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從一個殖民城市強勢崛起,成為煊赫一時的地中海霸主

2020-12-10 點史城器

前言

在非洲這塊廣袤古老的大地上,不僅曾經誕生過古埃及這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出現過遙遙領先其他地區,極其罕見的古代商業帝國——迦太基。

迦太基帝國是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一個國家,最初迦太基只是一個臨海的彈丸之地,但由於它地理位置極其優越,處於地中海上路的會合點,因此商業十分發達。迦太基這個城市有著極其強大的海軍力量,而這種強勁的軍事實力,也使他們牢牢掌握著地中海的統治,成為地中海地區的貿易中心。

迦太基帝國的國民依海而生,所以非常善於航海,他們的經濟頭腦也異常發達,通過海路販運奴隸、奢侈品和金屬等商品,使得本國的商業蓬勃發展。迦太基的商人勇氣亦異於常人,他們商貿的活動範圍非常廣闊,北起北海和波羅的海,南至西非沿岸。

到了公元前六世紀,迦太基帝國發展至鼎盛時期,其疆土也向外延伸了無數領域,成為一個囊括西班牙南部、北非西部沿海、科西嘉島、西西里島西部的龐大商業帝國。

之所以迦太基商業帝國能興盛至此,和腓尼基民族的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腓尼基是在古代的地中海中是非常著名的商業民族,而迦太基這個城市也是由腓尼基人建立起來的。腓尼基人雖然以商立國,但在農業耕種方面也極其具天賦,對外他們是善於航海與貿易的精明商人,對內又是極其出色的農民。腓尼基人這種特性,也使得迦太基帝國很早就出現了奴隸佔有制莊園,成為地中海地區最具活力的經濟強國,為古代的地中海商業文明增添了無數輝煌的色彩。

關於腓尼基人的身世

眾所周知,猶太人是一個極其精明的民族,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財富。而腓尼基人可以說是猶太人的鄰居,他們都是屬於閃米特部族。腓尼基並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而是一個民族的代表,是地中海東岸地區一系列小城邦的總稱。

腓尼基境內山林特別多,所以盛產各種馳名中外的珍貴木材。除了山地植物外,腓尼基還擁有廣袤的平原。沿海的這些平原土質都非常肥沃,極易耕種,盛產橄欖、葡萄和椰棗等農作物。

腓尼基城邦居民自稱是基納湖人或者說是迦南人,希臘人習慣稱此地為腓尼基,意思是紫紅色,因為這個地區盛產一種紫紅色的染料,而羅馬人則稱此地為布匿。

從種族上來說,腓尼基人和希伯來人屬於近親關係,但是腓尼基人信奉的是多神教,而且腓尼基深受埃及的宗教和文化的影響。

在公元前15到公元前14世紀時,腓尼基人的勢力達到頂峰,圍繞著早先的駐地,建立起許多城邦,而每個城邦都有自己的經濟和行政中心,整個腓尼基實行的是貴族統治

一開始的時候,腓尼基人只是埃及等國的附屬,而且經常遭到海上民族的入侵,而到了公元前12世紀時,埃及統治力量減弱,腓尼基不斷發展,遂成為地中海霸主。

到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腓尼基人正式宣布獨立,並且在當時推羅王希拉姆一世的強權統治下,腓尼基對外大肆用兵,並且幾次遠徵非洲,逐漸將霸權擴張到西頓,並且逐漸在多個島嶼建立了自己的殖民據點。

腓尼基人一向以航海經商和殖民著稱,在人們對海洋領域尚且無比敬畏的時候,他們已經將海洋視為自己獲利的坦途。腓尼基人可以說是一個極其聰明的民族,他們不僅最早使用了雙層槳戰船,還發明了較為成熟的字母體系。腓尼基的字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而且也是歐洲國家字母文字的始祖,對歐洲文明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腓尼基人的航海和商貿成就

根據歷史記載,腓尼基人的商業貿易是十分發達的,基本城鎮的居民都是從事工商業。當時著名的葡萄酒、玻璃製品和紫紅色的染料都是腓尼基人的著名特產。在海上貿易中,腓尼基更是長期處於霸主的地位,根本沒有任何有力的競爭對手,而因為長期從事海上貿易,精明的腓尼基商人也不斷發現來自其他地區的新產品,也開闢了諸多新航路,不斷豐富和擴張貿易的內容和範圍。

