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圖書館150: 《中山特色菜》

2021-02-16 粵菜圖書館

「中山菜」,另一個名叫「香山菜」,但集菜成書卻屈指可數。廣東科技出版社從香港萬裡機構引進的《中山特色菜》,是「好味家鄉菜」叢書的4本之一,限於篇幅僅收錄37道美食,遺漏了「蘆兜粽」、「欒樨餅」、「水欖」、「菊花糠」、「禾蟲湯」、「禾蟲餅」、「菊花酒」、「荼薇酒/醬」等誘人風味。

《中山特色菜》的「內容簡介」:

「中山菜」以清而不淡、鮮而不俗的特色,在廣東菜中自成一派。其清淡少油的烹調風格十分符合近年來流行的健康飲食潮流。

書中的37道特色食譜,分為主菜、湯羹和小食三大類,都是地道的中山佳餚。如石岐蒜香鴿、小欖鯪魚球、煎封羅氏蝦及白水攪等經典美食均收羅其中,教你煮出原汁原味的中山好滋味,重溫記憶中最深的鄉情。

前言的「解味中山菜」:

中山人常說「中山出名廚」。只要去過中山的人,沒有不被中山美食徵服的。中山菜是粵菜系中獨特的一支,以清而不淡、鮮而不俗的特色,在粵菜中自成一家。

選料廣博

具體來說,中山菜最大的特色就是做工精細、選料廣博,特色小食眾多。這與中山本地物產豐饒不無關係。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下遊,水網交錯,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盛產稻穀、甘蔗、蠶桑、花生、水果、蔬菜、花卉等。另外中山靠近海邊,海鮮資源同樣豐富,使得中山菜有了良好的海產原料。

由於民生富裕,中山各地區的飲食文化得到迅速發展,並形成各鄉各村不同的特色與風貌。按地區和民俗的不同,又可細分為以下主要流派「民田地區菜」以沙溪一帶為正宗,講究色、香、味形,口感要求嫩滑或爽脆,代表作是「沙溪三件寶」—家鄉扣肉、清嫩白切雞、入味燜洋鴨。

「沙田地區菜」以港口、民眾一帶為正宗,講究實惠、醒胃、就地取材,鹹魚茄瓜煲、蝦醬炒通菜、炒田螺等都是代表作以各種水產為主料的「小欖地區菜」自然源出小欖,講究刀工火候、香酥爽脆,代表作是炸鯪魚球、蝦球、菊花肉等。

食材地道豐富的物產對中山菜的烹調方式形成了很大影響,主要表現在選料非常講究,非本土地道食材不用,烹調手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加以變化。許多著名的中山特色美食都是如此。

比如乳鴿,廣東人常做常吃,但要屬中山乳鴿最有名。其中味道最好的還是中山石岐乳鴿。酒樓對當地農場如何飼養鴿子,用什麼飼料餵養,都有明確的規定。烹飪時選用13~14天齡的乳鴿,重點在於油溫要控制到家,先炸乳鴿背,邊炸邊擺動。上臺的乳鴿外表光澤誘人,吃起來皮脆肉嫩,汁水四溢,連骨頭也是香酥的,不但滋味美還有補腎強身之功效。

另外,小欖地區的「炸鯪魚球」之所以有特色,除以菊花入菜外,又因中山所產之鯪魚尤為肥美。「炸鯪魚球」的傳統製法是以鯪魚淨肉配入生粉、水、臘肉粒(或肥肉粒),另加蒜蓉、陳皮、鹽、糖等,攪拌至起膠;又放入生粉、滾水,再攪拌,放入配料,以同一方向,由慢至快地攪拌,然後擠成球狀,入油鍋炸至金黃色,便可上碟,碟邊以食用菊花、生菜絲鋪成圖案裝飾。食用時,還可配蜆蚧汁,使味道更加鮮香獨特。

中山的著名小吃「三鄉邊肉瀨粉」已有200多年歷史。瀨粉以特殊工藝製成,韌滑爽口,類似桂林米粉。瀨粉有湯瀨、撈瀨、炒瀨等多種做法,配以切雞、牛腩、叉燒、鮑片、魚翅等材料,味道十分清鮮爽口。

