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家常飯日記。麵食在北方人的食譜裡一直是排名第一的存在。什麼蒸的,煮的,炸的,煎的,烤的,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可以連吃一個月不重樣。麵食最基礎的一步就是和面,可是有的朋友一直對和面都是懵懵懂懂的,認為麵粉裡加上水,和成團,面就算和好了。殊不知和面也是門很深的學問,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了解和面的竅門。
1、冷水和面
冷水就是常溫狀態下的水,溫度不超過30°。用冷水和的面有韌性,筋道,一般用來做需要煮的食物,比如餃子、餛飩、麵條等。冷水和的面很耐煮,吃起來筋道有嚼勁。有時候冷水和面的時候加上一小勺鹽,更能增加面的韌性,口感會更好。扯麵就是和面的時候加少許鹽,面的韌性大大增強,才能扯那麼長都不會斷。
2、溫水和面
溫水是指35°左右的水,不燙手即可。溫水和面一般用來和發麵,需要搭配酵母粉。如果溫度過高會使酵母粉失去活性,不會發酵,水溫太低的話,酵母粉活性低,會延長發麵的過程。溫水和面一般做用來蒸或者炸的食物,比如饅頭,油條等。這樣的食物口感柔中帶勁,易咀嚼,並且經過發酵的麵粉營養成分也很高。溫水和面的時候加入少量糖或者鹽,都能更好的促進發酵,加糖後口感會有點發甜,加鹽後是增加韌性,吃起來更筋道。
3、熱水和面
熱水是指剛燒開的水。熱水和面也叫燙麵,和好的面發粘,顏色變暗,有點透明化。燙麵一般用來做需要炸或者煎的食物,比如油炸糕、韭菜盒子等。這樣的面口感會有點軟,吃起來會有點甜甜的感覺。燙麵有個缺點是又軟又粘,不好下手揉面。面燙好後加入適量食用油,這樣揉起來就不會粘手了。
小貼士
1、不管用什麼水和面,和面的時候不要把水一次性倒進去,要一邊慢慢的倒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把所有的乾麵粉都攪拌成小面絮的時候,再下手揉成麵團。
2、麵團和好後都要靜置20分鐘左右,這個過程叫做醒面,這樣才能使麵團更好的進行下一步加工。比如扯麵就是要反覆揉面,然後再反覆醒面,扯出的麵條才更筋道。發麵反而對溫度有一定的要求,夏季室溫環境下即可,冬季則需放到暖氣片旁邊或者陽光下,發麵的過程大約需要1到2個小時。
3、和面的套路千千萬,但是也要靈活運用,比如蔥油餅用一半冷水和面,一半熱水和面做出來的口感反而更好,即使放涼了也不會發硬。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或是您有什麼不同意見可以在下面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