腓尼基最大的特性就是喜歡買賣,他們把裝得滿滿的錢箱當作是人生的最高理想。這個民族的人眼光都非常毒辣,他們善於將低價的貨品轉手賣到其他地方,為他賺取們高額的利潤。腓尼基人也擁有異於常人的勇氣,喜歡航海和冒險,腓尼基人被稱為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

腓尼基人非常善於航海,而且他們的造船技術是世界一流的,當時他們的交通網絡遍布整個地中海,在人們對世界充滿未知的時候,他們就敢於駕駛狹長的船隻,踏遍地中海的每一個角落。基本在地中海沿岸的每個港口,人們都能看到腓尼基商人的蹤影。一方面他們將自己當地出產的燃料、橄欖油、手工物品販賣至其他地區,又從埃及進口了小麥和亞麻,從中亞進口了錫和鐵,高價轉賣到其他地方。

腓尼基人的貿易活動不僅僅局限於海上,還曾經通過撒哈拉沙漠擴展到了非洲內陸。相關資料顯示,腓尼基人甚至曾經跨越沙漠到達非洲的叢林地帶,將西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內陸的貿易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並從非洲內陸購置了大量的象牙、黃金、黑奴和皮毛,從中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回報

腓尼基人的海上商貿之所以能如此發達,與他們高超的造船和航海技術有關。據歷史資料證實,腓尼基的商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海船,不僅整體造型極其適合航海,而且也有足夠的設備能應對海上的風浪,當別的地區還只能打造普通的小船時,他們的商船就已經安有巨大的桅杆,並且掛著三角形的帆,能夠隨風向調整自己的航行方向。在星象方面他們也摸索出了一套規律,可以根據小熊星座來辨別方向。

腓尼基人之所以可以獨步地中海,和腓尼基海軍艦隊的強大也有著巨大的關係。當時腓尼基人的戰艦設計遠遠領先於其他的國家,和商船相比,戰船顯得更窄,而且戰艦上有兩根桅杆,這保證他們在順風的時候可以快速前進,在戰鬥中也能突然變向。

腓尼基人的戰艦前面有一個銅尖,可以刺穿敵方戰艦的側翼。隨著腓尼基貿易的不斷擴張,腓尼基戰艦也一再變革,最後建造了雙層槳帆戰船。不僅能夠承載更多戰士,而且船的結構也相應減輕,大大增強了海軍艦隊的實力。

腓尼基人的商業貿易其實和現在的中介貿易有著相同的性質。他們從事的不僅是本國商品的交易,更多還是專賣他國販來的貨物。比如利用從遠方運來的象牙,製作成各種精緻美觀的觀賞品,或者從兩河流域等地區運來特殊的手工業品和農產品,再轉賣到地中海的其他國家。買與賣之間的差額,就為他們創造了巨大的利潤。

當時腓尼基人之所以能成為地中海世界的貿易主宰,和那個時代其他國家人民的觀念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當時的腓尼基人和希臘人有著非常密切的貿易往來。在古希臘人民的眼裡,擁有土地的才是最崇高的階級,而從事貿易的商人則是社會的最底層,令人不恥。所以也就給了腓尼基人獨霸商業帝國的機會。

迦太基帝國的升起和衰落

雖然迦太基帝國是由腓尼基人建立的,但最初的時候,腓尼基人只是將迦太基城市為一個殖民據點,迦太基城最早的原住民是貝貝爾人,他們是來自埃及一個白色人種。而貝貝爾人是以種植業為生,畜牧業也在他們的經濟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公元前12世紀,腓尼基人開始在地中海西部從事商業貿易。而去西班牙的過程之中,需要在非洲海岸進行停泊修整,為了方便自己的貿易,在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就建立了迦太基城。

最開始的時候,迦太基城只是作為腓尼基人海上貿易的一個中轉站,主要從事的是奴隸貿易,而作為一個殖民城市,迦太基需要年年向母邦推羅上繳購物。在腓尼基人的不斷浸染下,迦太基也開始從事了商業貿易,並從非洲內陸逐漸向西地中海進發。隨著腓尼基人在迦太基這座城市的不斷發展,腓尼基——迦太基王國正式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甚至比腓尼基原本的國土還要強大。

因為迦太基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所以非常適合商貿。在腓尼基人的大力貿易之下,迦太基很快就發展起來,並逐漸脫離了推羅的控制,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城邦國家。

