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都因人賴以生存的營養來源
在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裡,生活著自由自在的貝都因人。
貝都因人崇尚自由,不願意定居在城市當中,寧願過著遊牧生活。在沙漠裡,缺少食物和水,他們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就是椰棗。
對於貝都因人來說,椰棗可不是像我們吃乾果一樣,
當作零食吃的。這種營養豐富的果實,是貝都因人重要的營養來源。
這些生活在貧瘠沙漠裡的牧民們,平時的主要主食是各種乳製品,主要的副食就是椰棗了。
在沙漠綠洲當中,椰棗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綠色喬木。它們的果實能夠保存很長時間,方便長期儲存攜帶,而且,椰棗豐富的熱量,也能為食用者提供日常活動所需的能量。
作為主食,椰棗能夠提供的能量,是同樣質量的小米的1.5倍左右。
而且,除了能夠自己食用之外,椰棗還能夠用來製糖、釀酒,甚至搗碎之後餵給駱駝,可以說,貝都因人之所以能夠在沙漠中長期生存,就是因為有椰棗的緣故。
渾身是寶的椰棗,被寓意為「阿拉伯人的母親和姑母」。
在沙特的國徽正中間,就是一棵椰棗樹的樣子。
莫言心裡「地球上最美好的食物」
在2016年的博鰲論壇上,我們所熟知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莫言,講過一個他與椰棗的故事。
那是20世紀60年代,莫言的叔叔從供銷社裡買了一包來自伊拉克的椰棗,莫言也分到了一顆。
當時國內的物資比較匱乏,大家也很少能吃到一些新鮮的食物,在幼年的莫言心裡,這顆甜蜜的椰棗就是地球上最美好的食物,讓莫言一直懷念了幾十年。
海灣戰爭的時候,莫言還秉持著堅決反對的意見,因為他害怕伊拉克的椰棗樹會被炸毀。
椰棗雖然吃起來很甜,熱量也很高,但是卻不會對血糖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它富含的糖分是果糖,而果糖是血糖生成指數最低的。因此,椰棗甚至還經常作為健身人士的代餐。
除此之外,椰棗還富含維生素B6,以及鉀、鎂、錳等微量元素,而且因為含糖量高,不容易腐敗,能保存較長時間,被稱為「沙漠麵包」,還被譽為「沙漠裡的黃金」。
撕開椰棗暗紅色的外皮,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蜜糖一般的金色,呈絲縷狀的果肉。口感一點也不乾柴,軟軟糯糯,還帶著一絲奶香味。
至今,撒哈拉沙漠中的貝都因人仍然在貧瘠的土地上肆意馳騁,他們雖然歸屬於當地政府管理,卻不承認部落傳統以外的任何法律。
沙子,駱駝,椰棗,就是貝都因人生命裡最重要的「三要素」。
對於一些年紀大的朋友來說,像莫言先生一樣,椰棗的甜蜜芬芳,也成為了記憶中一道「情懷」式的美味。
你有沒有吃過這種來自伊拉克的特產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