口味清淡少油

中山菜能在粵菜中突圍而出,還因為其清淡、少油、健康的特色。

所謂清淡少油,是指中山菜拋棄了繁複的做法,更加要求原汁原味。中山人在飲食上十分講究健康,把藥膳文化發揚光大,男女老少都知道中草藥可以入菜:比如夏天食用蓮藕章魚綠豆湯可清熱,雞骨草石螺豬骨湯可以去溼熱,粉葛竹芋菜乾湯可以消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舌頭亦被訓練得十分「挑剔」。但是,再敏感的味蕾也抵擋不住中山菜的簡約魅力。中山菜不甚花巧、簡簡單單的傳統烹飪技法,卻展現出不簡單的原汁原味。

本書甄選了37道在家都可做出的中山菜食譜,指導讀者親手煮出地道中山菜。這些菜式都是廣受歡迎的中山美食,反映出中山菜清鮮健康的特色,亦為人們的飲食生活指出一個新方向。

書名:中山特色菜
作者:宋寶瑩
分類:菜譜、教材
ISBN:978-7-5358-6035-1
出版:廣東科技出版社
年份:2015
字數:7.5萬字
原價:15元人民幣

(註:書中記述的食材和烹法,為當時的資料。讀者在閱讀和學習時,應以遵守所在地區現行的法律法規和社會公認的道德標準為基本)

【粵菜圖書館】已發布的圖書目錄:

150,《中山特色菜》
149,《中國正宗潮菜第四冊:甜品菜餚類》
148,《中國正宗潮菜第三冊:果蔬素菜類》
147,《中國正宗潮菜第二冊:家禽家畜類》
146,《中國正宗潮菜第一冊:水產類》
145,《滿漢全席菜譜(師爺書法)》(延伸讀物12)
144,《順德名廚(第一輯)》
143,《廣州蔬菜品種志(2013)》
142,《廣東清潤糖水》
141,《漫話〈閒情偶寄〉》(延伸讀物11)

140,《鼎爺廚房2:懷舊風味撚手菜》
139,《鼎爺廚房1: 家傳粵式手工菜》
138,《種草吃》
137,《廣東滋補糖水》
136,《黃振華經典粵菜技法》
135,《廣東四季糖水》
134,《零副作用養生療法—佘自強療效植物手冊》(延伸讀物10)
133,《廣東名酒家特色菜:廣州泮溪酒家名牌菜(二)》
132,《廣東名酒家特色菜:廣州泮溪酒家名牌菜(一)》
131, 《大自然的食譜:米其林大廚的調味魔法》(延伸讀物9)

130,《蔡瀾食材字典續編》
129,《蔡瀾食材字典》
128,《四季飲食調理》
127,《羅坤點心選(1-4輯合訂本)》
126,《羅坤點心選》(第四輯:筵席點心)
125,《羅坤點心選》(第三輯:星期美點)
124,《羅坤點心選》(第二輯:四季點心)
123,《羅坤點心選》(第一輯:蔬果類點心)
122,《花花菜》
121,《粵菜海鮮大全》

120,《家有潤田—都市菜園栽培實用指導手冊》(延伸讀物8)
119,《潮菜心解—108種潮汕味道》
118,《漫話〈隨園食單〉》(延伸讀物7)
117,《北京飯店的廣東菜》
116,《廣州蔬菜品種志(1993)》
115,《萬家粵菜一本通》
114,《菜譜:中外海鮮四百味》
113,《筵席設計及菜單書法》
112,《粵菜精華(1999:水產禽鳥野生動物)》(許衡紀念周)
111, 《粵菜精華(1999:雞鵝鴨牛羊豬)》(許衡紀念周)

110,《粵菜精華(1999:分類菜譜)》(許衡紀念周)

109,《粵菜精華(1999:星期菜譜)》(許衡紀念周)
108,《粵菜精華(1994:名菜新篇)》(許衡紀念周)
107, 《粵菜精華(1993;續二:家庭菜譜)》(許衡紀念周)
106,《粵菜精華(1993;續一:食林隨筆)》(許衡紀念周)
105,《粵菜精華(1989)》(許衡紀念周)
104,《餚饌全書(1983)》(許衡紀念周)
103,《雜談飲食(1982)》(許衡紀念周)
102,《食譜叢談(1970、1980)》(許衡紀念周)
101,《粵菜存真(1963油印版)》(許衡紀念周)

100, 《舌尖上的素食養生-飲品、小炒、涼拌》
99,《舌尖上的素食養生-湯粥、蒸煮、燜燒》
98,《中藥活用圖典》(延伸讀物6)
97,《忠哥靚湯-24節氣養生靚湯》
96,《廣東特產風味指南》
95,《肚大能容》(延伸讀物5)
94,《越秀美食》
93,《廣州蔬菜品種志(1974)》
92,《廣東客家菜》
91,《順德菜精選》

