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分鐘,熟悉一座旅遊城!
—— 《一日一城一文旅》系列
旅遊人的文化必修課
行遊酒泉,穿越千年
酒泉,古稱肅州。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絲綢之路的重鎮,是敦煌藝術的故鄉、現代航天的搖籃、新中國石油工業和核工業的發祥地。
113.22萬人(2019年常住人口)
歷史文化
相傳在西漢武帝時期,驃騎將軍霍去病領兵西徵,打敗匈奴以後,就在城東的泉湖公園一帶安營紮寨。這裡有一眼甘甜的泉水,叫做金泉。
當時,漢武帝特意派人從京都長安送來10瓶御酒,以獎賞有功的將士。霍去病認為,勝利是全軍將士共同浴血奮戰的結果,御酒應該大家共享。但他有十幾萬大軍,這酒怎么喝呢?於是他把酒全部倒入金泉中,當即泉水化為美酒,他便與眾將士開懷共飲。從此,金泉被改稱酒泉,成為千古佳話。
先秦時期
酒泉是古生物繁衍生息的地區之一。從最古老的生命雛形-藻類化石到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直到古人類化石,都有發現。也是中國最早出現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距今一萬多年前,酒泉先民進入舊石器時代。
距今約3500年前後,酒泉人類開始進入新石器時期。酒泉先民主要活動在酒泉盆地(包括今肅州區大部分和金塔縣)和敦煌、安西凹地(包括今敦煌市、安西縣及玉門市大部分)。
約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酒泉先民向人類文明時代邁入。四壩文化是河西走廊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文化。
夏代的酒泉先民主要是氐、羌兩種部族。西周時期,周人不斷向酒泉發展,周人、羌人、氐人錯雜分布,周文化開始傳播、交流,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快發展。
春秋時期的酒泉先民從事著半農半牧的生活。他們以部落為社會基本組織單位,多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逐漸形成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各氏族部落都是兼營農業的遊牧人群。
漢代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但統治範圍尚未到達酒泉一帶,佔據酒泉一帶的仍主要是烏孫、月氏、匈奴等民族。西漢建立後,酒泉、敦煌一帶仍被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所控制,稱匈奴右地,並不斷襲擊中原。元狩二年(前121年)夏,漢武帝又發動了第二次河西戰役。河西之戰徹底摧毀了匈奴的有生力量,河西地區自此納入了西漢王朝的統治範圍。
漢武帝收復河西地區,建立酒泉郡後,在敦煌設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兩個軍事關隘。西漢收復河西地區後,先後設立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四郡,史稱「河西四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在酒泉西部設置了敦煌郡。公元8年,王莽稱帝,沿用郡縣制,設輔平郡(原酒泉郡)、敦德郡(原敦煌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酒泉先後屬曹魏、西晉、前涼(漢族)、前秦(氐族)、後涼(氐族)、西涼(漢族)、北涼(匈奴族)、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權統治。東漢興平元年(194年),東漢王朝設置雍州,以敦煌人張猛為武威太守。後張進割據張掖,黃華佔據酒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將隴右地區納入其統治範圍。
西晉末年,河西和青海河湟地區先後建立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北涼、南涼等割據政權,史稱「五涼時期」。
隋唐時期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酒泉鎮長官稱鎮軍,仁壽二年(公元602年)起,撤郡,僅存州、縣兩級,改酒泉鎮為肅州,州的長官為刺史。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酒泉地方屬吐蕃,並建「肅州千戶府」,至唐大中五年(公元852年)的88年中,均被吐蕃所據。
唐朝滅亡前後,張承奉於唐天祐三年(906年),在敦煌建立西漢金山國,脫離唐朝控制。後逼降格為敦煌國。後梁乾化四年(914年)十月,敦煌國滅亡。
隋末,原居住於佛教十分盛行的西域康國一帶的昭武九姓進入河西,對佛教在河西的弘揚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宋元時期
五代宋夏時期,酒泉為甘州回鶻、曹氏歸義軍和西夏政權所統治。宋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大慶元年),元昊的西徵徹底結束了曹氏歸義軍政權對河西的統治,宋熙寧六年(1073年),西夏佔據沙州。李元昊攻佔酒泉後,改肅州為蕃和郡,保留了瓜州、沙州的建置,酒泉地區全部納入西夏統治範圍。
