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國旅遊城市系列之酒泉

2020-12-24 杜一笑

每天3分鐘,熟悉一座旅遊城!

—— 《一日一城一文旅》系列

旅遊人的文化必修課

行遊酒泉,穿越千年

酒泉,古稱肅州。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絲綢之路的重鎮,是敦煌藝術的故鄉、現代航天的搖籃、新中國石油工業和核工業的發祥地。

113.22萬人(2019年常住人口)

歷史文化

相傳在西漢武帝時期,驃騎將軍霍去病領兵西徵,打敗匈奴以後,就在城東的泉湖公園一帶安營紮寨。這裡有一眼甘甜的泉水,叫做金泉。

當時,漢武帝特意派人從京都長安送來10瓶御酒,以獎賞有功的將士。霍去病認為,勝利是全軍將士共同浴血奮戰的結果,御酒應該大家共享。但他有十幾萬大軍,這酒怎么喝呢?於是他把酒全部倒入金泉中,當即泉水化為美酒,他便與眾將士開懷共飲。從此,金泉被改稱酒泉,成為千古佳話。

(圖為同治回亂中被夷為平地的酒泉)

先秦時期

酒泉是古生物繁衍生息的地區之一。從最古老的生命雛形-藻類化石到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直到古人類化石,都有發現。也是中國最早出現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距今一萬多年前,酒泉先民進入舊石器時代。

距今約3500年前後,酒泉人類開始進入新石器時期。酒泉先民主要活動在酒泉盆地(包括今肅州區大部分和金塔縣)和敦煌、安西凹地(包括今敦煌市、安西縣及玉門市大部分)。

約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酒泉先民向人類文明時代邁入。四壩文化是河西走廊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文化。

夏代的酒泉先民主要是氐、羌兩種部族。西周時期,周人不斷向酒泉發展,周人、羌人、氐人錯雜分布,周文化開始傳播、交流,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快發展。

春秋時期的酒泉先民從事著半農半牧的生活。他們以部落為社會基本組織單位,多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逐漸形成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各氏族部落都是兼營農業的遊牧人群。

漢代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但統治範圍尚未到達酒泉一帶,佔據酒泉一帶的仍主要是烏孫、月氏、匈奴等民族。西漢建立後,酒泉、敦煌一帶仍被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所控制,稱匈奴右地,並不斷襲擊中原。元狩二年(前121年)夏,漢武帝又發動了第二次河西戰役。河西之戰徹底摧毀了匈奴的有生力量,河西地區自此納入了西漢王朝的統治範圍。

漢武帝收復河西地區,建立酒泉郡後,在敦煌設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兩個軍事關隘。西漢收復河西地區後,先後設立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四郡,史稱「河西四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在酒泉西部設置了敦煌郡。公元8年,王莽稱帝,沿用郡縣制,設輔平郡(原酒泉郡)、敦德郡(原敦煌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酒泉先後屬曹魏、西晉、前涼(漢族)、前秦(氐族)、後涼(氐族)、西涼(漢族)、北涼(匈奴族)、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權統治。東漢興平元年(194年),東漢王朝設置雍州,以敦煌人張猛為武威太守。後張進割據張掖,黃華佔據酒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將隴右地區納入其統治範圍。

西晉末年,河西和青海河湟地區先後建立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北涼、南涼等割據政權,史稱「五涼時期」。

隋唐時期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酒泉鎮長官稱鎮軍,仁壽二年(公元602年)起,撤郡,僅存州、縣兩級,改酒泉鎮為肅州,州的長官為刺史。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酒泉地方屬吐蕃,並建「肅州千戶府」,至唐大中五年(公元852年)的88年中,均被吐蕃所據。

唐朝滅亡前後,張承奉於唐天祐三年(906年),在敦煌建立西漢金山國,脫離唐朝控制。後逼降格為敦煌國。後梁乾化四年(914年)十月,敦煌國滅亡。

隋末,原居住於佛教十分盛行的西域康國一帶的昭武九姓進入河西,對佛教在河西的弘揚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宋元時期

