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臨死前的一句話!說出劉備不可能得到天下了,只有諸葛亮明白

2020-12-25 顛覆歷史

三國演義中,最讓人感到痛心疾首的人物就是龐統了。龐統學富五車,才智過人。曾經龐統在十三歲的時候,就能夠和南陽的名士水鏡先生談天說地,贏來水鏡先生的稱讚,水鏡先生就說過,龐統將來是一個能夠撼動天下的人。但是龐統非常的不幸運。

長大以後沒有一個施展抱負的機會。龐統最早是在曹操的手下做事,龐統原本希望能夠在這裡大展宏圖。打牧師卻因為龐統天生長得比較醜,就連曹操也不是很待見他,於是龐統就沒有受到重用。直到後來毛遂自薦,龐統向劉備推薦自己的時候,劉備也因為龐統長得比較醜,就安排了一個小官給他當。

龐統氣不過,就啥也不管,只知道花天酒地。後來連劉備聽說了這件事,就派張飛去看看怎麼一回事,當著張飛的面,龐統半天就把公事全部辦完,張飛佩服的五體投地。在加上諸葛亮回來,告訴了劉備鳳雛就是龐統,再加上龐統驚人的政績,劉備大喜過望,這樣龐統的人生才迎來了轉機。

但是後來好景不長,龐統帶領軍隊,在路過一個叫做落鳳坡的地方中了埋伏被箭射死。死之前,龐統說了這樣一句話,叫做:今死於此,實乃天命也。說明龐統認為,今天死在這個地方,不剛是天意讓他一個人死在這裡,也是擺明劉備不可能奪得天下。

為什麼這麼說?劉備剛剛得到龐統的時候,水鏡先生就對身邊人說:今臥龍鳳雛二人皆得,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說明一定要兩個人都活著,才有復興漢室的機會。但是龐統已經死了,說明劉備不能奪得的天下了,作為水鏡先生的學生,諸葛亮當時就聽出了老師這番話的意思