90,《粵菜詩集-常見粵菜的製作方法和技巧》
89,《潮菜天下》(上下冊)
88,《粵菜之味》(《尋味廣東》叢書)
87,《尋味廣州》(《尋味廣東》叢書)
86,《靠海吃海》(《尋味廣東》叢書)
85,《靠山吃山》(《尋味廣東》叢書)
84,《粵菜傳奇》(《尋味廣東》叢書)
83,《百年老店》(《尋味廣東》叢書)
82,《廣式糕點(1984)》
81,《鮮入為煮》

80,《香港海味》
79,《南方甜品》
78,《耕餘話蔬》
77,《新荔枝灣食譜》
76,《餐桌上的世界史》(延伸讀物4)
75,《何世晃經典粵點技法》
74,《百變靚湯》
73,《廣東點心教材(1987)》
72,《廣東點心(1987中級技術教材)》
71,《中國小吃(廣東風味1985)》

70,《廣州點心技術培訓教材(1983)》
69,《粵菜薈萃》
68,《廣州點心教材(1979)》
67,《食帖.面的奧義》(延伸讀物3)
66,《廣州點心(1973)》
65,《廣東菜:烹調技法》
64,《廣東菜:料頭、汁和芡》
63,《風味人間》(延伸讀物2)
62,《廣州菜三百款》
61,《尋味順德.美味相傳》

60,《尋味順德.匠心獨運》
59,《尋味順德.鄉土之源》
58,《中國菜譜.廣東》(1976)
57,《廣東美食》
56,《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
55,《廣東食材廣東味》
54,《品味容桂》
53,《廣東菜》(1980、1988、1990、1999版)
52,《粵菜烹調教材(1987上下冊)》
51,《品「味」隨筆—彭樹挺40年酒店餐飲拾零》

50,《白天鵝賓館廚藝經典》
49,《味的世界史》(延伸讀物1)
48,《西關風味趣聞》
47,《菜譜:雞280味》
46,《粵菜烹飪(1985中級技術教材)》
45,《鬥門味道》
44,《粵菜烹調初級技術教材(1987試用)》
43,《北京譚家菜》
42,《粵菜烹調技術培訓教材(1982)》
41,《粵菜烹調教材(1979)》

40,《臺山美食》
39,《食典尋源—順德名菜的美味故事》
38,《潮州菜譜》
37,《珠三角特色菜(廣東風味)》
36,《烹調、點心初級技術(試用教材1975)》
35,《飲和食德—老店老鋪》
34,《粵菜烹飪(1975澳門)》
33,《粵菜烹飪(1973)》
32,《嶺南酒文化與廣東石灣酒廠集團發展史》
31,《嶺南饕餮-廣東飲膳九章》

30,《現代潮菜-一代食俠林自然菜譜精選》
29,《開平食志》
28,《飲和食德-潮菜的傳承與堅持》
27,《美極順德-三天兩夜尋味攻略》
26,《廣式燒臘.柱侯菜譜》
25,《廣東吉祥菜》(正版)
24,《廣東燒滷》
23,《食在廣州》
22,《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工藝》
21,《廣東吉祥菜》

20,《客家風味菜烹飪工藝》
19,《講食集》
18,《潮式風味點心製作工藝》
17,《塘魚百味》
16,《潮式滷味製作工藝》
15,《順德原生美食(下冊)》
14,《潮式風味菜烹飪工藝》
13,《順德原生美食(上冊)》
12,《廣式點心製作工藝》
11,《嶺南美食傳奇》

10,《廣東燒臘製作工藝》
9,《家鄉滋味-番禺鄉土美食漫談》
8,《粵菜師傅通用能力讀本》
7,《廚房佬的不敗哲學》
6,《廣府風味菜烹飪工藝》
5,《粵點詩集八十首》
4,《粵菜溯源錄》
3,《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培訓教材》
2,《食在廣州-嶺南飲食文化經典》
1,《美味求真》

