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阿爾巴還代表西班牙王室向尼德蘭當地人民徵稅。1569年3月,阿爾巴召集聯省議會 開會,這是1559年以來以西班牙王室名義第一次召集聯省議會開會,主題就是要向各省徵收巨額的稅款。
徵稅的方式主要有三個途徑:第一,向財產的擁有者徵收1%的財產稅; 第二,徵收5%的土地稅;第三,徵收什一稅,這是仿效卡斯蒂爾的稅制徵收的一種稅 收。這三種稅收都激起了尼德蘭社會各階層的極為不滿,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巨額的稅款 不是用來改善本地的行政以及社會管理,而是用來維持西班牙駐紮在當地的軍隊的軍費。 如果省議會或者聯省議會默許這樣的做法,就等於放棄了各自本來擁有的在政府稅收上的槓桿作用,向國王的權威投降。
如果菲律普二世成功地做到這一點,那就等於說他可以免除憲法上的限制,因為在勃艮第時代以及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時代,徵稅是必須經過省議會討論和聯省議會同意的。 聯省議會迫於壓力在字面上勉強同意阿爾巴的徵稅,但是省議會以及市政廳則堅決反對。阿爾巴只得接受省議會提出的一種權宜的徵稅辦法。1571年月31日,阿爾巴下令重新徵收什一稅,但是引發人民廣泛的不滿,遭到整個尼德蘭地區的抵制。阿爾巴威脅以懲罰 手段迫使市政廳的官員以及法官執行他的命令,否則主要官員要處以罰款——如在豪達, 市長被罰款1000荷蘭盾,每一個法官被罰款500荷蘭盾。
這種做法只能引發更大的憤怒, 在佛蘭德斯、布拉班特、荷蘭諸省尤其如此。在豪達,當地的民兵組織表示,如果開徵什一稅,他們就會罷工,不再維持社會秩序。1572年3月,許多地方的民兵單位已經公開與地方政府鬧對立。雖然阿爾巴的徵稅沒有直接引發暴亂,但是此舉極大地損害了西班牙王室在尼德蘭人民心中的威望。 恢復天主教會的秩序是阿爾巴公爵所作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情。隨著西班牙軍隊的到來,當地的抵制新的天主教主教任職以及取消對於特蘭託大公會議決議宣傳的活動就立即停止了。格羅寧根立即任命了新的天主教主教。
1569年3月,新的天主教主教也在位於南部林堡的魯爾蒙德任職。1570年2月,教廷委派了第一任弗裡斯蘭的主教。 1570年10月,最後一位天主教新的主教在代芬特爾任職。從那時起,低地國家開始了反宗教改革運動,又稱天主教改革運動,每一個新的主教區都開始印刷出版特蘭託大公會議的決議和文件,分發到教區的各個階層,同時各教堂也召開了參事會,貫徹反宗教改革的各項決議。但是教會的各級組織、地方政府以及教育機構對於反宗教改革運動還是採取抵制的態度。
市政廳在大多數情況之下都採取消極的不合作的態度,這就對於其他方面也造成 了很大的影響,包括學校也是如此。新的主教們的目標之一是整肅各級學校中的那些他們 認為不可靠的校長,特別是拉丁語學校的校長,代之以虔誠的天主教徒。但是控制民辦的 學校首先就讓市政廳的議員們感到不快。即便在阿爾巴公爵直接控制的地區,新主教們要 替換一個民辦學校的校長也並非易事。威廉·奧倫治即「沉默者威廉」在歷史上被視為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創建者,也是荷蘭反 抗西班牙統治的運動的初期的領導人。他出生於德意志境內風景如畫的迪倫堡 ,是信仰路德派的奧倫治拿騷伯爵的兒子。他的父親是拿騷的伯爵,最初並非屬於富裕的階級。
威廉在一共有17個孩子的家庭中成長,生活舒適平順而又簡單,接受的是傳統的貴族教育。他本來的前途就可能是繼承家業與房產,與父親一樣一輩子照料它。不過後來有了轉折,他的伯父比父親擁有更多的財富、土地和頭銜,伯母的家族也十分顯赫,可是在1544年,這對夫妻的兒子成年以後不幸戰死沙場,於是他們只得將可觀的家業和財產全部留給堂弟拿騷的威廉伯爵,條件是威廉將來必須接受羅馬天主教的教育。 威廉的父親答應了這個條件,於是,他就擁有了「富有的老威廉」之稱,其家族領有萬貫家財以及日耳曼以及尼德蘭的部分領地,還有許多家族中人為哈布斯堡王朝服務。