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五月,阿答赤率領蒙古西路軍開始圍攻蕃和郡,蒙古汗國佔據酒泉後,改蕃和郡為肅州,並按照蒙古族傳統的領戶分封制,將土地和人口賜給蒙古宗室及諸王作為封地。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滅亡南宋,統一全國,酒泉地區為元朝統轄。
明清時期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軍平定整個河西走廊,酒泉正式納入明朝統治範圍。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明朝為了控制嘉峪關以西地區,將居住在今玉門、瓜州、敦煌、新疆哈密及青海西北部的以蒙古族為主的各部族,先後設立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個羈縻衛(所),任用部族首領進行統治,史稱關西七衛,又稱西北七衛和蒙古七衛。
清朝定都北京後,清軍繼續追擊陝西、甘肅及嘉峪關以東地區的李自成餘部,酒泉東部的肅州、金塔納入了清王朝的統治範圍,酒泉西部地區仍被新疆的吐魯番速檀所控制。順治二年(1645年)4月,酒泉沿襲明代建置,在東部地區恢復建立肅州衛,實行軍政合一的體制。
風景名勝
酒泉,山脈連綿,戈壁浩瀚,盆地毗連,構成了雄渾獨特的西北風光。既有銀妝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溪流的平原綠洲,還有沙漠戈壁的海市蜃樓。
西漢酒泉勝跡
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漢式園林,園內建有酒泉勝跡、月洞金珠、西漢勝境、祁連澄波、煙雲深處、曲苑餐秀、花月雙清、蘆伴晚舟八大景區。
陽關
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進攻匈奴,在河西地區先後設立了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敦煌郡,同時,修建了陽關、玉門關。史稱「列四郡,據兩關」。
玉門關
絲綢之路上的關卡,古代抗擊匈奴的陣地。這裡還包含景點: 胡楊林、敦煌西湖溼地風景區、老樹、小方盤城遺址、觀景臺。
瓜州榆林窟
瓜州榆林窟又名萬佛洞,是中國佛教石窿藝術的重要寶窟之一,存石窟42個,其中東崖31座,西崖11座,因其河谷中遍生榆樹而得名,窟內共存唐至元代800多年間的彩塑千餘身,壁畫1000多平方米。
安西鎖陽城
居昌馬洪積扇西緣,古代疏勒河流經該地。鎖陽城始建於漢,興於唐,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風格。城東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築,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齊地排列於一條線上。
敦煌莫高窟
世界上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藝術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截至2010年,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個,內有4.5萬平方米的壁畫和2000多身彩塑。藏經洞出土的文物中有90%以上是佛經。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距敦煌185公裡,玉門關以西85公裡的地方,有一處風蝕地貌群落,俗稱魔鬼城。身臨其境領略造型各異的雅丹地貌群,這裡還包含景點: 雅丹龍城、孔雀玉立(柱狀雅丹) 、獅身人面(牆狀雅丹) 、西海艦隊(壟崗狀雅丹) 、金獅迎賓(塔狀雅丹)。
鳴沙山月牙泉
古代稱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積而成,古稱沙井,俗名藥泉,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中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也是各種型號運載火箭和探空氣象火箭的綜合發射場。
漢長城遺址
始建於漢武帝元狩二年(前 121年),止於太初四年(前101年)。漢長城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金塔沙漠胡楊林景區
由胡楊林-金波湖核心遊覽區、沙棗林觀光區、瀚海紅柳林保育區、沙漠娛樂體驗區和沙漠蘆葦迷宮區五個功能區組成,景區內分布著西北地區最大的"化石級植物"萬畝胡楊林,極具觀賞價值。
玉門魔山地質公園
一座鮮為人知的人間奇景,在2004年,玉門魔山地質公園才被石油物探的工作者發現。在這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丹霞地貌,孕育了裸露出地面的晚中生代矽化木,沉澱了諸多造型奇特的地質奇觀,在微風的吹拂下蒼涼而又不失美麗。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木鹿策劃
場景創意 ● 驅動旅遊
中國旅遊界4A場景營銷策劃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