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nd資訊
9月初以來,波羅的海原油運輸指數(BDTI)持續上漲,目前已達到年內新高1941點,近一個月累計漲幅逼近180%。金融市場油運板塊也引發不小波瀾,國內原油期貨價格升水外盤原油價格,油運概念股連續漲停。
近期,國際市場油輪需求增加,而可用油輪大幅減少推升了油輪運費大漲。據Wind數據,BDTI數據進入9月以來連續暴漲,截至10月11日,BDTI達到1941點,創下今年以來最高水平,與一個月前9月11日數據696點相比,累計上漲178.88%。
BDTI被譽為反映原油運輸市場動態變化的『晴雨表』,其變動取決於國際油船運力、全球原油海上貿易量、國際油船新訂單、國際油船拆船量和國際油船交付量等。
對於近期油輪運費上漲的原因,中信期貨原油分析師桂晨曦分析認為,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沙特石油設施遇襲,導致短期內原油供應下降,市場尋找替代油種,美國原油品質類似需求大幅增加。此外,由於中東到中國運程為20天左右,美國到中國40天左右,運距拉長使油輪需求增加;
第二,沙特復產後,國內部分能源運輸企業相關油輪經營受阻,致使短期可用油輪大幅減少;
第三,船燃新規實施在即,部分油輪按計劃進行加裝脫硫塔等檢修活動,進一步減少了油輪供應。
原油運價大漲對原油運輸類企業構成利好,尤其遠洋運輸企業。自9月2日至10月14日,招商輪船股價區間漲幅接近50%,並在10月10日、11日、14日連續漲停。中遠海能股價10月10日上漲7.44%,11日、14日連續漲停。
油運行業一直有強周期屬性,有「十年不開張,開張吃十年」的說法,價格與供需結構是油運市場景氣度的決定性因素。
數據統計顯示,1990年至今的近30年時間裡,運價已經經歷了三次價格變動,油運4萬美元被普遍認為是油運的盈虧平衡點,故三輪運價變化均以4萬美元作為分界線。
在1990年至1999年的低迷周期,幾乎每一年的油運運價均低於4萬美元,而在2000年至2009年的景氣周期裡,運價普遍高於4萬美元的平衡點,並且在2014年12月和2018年1月,油運運價分別達到了19.8萬美元及19.7萬美元的歷史新高。
當前,A股油運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上漲,其背景是,在經歷了上一輪的景氣周期後,油運市場又熬過了近10年的低迷周期,在近10年裡,2012年、2013年以及2018年的部分時段裡,油運運價均曾觸及低於1萬美元的冰點價位。
從供給來講,新造船訂單同比去年處在較低水平,資本開支趨於理性,同時,受到脫硫塔安裝期及拆解運力提升等影響,油運運力供給壓力有望降低;從需求來講,由於美國原油出口持續提升,以及美國運距較中東運距高出2倍,全球海運周轉量也有望得到提升。
中金公司在報告中提到,本輪油運周期在2018年4季度見底,判斷的特徵為2018年運價接近30年歷史低點,拆船量創2003年以來新高。根據中金公司的判斷,油運板塊未來至少一年是確定性周期向上的。
申萬宏源證券表示,隨著中國原油進口的持續快速增長,中國石油公司近年來成為油輪市場需求增長的主力,尤其在VLCC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中國原油海上進口數量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進口來源地結構有進一步優化的潛力。在相關政策支持下,中國船東承運中國海上石油運輸市場的增長空間廣闊。
Wind用戶在金融終端輸入4(商品期貨綜合屏)
集看盤所需所有信息於一體
全新設計的異動跟蹤
更有強大專題統計埠
提供所有品種各維度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