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市。四川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工業、農業、軍事和旅遊大省,全省總面積48.6萬平方公裡,轄1個副省級市、17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2016年底,常住人口8262萬,四川是全國第二大藏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
四川擁有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天府新區等經濟發展高地,是中國西部物資集散地,長江經濟帶組成部分,也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中的五糧液與劍南春原產地。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駐地四川成都。
1、成都市(省會/副省級)
1、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省省會城市,車牌為川·A和川·G,下轄武侯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成華區、龍泉驛區、溫江區、新都區、青白江區、雙流區、郫都區、蒲江縣、大邑縣、金堂縣、新津縣、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簡陽市。共計1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總人口1591.8萬人(2016年常住人口)。成都市的市樹、市花為銀杏、芙蓉花,市標為太陽神鳥。
2、綿陽市
綿陽市,四川第二大城市,車牌為川·B,下轄涪城區、遊仙區、安州區、三臺縣、鹽亭縣、梓潼縣、北川羌族自治縣、平武縣、代管縣級江油市。綿陽的火車站有綿陽站、江油站和青蓮站,機場為綿陽南郊機場,主要景點有越王樓、李白故裡、七曲山、報恩寺等,綿陽市總人口為481.09萬人(2016年常住總人口)。
3、自貢市
自貢市,是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享「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美食之府」之美譽,車牌為川·C。下轄自流井區、貢井區、大安區、沿灘區、榮縣、富順縣,為四川省轄地級市,自貢於1990年籌建匯東新區(自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四川省現有的五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自貢也是四川省五個主城區面積超100平方公裡,人口超100萬的「雙百」大城市之一。
4、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四川省地級市,地處中國西南川滇結合部,南連東協自貿區,北連成渝經濟區,是全國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城市、新中國首個資源開發特區、萬裡長江上遊第一城,被譽為「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車牌為川·D。
攀枝花1965年建市,轄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和鹽邊縣,面積 7440平方公裡,人口123萬,是著名的移民城,人均發展水平和城市綜合競爭力居四川前列。正由鋼鐵之城向釩鈦之都、由工礦基地向陽光花城、由資源型城市向康養勝地、由三線建設城市向四川南向門戶轉變。
5、瀘州市
瀘州市,別稱酒城、江城,是四川省地級市,川滇黔渝結合部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長江上遊重要的港口城市; 是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國家重要的以名優酒為主體的食品工業基地、循環型化工基地、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國家高性能液壓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9大工程機械生產基地之一。車牌為川·E。
瀘州市下轄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和古藺縣3區4縣,幅員面積1.2萬平方公裡,2016年總人口509萬人。
6、德陽市
德陽市,四川省轄地級市,別稱旌城,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部,車牌為川·F。德陽市是成渝經濟圈重要區域中心城市和成都經濟區重要增長極,也是四川省重點規劃在建百萬人口城市。
德陽於1983年建市,現轄旌陽區、羅江區、中江縣2區1縣,同時代管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3個縣級市。擁有四川德陽旌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德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經濟工業高地。幅員面積5911平方公裡,戶籍人口392.5萬 。
7、廣元市
廣元市,是四川省北部的一個地級市,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車牌為川·H。廣元自古為入川的重要通道,是苴國故地,入蜀要塞,三國重鎮,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故裡,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省旅遊熱點城市。下轄利州區、朝天區、昭化區、青川縣、劍閣縣、旺蒼縣和蒼溪縣,總人口304.78萬(2016年)。
廣元獲得的殊榮有:農科教結合示範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新型工業化基地、中國溫泉之鄉。
8、遂寧市
遂寧市,別稱鬥城、遂州,位於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涪江中遊;是成渝經濟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四川省的現代產業基地,以「養心」文化為特色的現代生態花園城市。車牌為川·J。 西連成都,東鄰重慶、廣安、南充,南接內江、資陽,北靠德陽、綿陽,與成都、重慶呈等距三角。地處四川城鎮化發展主軸,是四川省戰略部署建設的「六大都市區」之一,成都經濟區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5年,遂寧轄船山區、安居區、射洪縣、蓬溪縣和大英縣,共計2區、3縣;總面積5300平方公裡,戶籍人口378.75萬。
