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灣淺淺的海峽,隔不斷兩岸學人綿延的情誼。一紙熱情的邀請,拉近了兩岸大學間的距離。
2011年5月8-15日,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院士率領百人代表團訪問臺灣。在臺期間,北京大學在臺灣大學隆重舉辦「北京大學日」系列活動,並參訪中研院、成功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高雄)、東海大學等臺灣高校和研究機構,籤署多項交流合作協議,拜會臺灣友好人士與機構。此外,北大學生藝術團的40名同學還將在臺舉行4場文藝演出。此次訪臺,無論是在人員規模、活動層次還是交流深度方面,在北大校際交流史上都是空前的,也為兩岸的高等教育交流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相信在友好與互利的氛圍下,兩岸高等教育合作將結出新的碩果。
在這個清新的初夏時節,願北大之行帶去燕園學子的問候,滿載著交流合作的成果,將寶島的情誼帶回燕園,帶到北大師生身邊。
5月10日上午,周其鳳校長率領北大代表團訪問位於臺北南港的中研院,並與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籤署交流合作協議。參加座談及籤約儀式的還有中研院劉兆漢副院長、王汎森副院長以及來自中研院各重要研究所、中心的負責人等近百人。
翁啟惠院長首先致辭,對周其鳳校長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北大蔡元培、胡適兩位校長都曾擔任中研院院長,並為中研院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近年來,中研院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已與北大相關院系有多層次的合作,希望未來能夠在此基礎上與北大重點推進自然科學方面的合作。
周其鳳校長在致辭中詳細介紹了北大的學科發展及人才培養戰略。他強調,北大學科設置完整,學術水平較為均衡,具備發展交叉及前沿學科的有利條件,同時北大在注重理論研究的同時,也鼓勵教師加強對現實的關注,努力解決重大社會民生問題,這些特色都與中研院有著許多互補之處,相信通過這次來訪所搭建的平臺,將有助於增進彼此的合作。
周其鳳校長與翁啟惠院長共同籤署了《北京大學與中研院學術交流合作總協議》。按照協議,雙方將加強研究人員的互訪,聯合開展課題研究,並努力探索建立有效的博士生培養機制。在座談環節中,中研院相關教員就北大的學生交換、可持續的相關研究等方面向周校長提問,同時也分享了中研院所推動的「博士培育計劃」及「暑期研習營」等成功經驗,也為北大與中研院人員及科研交流機制的確立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
當天下午,周校長率領訪問團一行拜訪臺灣師範大學,並與臺灣師範大學張國恩校長共同籤署了《北京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學術合作交流協議》。臺灣師範大學鄭志富副校長、林磐聳副校長以及文學院、理學院等主要院系和研究所的負責人也出席了籤約儀式。協議商定,兩校將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包括互派學生到對方學校學習或從事考察等交流活動,共同舉辦學術會議,加強教師、研究人員及行政人員的交流、共享學術刊物和學術信息等。
籤署儀式結束後,雙方教師展開座談,兩校的學生也進行了生動活潑的互動交流。臺師大學生向北大同學介紹師大豐富多彩的校園社團文化,北大合唱團則以一曲悠揚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體現了北大積極開展學生藝術教育的成果。
當天中午,臺北市市長郝龍斌還特別設宴歡迎周校長一行來臺訪問。午宴在親切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雙方都表示,將為推動兩岸地區的和平發展及人文教育交流而共同努力。(文/韓笑)
攝影:王天天
編輯: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