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圖講清楚中國疆域變遷

2020-12-12 深海裡的螞蟻

「中國」現身於三千餘年前的青銅器上;漢朝、漢族得名於兩千多年前劉邦所封的漢水之濱;兩百多年前的清朝疆域酷似一張秋海棠葉子;一百多年前的中國國土開始演變為雄雞形狀;普天之下,四海之內,千秋興亡,可歌可泣,可讀可觀。中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至夏商周以來,中國的版圖是如何變遷的?讓我們用地圖來說話。

以上地圖全部來源於《地圖的見證——中國疆域變遷與地圖發展》,用地圖解讀中國歷史的足跡,囊括夏商周以來中國所有朝代的大比例尺精美版圖,突出疆域歷史印記;完整見證地圖發展歷史,再現歷朝歷代經典歷史地圖;讓你了解中國疆域的沿革,觸摸地圖發展的足跡。欲知更多詳情,請閱讀該書。

相關焦點

  • 李廣欣迷上中國歷代疆域圖 一套32幅地圖精心繪製完成
    本報訊 (記者 王志平 特約記者 葛高遠) 秦朝、漢朝、唐朝的疆域有多大﹖一般人很難說清楚,更不用說畫出來了。伊川縣技術監督局職工李廣欣潛心研究中國歷史,經過1年多的努力,一套32幅中國歷代疆域圖近日繪製完成。 李廣欣現年35歲,在上學的時候就是「歷史迷」。
  • 盤點中國版圖的歷史變遷,中國疆域的擴張你都了解多少
    上一篇我們講了中國近代史版圖的變遷,有看官在評論區留言說話題太沉重,讓人感到壓抑。確實,近代中國積貧積弱。丟失了大片領土,版圖縮水了近900萬平方公裡。作為中國人我們一定勿忘國恥,牢記使命,努力奮鬥。這一篇,筆者就不講太沉重的話題了,就輕鬆一點吧。我們常說我們是炎黃子孫。
  • 通過地圖看宋元時期的疆域變遷,讓你明白國家僅富裕是沒有用的
    大家好我是淺評歷史,在之前我曾經用地圖的形式介紹了秦漢、三國至隋朝、隋唐、五代的疆域變遷,今天要講的是從北宋建立到元朝統一全國這段歷史的疆域變遷,希望各位讀者朋友喜歡。首先我們回顧一下唐朝,唐朝毫無疑問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王朝,在唐朝的統治下,萬國來朝,五夷賓服,重現強漢景象。
  • 通過地圖了解唐朝疆域變遷:一個龐大的帝國,最後竟然被肢解
    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一。目前網上主要流傳的唐朝地圖主要有三幅,分別是唐高宗時期地圖、唐玄宗時期地圖和唐朝地圖。這三幅地圖都是譚其驤版本的地圖,出現了不少的錯誤。於是,我就在網上尋找到了唐朝各個時期相對客觀的地圖,如此就能夠讓我們更加客觀了解唐朝的疆域發展歷程了。
  • 港版的中國歷史地圖和大陸的有何區別?大家都認可清朝的疆域貢獻
    在中國的歷史地圖方面,大陸的教材使用的是譚其驤版本的歷史教材,而港澳臺使用教材和大陸使用的教材又不一樣,因此在歷史地圖方面也存在差異。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香港版的歷史地圖,這個版本的歷史地圖是以譚其驤版本的歷史地圖為基礎,修改其中最不合理的部分(如元朝)而形成的一套地區。
  • 廈門收藏名家展示舊版地圖 南海自古就屬中國
    同樣是昨日,廈門民間驚現的兩張舊版中國地圖,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包括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在內的南海海域,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領土。  就此問題,廈門大學對歷史和軍事航海有很深研究的兩位教師,也證實了南海海域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新聞背景  2009年2月17日,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
  • 21張圖,清晰解讀古代中國疆域變遷
    古代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古代中國疆域歷史是古代中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了解中國疆域的嬗變過程,就無法準確展開中國古史的論述,就難以講好中國故事。 夏朝由啟建立,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 葛劍雄:用地圖繪就中國歷史——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 國家地圖集編纂委員會 編纂 中國地圖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歷經三十餘年的努力,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以下簡稱《國家歷史地圖集》)第一冊終於面世了
  • 《汕頭近代城市地圖集》出版,一覽中國近代開埠城市歷史地理變遷概貌
    城市地圖是都市文獻中的重要門類,它不僅是解讀城市變遷、探索地域歷史文化的第一手基礎資料,而且所展現的豐富的史地元素、人文信息,乃至測繪、印刷等科技文化,以及近代以降漸至發達的都市文化與旅遊文化內涵,大量輻射到多種不同的學科領域,為之提供多元的、其他資料所無法替代的重要史料資源,這一價值也已逐漸成為學界共識。
  • 俄羅斯版歷史地圖之中國古代疆域,相對於英泰晤士與美哈佛版為大
    夏商周 因為立場因素,俄版歷史地圖中,對中國古代疆域繪製並不保守,而且將夏朝作為中國歷史的開頭,英國泰晤士版則是商。戰國秦 俄版秦疆域較為完整,英國泰晤士版和美國哈佛版歷史地圖則沒有將江西、廣西、福建等地畫進版圖。
  • 清朝疆域,是不是中國最完美的疆域形態?
