運河航道從湖中間深水區向岸邊靠攏,最終脫離了湖區自成一線。

湖泊在河邊上的作用是什麼?當河水漲,湖泊就是洩洪區,當河水弱,湖泊就是輸水區,作用在於調節。為什麼要挖了湖泊做河道,然後再重新挖湖做儲備區?另外兩個次要原因:一個是颳大風,特別是冬春之交,華東大平原,西伯利亞寒潮特別厲害,風速很大,如果湖中間行船,風浪太大,容易翻船;其二是小股匪盜偷竊搶劫船舶,如果在湖中間,軍隊不能快速支援,而在河道裡,即使搶劫成功也容易追繳!

運河山東段、北京段斷流多少年了吧。到時真能恢復通航也可考慮設置運河船班哈。長途(考慮到船的運行速度,純粹當交通工具己不具現實意義了)可以旅途光觀為主導(類似現今有旅遊公司組團以整列火車為交通工具,同時火車也是睡覺過夜場所的方式巡遊四方),艙位設制定位可相對高端,講究舒恰舒服,讓人感到乘坐這種船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可串起運河沿途各地風景名勝,且也乘船欣賞運河風光。這樣的夢想不知將來有否現實意義哈?

相關焦點

  • 京杭大運河為什麼傍著湖走,而不是直接利用湖面作航道呢?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作為古代中國無比重要的人工大動脈,京杭大運河一樁十分有趣的特點,就是「傍著湖」走。怎麼「傍」?京杭大運河全程1794公裡的航線,更經行大小湖泊68個,諸如「太湖」「蜀山湖」「微山湖」「鑑湖」「洪澤湖」等著名湖泊,都分布在京杭大運河沿線兩側,還有460多條水渠,將它們與大運河牢牢連在一起。更有各類人工水庫湖泊,一路「伴」在大運河身邊。可以說,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的歷史地位,就是這些湖泊「託」起來的。
  • 世界上運量最大運河: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濟寧段 ①通惠運河。歷史性通航河道。由於清末實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紀以來鐵路、公路交通發展,貨物轉為陸運,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僅有少量船隻作間歇性通航。目前該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②北運河。長約180公裡,集水面積5.11萬平方公裡,由天津注入海河。
  • 人類自行挖建的海運航道「蘇伊士運河」它到底有多寬多長多深呢?
    人類自行挖建的海運航道「蘇伊士運河」它到底有多寬多長多深呢?說到運河,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沒有什麼印象,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最經常看見的是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至於人工開挖的運河,好像只有在電視裡見到過,相信小夥伴們都很好奇人類為什麼要開挖運河?
  • 京杭大運河德州段有望復航 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突破口
    近日,記者從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航段必要性研究報告會上了解到,《德州「十三五」內河港口航道總體規劃》的出臺將推動京杭大運河德州段復航,被譽為「京杭運河全程保持原貌最好的一段」的德州段復航工程進入實質階段。
  • 全球十大運河排行榜 京杭大運河位列第一,工程最龐大的運河
    全球十大運河: 1、京杭大運河 2、伊利運河 3、蘇伊士運河 4、阿爾貝特運河 5、莫斯科運河 6、伏爾加河-頓河運河
  • 世界上裡程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
    揚州著名的景點有很多,著名的就有京杭大運河等。它是世界上長度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跟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為什麼說京杭大運河特別偉大呢?它貫通南北,從杭州一直連接到北京。
  • 京杭大運河濟寧段:春秋開挖,元代全線貫通,明朝發展到鼎盛
    濟寧段運河位於京杭大運河中段,北接泰安東平、南連棗莊臺兒莊,是京杭大運河南北貫通的重要樞紐。流域涉及現濟寧市所轄的任城區、梁山縣、汶上縣、嘉祥縣、魚臺縣、微山縣五縣一區的行政區劃範圍,總長度(含被掩埋河道)約為 587Km。
  • 京杭大運河-曾流經你居住的城市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7千米,公元前486年開始建造。春秋末期,吳國為北伐齊國爭霸中原,在江蘇揚州附近開鑿了一條引長江水入淮的運河(稱邗溝),以後在這基礎上不斷向北向南發展、延長尤其經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規模的擴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運河的規模。
  • 京杭運河黃河以北段要復航 德州乘船上北京下蘇杭不再是夢
    如何讓京杭運河一路貫穿山東、穿越黃河、直達北京,讓京杭大運河重現1800公裡水道,一直備受運河沿線人們的關注。,委託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對京杭運河黃河以北山東段河道現狀、經濟社會、水資源情況作了初步調研;2011年11月,出臺魯政發〔2011〕48號文,即《關於貫徹國發〔2011〕2號文件加快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意見中將「積極推進大運河『穿黃工程』、黃河以北段復航工程的研究」列為山東省內河水運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等。
