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活中的養生館」經常跟大家共享養生小理念,希望大家多關注我的百家號
我出生在河北東北部的海濱城市:秦皇島。它因秦始皇求仙駐蹕而得名。秦皇島臨著東北,山海關是關鍵地域,山海關以裡就是關裡,河北省區域;以外就是關外,百姓口中泛指東三省。因這樣的地理環境,所以秦皇島的民俗風情、飲食習慣跟東三省都是十分的相似。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那嘎過大年時,家家戶戶必吃的年夜大菜:酸菜汆白肉!
先說說這酸菜,我們和東三省區域特有的菜品。
話說這酸菜可是有歷史的。
酸菜是勤勞的人民通過不斷的生活經驗和摸索製成的,為了在冬季也能吃到蔬菜,就發明的醃製酸菜的方法。最開始是用鹽撒在白菜上,把它排列放整齊,再壓緊了,一個月後撈出來曬乾,可久放不壞,稱冬菜。但是由於醃乾菜不如鮮菜好吃,到了清朝,這種醃菜逐漸發展成為酸菜,也是一種保鮮的辦法。
酸菜的原料,就是當地人習以為常的大白菜。每年入冬之後,各家各戶的主婦們就開始忙碌起來醃製酸菜。按照現在的話說,醃製酸菜也是非常有儀式感的。
首先要挑選大白菜,摘去殘根爛葉、大葉黃葉,在太陽底下曬幾天,用清水洗淨後,再一棵棵、一層層地在大缸裡擺放整齊,菜頂壓一個大石頭後,加入生水或者涼白開(最好是涼白開)浸醃起來,密封存放,在寒冷的環境中讓菜慢慢緊縮,發酵,三十天以後便大功告成。趕上降溫,便要透過冰碴從缸中取出酸菜。這種方法叫生醃,是最常見的醃製方法。還有一種熟醃,所需要的時間要短一些。先燒一鍋開水,把洗淨的白菜放在鍋裡燙一下,放涼後再壓進缸裡,這樣醃30天後就能燉熟食用了。
因為酸菜是大眾菜,廣受歡迎,所以每家每戶都有兩樣東西不可少:一是酸菜缸,二是用來壓著醃製酸菜的大石頭。
如何製作最受歡迎的經典美味佳餚年夜大菜:酸菜汆白肉
現在接近年根,過年時,每天大魚大肉的吃的多,容易消化不良,也能容易長胖。但是過年期間每天配著酸菜吃,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
酸菜中富含膳食纖維,能增進腸胃消化;它保存有大量維生素、植物酵素,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而硝酸鹽類在酵素的作用下,不能還原成亞硝酸鹽,則具有防癌作用,所以酸菜可以調節胃口、增強食慾、補充膳食纖維,是過年時最好的食物,幫助人們健康過大年!
酸菜汆白肉經典做法:
食材:酸菜、肥瘦相間帶皮的五花肉、粉條(最好是紅薯粉)、大蔥、姜、八角、鹽
此菜製作是必須用砂鍋,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留菜餚的濃香味道。從砂鍋咕嘟咕嘟的聲音傳出熱騰騰的香氣,整個房間都能夠聞到肉香,足以讓人垂涎欲滴!
步驟:
1、現將五花肉衝洗乾淨,放入砂鍋中,涼水沒過五花肉,開鍋後,撇去浮沫,放入蔥、姜、八角、花椒。蓋蓋中小火煮20分鐘,關火放涼。
2、然後將煮好的五花肉切成薄片,越薄越好。將酸菜片一下,分成上下兩層,然後切成細絲,越細越好,將水分擠出。
3、將炒鍋放入少量油,放蔥、姜、酸菜,外加一點十三香,炒香,炒幹水汽關火。
4、將抄好的酸菜放到砂鍋裡,擺放整齊,然後上面鋪上切好的五花肉,最後放上泡好的粉條。放入水或者肉湯更好。喜歡喝湯的朋友,可以多放點水。大火燒開後,加上鹽調味即可。時間允許,還可再小火燉上15分鐘,香氣更加四溢。
很簡單,四個步驟就把經久不衰、廣受歡迎的酸菜躥白肉做好了。除夕夜的年夜飯中,飯桌上有多少大魚大肉、吃多少油膩的食物,都不怕。我們只要來上一大碗酸菜汆白肉,吃酸菜,喝酸菜湯。絕對開胃、解膩,還能幫助消化,補充纖維素。看到的朋友們是不是會有想吃的衝動?如果家裡沒有酸菜,超市裡會有,在家動手做一下吧,吃完,我們的味蕾絕對忘不了那味道!
一個人的養生,不是養生,大家一起養生,才叫養生。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可以分享給更多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我的百家號:「生活中的養生館」或者到我的百家號裡看往期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