在公元前五世紀初,迦太基人藉助海軍的力量建立起了一個前所未有強大的殖民帝國,並開始對外殖民,不斷兼併周圍的其他領土。

迦太基城在建立之後,當地的農業很快得到發展,一開始迦太基本土的穀類作物是大麥和小麥,而腓尼基人為他們帶來了葡萄,石榴,橄欖能果樹的栽培,而因為迦太基的土質和氣候都非常宜人,所以這些果樹也迅速了在迦太基廣泛種植起來。迦太基城的畜牧業同樣很發達,當地人特別善於飼養家禽和蜜蜂,所以當地產的蜂蠟十分出名。

值得一提的是,迦太基曾採用的是貴族統治制度,貴族在農業經營中使用了大量的奴隸勞動力,所以迦太基也是最早出現奴隸制莊園的地區。

在迦太基城建成之後,手工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當時特別發達的是陶瓷業和紡織業。很多手工業依賴的原材料都是進口於非洲內地,而他們所製作出的精美手工藝品,也被腓尼基人運輸到其他地區進行售賣。當時腓尼基人還從其他地區運輸大量的銅鐵鉛等金屬,然後由腓尼基人字做成精美的工藝藝術製品售賣出去,當時迦太基的手工業已經達到了地中海世界的較高水平。

迦太基最獨特,也是盈利最多的活動還是商業,最主要的是海上貿易。在幾百年間,這種中介貿易方式使得迦太基掌握了整個西方的真正霸權。他們以商人敏銳的眼光和貿易的本能,在其他地區的市場上尋找廉價的貨物,然後把這些貨物分配到和原材料有關的國家中,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在腓尼基人之後,迦太基人在歐洲、非洲、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西部的貿易中,都佔據著支配統治作用。

迦太基之所以能創造這個輝煌的商業帝國,是因為迦太基人牢牢掌控著原材料經營的海上交通要道。他們性格謹小務實,仔細守護著每一條貿易航線,並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戰隊來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迦太基的軍事力量一直是地中海最為強大的。

因為迦太基國家的權利和財富都是建立在海洋貿易中,所以他們對海洋貿易的管理非常嚴格,為了能夠維持海上貿易的秩序,他們與貿易夥伴籤署條約,禁止海盜和侵略,這也使得他們成為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和平貿易協議倡導者。

結語

雖然迦太基人在海洋的領域裡建立起了自己的商業霸權,成為地中海的商業霸主,但是迦太基國家也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就是缺少廣闊的農民階級來提供足夠的兵源。在對外戰爭中,他們一般是用金錢僱傭外來士兵為自己作戰,而這些僱傭兵的忠誠度是很低的,這也使得迦太基在和羅馬進行的爭霸戰爭中處於弱勢地位,並且一再失利,最後被羅馬所覆滅。