相關焦點

  • 龐統臨死前的一句話,暗示出劉備不可能一統天下,只有諸葛亮明白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句話說到「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這「臥龍鳳雛」說的便是諸葛亮和龐統。巧合的是他們還都是水鏡先生的徒弟。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兩位徒弟都如此厲害,那水鏡先生的實力可想而知。但這都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
  •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文/阿聞標題: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對筆者來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自己的啟蒙讀物了,粗略算下來,少說也來回翻閱了八九十遍了。無論是魏武揮鞭,豪氣凌雲的曹孟德,還是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都是筆者喜愛的人物。在這波瀾壯闊的百年時間,英雄輩出,然而同時也有著許多人才英年早逝,令人無限惋惜。
  • 龐統臨死前大喊7個字,諸葛亮聽後搖頭嘆息,劉備聽了卻後悔不已
    如果你看過三國,肯定了解諸葛亮,又號臥龍。還有一個,你可能會有所耳聞,但是卻不一定了解的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那就是龐統了。龐統早年便以「鳳雛」之名與諸葛亮齊名於荊州。曾經有人這樣評價他們兩個:「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誠然,諸葛亮無論是在書中還是書外的名氣,似乎都比龐統高上不少。但是鳳雛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唯一可惜的,就是英年早逝,時年三十六歲。
  • 龐統臨死六字暗示蜀國氣運,諸葛亮聽懂卻裝糊塗,今無人願信
    當年在新野暫居的劉備,偶然間得到在當時盛極一時的相術大師司馬徽的忠告,告訴他,不論是臥龍還是鳳雛,得到其中的一個便可以安定天下。 要說諸葛亮是低調的,那麼龐統就是他的另一面,驕傲,且認為沒人能比的過他,還直接說自己是「王佐之才」,可興國安邦。
  • 龐統死前喊出八個字,劉備聽了不思其解,諸葛亮聽後想歸隱山林!
    而說起三國,就離不開曹操、孫權和劉備了!曹操孫權都是有一定基礎的,而劉備則是白手起家,於是更多的受到人關注。而一說到劉備,就離不開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其中諸葛亮是後期蜀漢的中流砥柱,一人承擔了整個蜀國的北伐大業!後期的蜀漢,人才匱乏,仿佛謀士中唯有諸葛亮一人。其實在劉備死前,他本還有一個能與諸葛亮齊名的人才,不過他沒出場幾集就掛了,十分可惜!
  • 一事無成的龐統,為何能與諸葛亮齊名?劉備一句話道出了真相
    而著名的"臥龍鳳雛"便是後來龐德公稱讚龐統與諸葛亮的詞句,以至於後來龐統誇讚其他人的時候會給予他超出自己實際才幹的評論,他人詢問後龐統字字清晰,他認為天下紛爭不斷,社會動蕩不安,在這種背景下,心中有"道"、秉持正義的人只會越來越少,龐統自認為自己無力改變天下大亂這種大的背景,就只能從現在還堅守道義的人們做出一點努力,誇讚他們的事跡,培養他們的名聲
  • 龐統死前,暗中留下三個心腹,沒有他們劉備不可能有所作為!
    提到龐統,相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龐統乃荊州襄陽人,雖然長相比較恐怖,但是他的才華卻是人中之龍。因為如此,早在荊襄一帶,便流傳著一句話叫,「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臥龍的才華不用多說,而龐統呢?他與臥龍諸葛亮相比又如何呢?
  • 龐統臨死前道出6字秘密,孔明如能聽懂,也就不會病逝於五丈原
    龐統臨死前道出6字秘密,孔明如能聽懂,也就不會病逝於五丈原在整個三國時期,有傳言說:臥龍和鳳雛得一人便能奪得天下。可見當時的社會對諸葛亮和龐統的社會價值有多高。而他們兩人正好都是劉備的手下,諸葛亮的威名就不用說了,與諸葛亮相比,龐統的一生就比較坎坷了。幾天就為大家講講龐統在臨死前道出6字秘密,如果當時諸葛亮能夠聽得懂的話,那到最後就不會病逝於五丈原。
  • 此人一直效力劉備,臨死前的說了這樣的話
    此人一直效力劉備,臨死前的說了這樣的話三國那段歷史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其中有一句臥龍鳳雛只要得到其中的一個人,都可以平定天下。在那個時期,這是一句人人都清楚的話,但是很多人會說,只知道臥龍一個人,不知道鳳雛是誰。那個鳳雛就是龐統,至於為何後世的人不了解,是因為諸葛亮的名聲蓋過了龐統,但是不能說明龐統不厲害。
  • 劉備入川,為何帶龐統而不是諸葛亮,司馬懿說出了一個原因!
