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視臺的一項調查表明,老子還是德國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國人」,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道德經》。
魯迅說,不讀這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馬雲行商數十載,唯獨此書不曾離身。
古今中外的高人,談起這部經典,已經不再是讀沒讀過的問題,而是一生讀了多少遍。
2000多年來,它是中華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
它談天地法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它談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它談處世原則: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大至天地,小至塵泥,到修身、養生、處世、治國,萬象森羅,盡收眼底。
漢學家餘英時稱其
「將道家的哲學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香港中文大學劉笑敢的《劉笑敢:古今智慧100講》在喜馬拉雅獨家上線,30年道家研究心得,七十載人生經歷,他將帶你從「道」的層面擺脫日常思維,你會發現「後退其實是向前」。
他是國學大師張岱年授業的第一批博士,學術功底深厚,著作等身,被稱為中國哲學界的中堅力量。
初試啼聲,他的博士論文就震驚學界,讓吝於言辭和筆墨的張岱年直呼「精彩」,還在無意中挑戰了著名漢學家葛瑞漢,西方學術界的大門就此為他敞開。
他精研老莊哲學數十年,融貫中西,兼顧百家,「解傳統文化而取中西會通的思維方法」。
他的著作《老子古今》花費十數年才完成,被哲學家勞思光評為「乃多年來所未見的傑作。」著名歷史學家、漢學家餘英時稱其「將道家的哲學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先後擔任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曾在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密西根大學任訪問學者、講師。課程立足原典之上,並融入社會命題、人生問題的探討,廣受學生好評。
有聽友留言說:
我作為一個即將面對高考高中生,深受成績的波動的折磨,直到在高二之時接觸了國學,我的思想逐漸開闊。
我比較喜歡道德經,不僅因為它是經典,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學會了捨得。研讀每一篇都有收穫。我現在研讀到了第五十六章,以我的經驗閱歷已經研讀困難,我看到了這個專輯,收聽了發刊詞,令我耳目一新,毫不猶豫的就購買了。
希望在即將衝刺的高三階段,可以讓道德經陪伴我走過艱苦並且快了的歲月!感謝劉老師。
詳備精審
乃多年來所未見的傑作
劉笑敢喜歡學術研究,總是能從中獲得樂趣,與樂趣相比,是否被同行理解,同行是否認為他的研究結果重要,都是其次。重要的是,這是他自己的發現,這個發現太妙,太有意思,太值得。
比如,《老子》版本眾多,這些版本是如何演變的?演變過程能否有新的啟示?
1990年代,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時,劉笑敢再次用語言學的方法進行研究,根據不同版本的文本字句,推斷文本的演變過程以及文本最早的狀態。
哲學家勞思光高度評價說:
對老子之版本及地下數據之校勘及詮釋,詳備精審,乃多年來所未見的傑作。
讓老子被誤讀的思想
通過更廣泛的傳播,被「拿回來」
劉笑敢坦言,他做學問,一,遵循文本原意,二,不套用別人的觀點,哪怕這個人再權威,他也不盲從,而是在忠實文本原意基礎上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發現。
舉例來說,「道法自然」出自老子。但自然一詞指什麼?根據王弼的註解,這是指個體的自然。
王弼是歷史上有名的經學家和哲學家,劉笑敢的同行、老師、學生都以此為權威,深為認同。
劉笑敢卻不!他拋開王弼的註解,反覆閱讀《老子》原文。
研究之後,劉笑敢認為,老子的「道法自然」著眼點是百姓、物質、生命,是天下萬物,是更高層次,更大格局的自然,並非單指個體,也並非現代漢語或英語、德語、法語中的自然。
在劉笑敢看來,老子的思想屢被誤讀,而這樣的例子遠不只是「道法自然」,還有「知其雄,守其慈」等等。
正是這些原因,他開了一門課,為大家講述老子,使自己的研究被更多人知曉,而老子被誤讀的思想,也能通過更廣泛的傳播,被「拿回來」。
《劉笑敢:智慧100講》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帶你重新認識《道德經》
預計更新105期,一節僅需0.94元
▼
>>>>>課程亮點
▲正解原文,回歸文本
精讀81章原文,9大模塊整合《道德經》獨特思想命題,每天15分鐘,汲取《道德經》的精華本意。
▲融貫中西,勾連中外
覆蓋中西方和《道德經》相關的思想、文化和爭論,從古代帝王術、道教信仰到自由主義、女性主義,一部課程,給你最豐富的《道德經》解讀。
▲回溯傳統,啟示當下
在當代生活情境中反思《道德經》,個人的出處進退,企業管理決斷,人類共存命運……用《道德經》的思想力量,解決你的生命困惑。
>>>>>學生評價
香港中文大學2016-2017下學期學生評語:
劉老師經常舉日常生活中自己經歷的例子去解老子思想,很有趣,亦能引發人思考,主旨清晰,討論深入,例子也生動貼切。貼近原文,見解獨到。
香港中文大學2012-2013下學期學生評語:
老師教學認真,學識廣博,表達很清晰,幫助我開拓了中國文化視野。
香港中文大學2016-2017上學期學生評語:
劉教授的課程提高了我對中國哲學的理解。立足原典,治學認真,涉及到新的文化領域,內容豐富,也增加了對人生問題的探討。
香港中文大學2011-2012下學期學生評語:
劉教授強調文本的嚴謹性,且常持開放態度,令人十分欣賞。而且他令我以另一個角度去讀中國哲學(不作過度詮釋),使我獲益良多。對兩岸三地以及海外的研究狀況皆有涉及,令我們對中國哲學的現況有所了解,有趣而且深入。
>>>>>你將獲得
100集課程,精讀《道德經》81章原文
九大模塊,濃縮道家的思想精華
購買須知
▲ 本節目為虛擬內容服務,訂閱成功後不退款,請您理解。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馬拉雅FM特供付費課程。嚴禁翻錄成任何形式,嚴禁在任何第三方平臺傳播,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