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實體書店花式「雲帶貨」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大家速度也太快了,我還沒反應過來接龍就結束了。」「我才剛進群,書就被秒光了?」13日,兩場圖書秒殺活動分別以29分鐘和26分鐘時間完成,不僅讓讀者大呼「加場」,更讓組織這次線上活動的方所成都店充滿了動力和信心。

營業時間縮短,客流量減少,面對疫情帶來的困境,復工後的成都各大實體書店紛紛拓展渠道。從線下到線上,成都的實體書店通過微信、直播、抖音等多元化傳播途徑,將豐富的文化體驗帶給讀者。

組建秒殺群

讀者紛紛要求加場

「實體書店是閱讀書籍、美學生活、展覽空間、文化講座等多重文化功能的文化空間,這也是我們競爭力的體現。所以我們工作的重心是在閱讀場景打造上,為市民提供文化空間。」方所成都店的員工金金告訴記者,面臨疫情,讓實體書店的員工不免心慌。如何在疫情期間保障書店的運營,成了春節期間成都書店人最擔心的事。

「我們一直想要把方所擅長的場景營造、書單選擇、文化活動通過線上的形式帶給大家。」金金介紹,過年期間,該書店新開通了線上選書微商城,精選包括「2019方所年度選書」「方所成都店宅家書單」等在內的優質主題圖書。

接龍圖書秒殺活動之前金金和同事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尤其是我們推出的微信小助理,在線上解答讀者諮詢的時候,不僅獲取了很多消費反饋,還積累了大批讀者資源。然後在圖書的選品上,我們也將書店的特色延續到線上。」記者在微信群中看到,秒殺活動的圖書中不僅有《答案書》《傲慢與偏見》這樣長年駐紮書店暢銷榜的圖書,也有全套《灌籃高手》、蘇州木版年畫作品《康乾盛世蘇州版》這樣珍貴的圖書。「這些書物美價廉,此時買到絕對超值啊。」活動開始,讀者們已是摩拳擦掌。

邀請讀者,發布歡迎詞、規則、預覽,推出圖書預訂,確定客戶信息。活動中,幾百人的群裡一絲不亂,除了時不時讀者發出沒搶到的哀嘆,或者諮詢與解答。兩場秒殺活動不僅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讀者們還紛紛催起了下次活動書目的預覽,這給了金金極大的鼓勵。「我們甚至考慮了如果群裡大家都不參與,到時候怎麼救場。」金金笑道。她告訴記者,活動的頭一天中午12點到晚上11點,同事們就建群來模擬了好多次。「我感覺當我們主動尋求和開拓線上業務以來,員工全身心地投入進來。大家都考慮到很多方面,認真給服務『挑刺』,比如活動圖片的設計上怎麼突出書籍的元素,搶購的順序以哪個界面顯示的為準,一個人提出問題,大家就開始頭腦風暴,所以也避免了正式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直播帶貨

書店看到運營模式轉機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受這次疫情的影響,不光是方所,很多實體書店都在復工後開始探討如何進行線上引流,直播成了這其中的首選。

復工以來,言幾又在成都的10家書店均恢復營業。除了營業時間的變化外,該店還策劃了「精神食糧補充站」活動,開通了線上平臺,通過言幾又線上商城在線選書,實現言幾又圖書/產品的快速配送。「我們聯合餓了麼外賣平臺,以言幾又門店為服務中心,周圍三公裡範圍內接單配送,最快半小時可達。另外,我們還聯合了楊瀾、許知遠、樊登等文化名人開啟『以讀攻毒』全民閱讀行動,共同倡導在家閱讀。」言幾又書店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書店已經開通了圖書分享直播,邀請資深圖書編輯為大家線上解讀推薦書籍。「這樣的做法會推廣到全國的門店。我們也計劃把線上直播作為長期的計劃,利用言幾又多年的行業經驗和資源優勢,選擇一些比較流行的直播平臺如抖音等,將圖書的推薦做成更多元化的表達和傳播。」