五代宋夏時期,酒泉為甘州回鶻、曹氏歸義軍和西夏政權所統治。宋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大慶元年),元昊的西徵徹底結束了曹氏歸義軍政權對河西的統治,宋熙寧六年(1073年),西夏佔據沙州。李元昊攻佔酒泉後,改肅州為蕃和郡,保留了瓜州、沙州的建置,酒泉地區全部納入西夏統治範圍。

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五月,阿答赤率領蒙古西路軍開始圍攻蕃和郡,蒙古汗國佔據酒泉後,改蕃和郡為肅州,並按照蒙古族傳統的領戶分封制,將土地和人口賜給蒙古宗室及諸王作為封地。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滅亡南宋,統一全國,酒泉地區為元朝統轄。

明清時期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軍平定整個河西走廊,酒泉正式納入明朝統治範圍。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明朝為了控制嘉峪關以西地區,將居住在今玉門、瓜州、敦煌、新疆哈密及青海西北部的以蒙古族為主的各部族,先後設立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個羈縻衛(所),任用部族首領進行統治,史稱關西七衛,又稱西北七衛和蒙古七衛。

清朝定都北京後,清軍繼續追擊陝西、甘肅及嘉峪關以東地區的李自成餘部,酒泉東部的肅州、金塔納入了清王朝的統治範圍,酒泉西部地區仍被新疆的吐魯番速檀所控制。順治二年(1645年)4月,酒泉沿襲明代建置,在東部地區恢復建立肅州衛,實行軍政合一的體制。

風景名勝

酒泉,山脈連綿,戈壁浩瀚,盆地毗連,構成了雄渾獨特的西北風光。既有銀妝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溪流的平原綠洲,還有沙漠戈壁的海市蜃樓。

西漢酒泉勝跡

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漢式園林,園內建有酒泉勝跡、月洞金珠、西漢勝境、祁連澄波、煙雲深處、曲苑餐秀、花月雙清、蘆伴晚舟八大景區。

陽關

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進攻匈奴,在河西地區先後設立了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敦煌郡,同時,修建了陽關、玉門關。史稱「列四郡,據兩關」。

玉門關

絲綢之路上的關卡,古代抗擊匈奴的陣地。這裡還包含景點: 胡楊林、敦煌西湖溼地風景區、老樹、小方盤城遺址、觀景臺。

瓜州榆林窟

瓜州榆林窟又名萬佛洞,是中國佛教石窿藝術的重要寶窟之一,存石窟42個,其中東崖31座,西崖11座,因其河谷中遍生榆樹而得名,窟內共存唐至元代800多年間的彩塑千餘身,壁畫1000多平方米。

安西鎖陽城

居昌馬洪積扇西緣,古代疏勒河流經該地。鎖陽城始建於漢,興於唐,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風格。城東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築,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齊地排列於一條線上。

敦煌莫高窟

世界上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藝術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截至2010年,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個,內有4.5萬平方米的壁畫和2000多身彩塑。藏經洞出土的文物中有90%以上是佛經。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距敦煌185公裡,玉門關以西85公裡的地方,有一處風蝕地貌群落,俗稱魔鬼城。身臨其境領略造型各異的雅丹地貌群,這裡還包含景點: 雅丹龍城、孔雀玉立(柱狀雅丹) 、獅身人面(牆狀雅丹) 、西海艦隊(壟崗狀雅丹) 、金獅迎賓(塔狀雅丹)。

鳴沙山月牙泉

古代稱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積而成,古稱沙井,俗名藥泉,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中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也是各種型號運載火箭和探空氣象火箭的綜合發射場。

漢長城遺址

始建於漢武帝元狩二年(前 121年),止於太初四年(前101年)。漢長城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金塔沙漠胡楊林景區

由胡楊林-金波湖核心遊覽區、沙棗林觀光區、瀚海紅柳林保育區、沙漠娛樂體驗區和沙漠蘆葦迷宮區五個功能區組成,景區內分布著西北地區最大的"化石級植物"萬畝胡楊林,極具觀賞價值。