    公元211年的時候,劉備率領龐統、黃忠、魏延、卓膺等將領入川。其中,就龐統來說,無疑承擔著軍師的職責,也即幫助劉備在益州之戰中出謀劃策,類似於漢中之戰時,劉備帶在身邊的法正。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龐統,諸葛亮跟隨劉備的時間顯然更早。那麼,問題來了,劉備入川,為何帶龐統而不是諸葛亮?對此,在筆者看來,司馬懿說出了一個原因!
  • 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龐統,為何不推薦司馬懿?
    三國時期誕生很多名人,最知名的當屬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諸葛亮和龐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高徒,水鏡先生感嘆兩人的才學和能力,特意授予"伏龍"、"鳳雛"稱號併到處為兩人打廣告。而司馬懿作為河東青年才俊,他在當地同樣有著"冢虎"的稱呼,當地人也認為他可以安定天下。
  • 龐統死前喊出8字,劉備聽了不明所以,諸葛亮卻是想要歸隱山林!
    龐統死前喊出8字,劉備聽了不明所以,諸葛亮卻是想要歸隱山林!作為我國古典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一直都不缺乏相關的受眾,而三國也很好的印證了「亂世出英雄」的說法,天下大亂之際、諸多能夠攪動風雲變幻的人物,紛紛的湧現登上這個歷史的舞臺,這一眾的英傑或是大放異彩、或是如同流星般一閃而過。
  • 龐統在臨死前道破劉備的秘密,諸葛亮沒聽懂,可至今也沒人相信
    如果在落鳳坡死的是劉備,若是還能活著回到軍營的,他會把自己的位置交給自己的親兒子劉禪,而第一託孤大臣應該還是諸葛亮,而不應該是龐統。落鳳坡之戰時,劉備集團還沒有取下西川,如果這時候劉備戰死沙場,那時候劉備集團將會迎來一個極其困難的時期。
  • 龐統臨死前,揭發劉備想爛在肚子裡的秘密,可惜說出來都沒人相信
    龐統臨死前,揭發劉備想爛在肚子裡的秘密,可惜說出來都沒人相信!「知己知彼」,不但是兵家所倡導,依然也是為人之所必修。如何能看透一個人?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有的人奮鬥數年,事業可以風生水起!然而有的人窮盡一生,仍然是在打醬油!為什麼?自己沒看透,沒有讀懂合作團隊,或者是老闆,亦或者是上司!
  • 龐統臨終前說了8個字,讓諸葛亮物傷其類,劉備淚溼衣襟
    水鏡先生在三國裡面最大的貢獻就是向劉備推薦了兩個人,那就是諸葛亮和龐統。水鏡先生當時說的話很吸引人,只要得到臥龍和鳳雛其中的隨便一個就可以得到天下,劉備不心動才怪呢。不過,這也是水鏡先生在吹噓自己的學生罷了,畢竟劉備就算是得到了兩人,依然只是一個鼎立的局面。
  • 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為何這麼做
    把這兩件事聯繫到到一起,基本上就可以斷定劉備已經把整個江山社稷託付給了諸葛亮,這是劉備對諸葛亮的無限信任和尊重,劉備在臨死前所說的話,基本可以可以理解,但是,只有一句話引發了後人的無限猜疑,這話就是劉備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難怪諸葛亮會敗給司馬懿,原來司馬懿明白一個道理,龐統也很無奈
    固然三國中武將的力量是很重要的,例如人中龍鳳的呂布,武力值在三國中鮮有匹敵,是一把上好的利劍,誰得到他就是如虎添翼。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的是在三國時期,軍師的作用更是舉足輕重,那麼為什麼在三國時期,諸葛亮上知天文,龐統下知地理,偏偏就不如一個司馬懿呢?其實只因為司馬懿明白一個字。
  • 龐統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軍師,為何龐統卻英年早逝還身死落鳳坡?
    而三國時期的能人異士中,諸葛亮是謀士中的翹楚,而作為與諸葛亮一同成為劉備謀士的龐統,為何卻英年早逝身死落鳳坡?接下來,便跟隨小編的腳步,來深入的探索一下,為何龐統與諸葛亮一同成為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名揚天下,深受尊敬,而龐統卻英年早逝,青史不留名。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三國裡面的「臥龍鳳雛」?
  • 當年司馬徽為劉備舉薦了諸葛亮和龐統,為何絲毫不提司馬懿?
    三國時期,諸葛亮、龐統、司馬懿、姜維四人,各有一個非常霸氣的稱號,分別是臥龍、鳳雛、冢虎、幼麟。而且他們也都懷有濟世之才,不負這等稱號,例如諸葛亮功蓋三國分;龐統獻計取西川;司馬懿隱忍多年,笑到了最後;姜維則在蜀漢滅亡之後,一計除三賢。由此可見,他們四人理應是齊名的。
  • 有了諸葛亮和龐統,劉備還是未能一統天下,臥龍雛鳳名不副實?
    幸好徐庶也有安排,在離開之際告訴劉備,自己的本事其實並不高。天下高人,以臥龍雛鳳為首,只要能獲得他們中的一個,就足可以安定天下。 其中,臥龍就是諸葛亮,雛鳳就是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