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疫」一盤棋到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從同心協力把綠水青山護得更美到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長三角一體化合作機制不斷得到拓展和提升,一體化的理念、共同體的意識不斷深入人心
●浙江公安機關始終著眼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大局,以「三個地」的政治自覺和「重要窗口」的使命擔當,積極謀劃保障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舉措
●目前,「一盤棋」的思想貫穿於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各項工作中。一市三省公安交警部門依託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已實現對重大突發警情、重大事故等情況的即時響應、聯動處置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東升王春
太湖之畔,綠意盎然。
從戰「疫」一盤棋到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從同心協力把綠水青山護得更美到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長三角一體化合作機制不斷得到拓展和提升,一體化的理念、共同體的意識不斷深入人心。
6月5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表示:「面向未來,我們要更加自覺地以『共同體』的意識審視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使長三角真正成為休戚與共的區域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護航發展,平安為要。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是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公安機關的光榮使命。
浙江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王雙全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浙江公安機關始終著眼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大局,以「三個地」的政治自覺和「重要窗口」的使命擔當,積極謀劃保障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舉措。自2018年以來,省公安廳專門成立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工作推進情況,認真對標《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確定的100項重點任務,掛出作戰圖、倒排時間表,高標準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助推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發展邁上新臺階。
區域協作
一體化聯動共建安全屏障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中非民營經濟論壇、「楓橋經驗」紀念大會……近年來,長三角區域盛會連連,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現了長三角區域的發展活力與魅力。
每一次重大活動圓滿落幕的背後,是四地公安機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一盤棋」思想,是互為「護城河」的安保協作模式發揮的疊加效能。
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嘉興市公安局向與上海交界的楓涇、新聯檢查站派駐警力,與上海警方混編共同開展安檢工作,實現過往車輛「只檢一次」,既提升了查控效率,又方便了群眾出行。
據統計,在2018年以來的各類重大活動安保期間,浙江公安共累計投入護城河安保力量53萬人次,查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358人,查繳違禁物品1.2萬件。
嘉興地處長三角中心地帶,嘉興市公安局早在2008年就以打造「長三角最具安全感城市」為目標,推出「合作警務」戰略,主動與周邊地市加強警務交流,開展各類區域警務合作。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嘉興市公安局全力爭當全省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排頭兵,積極制訂《嘉興市公安局關於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工作的實施方案》,實施推進重大活動安保維穩一體化、推動情報數據共享共用一體化等「六個一體化」,發起召開由嘉興、蘇州等四地公安機關參加的長三角示範區警務協作座談會。
姚莊鎮位於全國唯一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嘉善縣東北部,享有浙江接軌上海「第一站」之稱。因其地緣優勢,姚莊派出所成了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的率先實踐者,與上海、江蘇臨界派出所的交流越來越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隨著警務協作越來越密切,聯合打擊更加方便。比如,以前牽涉江蘇某個派出所的警務協作事宜需要一級級上報,然後轉到江蘇省公安廳,再一級級下行到派出所,費時費力,現在可以直接聯繫。」姚莊派出所教導員王超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去年8月,該所通過與上海、江蘇的警務協作,順利偵破一起「碰瓷」案,嘗到了警務一體化的甜頭。
目前,「一盤棋」的思想貫穿於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各項工作中。一市三省公安交警部門依託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已實現對重大突發警情、重大事故等情況的即時響應、聯動處置。
各地的互融互通,從疫情期間交界區域員工通行互認可見一斑。針對疫情前期與上海交界兩地收緊人員管控措施,平湖與上海金山建立兩地互認通行機制,籤訂《疫情防控期間互認通行聯動機製備忘錄》,以人員和車輛為核心要素形成通行清單報兩地公安機關備案,兩地交界處卡點見通行證後,經體溫檢測正常的可快速通行。
浙江公安還主動對接上海市公安局,研究制訂長三角區域執法辦案一體化工作方案,出臺《浙江省刑事案件常見罪名證據標準和規則指引》,制定第一批涉及長三角區域執法辦案一體化40個常見罪名證據標準和規則指引。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四地公安機關籤訂警務合作協議,建立跨區域的省、市兩級疫情聯防聯控協調對接機制,做好省際道口防控協作,互借公安檢查站、互認貨運通勤證明、設置綠色通道;四地公安機關依託長三角區域打擊整治一體化機制,重點對哄抬物價、製售假冒偽劣防護用品、發布虛假信息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開展聯合打擊,共跨省查處案件300多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60多名;四地邊檢部門建立高質量一體化協作機制,積極參與口岸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有效阻斷傳染源輸入途徑。
