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近些年來,為了應對網店折扣對實體書店的衝擊,書店一直在尋求各種突圍生存發展之道。靠著多元化產品經營、與地產合作減輕房租壓力,打造精品閱讀空間等,實體書店也出現了復甦跡象。尤其是實體書店的獨特空間和場景消費,是吸引讀者的一大法寶。
然而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病毒疫情,給實體書店,帶來新的考驗:作為人員容易聚集的公共場所,很多實體書店,較長時間處於閉店歇業狀態。面對危機時刻,有些書店舉步維艱,有些書店默默堅持,更多有志向的書店,則積極展開自救,在線上探索更多可能性,尋求困獸突圍之法。
新山書屋(成都店)
開網店、微店,維護微信社群,打造情感高粘度社群以轉化為帶貨能力強的私域流量。店員或店長出鏡直播書店帶貨,圖書與文創上線外賣平臺,……
通過對多家實體書店的採訪,我們發現,疫情的不期而至,打亂了原本的計劃,但疫情也給了書店難得的冷靜期。疫情帶來的危機感,也形成了「倒逼」機制:它迫使書店人立即深入思考並及時行動起來,梳理過去積存的自身薄弱環節,做出有效的改革和調整。
一些思路打開、敢於行動的書店人,想到的是,尋求新路,不光能平穩渡過疫情期,還將在疫情過去後,以更好的姿態活下去。在新媒體時代,找準真正有效的突破口,讓危機轉為提升書店生命力的一次契機。
他們的努力,值得被看見。
新山書屋在外賣平臺
買本書也可以點外賣
店員化身客服「天團」出道
2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走近位於東郊記憶旁邊的新山書屋成都店,發現其依然處於閉店狀態。按照正常的春節假期,1月28日(正月初四)就要恢復正常營業。但由於防控疫情需要,開門時間一再調整,一直到現在都沒恢復營業。這家2019年底從重慶進駐成都,因文藝清新氣質備受喜愛、人氣甚旺的文藝書店,一直被資深粉絲熱烈期待著開門。「新山什麼時候開業?」「好想回新山喝咖啡看書」,這是最近在「新山書友」群裡,很多讀者提出的問題。新山書屋的員工們,也沒有辜負期待,2月8日,新山書屋的微信公眾號發出一篇文章《為了粉絲,持續營業 | 新山微店及客服天團出道!》
據新山書屋品牌運營總監卞真真介紹說:「在重慶和成都兩地都有實體店的新山書屋,先期主要有三個線上銷售渠道。第一,書店微店:主要銷售生活用品;第二,書友社群,根據本同類型銷售圖書、咖啡豆、日化、廚具、黑膠唱片等產品;第三,員工朋友圈,每個員工都化身為』微商』,在疫情期間幫助書店銷售圖書。」2月24日,新山書屋又與美團外賣合作,提供店內圖書、文創、餐食等產品的線上外賣服務。
一提起外賣,很多人都會想到美食,一提起線上購書,就會想起一些大的圖書電商平臺。如今文藝清新的實體書店走上線上外賣之路,也讓人感到眼前一亮。事實上,在新山書屋之前,2月12日,大眾書局宣布與美團外賣平臺合作,首次上線書店外賣服務,方便更多人下單「精神食糧」。據了解,這是美團外賣首次在全國上線這一服務,首個試點為重慶大眾書局。相比電商下單購書至少一天時間送達相比,書店「外賣」利用外賣平臺配送系統,可以最快實現當天半小時送達圖書,與外賣餐飲時間一致。實體書店與在線外賣平臺合作,除了大眾書局、新山書屋與美團外賣合作,言幾又書店與餓了麼外賣平臺,也於2月12日正式上線。據了解,言幾又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共有30家門店已上線外賣平臺,其中成都就有9家。
沒法兒進實體書店?
