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美國打車軟體衝擊臺灣計程車市場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臺報:美國打車軟體衝擊臺灣計程車市場

2014-12-24 16:23:25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責任編輯:朱念

  臺灣《中華日報》24日社論指出,美國線上叫車服務Uber在舊金山成立已逾4年,中文音譯為「優步」十分傳神。「優步」去年6月進軍臺灣,挾其叫車便捷、車輛多樣、訂價靈活等優點,讓消費者為之驚豔,大有「遠來的和尚會念經」之勢。但因違逆法令及制度,不僅消費者缺乏保障,也嚴重威脅臺灣計程車司機「小黃運匠」生計,無端攪動一池春水。

  今年7月7日,臺灣計程車駕駛員工會及全民計程車司機協會,發動近千輛計程車包圍「交通部」,群情激動抗議「優步」違法經營,更有人當眾燒毀營業登記證。因「優步」悍不讓步,迫使「交通部」轉趨強硬,確認「優步」違法營運,迄本月19日已開罰480萬元(新臺幣,下同),同時弔扣每車牌照兩個月,並將祭出勒令停業手段;臺當局公路總局還訂出目標:每天開罰60萬元。山雨欲來,臺當局儼然已到了和優步攤牌時刻。

  近年來全球飽受低薪及高物價之苦,「分享經濟」概念趁勢崛起,諸如家中閒置房間、車輛、設備及才藝均可分享,買方享受低於行情的服務,賣方藉此貼補家計,互蒙其利。提供媒合的中介平臺或移動 APP也勃然而興,造就許多勇於創新的科技新貴,「優步」即為車輛分享平臺翹楚。38歲的「優步」執行長卡拉尼克,是洛杉磯加州大學中輟生,迄今擁有近千億新臺幣身價。谷歌風險投資部門參雜「本夢比」估計,「優步」長期估值達二千億美元。

  所謂「大破而後大立」,破壞性的創新難免衝撞現有制度及法令,給傳統業者帶來競爭與痛苦。但站在鼓勵創新立場,現代國家和經濟體大多抱持寬容態度,讓創新行業在初期處於幾近「暢行無阻」的禮遇,直到站穩腳步再導入正軌,這對傳統業者雖然不公道,卻只能視為創新的必要之惡。

  四年多是一段漫長時間,創新行業「優步」應已通過存活考驗,不容繼續遊走灰色地帶。弔詭的是「優步」以外資身分在臺登記「資訊服務」,實際卻經營小眾運輸,旗下車輛全為白牌車,司機也無職業駕照,其官網極力宣傳高貴不貴、優雅服務、安全可靠,但完全看不到公司所在地及客服電話,所有連絡全賴 APP及網路,任由「優步」說了算。沒事一切美好,一旦出了事,消費者連找誰理論都成問題。

  臺灣「優步」何其有幸,運轉以來未出大錯,民間乃出現支持聲音。相對的,「優步」在其他國家曾發生不少憾事,強暴、搶劫、飆車所在多有,與臺灣「優步」形塑的完美形象大相逕庭,「優步」乃能在臺灣以單純平臺自居。如果類似國外的公共安全事件在臺灣發生,消費者又求償無門,指責臺當局縱容聲浪將鋪天蓋地而來,「交通部」硬起來自有道理。以美國各州為例,一旦使出公權力,「優步」最後都選擇與當局妥協,「柿子挑軟的捏」果然是硬道理。

  創新要讓生活更美好,也應增加稅收,用來改善人民生活。但許多科技或流行產業,往往也是善於運用定價轉移及免稅天堂的高手,苦哈哈的公共財政只能睜著眼睛看著錢興嘆。臺灣「優步」既然服務那麼完美,想必能為臺灣增加不少稅收。「交通部」已被迫和「優步」宣戰,「財政部」豈能「在旁納涼」?