警長護航
一體化防控共治民生難題
今年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時隔15年再次來到安吉餘村考察時指出:「餘村現在取得的成績證明,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
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萌發地、「兩山」理念誕生地的公安機關,湖州公安始終堅持「防為主、防為上」的工作理念,全力打造湖州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勇當捍衛「兩山」理念樣板地示範區排頭兵。
湖州公安在全省率先成立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專門職能機構,特別是2015年以來,連續5年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守青山、護綠水—湖州公安在行動」專項工作,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山」理念,打響「美麗湖州」的城市品牌。
湖州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河湖縱橫。2013年,湖州在浙江省率先設立「河道警長」,作為轄區打擊河道汙染違法犯罪行為第一責任人。2018年,湖州公安再次深化河道警長制,提出「湖泊警長」,首批配備市級「湖泊警長」13名,並在全市推開。
每年2月開始,太湖都會進入封湖禁漁期,特別是六七月太湖白魚遊到內港產卵的季節,「湖泊警長」幾乎每天都要在太湖開展日常巡查工作。
楊雪峰是太湖旅遊度假區濱湖派出所民警,也是首批「湖泊警長」之一。去年6月中下旬,楊雪峰在湖泊巡查中得到一條非法捕撈交易水產品的線索。據此,6月30日凌晨,警方在太湖長兜港橋一個漁船聚集點抓獲了涉案的陳某夫婦,繳獲大量白魚、鯽魚,有效阻止了對太湖生態系統的破壞。
同時,為了更好地遏制太湖非法捕撈行為,湖州和江蘇太湖沿岸地市建立了聯合預防打擊機制,通過信息共享、跨區域聯處,有效維護了太湖生態體系。
山脈相連,水系相通,守護好家門前的山水,就是守護好大家共同的綠色生態家園。湖州公安深入開展「守青山、護綠水」行動,部署「六大警長」即「河道警長」「湖泊警長」「市場警長」「林區警長」「礦區警長」「路段警長」1078名,實現全市7373條9380公裡河道、153個湖泊、157個水庫、113個農貿市場以及林區礦區主要路段全覆蓋,形成了具有「兩山」特色的湖州「警長」護航體系。
2018年9月,環太湖警務論壇第十五屆年會在湖州安吉縣召開。湖州、蘇州、嘉興、無錫、黃山、常州、宣城等環太湖7個城市的公安局主要領導參加了論壇。論壇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造生態環境保護公安鐵軍」為主題,強化了區域警務協作,為更好地統籌各類警務資源,護航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了強大合力,更有效地為環太湖地區營造天藍、地綠、水淨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日益突出,不僅嚴重危害群眾的財產安全,也使得各地公安機關面臨破案難、追贓難和辦案成本高的困擾。
湖州公安在「防」字上動足了腦筋、下足了功夫。2015年10月,湖州公安聯合銀行、通信運營商等職能部門成立了全省首家反詐騙中心;2019年5月,湖州公安與通訊企業達成警企合作,推出了全省首條防詐熱線「2250000」(湖州方言諧音「按按我靈靈靈靈」),安排具有防詐專長的民警24小時為群眾提供諮詢服務。一年來,防詐熱線共接到各類諮詢電話1.78萬餘個,制止高危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550餘起,挽回群眾損失3880餘萬元。
如今,2250000已逐漸輻射到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據統計,熱線開通以來已接聽非湖州地區諮詢電話227例,最遠甚至包括西藏等地。
便民警務
一體化改革共享公共服務
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指出,以「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深入推進長三角政務服務一體化。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的一張金名片。近年來,浙江公安依託智慧公安賦能,走好數據融合應用「先手棋」,打通11個部建系統和9個省建系統與浙江政務服務網數據交互平臺,助推長三角「一網通辦」。
王家武是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獅石鄉營川村的村民,也是第一個體驗到浙皖跨省辦證便利的村民。4月25日上午,他只花了20分鐘就在淳安縣汾口鎮行政服務中心公安窗口順利補辦了身份證,如果他去歙縣轄區派出所辦理證件,單單路上來回就要花5個小時。
這項跨省通辦便民舉措的推出,源於今年年初淳安縣公安局汾口派出所所長詹偉君的一次走訪,當時歙縣獅石鄉的村民向他反映,他們到戶籍地派出所辦事單程需要兩個多小時,而到淳安汾口派出所僅20分鐘車程。
在了解這一情況後,詹偉君向縣公安局黨委作了專題匯報,淳安縣公安局與歙縣公安局就這一問題進行溝通。雙方於4月24日籤訂《便民服務合作書》,確定10項群眾業務辦理事務,包括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及證件丟失補領、有效期滿換領、損壞換領3項全國通辦戶籍業務,以及戶籍註銷證明,居民戶口簿補辦更換等7項業務。
在此基礎上,淳安縣公安局加快建設汾口派出所中洲警務站,配備服務設施,使歙縣王村群眾到淳安辦理業務從20分鐘縮短到5分鐘。
淳安縣與歙縣的便民服務合作是浙江公安助推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的縮影。目前,在與上海毗鄰的嘉興市,當地與上海金山、青浦已實現兩地車輛牌照互認機制,嘉興南湖區與江蘇吳江實現出生一件事情「跨區域通辦」,嘉善實現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在滬蘇浙省際邊界核心區首次申請辦理共享通辦,平湖成功試點外國人就業與居留許可聯審聯批改革,實現「一窗受理、一窗辦結」……
截至目前,省市兩級公安機關全部進駐、全省113個縣分局進駐本級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共開設便民網點2056個,投放自助一體機2252臺,極大地便利了群眾就近辦、自助辦。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降低窗口單位人員聚集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浙江公安機關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浙裡辦」App中的「公安專區」開足馬力,為群眾提供全天候的公安服務。
按照90%民生事項「掌上可辦」要求,目前在「浙裡辦公安專區」和浙江政務服務網中,戶籍、出入境、車駕管等5大類144項公安政務服務實現「一證通辦」,其中73個民生事項可全流程在「浙裡辦」實現「零跑腿」。據統計,自2019年9月「浙裡辦公安專區」上線至今,共為群眾提供民生服務644231次,其中「一證通辦」辦事事項類128652次。
浙江積極打造「網際網路+」可信身份認證平臺,推進居民身份證「網證」應用,配合支持由上海公安牽頭的電子證照庫建設,明確駕駛證、行駛證、身份證電子證照跨區域應用場景互認。截至目前,浙江已在4萬餘家賓旅館接入可信身份認證,累計應用「網證」入住服務148萬人次,100多萬群眾免去往來派出所開具身份證明,省去150萬公裡路程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