9、內江市
內江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沱江下遊中段,車牌為川·K。內江現轄市中區、東興區、資中縣、威遠縣和隆昌縣,共計2區、3縣以及內江經濟開發區,幅員面積5385.46k㎡,戶籍人口4278501人。
由於內江盛產甘蔗、蜜餞,鼎盛時期糖產量佔到全川的68%、全國的26%,故被譽為「甜城」。內江是交通運輸部規劃的國家公路運輸主樞紐之一、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樞紐和西南陸路交通的重要交匯點,是成渝經濟區的中心城市,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稱。形成了南北貫通、東西相連、縱橫交錯、水陸空立體發展的交通網絡。目前隨著成渝高鐵的開通,內江融入了「成渝半小時經濟圈」。
10、樂山市
樂山,古稱嘉州,四川省轄地級市,成都平原南部中心城市,車牌為川·L。樂山是四川糧食、副食品、清潔能源、新材料和建材生產基地,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的國家矽材料及副產物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歷史上屬古蜀國,有「海棠香國」的美譽。樂山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城市之一。樂山市是中國唯一一個擁有三處不同類型世界遺產的城市(樂山大佛景區、峨眉山景區、東風堰)。
樂山市轄4個市轄區:五通橋區、市中區、沙灣區、金口河區(含樂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個縣:犍為縣、井研縣、夾江縣、沐川縣和2個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峨眉山市,總人口354.4萬(2015年常駐人口),樂山市的市花和市樹分別為海棠花和小葉榕。
11、資陽市
資陽市,四川省轄地級市,古代文豪萇弘、 董鈞 、王褒並稱「資陽三賢」,樂至是開國元勳陳毅元帥的家鄉。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同時連接成渝「雙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車牌為川·M。資陽市轄雁江區、安嶽縣、樂至縣,總面積約5757平方公裡,358萬(2010年人口普查,含原代管縣級簡陽市)。
資陽的城市名片是:「中國西部車城」 、「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城市」、「中國節能之都」 、「綠色資陽」 、「三賢故裡」、「中國長壽之鄉「 。
12、宜賓市
宜賓市,四川省地級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以五糧液為代表的發達的釀酒工業使宜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酒都」,車牌為川·Q 。宜賓是長江上遊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宜賓位於四川省南部,地處四川、雲南兩省結合部,長江零公裡處,是「萬裡長江第一城」。
宜賓轄翠屏區、南溪區、宜賓縣、江安縣、長寧縣、高縣、筠連縣、珙縣、興文縣、屏山縣。戰略位置重要,是成都經濟區、川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的融合點,輻射周邊人口多達2000餘萬,是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宜賓戶籍人口555.91萬(2016年),市花和市樹分別為黃桷蘭和油樟。
13、南充市
南充市處在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中遊,由於處在古充國南部得名,車牌為川·R。南充管轄3區: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5縣:營山縣、西充縣、南部縣、蓬安縣、儀隴縣,代管1個縣級市:閬中市;戶籍人口759.02萬(2014年);幅員面積12479.96k㎡。
南充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清潔能源示範城市、久負盛名的中國 「綢都」、國家規劃定位的成渝經濟圈北部中心城市、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屬百萬人口大城市,四川省東北城市群的雙核之一、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之一。南充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四川省石油天然氣和能源化工基地、川東北區域科教文化中心、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是川東北經濟、物流、商貿和金融中心。
14、達州市
達州市,四川省下轄的地級市,車牌為川·S。達州位於四川省東部,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資源富市、工業重鎮和交通樞紐,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素有「中國氣都」之稱,是全國三大氣田之一和國家「川氣東送」的起點站,是國家重要的能源資源戰略基地。
達州地處川、渝、鄂、陝四省市結合部和長江上遊成渝經濟帶,是國家規劃定位的成渝經濟圈、川東北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和四川重點建設的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達州是中國179個公路運輸主樞紐之一和四川省12個區域性次級樞紐城市之一,達州火車站是西南第四大火車站,達州境內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完備,是四川省通江達海的東通道,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物流樞紐城市。