  • 你知道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什麼運河嗎?
    京杭大運河位置圖河流對於人類來說是重要的地理事物,具有多種功能,其中提供水資源、水能開發和航運開發是三項基本的功能。在人類社會早期,人們就喜歡沿河流而居住,在人類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的時期,利用河流中水的天然浮力來進行運輸,是效率最高的運輸方式,運輸能力遠遠大於陸地運輸,就算到了現代,海運中單個船隻的運輸能力就能夠達到幾十萬噸,是其他運輸方式無法比擬的。所以,人類開挖運河的歷史十分悠久,世界上最早的運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源出南京市高淳區固城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
  • 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復航,關鍵還在臨清段...
    這意味著京杭運河全線復航山東段,進入實質性階段。歷史上曾貫通山東,連接京津的京杭大運河,由於黃河改道,造成河道淤積等原因,如今只有山東濟寧以南到杭州可以通航,濟寧以北至京津河道自上個世紀70年代始,就已經完全斷航。如何讓京杭運河一路貫穿山東、穿越黃河、直達北京,讓京杭大運河重現1800公裡水道,一直備受運河沿線人們的關注。
  • 認識誤區:大運河從南向北流,京杭大運河是隋朝建設的
    從丹陽往南,這段運河叫江南河,向南流。江南河是大運河在長江以南的一段。北起鎮江,南至杭州,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重新疏鑿和拓寬長江以南運河古道,形成今江南運河,是京杭運河運輸最繁忙的航道。
  • 你知道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哪條運河嗎?
    京杭大運河位置圖 河流對於人類來說是重要的地理事物,具有多種功能,其中提供水資源、水能開發和航運開發是三項基本的功能。在人類社會早期,人們就喜歡沿河流而居住,在人類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的時期,利用河流中水的天然浮力來進行運輸,是效率最高的運輸方式,運輸能力遠遠大於陸地運輸,就算到了現代,海運中單個船隻的運輸能力就能夠達到幾十萬噸,是其他運輸方式無法比擬的。所以,人類開挖運河的歷史十分悠久,世界上最早的運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源出南京市高淳區固城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
  • 中國大運河的始末:元世祖修京杭大運河,政治中心遷到北京
    江南地區河湖眾多,開挖運河有著天然的地理條件。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經濟發達,水工技術先進。再加上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都有發展壯大的抱負。運河的開鑿就成為必然。千年之後,隋煬帝楊廣四年時間徵民工數百萬人,修通濟渠、永濟渠,通鎮江到杭州的航道,連接黃河、淮河、長江,修成隋代大運河。
  • 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巴拿馬運河還是京杭大運河 螞蟻森林課堂答案
    小雞寶寶考考你,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螞蟻莊園小課堂9月15日答案是什麼?小編為各位網友準備了正確答案,小夥伴們趕快答題領取飼料吧。  螞蟻森林莊園小課堂答案  題目: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
  • 京杭大運河復航呼聲不斷,德州運河段將改道?
    京杭大運河復航,一直以來是包括德州市民在內的廣大大運河沿岸城市及居民熱切盼望的一件事,尤其是黃河以北,見過當年運河通航之時的盛景的人已經不多了,現在的人們都是通過歷史照片加上自己的想像來回顧那動人的令人嚮往的舟來船往的熱鬧景象。
  • 京杭運河高郵段新增20個繫船墩
    京杭運河高郵段新增20個繫船墩繫船墩,是船舶停靠的必需設施。6月,京杭運河高郵段航道內新增了20座繫船墩並順利投入使用,極大方便了往來待閘船舶安全帶纜,明顯改善了周邊船舶停靠秩序。京杭運河高郵段處於邵伯船閘和淮安船閘之間,航道內待閘船舶一直較多。
  • 世界三大運河長度排名榜單揭曉!京杭大運河排名榜首!
    運河,是人類為了連通不同的水域或者方便航運而開鑿的人工河流,而開鑿運河的歷史從古就有之,它是人類非凡智慧的體現。
  • 京杭大運河如何穿過長江黃河?貫通中國五大水系,為何不全線通航
    京杭大運河是怎麼穿過長江、黃河的?曾經貫通中國五大水系的它,為什麼如今卻不再全線通航? 簡單點說,京杭大運河跟長江在鎮江境內的交匯,只是在大江兩岸建造船閘就實現了穿江而過。
  • 京杭大運河: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奇蹟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中國重要的一條南北水上幹線。運河全長1797公裡,南端從杭州開始,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進入天津,最後終點是北京,沿途還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確實是古代的一項雄偉的工程,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