相關焦點

  • 布匿戰爭,陸地強國羅馬打敗了海洋強國迦太基,地中海霸權歸羅馬
    住在黎巴嫩的腓尼基人將地中海變成一個商業海域。腓尼基人是一個商業民族,他們在東西方向上打通了地中海中部的島嶼,開闢航線,並在迦太基建立殖民城市,壟斷和統治著西地中海地區。而且,迦太基還扼住了通往西地中海的唯一海峽西西里海峽的咽喉。
  • 希臘人為什麼沒能稱霸地中海?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希臘文明在愛琴海發展到巔峰時期,希臘人也沒有建立過自己的地中海霸權,隨後,希臘文明進入了衰落階段,稱霸地中海再無可能。希臘文明一直是一個獨特的文明,以城邦的形式發展,極具特色的地理位置環境人文環境造就了希臘城邦本身的政治經濟。希臘並沒能成為一個帝國,也沒能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所以也沒有辦法建立自己的地區霸權,這恐怕也是文明的一個遺憾。
  • 希臘地中海霸權與文明衰落
    希臘文明西地中海霸權還未成型就被截止,從此不入西地中海在外部壓力上,雅典的稱霸與衰落,最先反映在西地中海地區的殖民問題。在希臘文明的西部迦太基和羅馬相繼取得了地區霸權,但此時希臘的殖民城邦也已經在西西里義大利進行了早期殖民。甚至在高盧和西班牙地區也有希臘殖民城邦的建立。希臘人雖不是最早到達這一地區的人,但是卻是殖民速度最快的文明。
  • 迦太基興衰的歷史宿命
    在這種略有外來壓迫但總體平穩的大環境下,推羅打算進一步擴展貿易範圍:一方面試圖緩解來自亞述的貢賦壓力,另一方面想將地中海世界完全打通,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貿易網。於是他們開始謀劃在北非沿岸建立一座殖民城市——迦太基。從貿易戰略的角度來看,這座城市的選址可謂上佳。
  • 同樣被羅馬徵服,為何迦太基消失無蹤,希臘卻留下文化
    油畫《摧毀迦太基》作者:19世紀畫家愛德華·波音特 畫中羅馬士兵正用投石器攻打迦太基城門迦太基:兩千八百多年前的地中海女王迦太基是兩千多年前擅長經商的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一個貿易城邦,其中心區域即現在的突尼西亞首都所在地,隔著地中海和羅馬遙遙相望。
  • 希臘文明的地中海霸權與文明衰落,如何分析內外部原因的構成?
    希臘文明西地中海霸權還未成型就被截止,從此不入西地中海在外部壓力上,雅典的稱霸與衰落,最先反映在西地中海地區的殖民問題。在希臘文明的西部迦太基和羅馬相繼取得了地區霸權,但此時希臘的殖民城邦也已經在西西里義大利進行了早期殖民。甚至在高盧和西班牙地區也有希臘殖民城邦的建立。
  • 世紀大對決15 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國顯赫一時,華夏戰國七雄大爭霸
    前4世紀的歐洲和中東大地是大國崛起交替的時代,世界上第一個稱霸歐亞非三大洲的波斯大帝國被另外一個崛起稱霸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所代替。同時,在古希臘地區,雅典和斯巴達互相爭霸之時,古希臘的第三大城邦底比斯趁機崛起了。因此,在前395年至前371年之間,底比斯開始向上世紀末取得古希臘霸權的斯巴達發起了強有力挑戰。經過二十幾年的爭霸大戰,底比斯最終成功地把斯巴達拉下了馬,登頂了古希臘諸城邦的霸主寶座。然而,底比斯坐了霸主的寶座也才剛十餘年,又一場「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超級大幕即將上演了。
  • 迦太基人與海上貿易帝國
    -- 卡託,古羅馬參議員在腓尼基語中,迦太基的意思是新的城市。公元前814年,迦太基建於突尼西亞一個半島。 迦太基控制著西地中海的海上貿易路線。很快成為西地中海腓尼基殖民地的中心。 公元前6世紀中,迦太基人在科西嘉島擊敗風頭正勁的希臘人,成為地中海無可爭議的海上霸主
  • 帝國崛起——看羅馬如何一統地中海
    與我們想像的不同,羅馬一統地中海並非在帝國時代,而是在共和國時期完成的。羅馬進入共和時期後,便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至公元前272年前後,羅馬逐步從一個小國統一了整個義大利半島,成為地中海上的一個重要的地緣力量。
  • 迦太基碾壓羅馬五百年,為何才一百年就被滅的渣都不剩
    此後直到布匿戰爭之前的五百年,迦太基與希臘分割地中海西部與東部的貿易,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霸主,為何卻縱容小小的羅馬成長起來成為自己的掘墓人?這與迦太基人的民族性格有很大的關係。海上十字路口——西西里島的悲劇公元前8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的一角,也就是今天的突尼西亞一帶建立「新城」(即迦太基城)沒多久。
  • 迦太基碾壓羅馬五百年,為何才一百年就被滅的渣都不剩|文史宴