相關焦點

  • 美國打車軟體衝擊臺灣計程車市場
    臺灣《中華日報》24日社論指出,美國線上叫車服務Uber在舊金山成立已逾4年,中文音譯為「優步」十分傳神。「優步」去年6月進軍臺灣,挾其叫車便捷、車輛多樣、訂價靈活等優點,讓消費者為之驚豔,大有「遠來的和尚會念經」之勢。但因違逆法令及制度,不僅消費者缺乏保障,也嚴重威脅臺灣計程車司機「小黃運匠」生計,無端攪動一池春水。
  • 紐約計程車牌照價格大縮水 或受打車軟體衝擊
    原標題:紐約計程車牌照價格大縮水 或受打車軟體衝擊 今年,紐約計程車牌照價格大幅縮水。   據美國科技博客網站Gizmodo報導,據紐約時報的Upshot 博客介紹,紐約的計程車牌照目前的價格與過去一年的最高價格相比,下降了23%。計程車牌照的價格讓計程車司機們的財富縮水805000美元。為什麼會下降如此之多呢,可能是Uber打車造成的。   像其他大城市一樣,紐約也是通過計程車營運牌照來限制計程車的數量。目前紐約一共有13437輛計程車。
  • 香港計程車統一發牌照 打車軟體屬於違法
    香港計程車寫真。資料圖片 在擁有近2萬輛計程車的香港,「打車APP」的競爭也開始風生水起,其是否影響計程車的傳統運營方式?特區政府如何對其進行規管?香港的計程車市場又是否存在「黑車」?我們為您一探究竟。
  • 「優步」正風靡 監管成問題——美國打車軟體面面觀
    新華網華盛頓1月12日電(記者穆東 關建武)「優步」是由美國同名公司推出的打車應用軟體,登陸到智慧型手機應用市場並風靡美國乃至全球,在為司機增加收入、給乘客帶來便捷的同時,其合法性受到多方質疑,對其如何監管漸成難題。另外,高峰時的「天價」打車費及安全隱患也屢遭詬病,令人愛恨交加。
  • 如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打車軟體都過得怎麼樣?
    各個國家和地區對打車軟體的看法不一,有的相對溫和,有的極端且嚴厲。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打車軟體都過得怎麼樣吧。與歐洲人表面上看上去的儒雅隨和不同,歐洲的眾多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對打車軟體是相當不待見和抵制的。他們認為打車軟體無法保障他們的安全,同時還損害了計程車司機的利益。
  • 打車軟體在美國:不打燒錢戰拼的是服務
    打車軟體的出現,給乘客與計程車司機帶來利潤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爭議。商務部稱,打車軟體本身有利於提高計程車行業整體效率,但「花錢買用戶」的做法不可持續。在美國也有類似於打車軟體的應用,但它們打的不是「燒錢戰」而是「服務戰」。
  • 【優步收購英國計程車技術公司Autocab】《泰晤士報》美國打車軟體...
    【優步收購英國計程車技術公司Autocab】《泰晤士報》美國打車軟體巨頭優步Uber周四宣布,將收購英國科技公司Autocab,後者是一家向私人計程車公司提供預訂和調度軟體的公司。優步表示,這項收購將使其能夠將那些在沒有優步服務的地方使用其軟體的用戶與其他網約車服務供應商連接起來。首先從英國開始,未來可能擴展到其他國家。
  • 臺灣打車軟體可選司機長相
    原標題:臺灣打車軟體可選司機長相  新華網臺北7月30日電(記者陳君 劉剛)在臺灣用打車軟體叫車,不僅可以選車,還可以挑司機的長相。   臺灣媒體報導,有臺灣業者推出新款打車軟體,加入了計程車司機照片和電話號碼。   客人如果不喜歡已選的司機,可以取消後重選,挑到滿意為止。
  • 臺灣當局死磕美國打車軟體「優步」
    一場馬拉松式的「大鬥法」正在臺灣當局和美國打車軟體優步(Uber)之間上演。優步進軍臺灣近4年,卻一直頭戴「非法經營」大帽。4年來,臺當局一再要求優步服從島內法規,但優步我行我素,寸步不讓。臺當局近日針對優步修法,大幅提高懲罰力度,優步則毫不示弱地登廣告反擊,譏諷臺當局抗拒新科技、罰民不罰官。
  • 打車軟體公司推出「專車」服務 遭計程車司機抵制
    南京浦口捷順達公司的計程車司機譚中宏,在卸載了「滴滴打車」軟體半個多月後,最近又重新安裝了該軟體。  譚中宏原來是「滴滴打車」軟體的受益者和忠實用戶。可最近他和同行們突然感覺到來自「滴滴打車」軟體的威脅,因為打車軟體近期重點推廣的另一項業務——專車服務。
