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建兵
一旦發生矛盾衝突,依照操作規範進行處理,既可以保障訂餐者的權益,也可以保障外賣送餐員的權益,從而推動網絡訂餐這一產業得到更加健康的發展。
近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了DB33/T2251—2020《網絡訂餐配送操作規範》省級地方標準,並將於2020年4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由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浙江省餐飲行業協會、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委員會共同起草。(3月16日《市場導報》)
浙江省發布的《網絡訂餐配送操作規範》適用於提供配送服務的餐飲服務提供者和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在網絡訂餐配送中的食品安全相關操作。《規範》規定了網絡訂餐配送的配送箱(包)、配送人員、配送流程與要求、日常管理等內容,對配送過程中外賣封籤的使用、配送人員取餐時宜採用無接觸取餐、提供無接觸配送時的具體要求均作了規定。
近年來,「網際網路+餐飲」為大眾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然而外賣配送服務市場迅猛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配送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服務體驗難以滿足客戶需求等問題,各種矛盾和衝突也不斷發生。特別是外賣的安全衛生問題一直是一個十分頭痛的事情。由於沒有嚴格的標準,配送箱的衛生、溫度的高低都會影響了外賣的安全。
浙江省出臺的《網絡訂餐配送操作規範》規定,配送箱應對人體完全無害;具有氣密性、緩衝性、保溫性、耐熱耐低溫等特性;內外表面應乾淨,無破損、無附著物、無油(湯)漬、泡沫和異味;每天清洗消毒,並給出了清洗消毒的方法。標準同時規定,配送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明,患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應暫停配送;《標準》還對配送流程進行了規定,重點對食品打包、無接觸配送、外賣封籤做出了具體要求,特別是對外賣封籤的製作和使用管理給出了指引。要求平臺記錄訂單信息,保存時間不得少於3年。
浙江出臺《網絡訂餐配送操作規範》很有必要。通過制定地方標準,旨在引導網絡訂餐配送向著規範有序的方向發展,推動網絡訂餐配送健康發展和良性競爭,保障配送過程中的食品安全。《網絡訂餐配送操作規範》可以使訂餐者和送餐者遇到問題時更加理性,增加互信,一旦發生矛盾和衝突,誰對誰錯也一目了然。依照操作規範進行處理,從而既可以保障訂餐者的權益,也可以保障外賣送餐員的權益,使外賣小哥在送餐過程中更加專注,不再忐忑不安,從而推動網絡訂餐這一產業得到更加健康的發展。
當然,僅僅對網絡訂餐配送操作進行規範是不夠的,更關鍵的是要管好外賣的後廚。如果後廚管不好,那配送的過程中再規範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外賣食品安全的問題。市場監管部門應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不能被一些「網紅」店鋪光鮮亮麗的外表所迷惑,要經常去查查外賣後廚操作是否規範,食材來路是否正規,從業人員是否有健康證明。對那些衛生不達標,場地和設施不符合要求的,必須讓他們下線,將其列入「黑名單」。外賣只有從食材的採購到加工再到配送等各個環節都規範了,才能讓民眾網上訂餐更方便更安全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