自2月4日開始,鍾書閣的門店陸續開啟了直播,以往嚴肅而忙綠的店長們化身主播,開啟線上帶貨模式。「公司有一個團隊正專門探索總結,將很快向全國推廣。」鍾書閣成都店店長陳鵬介紹。

「因為是第一次嘗試,我們只準備了幾十套成人和兒童讀物。每天的秒殺活動是針對疫情期間做的一些線上引流嘗試,我們也在積極尋求合作,開拓一些新的渠道。接下來計劃邀請作家等在線直播,推出更多的線上活動,讓讀者宅家期間也可以參與豐富的文化活動。」金金介紹,「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是對我們的考驗,也是運營突破的轉機。實體書店對線上線下業務的拓展和整合,這都需要我們書店人的勇氣。」

(文章來源:成都日報)

相關焦點

  • 疫情發生後開業的全國最大實體書店落戶成都
    文軒BOOKS第二家店,不僅是成都城東最大的書店,更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開業的全國最大的實體書店。實體書店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0時代,圖書標準店,以賣書為業務主軸,關注的是「貨」;2.0時代,打造高顏值,多業態、多元化的複合型空間,關注的是「場」;3.0時代,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營造讀書氛圍,創建文化景觀,拉動文化消費,是圖書為媒介的智能化聚場,關注的是「人」。
  • 直播能否拯救實體書店?
    而在4月30日,白巖松的抖音直播首秀,以180分鐘直播加連線的方式,點對點六家民營書店,以直播籤書的方式為書店「帶貨」。「線上直播」是實體書店的第二春嗎?「雲直播」能拯救實體書店嗎?「海口的書店情況比全國整體情況好一些,基本已經恢復營業了,有些開設在商場等人口密集處的書店差不多也恢復正常了,但我們這些小成本的獨立書店,情況卻不容樂觀。」小車也感受到了壓力。從2月20日起,他開始在朋友圈帶貨,每晚一段書摘,賣一本書。不僅包郵,還額外送個帆布袋。
  • 員工出鏡直播,圖書外賣上線疫情時期的實體書店在悄悄練級!
    新山書屋(成都店)開網店、微店,維護微信社群,打造情感高粘度社群以轉化為帶貨能力強的私域流量。店員或店長出鏡直播書店帶貨,圖書與文創上線外賣平臺,……通過對多家實體書店的採訪,我們發現,疫情的不期而至,打亂了原本的計劃,但疫情也給了書店難得的冷靜期。疫情帶來的危機感,也形成了「倒逼」機制:它迫使書店人立即深入思考並及時行動起來,梳理過去積存的自身薄弱環節,做出有效的改革和調整。
  • 在中國加速布局 蔦屋書店的1100家店能否衝破實體書店困局
    在中國加速布局實際上,在蔦屋書店宣布在華拓展規劃前不久,就與成都軌道集團旗下的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正式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宣布將落戶成都TOD(公共運輸引導城市發展)項目。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的官方微信帳號「成都軌道城市發展」發布的信息顯示,根據雙方合作協議,蔦屋書店將積極參與TOD綜合開發項目的策劃、規劃、企劃等工作,雙方將針對成都TOD綜合開發項目設計定製化方案,開設「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品牌店和旗艦店。
  • 言幾又成都凱德天府店關閉 實體書店二次關店潮來臨?
    圖/言幾又官網聯商網消息:《聯商網》獲悉,言幾又成都凱德天府店將於5月31日閉店,關於閉店原因,品牌方給出的說法是基於公司品牌戰略調整。至此,言幾又成都還剩9家門店。據悉,成都凱德天府店是言幾又全國第一家門店,於2015年5月開業,至今開業共5年整。目前言幾又全國共有61家門店,主要分布在成都、上海、北京、西安、杭州、廣州、深圳、天津、廈門、重慶等各大城市,是拓展速度較快的民營連鎖書店代表之一。數年前,由於電商衝擊,實體書店經歷過一波倒閉潮。
  • 疫情加速轉型 實體書店的這些自救大法可以抄!
