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再生|日本垃圾分類緣何而起

2020-12-18 澎湃新聞

當垃圾分類成為一樁具體的日常行為後,公眾第一時間把目光轉向日本。雖然垃圾分類並不是日本獨有的專利,不過出於中國遊客對日本禮儀秩序的刻板印象,日本的垃圾分類自然成為首先拿來對比的對象。

論及原因,糾葛甚多。一方面,是日本文化中固有的「分類」傳統,也就是對儀式、等級的天然重視。另一方面,日本自古對「清潔」或「淨化」極其重視。日本很容易給人留下「乾淨」的印象。從日本人好洗澡的習慣,甚至將泡湯拓展為特有的旅遊項目中,就可見一斑,況且一系列文學和繪畫的傳統作品,都表現了日本人對日常環境的特別關心,也令人聯想起垃圾處理和清潔文化之間的一些的聯。

不過,就具體的垃圾分類來說,其淵源還是和二戰以後的一系列文化轉變有關。戰敗後,日本經歷了從美佔時代到五五年體制建立,再到六十年代經濟騰飛和一系列激進民主運動。正是在整個社會的民主化和激進化進程中,環保訴求日益延伸到日常垃圾領域,直到垃圾分類制度形成。

可以說,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產生於其獨特的歷史進程之中。只有在日本社會的專門土壤中,才誕生出日本式垃圾分類行為。這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對日本的垃圾分類,將其放置於整體的日本現代歷史中,才能真正理解。

歷史是一連串事件的因果鏈條,垃圾分類的故事要從日本戰後建立的「五五年體制」開始。當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於1952年撤離日本後,日本社會的政黨政治迅速建立,並且形成了以自由黨和民主黨為代表的保守派,和以社會黨和日本共產黨等為代表的激進改革派。1955年,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併為自民黨,在選舉中佔據優勢一舉奪魁。從此,自民黨連續主導日本政局長達38年,過程中看似多黨派競爭,實際是自民黨獨大,其餘黨派難以撼動其龍頭之位。這樣的政黨格局及後來所形成的經濟局面,史稱「五五年體制」。

「五五年體制」確立後的基本結果,就是日美同盟的牢不可破,同時日本經濟高速發展。與之相伴的,也包括日本國內抗議之聲越來越大,民眾的民主訴求日趨激進化。經濟騰飛和民主浪潮,是日本社會在1955年後的兩個主要聲音,也是對當時的市民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兩個側面。

經濟騰飛最直接的影響,是日常生活的全面西化。不僅是在風格上模仿西方,而且伴隨著日常生活在現代技術層面的全面革新。舉例來說,傳統的柴炭式廚房逐漸被煤氣灶取代,後來又變成了電氣灶。這些技術方面的改變,帶來的是一個新的「現代主婦階層」,比她們的先輩們在勞動上更輕鬆,觀念上也更現代,因而有更多時間參與到外界社會的現實中去。

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會的召開,被視為日本五五年體制的重要成功標誌,也被視為日本走出戰後陰影,重回國際社會的重要表達。日本人突然意識到,本國不再是國際社會上的醜小鴨,已經脫胎換骨成為天鵝之子(《成長中的日本經濟》下村治)。

對一般市民來說,經濟的騰飛刺激到了每個人的工作欲望。這個年代成了昭和日本記憶中的黃金年代,半藤一利在《昭和史》中說:「我們日常生活的發端,真的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市民找到了不同於往日的現代日常生活形態,也逐漸具備了不同於往日的現代生活理念。

而五五年體制的另一個後果,就是民主聲浪。嚴格來說,這場聲浪到今天依舊在發出強大的聲音。一系列針對五五年體制的抗議運動,進一步激發了一系列民間運動。來自學校的大學生和基層勞工的工會組織,在運動過程中逐漸成熟。同時,1960年代的民間運動在國際上形成了全面的合唱之聲,和青年亞文化興起、反戰運動等並行而出。這場越發激進的民間抗議風潮,也影響了各地民眾集團化的形成。人們追隨各自的訴求,形成了不同的訴求團體,同樣以民主運動的方式,參與到整體日本社會政治中,其中也包括民間的環保組織。

