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菜——讓你欲罷不能的鮮味,湯品獨冠天下
華夏八大菜系,每一個菜系都各有所長,比如說川菜麻辣鮮香、浙菜講究精緻、魯菜講究鹹鮮適中、徽菜則重油等等,那麼有一個菜系卻是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並沒有多大的存在感,並且很少見到這個菜系,這就是閩菜。提起閩菜,大家可能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湯品,沒錯,就是佛跳牆,作為閩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佛跳牆在全國就有極高的聲譽,也從此確立了天下第一湯的美譽。
閩菜最早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家知道那個時候社會總體還是比較混亂的,由於晉朝的腐朽不堪,導致外族入侵、百姓流離失所,先後出現了幾個比較大的王朝但都存在的時間不長。那麼在這個時候,大批的中原百姓和民間藝人伴隨著戰亂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前往南方尋求新的家園,而其中就有很大一批人去了福建,他們不僅僅為這裡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帶來了現今的技術,其中也包括飲食技法等。
原本福建當地也是有著一定的飲食基礎的,只不過因為遠離經濟圈,所以技法相對來說比較簡陋,但是隨著南北方人口的流動以及先進技法的傳播,福建本地的飲食技法也在漸漸地完善,愈發的細膩。尤其是在清朝時期閩菜更是盛極一時,發展到了巔峰,當時清朝效仿西方創辦的馬尾船廠就是在福建的港口,雖然在那個時候有一段屈辱的歷史存在著,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海內外的文化交流。
福建是沿海省份,所以在飲食上食材的來源大都與海鮮有關,為了能夠凸顯閩菜的特點,除了佛跳牆之外,閩菜在湯品的製作工藝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時至今日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不過大家也不要曲解,閩菜當然不僅僅只有湯品,還有很多菜式也是非常好的。下面給大家說幾道別具一格的菜品,相信你會喜歡的。
首先還是先說說佛跳牆,因為大家都比較熟悉,就簡單提一下。佛跳牆據說是選取十幾種新鮮的山珍海味在去除腥味之後,放入壇上,不需要加入任何調味料,最大程度的還原食材本身的味道,讓鮮、油、爽、甜的口味凝聚一身,最後聚合成這個天下名湯。當然小編說的很簡略,實際上就算是家常製作這個湯品所需要的材料也是非常多的,而且過程非常複雜,不僅需要很長時間還需要較好的技藝來支持。
那麼除了湯品再給大家說幾道美食,第一道是酒糟雞,也叫醉糟雞,是閩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這道菜品做出來看顏色是酒紅色,可以說看起來就非常的有食慾。這道菜的靈魂就是酒糟,以福州特有的紅糟來製作,不僅能夠調色增味,還可以去腥,能夠對輔助的食材造成很大的影響。然後製作的時候雞最好選用母雞,但不是老母雞,然後再配以基本的調味料,吃辣的可以加上辣椒,如果能加上一點黃酒或白酒也是非常好的。
第二道菜是著名的莆田菜,在福建一般有三座城市比較出名,福州、廈門還有一個就是莆田,福州是省會,廈門是特區自然不用說,為什麼小小的莆田也會那麼出名呢?莆田荔枝,據說當年楊貴妃吃的荔枝就是莆田的荔枝。而這一道菜就是荔枝肉,其實水果和肉類的搭配歷來已久,比如我們常吃的菠蘿咕咾肉就是這種。這道菜主要是紅燒的口味,將荔枝水果中的甘甜與肉類的油膩充分結合,從此吃起來不僅僅帶著一絲甜味,更是香而不膩,然後用到的肉也最好是五花肉切成的肉末。
第三道菜是福州魚丸,這種魚丸可不是超市裡賣的那種,不知道是不是正常魚肉糜做出來的魚丸,福州魚丸主要是用海鰻肉、鯊魚肉等製成的,做出來的魚丸口感筋道,且韌性極好。著名電影七十二家租客中充滿彈力的魚丸就是福州魚丸的原型。當然魚丸也不算是純魚肉也是要活上新鮮的五花肉,加入少許蔥姜做出來的魚丸才更加好吃營養,大家在紀錄片上所熟知的七星魚丸就是指的福州魚丸。
說了這麼多,閩菜其實也不是那麼沒有存在感,只不過我們生活中了解的不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