玉門魔山地質公園

一座鮮為人知的人間奇景,在2004年,玉門魔山地質公園才被石油物探的工作者發現。在這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丹霞地貌,孕育了裸露出地面的晚中生代矽化木,沉澱了諸多造型奇特的地質奇觀,在微風的吹拂下蒼涼而又不失美麗。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木鹿策劃

場景創意 ● 驅動旅遊

中國旅遊界4A場景營銷策劃服務商

木鹿文化

相關焦點

  •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國旅遊城市系列之都勻
    —— 《一日一城一文旅》系列旅遊人的文化必修課歷史文化「都勻」一詞在布依語裡面是「彩雲之城」的意思。後晉天福五年(940年),設都雲縣(因城東都雲洞得名);宋、元、明為都雲安撫司。都勻山水秀美,民族風情濃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都勻的城市品牌——都勻毛尖,享有「北有仁懷茅臺酒,南有都勻毛尖茶」之美稱。都勻毛尖由毛澤東於1956年親自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國旅遊城市系列之西藏阿里
    《一日一城一文旅》系列旅遊人的文化必修課阿里地區,公元前後稱「羊同」,元朝稱「納裡」,明朝稱「俄力思」。 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極」、「生命之禁區」。藏文起源於象雄文,當年松贊幹布派他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創造藏文,最多只能叫象雄文字的改良。
  •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國旅遊城市系列之甘南
    —— 《一日一城一文旅》系列旅遊人的文化必修課九色香巴拉,甘南美如畫甘南(甘肅省下轄自治州)一般指甘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的甘、青、川三省結合部。風景名勝遊玩甘南,註定是一次深度的人文與美景之旅。除了兩大招牌寺院拉卜楞寺、郎木寺,甘南有不少風光不可錯過,例如遺世獨立的扎尕那,鳥兒王國尕海湖……行走九色香巴拉,感受神聖與靜謐之美。
  •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國旅遊城市系列之平涼
    —— 《一日一城一文旅》系列旅遊人的文化必修課華夏問道地,秦隴尋夢城平涼,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遊,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風景名勝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出土於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
  •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國旅遊城市系列之慶陽
    —— 《一日一城一文旅》系列旅遊人的文化必修課天下黃土第一塬慶陽市,習稱「隴東」,位於甘肅省最東部。慶陽因慶州州治城址位處馬蓮河上遊環江(二河中位居西又稱西河)與柔遠河(又名東河)匯流以北的三角臺地內(即今慶城縣所在地),古人以水之北為陽,故名「慶陽」。
  •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國旅遊城市系列之西寧
    —— 《一日一城一文旅》系列旅遊人的文化必修課夢棲高原,心泊夏都西寧,古稱青唐城、西平郡、鄯州,是青海省省會。 西寧歷史文化淵源流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取」西陲安寧「之意。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國旅遊城市系列之白銀
    —— 《一日一城一文旅》系列旅遊人的文化必修課中國銅城,魅力白銀白銀,位於甘肅省中部,地處黃土高原和騰格里沙漠過渡地帶,境內絕大部是山區。是為境內建縣之始。祖歷縣故址在靖遠縣城西紅咀村,鶉陰縣故址在平川區旱坪川西。魏晉之際,鮮卑族一支乞伏氏自牽屯(六盤山區)、苑川(榆中境)遷居麥田(即鶉陰)。北宋初年,市境仍為吐蕃所據。雍熙二年(985年),党項族李繼遷破會州,焚毀城郭。明道元年(1032年),西夏兵南下,吐蕃敗走,市境悉為西夏屬地。
  •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國旅遊城市系列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前60年,漢朝在新疆設立西域都護府,管理烏孫等國,伊犁等地正式納入中國版圖。6世紀中葉,阿爾泰、塔城、伊犁河谷為突厥地。 風景名勝「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素有「塞外江南」、「瓜果之鄉」的美稱。
  • 【文旅外宣系列(三)】整合文化旅遊資源 擴大文旅品牌影響