可以說,1960年代的日本民眾,一方面沉溺在經濟騰飛的強大快感中,也以一種積極而激進的態度參與到公眾生活裡。民間的環保聲浪不僅是一種抽象訴求,也成為對日常生活的直接介入方式。更何況,經濟的騰飛所付出的代價包括在環境方面的損害,而這些損害直接影響到人的日常生活。

從1950年代開始,一些地方就陸續出現因環境汙染而導致的疾病。其中比較嚴重的包括發端於熊本的水俁病(水銀中毒)、發端於富山的痛痛病(鎘中毒)、發端於三重的哮喘,由於水俁病發生在水俁市和新潟市兩地,所以統稱為「四大公害」。

在1960、70年代,環境汙染的受害者所採用的抗議方式,和民主抗議或反戰運動類似,而環境保護已然成為市民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日常生活領域,由於主婦階層已具備了非常現代的介入意識,也開始以日常改善的方式表達對環保的訴求。

這些訴求指向產品的生產方,包括了呼籲消費者運動以及抵制不良商品等方面,同時也含有對垃圾循環利用的倡議。五十嵐曉郎在《日本政治論》中提到:「垃圾處理問題更加積極的解決辦法是循環利用。為實現循環利用,地方自治體和地區的自治會在承擔處理廢棄物的同時,主張循環利用的市民運動也必須不斷追究製造方的責任。」

大約從這個階段起,日本的環境保護——或者具體為垃圾的循環利用制度,成為了政府和民間組織互動的過程。1970年實施《廢棄物處理法》,開始正式處理垃圾問題,區分了日常垃圾和工業垃圾。表面上看,對民眾和政府的良性互動和環境保護本身而言,這些都是推進性的措施。

可也別忘了,儘管日本在1970年後經濟發展速度趨於緩和,但環境汙染依舊在繼續,並沒有減緩的趨勢。可以說,一邊在積極環保,另一邊在積極汙染,反而構成了某種很現代的「共謀」。

戈登在《日本的起起落落》中這樣寫道:「當工業毫無節制地擴張,有時甚至不計後果,空氣與用水質量自然會急劇惡化。環境受損的代價,又或工人與居民的健康受害,乍看似無關輕重。它對生產者無直接關聯,政府亦不需馬上付出代價,欣欣向榮的國民生產總值也不會因此而有所減損。事實上,假如環境受損,反而會刺激經濟活動,如建造濾水廠或送汙染受害者到醫院治療,這些產品與服務又會被看做』不斷增長』經濟的一部分。」

這樣的狀況持續到泡沫經濟年代,甚至可以說持續至今。其結果究竟如何,始終在爭議之中,是一個遠未有答案的問題。

1997年,日本推行《容器包裝循環利用法》,成為了外國遊客對日本「垃圾分類」最直觀的表達。不過,對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來說,可以說是環保問題、民主政治問題,也可以說是日常生活形態問題,甚至也可以說是一個日常美學問題。

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背後是日本半個世紀的社會經濟進程。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過程,而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抽象問題。只有在日本的具體社會變化中,才能看到其具有特色的垃圾分類和環保活動的獨特性。

