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吃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雞肉可以說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比如,手撕雞、鹽焗雞、叫花雞、烤雞、泉水雞...
上海人喜歡吃什麼雞呢?
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白斬雞。
小紹興的白斬雞在上海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許多外地遊客到上海後必吃的一道菜。
小紹興的雞皮,黃燦燦的,一口咬下去,脆脆的。雞肉鮮嫩Q彈,皮與柔紙巾還有非常可口的皮凍,配上獨有的醬料,簡直完美。而且雞的份量夠足,絕對划算。
唯一的缺點就是人特別多,尤其是一到飯點要排隊等位等一會。
雞骨醬
雞骨醬是正宗上海名菜,所謂雞骨醬,並不是真正用雞骨熬醬,而是用切塊的老母雞,加濃醬翻炒而成,醬料炒的夠稠,拌飯,絕配。
蘭亭餐廳是上海非常有名的一家本幫菜餐廳了,它家的雞骨醬是招牌菜,很多人都會打包雞骨醬帶回家,配面配飯都是一絕。雞肉伴著香濃的醬汁,非常入味。但是裡面碎骨頭有些多,吃的時候要注意一下~
醉雞
醉雞可以說是江浙滬地區的傳統名菜了,以黃酒、紹興酒為基本調料,酒香配上雞肉的香味,人和雞都醉了~
"老正興菜館"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一家經營上海本幫菜的餐館,稱其為本幫菜的鼻祖也不為過。老正興的醉雞,雞皮有點脆,不喜歡吃雞皮的都能欲罷不能。雞肉非常的清爽可口,淡淡的酒香滲入到肉中,一口咬下去,雞肉的香味夾雜著香醇的酒香味,整個人飄飄欲仙。
叫花雞
現在餐廳裡的叫花雞都是完整的一隻雞端上來,並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種用泥土包裹著,完全不用擔心衛生問題哈~
穿越外婆家的叫花雞堪稱一絕,老遠就飄來一股雞肉的香味,外表金黃,看起來就很有食慾。雞皮又嫩又脆,雞肉酥爛入味,不幹不柴,軟軟糯糯的,鹹淡適宜,兩個人吃一隻雞完全飽到打嗝。不過叫花雞是限量供應的,去晚了就吃不到了
缽缽雞
它家的缽缽雞小編覺得是全上海最好吃的,醬料的調味非常的符合本編的口味。缽缽雞紅油透亮,芝麻超香,口味偏麻辣,雞肉非常的嫩,非常的滑嫩Q彈。雞肉和醬料相得益彰,非常入味。最重要的是,菜的量真的非常大,而且價格不貴,物美價廉。
過生日的會員到店消費還能有七五折的折扣...完全就是不花錢吃飯了吧
地鍋雞
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條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乾柴生火,然後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麵餅,於是便產生中華傳統名菜地鍋雞。
小編萬萬沒想到在上海還能吃到真的使用柴火灶做出來的地鍋雞。這家點名也非常的樸實,就叫柴火灶大鍋,一口口的大鍋是用木柴燒起來的,黑黝黝的大鍋真的很吸人眼球。一個地鍋雞套餐完全夠兩個人吃,餅子的味道也非常好~煮出來的雞肉很嫩,口感很好。
圍著鍋吃飯,有種自己煮飯的感覺,蠻新奇的hhhh
參雞湯
參雞湯是從韓國傳過來的吃法,類似於中國藥膳的一道料理。
芝湖參雞湯,號稱在韓國也很難找到的正宗味道。雞湯使用新鮮的童子雞,現殺現做。再把提前泡發的糥米,人參,紅棗,板慄,塞入雞腹中,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各種材料融合到一起。套餐裡還有一杯人參酒,味道很純正,可以直接喝也可以倒入參雞湯裡一起喝掉。
雞肉燉的很爛,一戳就骨肉分離,口感軟軟的,雞腹內的糯米和藥材和雞肉的味道融合非常好,超級好吃。
烤雞
HEAT FRENCH ROTISSERIE & BISTRO,慕名而來的一家店。法式烤雞真的名不虛傳。兩個人的話點一份半隻烤雞就可以啦,再搭配一點其他的菜完全能夠吃撐。
雞肉烤的非常嫩,處理的很好,沒有很重的油膩感。雞肉單吃就很好吃,配上醬又是另一種風味。醬料可以自己選,個人覺得蜂蜜芥末醬和特製的heat醬比較好吃
雞飯
說起海南雞飯,小編的第一反應就是星洲小館。在外地上學的時候,來上海必去的一家店。
星洲小館,原來是叫五星海南雞飯,在業內頗有口碑。星洲小館的雞飯,色彩鮮豔,米飯粒粒分明吃起來不會太油膩,讓人不禁挖一勺送入口中。最重要的是雞飯的份量十足,完全不擔心吃不飽。
雞火鍋
冬天最應該是吃的就是火鍋了,熱騰騰的火鍋吃到胃,感覺整個人得到了升華。除了辣火鍋,雞肉火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推薦一下23度不太冷椰子雞火鍋,它家的雞肉都是每天從海南空運過來的新鮮雞,據說還是散養雞,肉吃起來很緊實。鍋底煮沸後,將文昌雞放進去,三分鐘左右就可以吃啦~雞湯非常的鮮,甜甜的。
冬天最適合吃的進補食物就是雞肉,雞肉的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冬季比較寒冷,雞肉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冬季吃一些雞肉,喝雞湯,能夠緩解手腳冰涼的症狀,讓人可以更好的抵禦寒冷,而且雞心具有補心鎮靜的作用,雞膽能夠清熱解毒,雞內金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啥話也別說了,晚上去吃雞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