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讀《中國哲學簡史》:讓我找回生命燈塔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韓國總統讀《中國哲學簡史》:讓我找回生命燈塔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問世60多年來,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種譯本,作為一部可以影響一生的文化經典,改變了無數的讀者。新當選的韓國總統樸槿惠女士曾說過,「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近期,中共武漢市委辦公廳6位「80」後的青年幹部集中閱讀了此書,本報予以刊發。

  從三個關係看中國哲學

  初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對其中提到的三個關係頗感興趣:

  一是入世與出世的關係。這種關係,不是簡單的非此即彼的分辨,而是對於兩者的統一,這符合中國傳統的「中庸」之道,證明中國人的哲學追求,不僅只有現實主義的一面,更有理想主義的一面。

  二是內聖與外王的關係。內聖強調自身修養,外王強調外在事功,兩者兼具,就是中國哲學對人的最高要求,中國歷史就在重內聖與重外王中尋找著平衡,追求著統一。

  三是正方法與負方法的關係。正的方法像正面突擊戰術,而負的方法類似兩翼側擊。兩個方法孰優孰劣,其實也不能一概而論,兩者雖然相互矛盾,但卻相互補充。(劉明)

  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

  這副對聯是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的一種精闢概括,他曾說過:「這兩句話,是我的自勉之辭。」

  「舊邦新命」是一種文化使命。「舊邦」是指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新命」是中國的現代化,中國經過了近代的坎坷和屈辱,現在煥發新的活力,向現代化時代邁進。這不僅是中華民族,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馮先生認為,高明是指最高的精神境界,中庸是指這種精神境界的實現並不離乎人倫日用,「極高明而道中庸」,不僅是中國哲學的傳統,更是中國哲學的精神。

  學習《中國哲學簡史》,讓我們明白,改革創新,不僅要有「舊邦新命」的責任和擔當,更要有「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務實精神。(李家琪)