(作者系日本文化研究者,曾訪學於大阪大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垃圾分類煩惱
    「你是什麼垃圾?」——據說最近上海人見面寒暄的一開頭竟然都變成了這句話。上海市自7月起正式實施強制性的垃圾分類措施。據稱,繼上海後,北京、廣州等中國其他45座城市也將陸續跟進,中國將開啟「強制垃圾分類」的時代。說到垃圾分類,很多中國人會想到日本。
  • 垃圾分類分不清、難度高?看看日本怎麼分類垃圾的
    Part.3日本嚴格的垃圾分類最初也並不嚴格  雖然如今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十分嚴格細緻,但是實際上日本的垃圾分類規則也是隨著經濟發展程度不斷演變而來的。
  • 20200929,旅行者眼中的日本垃圾分類
    如此情況下,我以局外人的身份深度參與了日本的垃圾分類工業。國內部分城市現在也在做垃圾分類的嘗試,可以將雙方做一個對比。 首先,垃圾分類的大方向總體來說差別不大,但不同城市的標準略有一些不同。大城市的分類粗一些,鄉下分類更細更嚴格。
  • 日本如何玩轉垃圾分類?
    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類做得十分嚴格且相對成熟的國家。無論是公共場所還是公司家庭,都要進行嚴格的垃圾分類。日本居民扔垃圾時非常認真,他們會將廢舊報紙和書本捆得非常整齊,將有水分的垃圾控幹水分,鋒利的物品用紙包好,用過的噴霧罐扎一個孔以防出現爆炸。
  • 北京垃圾怎麼分類 北京垃圾分類攻略
    6 北京目前垃圾分類準確率如何?  「廚餘垃圾」準確投放率僅兩成多  2019年4月起,市人大常委會曾委託專業調查公司對在北京市16區內連續居住半年及以上的普通公眾進行生活垃圾管理情況調查分析。調查發現,北京市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有一定認知,但實際上對生活垃圾的分類行為習慣尚未形成,存在不分類、亂分類等情況。
  • 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新裡程 先來聽聽日本的垃圾分類及處理二三事
    最近扔垃圾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大家會發現上海的垃圾箱發生了重大改變,升級成了標識明顯的分類收集垃圾箱,標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有些小區具體規定了扔垃圾時間,配合志願者服務。7月1日起即將實施《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 日本垃圾分類為什麼做得好:實行嚴格的家庭垃圾分類制度
    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類做得十分嚴格且相對成熟的國家。無論是公共場所還是公司家庭,都需要進行垃圾分類。把垃圾分類做到極致的日本,到底是怎樣做的呢?日本的垃圾分類,不同縣市區分類規則不一樣日本以《廢棄物處理及清掃相關法律》的形式,規定各個縣市區必須有計劃地對垃圾進行分類和收集處理。
  • 垃圾分類,我們該向「優等生」日本學習什麼?
    下周日(12月1日)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將正式實施。目前,中國已有2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啟動垃圾分類。上海、廈門、寧波、廣州等14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超過70%。此外,全國30個城市已經出臺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或規章,16個城市將垃圾分類列入立法計劃。「垃圾分類」究竟能給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對垃圾進行分類的習慣容易養成嗎,怎麼養成?探討這個話題,不妨一起看看自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的「優等生」日本,直觀感受一下在經歷近40年的分類生活後,日本有哪些地方值得學習借鑑,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引以為戒?
  • 日本的垃圾分類,比想像中更「變態」
    日本人對於很多東西都有莫名的執著。比如吃完飯後,餐具一定要整整齊齊放在一起。家裡應該是整齊明亮的,所有東西都該有它的位置,所以日本的百元店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收納物品。而垃圾的分類收納在日本人看來關係到生活質量,所以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裡,小孩子都會被父母教育怎么正確地分類丟垃圾。日本街頭,也因此幾乎纖塵不染。
  • 日本垃圾分類,「細緻」不分城市鄉村