相關焦點

  • 中山本土粵菜緣何衰落?
    如何讓這些外來人口能夠喜歡粵菜,促進中山本土粵菜文化的繁榮發展?本報記者經過近半個月的走訪調查,將從今日起,連續3天推出中山本土粵菜振興系列,深刻剖析中山本土粵菜的振興發展之路。上世紀90年代,四川人唐先生南下經商,第一站選擇在了中山。20多年過去,與人閒聊說起當年異地創業的故事時,念念不忘的是「椒鹽水蛇」這道中山美食。但是,當初許下帶全家吃「椒鹽水蛇」的承諾,卻一直沒有兌現。
  • 粵菜師傅工程來了,中山如何借勢擦亮「中國粵菜名城」招牌
    中山是美食之都,全國首個「中國粵菜名城」,粵菜名菜名師迭出,走出了鮑魚大王楊貫一、中山市飲食業商會永遠會長鄭志明、中國烹飪大師黃悅坤等粵菜大師,中山粵菜和粵菜師傅在行業中頗有盛名。被遺忘的「中國粵菜名城」中山粵菜有著守正創新的本地特色,生炸石岐乳鴿等新菜式不斷出現。三十多年前,在中山溫泉賓館的帶動下,中山粵菜踏上了新徵程,賓館後廚中的食材擴大和港澳廚師團隊的引入,讓這裡的粵菜帶有「中餐西做、西餐中做、南北融合」等特點,被外界稱為新派粵菜。
  • 白雲「粵菜師傅」研發的楊桃特色菜,即將面市~
    白雲「粵菜師傅」研發的楊桃特色菜,即將面市~ 2020-09-02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山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行動計劃 今年將評選中山粵菜十大名廚
    10月11日,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印發實施《中山市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行動計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公布推進「粵菜師傅」工程的「路線圖」。
  • 粵菜圖書館186:《大廚物語.美味:老鳳談吃》(延伸讀物19)
    粵菜圖書館已將此套叢書,全部介紹完畢粵菜圖書館158: 《大廚物語.土味:蔬食齋隨筆》(延伸讀物14)粵菜圖書館172: 《大廚物語.鮮味:蔬食齋隨筆續集》(延伸讀物16)粵菜圖書館178: 《大廚物語.野味:蔬食齋隨筆別集》(延伸讀物17)粵菜圖書館182: 《大廚物語.滋味:食養拾慧錄》(延伸讀物18)粵菜圖書館186:《大廚物語.美味:老鳳談吃》(延伸讀物19)
  • 中山評出十大粵菜名廚名宴
    南方日報訊 (記者/雷海泉 通訊員/李思宇)11月23日,「粵菜師傅」工程中山在行動——2019年度名廚名材名菜名宴名店評選活動頒獎儀式在小欖菊花會舉行,十大粵菜名廚、名菜、名點、名(食)材、名宴(九大簋)、名店名單出爐,中山市麥廣帆海港城大酒樓行政總廚陸根等十名廚師獲評中山2019
  • 粵菜圖書館198: 《魚頭菜(廣東風味)》
    《新潮廣東菜(一)》2000年(已發,序號170)5,《新潮廣東菜(二)》2000年(已發,序號174)6,《時尚廣東菜》2001年(已發,序號179)7,《精製廣東菜》2001年(已發,序號185)8,《創新廣東菜(一)》2002年(已發,序號187)9,《美味廣東菜》2002年(已發,序號194)10,《珠三角特色菜
  • 廣東中山推進「粵菜師傅」工程見成效
    攝影 朱子榮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2018年以來,中山市結合本地行業發展和校企合作實際,持續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中山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支持有意願的農民群眾通過專業培訓後開辦農家樂或外出就業,鍛造中山美食品牌傳承發展的中堅力量,進一步帶動石岐乳鴿、東升脆肉鯇等特色農產品的養殖和銷售。
  • 粵菜圖書館202: 《魚300味(廣東菜系)》
    而海產鮮幹品的老大座次,則難分高下,潮汕、鬥門中山、臺山、茂名電白、湛江,各有千秋,精彩紛呈。《魚300味(廣東菜系)》的「內容提要」:本書介紹了廣東菜系的烹製魚菜式300味,實際上是以廣東省美食之都順德市人的烹魚技巧為代表。順德是廣東省重要的淡水魚養殖基地,廣東菜的發源地之一。
  • 中山紀念圖書館恢復開館
    3月30日,中山紀念圖書館部分恢復開放,有近1000名讀者到館借閱。    本報記者 孫俊軍 攝本報訊  昨日,中山紀念圖書館恢復開館,通過限時限流預約服務方式,有序引導讀者進館。3月30日上午中山紀念圖書館全館黨員集體到崗。記者在少兒館、成人館的出入口看到,這裡均設有隔離帶、登記臺,地面每隔1.5米處均有黃色標識,提醒排隊讀者要保持一定距離。入口處幾名工作人員戴著口罩按序排開,有的負責登記和核對信息,有的負責測量體溫。從登記到檢測入館,整個過程十分順暢。
  • 粵菜圖書館142:《廣東清潤糖水》