    此後直到布匿戰爭之前的五百年,迦太基與希臘分割地中海西部與東部的貿易,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霸主,為何卻縱容小小的羅馬成長起來成為自己的掘墓人?這與迦太基人的民族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公元前8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的一角,也就是今天的突尼西亞一帶建立「新城」(即迦太基城)沒多久。
  • 撒謊,背叛和活人獻祭,希臘人是如何給迦太基人潑髒水的?
    理察·邁爾斯在他的《迦太基必須毀滅》當中試圖去尋找這個被汙名化的城市的背後的歷史,並且試圖去證明,這座城市除了一個殺人狂的名字以外還能帶給我們更多的歷史啟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迦太基最出名的人是漢尼拔,最出名的事件是漢尼拔髮動的第二次迦太基戰爭。然而如今人們聽到漢尼拔這個名字,首先聯想起來的恐怕還不是迦太基,而是《沉默的羔羊》中的那個優雅的食人博士。
  • 地中海時代的海權興衰,是如何決定帝國命運並影響世界格局的?
    公元前1050年,米諾斯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消亡,希臘人開始對愛琴海東部的小亞細亞進行殖民,建立多個城邦。通過文字傳播和海上殖民擴張,希臘人在地中海及黑海沿岸傳播了自己的文明與生活方式。而在頻繁的殖民運動中,雅典以強大的海軍力量成為了眾城邦中的佼佼者。希波戰爭後,希臘成為了地中海的第一個霸主。
  • 是什麼可以支持羅馬共和國能擊敗強大的海洋帝國:迦太基呢?
    在談論古羅馬歷史的時候,有一個國家是絕對不能略過的,就是曾經的地中海地區霸主迦太基。迦太基曾經在地中海地區建立起十分輝煌的文明,而這兩個國家都同樣在某一段時間內主宰了整個地中海的局勢。當這兩個國家相遇的時候就不可避免了會發生爭執,因為只有一個國家會確立在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權,而另一個國家可能會在戰爭中被徹底毀滅。
  • 2200年前的地中海霸權更迭,以及對羅馬帝國意識的影響
    在當時東地中海是由希臘化的三個國家統治的,而西地中海則由腓尼基人的殖民城邦迦太基控制,羅馬人在很長一段時期之內其勢力範圍都局限在義大利半島,但是進入公元前三世紀以後,羅馬走出了義大利並開始尋求在地中海範圍內的有利位置。在一系列的軍事鬥爭當中獲得了自己的地中海霸權,並建立行省鞏固了自己作為一個共和帝國的地中海的主人。
  • 地中海霸權爭奪戰——布匿戰爭中,為何羅馬人笑到了最後?
    前言兩千多年前,地中海西部,隔著狹長的墨西拿海峽,兩大強國僵持對峙了將近百年。一個是傳統的商業強國、雄霸地中海的迦太基;一個是北邊剛剛崛起而又野心勃勃的羅馬共和國。為了爭奪地中海這塊寶地,從公元前264年起,兩國之間相持對峙了118年,期間爆發了一系列的戰爭。最後羅馬人取得最終的勝利,笑到最後,徹底毀滅了迦太基,打開了通向帝國之路的大門。
  • 迦太基
    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岸黎巴嫩南部建立的城市是推羅,又名「蘇爾」!看到這個「蘇」字發音也就基本上知道腓尼基人的來歷了,因為「蘇」指的就是我們中國,只有我們中國人開創的文明才會以「蘇」命名!蘇爾(推羅)之名知道的人不多,但在《聖經》和古希臘神話中都有提及,今天的歐洲之名就來自於蘇爾國王的女兒之名「歐羅巴」。美國詩人哈特克蘭在《亞特蘭蒂斯》一詩中將蘇爾比作心中理想的城市。
  • 迦太基史:西西里島原住民文化,赫拉克勒斯對他們有什麼影響?
    在西西里島上,希臘人、迦太基人和原住民之間彼此通婚,膜拜各自的天神和女神,並相互貿易、交戰、締結政治同盟。看似最為好戰的希臘英雄赫拉克勒斯,實際上也是這些地緣政治現狀的體現。在公元前6世紀末的某個時候,一座帶有雙列6柱前廊與17根側柱的大型神廟,在緊鄰迦太基城市莫提亞,並時常互相爆發激烈衝突的希臘城市歇利倫特的衛城中拔地而起。
  • 長達近70年的馬其頓戰爭,是如何一步步鑄就羅馬的地中海霸主地位
    徵服的野心足以成就一個帝國的輝煌,但也可以吞噬一個帝國的榮光。馬其頓戰役是古羅馬共和國和馬其頓帝國之間的戰爭,這場進行了四次的戰役,前後耗時近七十年,一點點磨滅了馬其頓帝國的輝煌,使其逐步走下了神壇。取而代之的是羅馬共和國的崛起,拿下了地中海的控制權,開啟羅馬帝國的光輝時代。羅馬從山丘之地通過對外擴張,實力逐漸強大起來。
  • 古羅馬是如何將地中海變為內湖的?
    羅馬帝國作為西方歷史上首個囊括歐洲大部分地區的軍事實體,曾被無數史學家津津樂道,不過這樣一個超級大國的前身,僅僅是義大利半島上的一個蕞爾之邦,與同時期的其他城邦國家相比,羅馬並無特殊之處。在漫長歲月的磨礪之下,羅馬人最終異軍突起,一躍而成為統一地中海的絕對力量,那麼促使羅馬崛起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