    2019年,各大實體書店都好像進入了一個「水逆期」。大牌如誠品和「老書蟲」也逃不過這波浪潮的衝擊,不難想像在它們背後,有多少無名的小書店無聲無息地消失在市場的大浪之中。據行業對1000餘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87.17%的書店沒有任何收入來源,37.02%的書店的資金儲備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42.02%的書店撐不到三個月。
  • 誠品再見,實體書店還好嗎?
    時間已至小暑,可實體書店似乎還沒有踏出寒冬。  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會在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  5月31日,「言幾又」全國第一店成都凱德天府店關閉,6月25日,方所重慶店終止營業,6月30日,物外書店漢口店宣布關門歇業……從目前的行情來看,這還是一份未完待續的名單。
  • 疫情下的杭州實體書店
    受疫情影響,杭州許多實體書店仍無法開始營業。據實體書店聯盟「書萌」於今年2月對全國1021家書店的調查,截至2月5日,90.7%的書店選擇停業,超過99%的書店沒有正常收入。在這段日子裡,有讀者關心:書店現在還好嗎?書店和書店人在做什麼?
  • 誠品再見,江蘇實體書店還好嗎?
    5月31日,「言幾又」全國第一店成都凱德天府店關閉,6月25日,方所重慶店終止營業,6月30日,物外書店漢口店宣布關門歇業……從目前的行情來看,這還是一份未完待續的名單。但與此同時,新面孔又相繼入場。江蘇實體書店數量居全國前列《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江蘇省城市書店數量位居全國前列。2019年城市書店數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中,有9個來自江蘇,分別是南京、南通、蘇州、無錫、淮安、徐州、常州、揚州及鹽城,這9個城市的實體書店數量均超過1000家。
  • 四川新聞丨疫情後國內最大實體書店成都開業
    請刷新試試今天(30日),由新華文軒打造的文軒BOOKS招商店正式開門迎客,書店有近1萬平方米的閱讀面積,每層樓都設置有不同的閱讀主題。成都市民 高鳳翔:這邊的整個就像中藥櫃一樣,我看這邊規則寫的是我們可以拿一個處方籤,比如說我覺得自己有焦慮症,我就可以拿一個焦慮症的處方籤,然後找到可能適合焦慮症的書就比較新奇。除了50個豐富多彩的閱讀主題空間,能容納300人的階梯演講廳也分外「扯眼」。
  • 單向街眾籌求救,實體書店到 「續命一刻」?
    如果單向街都覺得「活不下去」,那些沒有品牌效應的書店又是什麼狀況呢?「基本可以判定自2013年以來的實體書店回暖復甦期將宣告結束,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大範圍的中小實體書店應急調整,甚至閉店現象。」書萌創始人孫謙如此說道。
  • 「愛成都 717雲上本地生活節大型直播帶貨活動」來了
    由成都廣電雲上新視聽和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攜手打造的「愛成都 7.17雲上本地生活節大型直播帶貨活動」即將來襲。愛生活、會生活的成都人,可千萬別錯過。別著急,就在本周五晚,"愛成都 7.17雲上本地生活節大型直播帶貨活動"即將揭曉!活動精選本地優質商家,匯聚吃喝玩樂全網爆品,從7月17日晚6點到9點,在淘寶直播平臺,由雙方共同打造的帳號"成都雲上本地生活"上進行三小時品牌專賣。不光有大牌食品調味品裸價放量,美容美髮美牙瘦身驚爆套餐,還有休閒娛樂底價嘗鮮。
  • 上直播開網店 實體書店打破空間邊界
    來源:北京商報原標題:上直播開網店 實體書店打破空間邊界如今,為防控疫情而暫停營業的實體書店正將自己的陣地加速向線上轉移。2月5日,鍾書閣將自己的實體書店搬到了直播平臺上,而這已是鍾書閣近日來舉辦的第二場直播。與此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疫情發生以來,北京新華書店、北京圖書大廈等也紛紛向讀者推介線上售書平臺,推出相關優惠活動,一場實體書店的線上帶貨潮由此拉開帷幕。從以往單純的在線售書,到直播帶貨、限時搶購,疫情之下的實體書店通過多種嘗試在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