  • 打車軟體Uber全球博弈:觸碰出租業利益屢遭抵制
    打車軟體Uber在各城市的博弈  作為打車軟體的「鼻祖」,Uber在世界一些城市也遭封殺,不外以下原因:  合法性問題,安全問題,但最主要的還是侵犯了當地計程車利益  2009年Uber在美國舊金山成立,隨即迅速擴張。  現在,展開一幅世界地圖,人們能夠在全球220個城市找到Uber的身影。
  • 盤點外國打車軟體哪家強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在快節奏的都市,打車是困擾市民的一大難題。自從有了打車軟體,打車方便多了。如今滴滴打車、快的打車等打車軟體已成為國人手機裡的必備軟體,那麼走出國門打車軟體該怎麼玩呢?小編就來為您盤點不同國家的必備打車軟體。
  • 看小費挑客,違法 手機打車軟體擾亂客運市場
    東方網1月22日消息:天冷車難打,手機打車軟體風生水起,用戶在輸入起點和目的地後,可選擇自願支付小費,計程車司機根據小費多少選擇訂單。用戶質疑,這樣的功能其實是在為的哥挑客、漲價提供便利條件。   通過手機「快的打車」軟體,記者輸入出發地點和目的地之後,立即跳出了「是否支付小費」對話框,選擇範圍從5元到50元不等。
  • 打車軟體西安悄然流行 千餘名計程車司機安裝
    最近,一款打車軟體在西安的「潮人」中流行起來。昨日,記者下載了這款軟體,並預約了計程車,2分鐘內就有司機響應,10分鐘內計程車就能接到乘客。不過也有計程車司機表示,類似的軟體還需要改進。  「小惠」告訴記者,今年4月他從計程車司機的QQ群裡看到有人說起這種打車軟體,便嘗試著在自己的手機裡安裝了兩款不同的打車軟體。「現在,每天他能拉載五六名通過打車軟體約車的乘客。安裝軟體的無論是司機還是乘客,大都是年輕人」。
  • 臺灣打車軟體可挑司機長相 覺得不帥可重選
    原標題:臺灣打車軟體可挑司機長相覺得不帥可重選臺灣的計程車,一般被稱作計程車,因為自1991年起車身一律被漆為黃色,因此被民眾暱稱為「小黃」。「小黃」也是招手即停,有關「小黃」的趣聞常被臺媒捕捉。
  • 看看國外打車軟體怎麼「活」
    城市越來越堵,打車越來越難,或許這是生活在一線城市市民面臨的亙古不變的問題。這一年多來,打車軟體紛紛誕生,成為推動出租汽車市場的「新增運力」。在打車軟體的幫助下,乘客叫車方便了,司機油費節省了,況且雙方都還有補貼拿。
  • 南方日報:用發展的眼光看打車軟體
    原標題:用發展的眼光看打車軟體 打車軟體新近成為全國各大城市熱議話題,由於大量資本推動,「快的」、「嘀嘀」兩大打車軟體各出奇招吸引客戶,特別是給乘客和司機提供高額補貼,將整個計程車市場攪得天翻地覆。對於這種現象的認知也幾乎分成天翻地覆的兩極。
  • 西班牙計程車司機進行24小時罷工抗議應用打車軟體Uber
    2014年7月1日,西班牙巴塞羅納的計程車司機進行24小時罷工,抗議西班牙「滴滴」——應用打車軟體Uber。據悉,出該應用方便人們相互聯繫以共用同一輛車,或者支付少量費用給私家車進行市內的短途出行。無牌照運營的「黑車」司機通過Uber獲利,這威脅到了西班牙普通司機的生計。國內的免費打車軟體「滴滴」也曾引發過爭議。
  • 洛杉磯強制正規計程車裝類Uber打車軟體 不服者日罰200美元
    洛杉磯強制正規計程車裝類Uber打車軟體 不服者日罰200美元【TechWeb報導】1月16日消息,據《外電社》報導,洛杉磯官員周四決定,將強制正規計程車安裝一款移動打車應用e-hail,以此對抗目前廣受用戶青睞的
  • 歐洲三萬計程車司機抗議打車軟體搶其生意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期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使用打車軟體「Uber」來打車,嚴重衝擊了計程車司機生計。據香港《文匯報》6月12日報導,超過3萬名歐洲計程車與豪華房車司機因不滿被打車應用程式搶飯碗,11日在倫敦、巴黎、馬德裡和米蘭等大城市上街示威,導致很多觀光勝地和購物區交通大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