    美國出版的清朝地圖中國960萬平方公裡,足夠大,但現在中國的國土是最完美的疆域形態嗎?並不是。我們可以對比下歷代大一統王朝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的大一統王朝有夏、商、西周、秦朝、西漢、東漢、西晉、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等,北宋是否是大一統爭議性很大,所以不算在內。
  • 日本是真唐粉,看他們繪製的世界歷史地圖,中國各朝疆域是這樣的
    4.三國時期(220年-280年) 日本人非常喜歡中國的三國。因為內戰,中國邊疆地區的控制力量削弱,日本版疆域圖中則直接將西域單獨劃出。7.唐朝(618年—907年)唐代中國再一次回到世界頂峰,初期對外徵服波瀾壯闊,版圖遼闊。日本在白江口之戰大敗日軍,此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模範唐朝,進行漢化改革,日本社會獲得飛速發展。因此日本非常崇敬唐朝,日本版地圖甚至將整個朝鮮半島和吐蕃划進唐的勢力範圍。
  • 清朝296年疆域變化地圖:完整展示清朝是如何奠定現代中國版圖的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清朝建立後,不斷南徵北戰,統一東亞大陸各大勢力,最終疆域面積達到了1300多萬平方公裡。到了清朝晚期,由於政治腐敗、西方入侵,領土面積減少了150多萬平方公裡,許多地區成為了帝國主義的租界、勢力範圍,但是清朝還是將1100多萬平方公裡的主權交給了民國,最終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的基礎。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中國的疆域
    中國的疆域 (第1課時)【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八年級地理上冊(人教版)第一單元從世界看中國 課題1《疆域》中的內容【學情分析】學生在七年級上冊的第一章第一節中學習了如何認識地球和地球儀還有第三節中如何認識地圖,對於看圖學習有一定基礎。七年級下冊第一章學習了亞洲的位置和範圍,讓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中國的地理位置。有了之前的學習基礎學生學習起來更容易,了解我國疆域的大體思路,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 20張圖帶你回顧中國歷史上的疆域變遷,最後一張燃爆地球!
    很多人都對歷朝歷代,中國疆域的變化,沒有太深的印象。我將通過二十張圖片,來帶你回顧中國疆域的變化歷史。希望你能從中感受出,華夏文明的艱苦旅程。第一張是原始社會的遺址分布圖。從中可以看到黃河母親,對華夏文明的巨大影響。大部分的華夏文明遺址,都散落在黃河兩岸。
  • 中國曆朝歷代疆域面積變遷,大時過千萬以上,小時卻只有百萬
    中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中國歷史即是中華文明的產生史。從黃帝部落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時期算起約有4600年、從夏朝算起約有4100年、從首個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而無論王朝如何更迭、政權如何演變,中國文化卻一直流傳了下來,至今仍舊屹立不倒,並且將會一直傳承下去。
  • @每個人,熱愛祖國,從用對中國地圖做起!
    國家版圖意識宣傳片國家版圖指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疆域,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象徵。地圖是表示國家版圖最常用、最主要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國家版圖地圖隨處可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使用正確表示國家版圖的地圖。維護國家版圖的尊嚴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使用正確的中國版圖地圖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 元朝時期疆域有多大,能囊括西伯利亞不?畫地圖是一門學問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度,這本身並沒有什麼疑問的,然而由於歷史史料的匱乏,其實中國歷代地圖的繪製充滿了爭議,尤其是和歐亞幾個國家之間的交界地區,要算起來這些國家都曾經給中國封建王朝稱臣納貢,廣義上說這些地方都是中國地方,但畢竟沒有建立起來有效管理,這就給後世如何確定疆域有了很大的麻煩
  • 用故事的方式講地理,孩子讀完它,相當於把大中國走了一遍!
    腦洞君給大家推薦一套《給孩子講中國地理》,一共有14冊,包含了84個專題知識,幾乎涵蓋了大地理知識所需的方方面面,用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將其娓娓道來。整套書寫的趣味性很強,提煉每一區域的特點,巧妙地用講故事、說趣聞的口吻給孩子們進行知識講解。還穿插進了相關的經典詩詞、手繪效果圖、國畫和攝影作品。詩詞還配了專業級別的朗讀音頻。
  • 編制地圖應當完整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記者劉奕湛)記者25日從國務院法制辦獲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已正式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定,編制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界的世界地圖、全國地圖,應當完整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