    為此,東京在1956年制定了「清掃工廠10年建設計劃」,決定在一些區建設自己的垃圾處理廠。  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日本的家庭垃圾主要根據是否能夠焚燒而分為不燃垃圾和可燃垃圾。進入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垃圾填埋場空間越來越少,減少垃圾產生量並促進資源再利用日益受到重視,垃圾分類開始分為舊書報類、塑料類、廢電池類等。  如今,日本的垃圾分類更加細緻。
  • 我所見到的日本垃圾分類
    主要特徵有三:一是垃圾分類細緻嚴苛。按照民宿房東留的字條提示,日本日常生活垃圾分為資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大型垃圾和有害垃圾五類,每類垃圾之下又細分為若干具體小項。最讓人頭疼的是具體分類操作中還有一些近乎苛刻的規定,如,一個香菸盒外包是塑料,盒子是紙,裡面鋁箔是金屬,要拆分三類丟棄;一個飲料瓶標籤是塑料垃圾,瓶蓋是不可燃垃圾,瓶子本身是資源垃圾,也要拆分三類丟棄。我感覺,在日本垃圾分類真是一件很燒腦的事情,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門技術。二是垃圾回收嚴守規則。
  • 垃圾分類的好處原來這麼大,看完搶著進行垃圾分類
    今天起北京市實施垃圾分類,很多小夥伴可能還不適應,或者覺得麻煩,只是礙於沒辦法、不得不做才去進行垃圾分類。其實,垃圾分類的好處多得說不完,了解真實情況後,您就會知道原來對垃圾分類是為了自己和全人類所做的大好事。想想隨手之舉就可以行此大善,豈不快哉。
  • 日本上勝町的垃圾分類
    3月14日,在日本德島縣上勝町,一位當地居民把自己家的垃圾進行分類。上勝町是日本四國島德島縣的一個小鎮,在日本國內以垃圾分類細緻而著稱,分類達到45類。2013年9月,上勝町通過了「零浪費宣言」,提出在2020年之前實現零垃圾排放,盡最大努力消除焚燒和填埋的垃圾,建設不會產生垃圾的社會。
  • 他山之石:從日本環保企業看中國的垃圾分類、汙水處理
    北極星固廢網訊:從日本環保企業看中國的垃圾分類、汙水處理 | 首席調研中信建投證券研究 陳萌 鄭小波參訪時間:2019年7月2日參訪地點:日本·東京★參訪心得★上海市於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強制垃圾分類。
  • 混著放是垃圾,分類就成了資源!垃圾分類的好處你知道嗎?
    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推進垃圾分類取得積極進展。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雨傘、雙肩包和衝鋒衣,再生製品回到上海社區助推垃圾分類
    具有設計感的遮陽傘、雨棚,時尚的雙肩包和T恤……9月2日,在黃浦區五裡橋街道的一場社區展覽上,這些有再生材料製作的產品受到了社區居民的熱捧。據悉,該活動由可口可樂中國、五裡橋街道和上海日報社共同發起的「天下無廢,社會共享,共創社區再生環保新美學」主題活動,展示了一批有再生材料製作的創意商品。據舉辦方介紹,此次社區活動上受社區居民熱捧的產品,由垃圾分類中回收的塑料瓶製成。
  • 福州高新區雙龍村探索垃圾分類全鏈條處置 讓資源循環再生
    「這個二維碼實際連接的是多網融合智慧平臺,每家分類好不好,投放重量有多少,全部一目了然。」分類工作運營方、福建省資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楊彩寧說,村民每次投放垃圾時,設備可識別二維碼,記錄投放情況並積分,管理人員入戶檢查時,也能通過掃描二維碼查看各家各戶的分類投放情況,實現「用數據和事實說話」。 今年9月,垃圾分類在雙龍村開展試點。
  • 日本垃圾分類及處理歷程回顧及經驗借鑑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日本垃圾分類及處理歷程回顧1、東京都垃圾減量上世紀80-90年代開啟,按垃圾性質分為企事業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1990年,面對都內高昂的垃圾處理成本與垃圾量的急劇增長,東京都環衛審議會提出垃圾減量的計劃目標,即到1996年,實現一般廢棄物中的「定點收集」垃圾量削減10%,「自送垃圾」減少22.5%
  • 綜述:日本垃圾分類回收促循環型社會發展
    為此,東京在1956年制定了「清掃工廠10年建設計劃」,決定在一些區建設自己的垃圾處理廠。  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日本的家庭垃圾主要根據是否能夠焚燒而分為不燃垃圾和可燃垃圾。進入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垃圾填埋場空間越來越少,減少垃圾產生量並促進資源再利用日益受到重視,垃圾分類開始分為舊書報類、塑料類、廢電池類等。  如今,日本的垃圾分類更加細緻。
  • 飲料瓶垃圾分類在日本分五步 中國分幾步?
    飲料瓶垃圾分類在日本分五步 中國分幾步?北極星固廢網訊:垃圾分類就要來了,作為西北地區第一大城市的西安也開始行動起來。張貼宣傳口號,制定法規制度,布置垃圾存放設施,上下都忙的不亦樂乎,宣稱從2019年9月1日起開始實施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