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才是日本首都」,日本人為什麼這麼討厭京都人?

2020-12-11 騰訊網

日本首都是哪裡?

可能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並不是一個很難的地理問題,日本首都自然是東京,而且理由也很充分:現在的日本國家政府,天皇駐地均在東京,東京事實上就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東京當然是日本的首都!

到現在為止,日本各界關於哪裡是首都這個問題還有爭論,除了東京外,還有一個「候選者」,這就是京都!

說起京都,人們的腦海裡往往會浮現出漫天飄散的櫻花花瓣,莊重典雅的古建築,一塵不染的街道,禮貌客氣的京都居民,這名字似乎天生就自帶幾分美麗,令無數遊客心馳神往。

京都人以京都為傲,對祖輩傳承下來的京都文化十分堅持。網上對京都人吐槽很多的「摳門、小氣」印象,被京都人自稱為京都美德。京都人生活仔細,不會錯過任何便宜的東西,也不浪費任何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每一分錢都要花得擲地有聲,花小錢辦大事是他們的特點。

這種美德,也是日本地域黑裡面被頻頻吐槽的。

除了節儉,黑京都人的還有極其聞名的一條——「你要留下來吃一碗茶泡飯嗎?」

傳聞到到京都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家想送客的時候,就會很禮貌的問你要不要留下來吃一碗茶泡飯。