相關焦點

  • 宗璞談《中國哲學簡史》:太上老君煉出來的仙丹
    「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  日前,新當選的韓國總統樸槿惠的這番話,讓這本問世60多年的書,重新受到了關注。  與此同時,在《中國哲學簡史》的最後,馮友蘭的結尾語「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然後才能歸入潛默」,也在微博上流傳。
  • 《中國哲學簡史》,讀懂了這本書,也就讀懂了中國人
    中國的藝術,為何注重寫意?中國的宗教,為何不那麼被人關心?中國的近代,為何落伍了?以上所有這些問題,在一本書裡都能找到答案,甚至於得到更多意外的收穫,這本書就是今天喜哥給大家推薦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為何推薦這本書呢?我給大家總結出五點必讀的理由,任何一個理由,都足以讓你恍然大悟、愛不釋手、津津樂道。
  • 網友讀《中國哲學簡史》總結的幾點,夠厲害!
    哲學並不高深,哲學就是我們做的每一次人生反思。——百度網友沒讀《中國哲學簡史》以前,我對哲學的認識僅停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課程學習層面。主要停留在以下兩點:一,我混沌地認為一切抽象於具體事物的經驗道理,即是哲學;二,我模糊地認為哲學是一系列抽象知識的組成,有用卻往往不知如何用。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之後,有一種被點化的頓悟之感。
  • 《中國哲學簡史》——探討「中國人的愛與智慧」
    圖片來源:知乎據說,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女士曾表示: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的,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在馮友蘭先生女兒宗璞先生眼裡:我素以為《中國哲學簡史》是一本出神入化的書。寫這書時,父親已有哲學史方面的研究成績,又創造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兩卷本《中國哲學史》和「貞元六書」俱已流傳。
  • 最近讀的書,《中國哲學簡史》……
    最近啃了三本書,《中國哲學簡史》,《幸福之路》和《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三本哲學類書。其實都是多年前欠下的債。第一本先說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大概買了有十幾年了,封皮都有些滄桑感了。當時只讀了一小部分,因為沒有靜下來讀書的心情,工作忙,也很浮躁。《中國哲學簡史》從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及先秦各家的起源講起,對中國哲學的發展做了簡略而精要的概括。
  • 《中國哲學簡史》:人人都應讀點中國哲學
    最近讀《中國哲學簡史》,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哲學之浩翰,不得不佩服馮友蘭先生對哲學的理解之深刻。才讀了第一章,短短的十多頁紙,內容就極其豐富。就個人的理解做了個簡短的讀書筆記。西方很多國家的小孩從小讀《聖經》,而我們的兒童入學讀物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當然現代是不讀了,現在的啟蒙教育越來越向西方靠攏。這是後話。(二) 中國哲學的精神中國哲學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出世,一種是入世。
  • 哲學小議(一)— 讀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古之君子馮友蘭大師「三史釋今古,六經紀貞元」,其中《中國哲學簡史》堪稱中國哲學入門書,全書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讀之使人愉悅,使人增智。就我看中國哲學與西洋哲學開始稍有不同,西洋哲學源於泰勒斯等自然哲學家對自然的思考和探究,而中國哲學著重於對人生的思考,對倫理方面的反思。中國地處內陸,自古重農輕商,由此形成了家族制度,演變成實實在在的家天下。所以哲學更重在加強自身的修養,誠意正心,內獨善其身,外兼濟天下,內聖外王之道,清淨無為,中庸之道,苦修頓悟見性成佛之道。
  • 學者談馮友蘭哲學在當下轉型社會中的現實意義
    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原所長陳戰國、馮友蘭研究會常務秘書長王仁宇及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教授單純三位嘉賓,圍繞馮友蘭兩部代表作《中國哲學簡史》、《貞元六書》,暢談馮友蘭傳遞的中國哲學在當下轉型社會中的現實意義。    《中國哲學簡史》源於馮友蘭上世紀40年代受邀至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的講義,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的集中體現,問世60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有多種譯本,可以說是一部影響很多人一生的哲學經典。韓國總統樸槿惠女士就曾說過,「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
  •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中對《道德經》的理解水平怎麼樣?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影響了很多人,其中最知名的恐怕要數前韓國總統樸槿惠了。對於一個愛讀書的人而言,能把一本書列為其讀書之最,肯定有它的道理。2005年以前,我讀過《中國哲學簡史》2遍,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反而是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說,一直在我頭腦中揮之不去。現在看來,他的這四境界說,也沒什麼特別的高深,我個人估計民間早就有人總結過,只不過是因為這個表達方式因為馮友蘭而出名了。
  • 「好書推薦」潛默的哲思——讀《中國哲學簡史》
    潛默的哲思——讀《中國哲學簡史》好書推薦★★★★★哲學是什麼?中國古代雖無「哲學」一詞,卻不乏「哲學」之學。哲學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馮友蘭所著的《中國哲學簡史》用有限的篇幅梳理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統文化思想的延綿、傳承和流變,以及先賢大家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中呈現的才思、道德和情操。哲學,在古希臘文裡意為「愛智慧」,蘇格拉底認為哲學智慧的本旨是「認識你自己。」而中國古代哲學的「智」(智慧)更加強調社會性,「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好書推薦:《中國哲學簡史》
    這本《中國哲學簡史》都能解答你的疑惑。作者簡介: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895年生。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 哲學很難懂嗎?不,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一點也不難!
    到如今,它依舊被人們廣泛認同,可見哲學是廣泛存在的。中國現當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馮友蘭先生,曾說過:「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體驗。」我深以為然,哲學是由於人的經驗累積而產生的對生活、對生命以及對人生的思考。
  •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解讀
    中國的哲學精神,大概已經有2000多年,但這個學科只有百年,應該從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說起。他對中國幾千年來哲學了解是通透且深刻的,從他的部分文字中就能體會出來。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明確的指出,「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哲學的崇高任務,是使人達到人的最高成就,成為聖人。哲學的最高價值,不在於使人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於教人成為聖人的方法,在於「提高人的心靈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以致最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 你愛讀「簡史」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2%的受訪者讀過「簡史」,68.0%的受訪者喜歡讀「簡史」,59.5%的受訪者認為「簡史」內容精煉,更具可讀性,52.4%的受訪者建議不能完全依賴讀「簡史」。  受訪者中,00後佔0.7%,90後佔29.3%,80後佔52.9%,70後佔13.3%,60後佔3.3%。
  • 採薇讀書:雜談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與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
    2019年11月11日,採薇在當當網上購買了四五本書,其中就有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買馮先生這本書的緣由,是因為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大概是說「胡適一向對人寬厚,為何唯獨對學生輩的馮友蘭不睦?」讀畢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以上觀點更讓人好奇: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如何成書的?可讀性在何處呢?二、馮友蘭與《中國哲學簡史》胡適出生於1891年12月17日,出生地在上海。4年後,1895年12月4日,馮友蘭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
  • 《中國哲學簡史》精華摘選,不讀此書,莫談人生!
    《中國哲學簡史》,於1948年由美國著名出版公司麥克米蘭出版。此書一出,立即成為西方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超級入門書。其後又有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譯本出版。五十多年來,該書一直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響很大。論者認為,本書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
  • 中國哲學簡史(廿一)程顥
    本文由《胡適的北大哲學課》讀書筆記整理而來。程顥,公元1032-1085年。十五六歲的時候跟周茂叔學道,後來出入於老、釋。幾十年後返回去又讀六經,而後領悟了「治之大原,牧民之要」。程顥定義了「天理」的基本哲學範疇,是客觀存在的,是永恆不變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說明「天理」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真理性。到了這裡,北宋的理學正式形成。今天看來,理學的世界觀,跟道家基本觀念區別已經不是很大了,程頤也不迴避這個問題,他說我們兄弟兩個人「昌明道學」。因此理學,又被稱謂「新道學」。二、二元性論程顥說:萬物莫不有對。
  • 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對我的人生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中國哲學史是中國歷史的主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也是中國哲學不斷進步發展的歷史。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可以更好了解學習中國社會的發展歷史。哲學是人們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中國哲學簡史》主要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歷史背景和以儒家為主的包括道墨法佛名陰陽等多家哲學的起源發展以及對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文化的影響。我通過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對我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重要作用和意義。下面我找幾個重要的真善美方面的影響。一、以儒家為主和多家並存的哲學影響我講仁義禮智信家國天下。
  • 103/D-讀萬卷書-《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塗又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一本好書,這本書是作者寫給西方人看的,所以有人翻譯了一遍成中文。作者是中國哲學大家,是西方了解中國哲學史的重要作家。拜讀本書後,深感自己的哲學水平就是渣渣了。
  • 馮友蘭經典作品推薦,《中國哲學簡史(上下冊)》最受讀者歡迎
    《中國哲學簡史(上下冊)》豆瓣評分:9.2作品簡介:六十年前,馮友蘭先生在美國大學開講座,向西方人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其英文講稿整理後在美國出版,是為《中國哲學簡史(英漢對照)(上下冊)》。自英文原書問世以來,迄今以有法、意、西、南、捷、日、韓、中文等近十種譯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