達州物產豐饒,資源富集。享有中國薴麻之鄉、中國黃花之鄉、中國油橄欖之都、中國富硒茶之都、中國香椿第一縣的美稱。
15、雅安市
雅安市,四川省地級市,原為西康省省會,1955年隨西康撤省併入四川,設雅安地區,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地設市,車牌為川·T。雅安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新興的旅遊城和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城市,有「雨城」之稱。
雅安市轄2個市轄區:雨城區、名山區,6個縣:滎經縣、漢源縣、石棉縣、天全縣、蘆山縣、寶興縣。總面積達15314平方公裡,人口153萬(2013年),主要高等學府有四川農業大學、雅安職業技術學院等。
16、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簡稱阿壩州,行政中心駐地馬爾康市,車牌為川·U。阿壩州是四川省一個民族自治州,藏族和羌族為主要人口,位於四川省西北部,與青海省、甘肅省交界。全州以高海拔山區為主,其北部傳統上屬於安多地區,西部金川縣、小金縣傳統上屬於康區。
幅員面積83,426平方公裡,轄1市:馬爾康市,12縣:九寨溝縣、小金縣、阿壩縣、若爾蓋縣、紅原縣、壤塘縣、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金川縣、黑水縣,阿壩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區和中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
阿壩州有九寨溝、黃龍等世界自然遺產,被世界旅遊專家譽為世界生態旅遊最佳目的地。2012年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17、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
甘孜藏族自治州,簡稱甘孜州,位於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東南,車牌為川·V。甘孜全州轄康定1個縣級市:康定市、17個縣:瀘定縣、丹巴縣、九龍縣、雅江縣、道孚縣、爐霍縣、甘孜縣、新龍縣、德格縣、白玉縣、石渠縣、色達縣、理塘縣、巴塘縣、鄉城縣、稻城縣、得榮縣。
甘孜州總面積15.3萬平方公裡,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地級行政區,總人口116.49萬人(2015年常住人口)。甘孜州政府駐康定市,是全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揚海內外,被譽為情歌的故鄉。
18、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處,幅員面積6萬餘平方公裡,總人口473.04萬人,車牌為川·W。涼山州境內有漢、彝、藏、蒙古、納西等10多個世居民族。全州轄1市:西昌市,16縣:鹽源縣、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冕寧縣、越西縣、甘洛縣、美姑縣、雷波縣、木裡為藏族自治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位於成昆鐵路中段,自古以來就是通往雲南和東南亞的「南方絲綢之路」的重鎮。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平均氣溫17℃,可同春城昆明(平均氣溫14℃)媲美,享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之譽。
19、廣安市
廣安市,四川省地級市,世紀偉人鄧小平的故鄉,車牌為川·X。廣安位於四川省東北部,東、南兩部分與重慶市接壤,是四川省唯一的「川渝合作示範區」和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地級市,納入了重慶1小時經濟圈。
廣安市面積6344平方公裡,總人口323.16萬人(2014年常住人口)。轄廣安區、前鋒區、嶽池縣、武勝縣、鄰水縣,代管縣級華鎣市,廣安市市樹和市花分別為香樟樹和桂花。
20、巴中市
巴中市,四川省地級市,秦巴山片區中心城市之一,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中國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南,東鄰達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接陝西漢中,車牌為川·Y。巴中市位於中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和首府,素有「紅軍之鄉」 「川東北氧吧」之稱。
巴中市共下轄2區:巴州區、恩陽區,3縣: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2014年常住人口332.31萬人。巴中旅遊資源豐富,處於南北旅遊圈最佳對接帶和成都、重慶、西安的旅遊「金三角」樞紐位置。巴中市境內擁有光霧山、諾水河、米倉山、恩陽古鎮、南龕石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空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特色旅遊景區。
21、眉山市
眉山,四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遊,車牌為川·Z。眉山是成(都)樂(山)黃金走廊的中段重點地區及「成都平原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星火計劃農村信息化試點市和「四川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重點城市。
眉山市面積7186平方公裡,人口353.02萬(2014年戶籍人口),下轄兩區:東坡區、彭山區,四縣:仁壽縣、丹稜縣、青神縣、洪雅縣。作為國家園林城市,眉山市森林覆蓋率達45.7%,城區綠化率達37%。眉山也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1世紀中國城市規劃、管理與發展」項目示範城市和中國城市交通數位化建設試點城市。眉山是國家、省歷史文化名城、園林城市、文明城市、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市,2013年,眉山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