這裡我們普及一下茶泡飯,在日本,請客人吃茶泡飯,即意味著家裡除了粗茶淡飯再沒什麼好招待你的了,所以,識趣的客人聽到這句話就知道是時候告辭了。

京都人比較高雅,會退一步「謙讓」對方。

但是,京都有「真心話」和「客套話」的文化。表面上微笑著看起來很好相處,但是實際內心的想法很難猜。

在這一點上,大阪人是想到什麼說什麼的性格,因此一開始相處可能有些不適應,但是因為表裡如一其實更好相處。

不說真心話真的很京都人,背後的真實面孔實在是有點嚇人呢。

但是這樣表裡不如一的京都人只是部分,當然也有表裡如一的京都人。

久而久之,許多日本人就形成了一種京都人自視甚高、表裡不一的壞印象。

不過要是人們願意去了解京都的傳統,也許就能解開其中的一部分誤會。

相關焦點

  • 日本大眾為何討厭京都人?
    京都在全球享有盛譽,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京都人卻不怎麼受日本人待見。甚至還有作家(京都人)還專門寫了本名為「京都嫌い」《討厭京都》的小說公開指責京都人。而這本小說不僅銷量不錯,甚至還獲得了2016年的新書大賞的第一名。
  • 京都人被日本大眾討厭的理由是?
    京都,在距今150年以前都還是日本的首都。毫無疑問,這座城市承載了日本的過去,最能代表日本的歷史。京都人為何被那麼多日本人討厭?京都人是這樣分析自己的。對於京都人來說最大的敵人毫無疑問就是東京了。東京をライバル視しているところは、首都の考えに現れます。之所以把東京當做對手,是因為「首都」的問題。一般的には、日本の首都は當然東京ですが、京都人の認識では、首都は京都です。對於大眾而言,毫無疑問日本的首都是「東京」,但是在京都人的意識裡,日本的首都是「京都」。
  • 日本為什麼把首都從京都遷到東京?
    日本首都在哪?當然是東京了。但在東京之前,日本還有過幾個首都(國都)。日本第一個真正具有首都意義的國都,是藤原京,藤原京位於日本中部奈良縣橿原市附近。日本為何遷都藤原京,其實和唐朝大有關係。唐高宗時,日本水軍聯合百濟,與唐朝與新羅的聯軍,爆發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戰(也稱白村江之戰)。
  • 「不喜歡日本的人,應該也不會討厭京都」
    ,雖然承認日本人有很多優點,如嚴謹、秩序、禮貌,也對日本傳統文化如花道、香道、茶道非常感興趣(絕大部分是從中國古代學過來的),但很難說得上喜歡這個國家,此次日本之行只是浮光掠影,只能以一種了解、觀看、體驗的心態,儘量客觀地呈現自己所看所感。
  • 日本為何把首都從京都遷到東京?
    日本首都在哪?當然是東京了。但在東京之前,日本還有過幾個首都(國都)。日本第一個真正具有首都意義的國都,是藤原京,藤原京位於日本中部奈良縣橿原市附近。日本為何遷都藤原京,其實和唐朝大有關係。唐高宗時,日本水軍聯合百濟,與唐朝與新羅的聯軍,爆發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戰(也稱白村江之戰)。唐軍主帥劉仁願指揮有方,大破日本水軍,死傷慘重。消息傳回日本,舉國震驚。這麼比喻吧,白江口之戰慘敗之於日本人心理的影響,相當於二戰時中途島海戰慘敗後之於日本人心理的影響。得罪了唐朝,還有好果子吃嗎?這是當時日本人普遍的想法。
  • 日本京都大學為什麼擁有這麼多諾獎得主?
    京都大學為什麼擁有這麼多諾獎得主文/張豐發於2019.11.4總第922期《中國新聞周刊》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吉野彰成為了網紅級人物25年過去,媽媽桑還是媽媽桑,吉野彰還是那個單純的愛化學的日本男人。這位出生在大阪、畢業於京都大學化學系的傢伙是個典型的「關西人」,簡單,熱情,持之以恆。吉野彰是正宗的京大畢業生,本科畢業後到化工企業工作,後來讀了關西大學的博士,在實業界和學術界兩邊努力,擔任京都大學的「特命教授」。
  • 地域黑成日本「特色」?京都人成全國「公敵」,大阪人最「土」
    總結起來就是,地域黑是指一部分人主觀有意地去抹黑某一個地方,或是對某一個地域進行妖魔化抹黑。其實,地域黑不是現在才出現,自古以來就存在了,只是當時由於信息不發達,地域黑並沒有像現在這麼嚴重。同樣的,地域黑也不僅僅是在中國,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 人在旅途:日本京都衹園藝伎街
    京都是日本的千年古都,自794年奈良時代末期日本桓武天皇遷都開啟平安時代以來成為日本的首都,直至1868倒幕戰爭獲勝明治天皇廢除幕府遷都東京結束。公交車站雖然有著「千年古都」的稱譽,但是京都人卻有些不討人喜,如果在日本人中票選最不喜歡的人,京都人排第二絕對沒有人敢排第一。妥妥的頭甲頭名的狀元之才。
  • 遇見京都,感受日本一千多年的首都
    在日本不得不去的地方就是京都。從公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東京奠都,這一千多年裡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京都沉澱了日本很多歷史,也擁有無可爭論的美景,不管是春夏秋冬都有它靚麗的一面。京都是清新脫俗的,日本很少有地方像京都這樣擁有這麼多的古剎神社、枯山寒水、竹林小徑。
  • 如今日本根本沒有首都!東京、京都還在互掐
    然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卻感覺對這事不怎麼「上心」,作為外國人,雖然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時間往上推到1950年,倒是有過一份叫《首都建設法》的文件,規定「東京都是我們和平國家的首都」,但是日本在1956年6月9日就主動將其廢除,換句話說,如今的東京作為日本首都可謂有實無名。而且它想得到首都的名份,還將受到日本傳統首都京都的挑戰,京都大約從公元794年就開始作為日本首都,直到明治維新開始後的1868年,當了日本1000多年的首都。