  • 新媒:中國新一代實體書店不得不採取「書店+」模式
    上海近年湧現20多家實體書店同樣是實體書店,不同的經營方式帶來迥異的結局,鍾書閣和鍾書書店的故事,折射出中國不同實體書店截然不同的命運。2010年前後,在圖書電商興起、電子閱讀習慣形成、商業空間租金上漲等因素衝擊下,以賣書為主業的傳統實體書店舉步維艱,虧損、倒閉成為世界各地書店的普遍命運。中國的實體書店在這股洪流中也沒能獨善其身,不過在經歷了陣痛後,「集體過冬」的實體書店近幾年似乎出現逆勢而上的勢態。
  • 實體書店在「字裡行間」尋找一線生機
    自2010年開始,曾經門庭若市、經營有方的北京「第三極書局」、「風入松」書店、上海「季風書園」的四家分店,廣州三聯書店天河店等小眾書店相繼停業。2011年年底,光合作用全國連鎖書店關門。2012年春節前夕,成都時間簡史書坊、上海萬象書店倒閉。春節後,上海書城淮海店關門調整。近日,福建老牌獨立書店曉楓書屋鼓浪嶼店,因不能承受狂漲8倍的房租,被迫關門,另覓新址。
  • 「聚焦」上海書展聚焦實體書店疫後發展之道
    8月13日,2020上海書展舉辦中國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年會暨長三角民營書店座談會。在中宣部印刷發行局指導下,17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實體書店、出版社、發行機構的代表共同探討疫情對實體書店經營的影響,探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實體書店如何化危為機、疫後重生。
  • 成都舉辦實體書店聯盟秋季沙龍,言幾又、鍾書閣、西西弗探討疫情下...
    今(20)日,成都市實體書店聯盟秋季沙龍在鍾書閣銀泰in99店舉辦,沙龍活動中,成都市書刊發行業協會會長陳麗為新申請加入成都市實體書店聯盟的西見集、萬卷堂、新匯購書中心的代表授牌,隨後,大家就「後疫情時代書店的發展」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促消費各省煞費苦心,領導逛書店下館子帶貨、香港1人發1萬
    由於疫情影響,步行街、旅遊區、飯店等線下實體生意一落千丈。隨著各省市地區進入「清零」階段,如何恢復群眾信心、提振消費,就成為各地政府的重點工作。 各地領導光顧之後,帶來不同規模的「帶貨」效應,有效提升了各實體企業營業狀況。採訪中,部分餐館老闆表示,「人流量比年前多了好幾倍,尤其是堂食,多達2/3。」一些人氣門店,甚至出現久違的排隊。 為了從「內部」帶動群眾的消費熱情,各地區各種消費券、補貼層出不窮。
  • 照亮實體書店的光,永遠來自消費者
    實體書店在這個寒冬裡,被狠狠撞了一個趔趄。關店、停業、客流銳減,成交額少得可憐。如果說,實體書店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核,那麼誰又來支撐起實體書店呢?直到驀然間看到許多消費者留給一些書店的字字句句,突然覺得,其實就像暗夜裡的光,只要消費者還在,書店就有希望。01離河書店「人有悲歡離合」,離河書店的名字,便取自於此。
  • 線上大求生,值不值得實體書店借鑑?
    其實,單向街書店只是陷入困境中的眾多實體書店的一個縮影,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所有實體書店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威脅與衝擊。困境之下,實體書店開啟了「自救」之路,以維持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同時,探索商業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