直播給你看 隨手帶貨賣書和文創
隨著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的迅猛發展,善於思考的書店業內人士,建議發揮書店較其他產品特有的魅力、知識和影響力,積累起對自己有信任感的客戶群,形成自己書店品牌的「私域流量」。在這個「私域流量」池裡,進行團購、直播等有一定頻度的曝光和互動,向客戶進行持續的產品和價值輸出,更為有效。業內人士還建議使用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喜馬拉雅、蜻蜓FM等多平臺去從「公域流量」中去尋找自己的新客戶,拉入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中。負責文軒BOOKS書店的具體活動策劃人嶽小姐,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疫情發生以後,他們一直在思考更近一步做好社群營銷,註冊了抖音號,B站號,小紅書號,「計劃做一些年輕人喜歡的關於閱讀,文創的精品視頻。」
新山書屋還組建起了兩大主題共6個社群,聚集了約2000個左右的活躍粉絲。每天根據社群類型不同,更新讀書、美食、生活方式等不同的話題。此外,書店開了店員出鏡直播,帶領讀者「雲逛書店」,並且與相同愛好的群友進行交流。據新山書屋品牌運營總監卞真真介紹,書店首場直播時,累計觀看達到了千餘次,評論近300條,其後每次觀看數量都在3000次左右,「銷售得最好的是與美食相關的,書、咖啡豆、洗護用品、字帖等等,大家都很踴躍。 」2月21日,新山書屋還邀請到重慶衛視的王牌播音員,《重慶新聞聯播》主播張世軒,參與書店直播(現場一共3個人),在書店直播念詩,也分享誦讀技巧。除了開微店、上線外賣、開直播,卞真真透露,新山書屋也正在計劃開網課。
在這次疫情期間,率先在業內開起直播的書店是,2月4日,在上海有著「網紅打卡地」的鐘書閣書店芮歐百貨店店長化身為「主播」,一邊帶領大家在書店各處參觀鎮店之寶,一邊推銷圖書,4個小時後觀看人數達到了8769人,評論超1萬條。由於效果不錯,鍾書閣之後連續推出了多場直播。這一行為還帶動了書店行業紛紛加入直播的隊伍。2月15日,蘇州慢書房創始人鹿茸哥調侃自己被一場疫情逼成了抖音主播,開了個音頻節目「羊毛說話」,還辦了一場線上沙龍。
西西弗書店目前擁有覆蓋60多城的200多家連鎖店。其中在成都有12家門店。疫情期間,其中10家店配合商場營業時間繼續營業,春熙店和凱德樂視界店兩家,曾較長時間閉店。受疫情影響,商場的客流量大打折扣。對處於商場裡的書店影響也可想而知。為了突圍,西西弗書店也加強了線上銷售模式。 2月19日,西西弗書店新增線上購買渠道。首批城市微店全國上線, 涵蓋24城25家店。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地。據西西弗書店成都地區媒體聯絡人王女士介紹,「除了圖書,我們陸續還會有文創產品上線。而且我們的同事也在開直播,為文創產品帶貨。」
新山書屋直播畫面截圖
還有書店推出了免費的線上課程。樊登書店重慶峰會會長蔣明峰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他們幾乎每周都會推出兩次以上的課程。「樊登書友會很早就開始做線上運營,重慶地區加入微信社群的粉絲大概有4到5萬人。疫情期間,我們推出了很多免費的線上課程,掃碼就能學習。」
想當主講人?給你定製個人讀書會
2月19日,南京先鋒書店通過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向廣大讀者徵集加入「先鋒173號閱讀聯盟」。每人參加5期活動共交600元入會費。
加入該聯盟的會員讀者將會有書店的選書師,為每期確定一個主題。成員每期將收到關於這一主題的書籍(全期累計所寄書籍產品的總價高於600元)。每期都將贈送會員一張手寫祝福卡片。尤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書店「將為聯盟成員提供自行組織讀書會的機會:每月定期舉辦並參與線下讀書交流;你有喜歡的主題,還可以申請加入先鋒主講人,開展一次自己的讀書分享舞臺。先鋒書店每期可為某名成員提供一次個人讀書會分享活動。」除此之外,成員可提交讀書筆記或讀書推薦文章,先鋒書店將擇優為成員提供平臺發布推廣。不是名人,普通讀者也可以走上讀書會的中央,當一回主角。不是作家,只要寫的足夠好,一樣可以得到被更大平臺閱讀的機會。
先鋒書店(南京)
當然實體書店生存不易,道路需要且行且珍惜。由作家許知遠主力創辦單向街書店,在疫情期間,遇到經濟危機,充分利用自己在讀者群中的高度信任感,直接發出一封求助信。2月24日,這封名為《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丨堅持了 15 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的求助信,在朋友圈刷屏。北京單向街書店,在求助信中,希望「廣大讀者參與眾籌,幫助書店渡過這次因為防控疫情閉店而加劇的經濟難關,希望藉助所有人的力量撐住書店,熬過這一段最難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租金、物業不至違約斷檔,留住一直與書店同甘共苦的年輕人,也給更多人帶去鼓舞與啟發,在痛苦中心懷希望。我們也會以最大的誠意和力度回報大家的支持,不僅是物質上的回饋,而是繼續履行一個公共空間的義務,更加緊密地和你們團結在一起,創造一個熱忱、開放、自由的精神共同體。我們對書店的理解,從來不只是一個賣書的地方,而是一個會鍛鍊心智、存儲記憶、撫慰情感的家園。」
單向街書店(北京)
既是特殊時期的突圍之法,也是必然的書店升級之道
雖然實體店暫時閉店,但身為新山書屋品牌運營總監的卞真真,卻「比以前更忙了。每天9點開始辦公,線上工作很多,每天需要很多策劃。比如做微店,需要客服。社群運營非常耗費精力。還需要協調運營設計產品形態。單是上線外賣平臺,背後都有非常複雜的運算模型。我們整個團隊都要一起上,去理解平臺大數據規則,測算各種上下遊供應鏈。我們不能莽撞,而且要計算保證成功率。這時候沒有錢去試錯的。」
經此一役,努力的書店人也是一次長大本事的契機。卞真真深表認同。她也坦言,「其實疫情不止是對書店行業產生了影響,也為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改變,促使大家去接觸和適應新的渠道和方式。其實書店進行自我升級,特別是外賣線和線上社群運營背後的新商業模式,本來就是書店業該及時積極嘗試,並作為中長期工作規劃的內容。只是這次疫情暴發倒逼書店人加速這一轉型。」她透露,疫情過去後,新山書屋將延續社群、直播等線上運營方式,預計會嘗試更多小視頻、短視頻等新的傳播方式。
實體書店的路還遠,前方也會不乏艱難,但卞真真感到很充實,也感到希望,「我們新山團隊的理念很一致:我們真的不賣慘。我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