  • 存在感日本第一的京都,竟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它從794年的日本平安時代起就被定為日本的首都,一直以來都是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直到1869年遷都東京,京都才斷了這「千年首都」的名號。 雖然現在還是有很多京都當地人表面上承認東京市首都,但在骨子裡依舊認為京都才是日本的首都,只不過這份倔強一直放在心中。京都人的這份「犟」,主要還是來源於京都這片土地——京都實在是太優秀了。歷代的日本掌權者都將京都視為地位與名譽的象徵,在京都孕育出的傳統文化、名勝古蹟全都完整地保留至今。
  • 作為日本首都1000多年的京都,為什麼到此都會換上和服遊覽?
    但是我們在遊故宮的時候也沒有誰去穿上古裝遊覽,但是在日本京都,到那遊覽的人都會穿上和服,那麼為什麼遊客要穿上和服遊覽呢?其實呢,有以下兩點原因:NO1.入鄉隨俗眾所周知,和服是日本傳統的民俗服飾,是日本非常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遊客們穿戴和服,為了體驗最日本的風俗習慣。
  • 日本的首都在哪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說錯!
    東京身為日本的政府機關,以及眾多日本知名企業的總部所在地。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力都遠超日本其他城市。超高的知名度使得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東京就是日本的首都。但,大錯特錯!東京真的是首都嗎?答案:事實上是,法律上不是。
  • 京都,作為日本首都超過1000年,為什麼遊客到此都會換上和服遊覽
    讓我為你解答為什麼到了京都清水寺,大多數遊客都會選擇換裝體驗!京都,公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這裡積澱了許多豐富的歷史遺蹟,可以理解為日本的「西安」。清水寺位於京都東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於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數次被燒毀並重建,才有我們如今看到的清水寺現貌。這兩個元素的重合,註定了今天我們是一次帶著歷史上路的行程!
  • 「摳門」的日本京都人
    在日本東京留學時,我感覺日本人生活比較富裕:優雅的餐廳價格不菲卻門庭若市,銀座的高檔消費品專賣店前常有顧客排隊,在超市裡買降價食品的多是外國留學生……然而,這次來京都,我著實吃了一驚,京都人花錢摳門兒得出人意料。而且,上網搜索「對京都人的印象」,顯示最多的就是「摳門、小氣」。
  • 日本人有多熱愛中國文化?看看京都的古建築和文字就知道了!
    近年,隨著國人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籤證程序的簡化,近鄰日本成為很多中國遊客的旅行目的地,位於關西地區的京都更是必打卡城市,因為它在1868年東京成為事實首都之前做了一千多年的國都,歷史非常悠久。直至今日還有一些日本人認為京都才是他們心目中永遠的首都,東京只是行政意義上的,並沒有被法律全面承認。
  • 1603年-1868年德川時代日本首都在哪裡?其實不是京都而是江戶
    在談及日本歷史的時候,往往有這麼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容忽略:慶應四年(公元1868年)七月十七,明治天皇下詔將江戶改名為東京,並在同年十至十二月行幸東京,隔年(明治二年,1869年)更將皇室與政府駐地從京都遷到江戶,我國一般直接稱這個事情為「遷都東京」。
  • 只想好好討厭一座城市:京都
    只想好好討厭一座城市:京都今年開頭的第一本書是韓良露《露水京都》,沒想到在年尾讀到鷲田清一《京都の平熱:哲學家眼中的京都小日子》,為我心中的京都作一個案外的伏筆。《討厭京都》的作者井上章一是一位關西的建築兼文史學家,一位61歲的中年男子應該是溫文儒雅的學者姿態吧!沒想到書中對於京都的高姿態抱怨連連,出生於嵯峨的井上還被民族學家梅棹忠夫打臉,指他根本不能自稱京都人。
  • 日媒析日本地域歧視:京都人不喜歡大阪人
    日本關西地區包括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奈良縣、歌山縣、滋賀縣、三重縣等兩府五縣,總面積為3.13萬平方公裡,佔日本國土面積的8.3%,而人口約2300萬,佔全日本的17.1%,人口密度是全國平均密度的2.3倍。在文化傳統上,日本人一般將關西地區稱為「京阪神」,也就是京都、大阪、神戶。這三地特色鮮明,有不少共通之處,但也有很多不同。
  • 姍姍來遲的日本京都
    京都位於日本主島本州島的西面。這裡被視為日本其中一個最美麗的城市,千多年來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直至東京於1868年成為現代首都為止。踏出超現代的京都站後,您可能會覺得「這個城市的數百年文化及傳統究竟在哪?」再從京都塔俯瞰格網街道,難怪自己會覺得這裡並非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