    粵菜圖書館79:《南方甜品》https://mp.weixin.qq.com/s/xzCfYzEiEWQNt3HKbUl_Ag粵菜圖書館135:《廣東四季糖水》https://mp.weixin.qq.com/s/hj43RTu_p4LjYFQXErOrAg
  • 豬腳姜,粵菜中最為滋補的特色菜,軟糯勁道,膚色好,秋冬吃大補
    豬腳姜,粵菜中最為滋補的特色菜,軟糯勁道,膚色好,秋冬吃大補粵菜中有一道菜非常滋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知道是什麼菜?那就是豬腳姜,豬腳姜又稱雞蛋豬腳姜醋,具有行氣活血、補氣活絡、驅寒祛風等功效,這可謂是專門為女人定做的滋補佳品。
  • 粵菜圖書館209:《順德菜烹調秘笈•傳統名菜》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與多位順德名廚(即順廚)合作,寫下了暢銷書《巧制廣東菜》《精製廣東菜》《珠三角特色菜》《順德菜精選》等30多本廚藝專著。《鳳城廚師與順德廚藝》:俗諺有云:「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順德自1452年建縣起,「迄至清末,均歸廣州府管轄」(《順德縣誌》)。直至今天,所謂廣州菜也就是以前所說的廣府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各市、縣及肇慶、韶關、湛江等地在內的菜餚。
  •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數字圖書館資源更新不停頓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從1月24日起緊急閉館,取消所有讀者活動,免除所有到期文獻的逾期款。據省立中山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實現讀者證線上全流程、一站式自助辦理服務,一分鐘即可完成,幫助讀者更便捷地使用數字資源。到目前為止,讀者們通過各種途徑線上續借圖書10262冊次,線上預約圖書1027冊次370人次。」
  • 2019中山「十大粵菜名廚」「十大名菜」「十大名點」出爐
    南都訊 記者侯玉曉 通訊員李思宇魚蝦翻騰,刀落骨開;黑松露炒龍蝦、坦洲水鄉禾蟲醬燜鰣魚、滋補菊香雞、高湯鴿吞燕、流汁滷肉包、菊花酥......11月16日,中山各鎮區餐飲企業紛紛派出粵菜大廚,拿出招牌名菜名點同臺PK一絕高下,現場美食薈萃,令人垂涎欲滴。
  • 中山:推產學聯動,助粵菜師傅就業創業
    麥廣帆是當地粵菜師傅創業成功的典型,他從中山市郊區的一間酒樓起步,如今,他是深圳市麥廣帆餐飲策劃管理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擁有十幾個知名餐飲品牌。  創業的過程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做菜跟創業是兩碼事。」麥廣帆說,作為一個廚師,創業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並非懂做菜就能懂做生意,必須很耐心地去看書、學習。
  • 中山八大名菜,第四道一般人不敢輕易嘗試
    中山菜屬粵菜中的廣州菜系,以精細、選料廣博,而且特色小食品種繁多,層出不窮,地方飲食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今天給大家介紹中山八大名菜。1 石岐乳鴿石岐乳鴿是廣東省中山市的特色菜之一,石岐乳鴿本是中山籍華僑從國外引進的優良鴿種,經同中山石岐的優良鴿雜交後孵育出來的一種乳鴿。
  • 2019年中山十大粵菜名廚、名菜、名點名單已公布!快圍觀
    中山新科粵菜名菜名點逐個數,你最喜歡哪個?》  本次活動是2019年度中山名廚名材名菜名宴名店評選活動的子項目。活動自今年10月啟動報名以來,得到了餐飲行業積極響應,經評委會資格審查,20名選手、20個名菜和20個名點進入決賽環節。
  •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辦2020年圖書館服務宣傳月活動
    本網訊(記者徐平 通訊員陳佩湘)記者從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獲悉,該館於5月31日至6月30日,以「e起讀,更精彩」為主題,舉辦2020年圖書館服務宣傳月系列活動,讓廣大讀者在文化的滋養中享受美好生活,增強復工復產信心。
  • 150位「粵菜師傅」同臺競技
    通訊員供圖   12月21日下午,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發布會舉行。本次大賽以「聚合粵味力量 賦能產業發展」為主題,將於本月27-28日在佛山市順德區華僑城歡樂海岸舉辦,屆時總共有21個地級以上市和港澳地區約150名選手同臺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