威廉的伯父與查理五世是童年的舊識,皇帝在獲悉他的家族的事情以後,表示願意照 顧這位年輕人。於是,威廉就被送進布魯塞爾的皇宮接受教育。他從此過上宮廷生活,參與國務和外交活動,也有宴飲、騎馬競技以及坐著讓藝術家描繪自己的肖像等活動。他也暫時將自己的母語德語放在一邊,學習布魯塞爾皇宮裡流行的法語以及荷蘭語。查理五世很喜歡這位年輕人,一直將他帶在身邊。他們兩人在個性上也非常相似,都博覽群書、善解人意、機智聰明、充滿著冒險精神。
威廉喜歡與人群和社會交往,深受宮廷中人的喜愛;同時,他也愛好安靜的生活,能夠遠離宮廷,外出狩獵或參加嚴格的軍事訓練,由此 成為優秀的軍人,1551年,他已經是皇家衛隊的騎兵,兩年後在20歲的時候就被任命為哈布斯堡王朝在低地國家皇家軍隊的中將。之後,他平步青雲,1554年成為奧倫治的親王; 1556年成為拿騷的伯爵,費勒的侯爵以及金羊毛騎士團的騎士。威廉·奧倫治為人沉默寡 言、謹言慎行和處變不驚,故有「沉默者」之稱。查理五世從這個孩子幼年的時候就開始栽 培他,還有其深刻的用意。
隨著他對於威廉的感情的日漸加深以及對於後者身上優點的了解,他似乎已經將這個男孩視為自己的親生子,刻意將他培養為哈布斯堡未來在荷蘭諸省的代理統治者。查理五世對於低地國家的計劃包括要強化它們原先的中世紀的特色,增加這個地區歷史上向來比較弱小的貴族的力量,培養出一批親西班牙的荷蘭的新貴族,由宮廷賦予他們權力以及聲望,進而聽命於哈布斯堡的皇帝。查理五世希望這項計劃由兒子菲律普二世以及年輕的奧倫治親王合作加以實現。
在此過程中,查理五世還刻意地勸說威廉 放棄他父母皈依的路德宗,改信了天主教。在1555年查理退位時,才22歲風華正茂的威廉已經被皇帝提升為聯省議會的主要議員以及荷蘭省、澤蘭省和烏特勒支的執政官。1561年 至1567年成為弗朗士孔泰的總督,是尼德蘭諸省中最有勢力的貴族。在當時眾多的尼德蘭社會各界人士的眼中,威廉是哈布斯堡王室信任的重臣,他也盡心盡力地為王室辦事。在國王的指使之下,他與英國商討借貸事宜,說服英國向哈布斯堡提供貸款。他也盡力讓各界人士理解,尼德蘭的前途,有賴於與西班牙的合作而非對抗。
不過,他與西班牙王室的關係終於在1559年的時候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上文所述,這年4月,菲律普二世與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籤署了《卡多·康布雷條約》。6月,威廉率領代表 團抵達巴黎,他發現這座城市已經精心布置,準備舉行停戰的慶典,有各種舞會和宴會。 亨利二世對年輕文雅的威廉頗具好感,他邀請威廉去香特黎森林狩獵。在茂密的森林裡的 橡樹下,亨利二世向他表示,法國與西班牙這兩個天主教的大國理應停戰,否則歐洲的天 主教會的勢力即將土崩瓦解。
亨利二世以為威廉是知道菲律普二世的計劃的,所以在談話 中滔滔不絕地全盤透露了西班牙國王企圖使用一切手段包括酷刑以及大規模的斬首以全面打擊尼德蘭的新教特別是加爾文派的計劃。這使得威廉內心感到十分震驚,他開始相信菲 律普二世堅決鎮壓尼德蘭諸省新教勢力的意志。不過,當時他沒有做出任何的表示。7月,菲律普二世在籤署《卡多·康布雷 條約》以後準備離開低地國家,這時他知道在尼德蘭貴族所提出的讓西班牙士兵撤離當地的提案中,威廉也是署名者之一。
這讓他感到震驚和憤怒。在此事發生以後幾天,在弗利幸恩的港口,眾多的尼德蘭貴族聚集於此地為國王送行,其中也有剛剛從法國回來的威廉。菲律普二世告訴他,他非常清楚不是有更高層的指使,尼德蘭諸省的貴族是不敢有膽子以拒絕繳納賦稅為條件向他提出撤兵的要求的。他所指的那個更加高層的人士就是威廉。此時的威廉雖然知道國王想要在將來鎮壓尼德蘭新教的心思,但並不決意要與西班牙決裂,故極力撇清,表示那只是聯省議會的決定。菲律普二世面對這位從小就認識、父親似乎相當偏愛,年紀比他更輕的男子怒吼:「不是尼德蘭諸省,而是你,你, 你!」他說完以後就立即從港口登船,從此再也沒有踏足尼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