    【文旅外宣系列(三)】整合文化旅遊資源 擴大文旅品牌影響 2020-09-28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旅要聞】「最絲路.遊嘉酒」嘉峪關酒泉文化旅遊長三角宣傳推介活動圓滿舉辦
    旅遊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積極拓展長三角地區文化旅遊市場,「最絲路.遊嘉酒」嘉峪關酒泉文化旅遊長三角宣傳推介活動於8月31日-9月5日分別在上海、杭州、南京舉辦。他們表示,嘉峪關、酒泉地區在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等方面與長三角地區具有極大的差異性,此次推介活動為雙方加強文化旅遊交流、互送旅遊客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希望雙方文化旅遊部門和相關企業能以此次推介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文化旅遊合作,共謀文旅發展。
  • 【文旅外宣系列(一)】消解疫情不利影響助力敦煌旅遊快速升溫
    【文旅外宣系列(一)】消解疫情不利影響助力敦煌旅遊快速升溫 2020-09-12 0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末來文旅博覽會打卡啦!一日暢遊34國「絲路列車」
    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於本周四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濟南西部展館)開幕,展期5天,將持續到下周一。展會室內外總展覽面積近10萬平米,為廣大觀眾帶來一場豐富多彩的文旅盛宴。同時還在文旅博覽會線上平臺設置了11個線上展區,實現線上、線下雙向互動。
  • 「中國旅遊日」:敦煌市推出系列文旅產品
    5月19日是第十個「中國旅遊日」,敦煌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出系列文旅產品,為市民和遊客奉上了豐富多彩的文旅盛宴。當天,記者在鳴沙山月牙泉國家5A級旅遊景區看到,眾多遊客在這裡參觀遊覽,體驗大漠風情,景區內乾淨舒適的接待環境,讓遊客們真切體驗到了旅遊帶來的快樂和愜意。
  • 元旦假期煙臺市民盡享「一城鮮美」 感受文旅新時尚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2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旅宣) 瑞雪兆豐年,新年新氣象。今天是元旦假期第二天,雪後的煙臺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廣大市民踴躍外出遊玩,帶著家人孩子滑冰玩雪,逛商場,品美食,賞美景,享受假日美好時光,整個市區充滿著喜慶歡樂的節日氣氛,全市旅遊市場安全有序。
  • 從《肝膽祁連》到阿爾金山:甘肅文旅百名專家走進酒泉
    從《肝膽祁連》到阿爾金山:甘肅文旅百名專家走進酒泉 2020-10-21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文旅之名,赴小康之約 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闊步走來
    ,饕餮「文化盛宴」改版升級今年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被賦予了非凡使命,以文旅之名,赴小康之約。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將賦予群眾的是更高層次、高品質、高水準的精神薰陶和文化洗禮,也將向世界輸送中國文化、山東文化。它激發著城市的活力,在國與國間、人來人往的文化交流中,為山東創造新的發展機遇。
  • 皇家驛站:小鎮裡的中華 文旅改變城市
    此次活動是基於河南省「老家河南,清涼一夏」系列文化旅遊活動,是駐馬店市推動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的重要體現。從豫南小城到如今正在嶄露頭角的旅遊城市,駐馬店旅遊伴隨城市文旅產業的興盛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河南省重點項目皇家驛站全程經歷了旅遊在這個城市的發展,也見證了因旅遊而發生的城市蛻變。
  • 酒泉金塔:體旅結合 讓風景動起來
    原標題:酒泉金塔:體旅結合 讓風景動起來
  • 西安獲2020中國文旅城市品牌傳播力排行榜第五
    11月21日晚,2020博鰲國際旅遊獎正式宣布獲獎名單,西安以146.91分的總分登上2020中國文旅城市品牌傳播力排行榜第五位。《2020中國文旅城市品牌傳播力排行榜》對中國50個旅遊城市的旅遊品牌發展進行了評估與測量,最終,北京、上海、重慶、成都、西安、廣州、杭州、南京、三亞、武漢獲得2020年度中國城市旅遊品牌發展指數的前十。
  • 後疫情時代,鈺程旅遊關於縣域文旅的探索
    二、引領縣域人民心智,鈺程旅遊有備而來1、城市文旅運營服務商,釋放縣域城市生命力鈺程旅遊,作為城市文旅運營服務商,需要結合縣域城市發展的特殊機遇,從民生戰略出發,打造一個可持續的、綠色的、生態的城市文旅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