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公司怎麼做線下?賣了十年零食的良品鋪子有 5 招

2021-01-21 虎嗅APP


在一波「下半場」的論調中,中國網際網路的線上流量紅利已經進入尾聲。連曾經被奉為圭臬的小米模式也遇到了新的危機。


線上的獲客成本持續走高,線下,這個天然的流量集中地會不會有新機會?當越來越多的產品公司重新反思線下渠道的價值之時,那些從線下門店起家的公司有什麼可以借鑑之處?


我們最近和賣了十年零食,一直堅持開門店的良品鋪子聊了聊,發現在線下開門店的方法論上並不比推廣一個 app 要簡單。


良品鋪子在全國一共有 2000 多家門店。2015 年,這些門店給良品鋪子整個公司帶來的銷售額為 33 億。超過整個公司銷售額的三分之二。


反觀行業內的其他對手,大多在線上渠道做功夫。主攻線上的三隻松鼠依託網際網路渠道,在 2015 年賣出了 25 億元,被好想你收購的百草味,也在電商渠道興起之後,關閉了大量門店,實現了 2015 年 10 億的銷售額。


同樣涉水電商等網際網路渠道,良品鋪子沒有放棄線下門店的經營。他們預計今年把線下門店擴展到 3600 多家,並更新到第五代。從明確門店價值,到開店方式、門店人員管理經營等,他們有一整套自己的方法論。


明確線下門店的價值


成立於 2006 年,良品鋪子最早從武漢的門店做起,從 2006 到 2011 年,良品鋪子賣零食的渠道只有一個——門店。2012 年,食品電商開始成熟之後,良品鋪子開始涉足電商,並在天貓、京東、一號店等幾十個多線上渠道展開了銷售。


良品鋪子把公司的渠道按照重要程度分類,第一是門店;第二是電商平臺;第三是社交電商;第四是外賣類的本地生活;最後才是 app 終端。


良品鋪子的總裁楊銀芬如此強調門店的價值:「零食這個品類是介於標準化和非標準化之間的品類,未來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發生了變化,購買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固守門店的話一定會死。」


但是門店不可或缺,門店可以滿足用戶及時性的消費需求。它考驗企業的兩個能力:第一,品牌效應,第二,供應鏈的能力。


門店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其實運輸成本比線上還要低。當供應鏈效率提高的情況下,可以把很多成本攤薄。


門店最終的價值是當全渠道體系起來之後,通過 LBS 定位技術,把門店當成消費者服務的窗口,比如線上下單、門店提貨,比如門店送貨上門,還有一些代收快遞、收發快遞,有些增值服務。我們把它做成消費者對門店綜合購物的體驗中心,價值是非常巨大的。


在明確了門店的價值之後,良品鋪子的門店從成立初就處於擴張狀態:從 2016 年的 18 家到 2017 年的 30 多家,2008 年的 72 家到 168 家、620 家、700 家、1300 家、2000 家。


從一個個城市做起,不著急把攤子鋪大


良品鋪子 2000 家門店分布於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河南等省,儘管已經經營了十年,他們都還沒有踏入北上廣這三個一線城市。


2016 年良品鋪子開始在深圳開了幾個店,也進駐蘇州,他們把深圳和蘇州作為進軍華南和華東的實驗場。


如果畫一個地圖,你就會發現,這些門店像葡萄串一樣緊緊地聚集在一起。


楊銀芬在一次採訪中告訴極客公園,良品鋪子開店的模式一定要以點帶一條線、一條線帶一個面,這種開店策略才是最經濟的,跳躍式、下象棋的做法會讓配送成本、促銷成本、人員配置成本變得非常高。


「(以武漢為例)我們在武漢的店是非常密集的,基本上在一個十字路口的十字路口四個,有的十字路口八個。我們當時的戰略意圖就是把武漢圍成像鐵桶一樣,所有人進不來。我們也有競爭對手進去開個店,最後都退出了,這是特殊條件下開店的策略。


北京市場非常大,我們打北京的策略一定不是以店來取勝,打北京一定用線下店加電商策略,用新辦法打北京市場,不是靠開店密集。」


良品鋪子門店事業部總裁莫俊介紹,新開一個城市時,他們會從海陸空三個角度去開拓。首先進行商品調研,然後品牌開始造勢,和當地的合作夥伴比如外賣平臺溝通,打開品牌知名度。這樣,當門店開業,用戶也已經熟知良品鋪子了。


憑藉著這種開店節奏和策略,良品鋪子在深圳開業的第一天就實現了超過 3 萬元的銷售額,門店單店盈利則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上升。並且在整個公司的營收中佔據極大份額。


門店不是孤島,打通門店銷售和其他渠道


門店只是多渠道中的一環,良品鋪子希望把它和線上的渠道打通。也就是說,會員無論是通過門店、京東、天貓等,都可以被識別唯一的身份。會員的權益、折扣、積分也就會被打通。


他們把這種連通的嘗試稱作——全渠道化。為此他們從 2016 年到 2018 年每年給 IBM 投入 5000 萬,讓其在軟體的構建和解決方案提供幫助。


在良品鋪子看來,零食是高頻的、剛需的,面向的用戶很年輕。這些在數位化環境中生活的用戶必須通過全渠道建立聯繫。


在員工的 KPI 設定上,公司也仍然強調協同的價值。他們對員工進行一體化考核,將門店和電商的指標分給分公司的總經理,通過 CRM 系統和微信把消費者數位化。


「如果不實行一體化考核,大家每個人(在業績上會爭),這個是我的,那個是他的,這樣中間就割斷了,所以就會形成天然的壁壘。」


層層迭代的產品創新


在打通渠道的基礎上,良品鋪子想做第五代門店的升級。楊銀芬介紹,第五代門店不僅僅做陳列的優化和設計的優化,還要藉助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當用戶經過門店時,WIFI 的信號會記錄經過多少人,有多少人進來,有多少人買了。轉化率、獲客成本、第二次貢獻等據模型就會形成,會把更多促銷信息精準地推給用戶。


2015 年 10 月,他們剛剛完成 500 家門店的第四代改造,在店內增設、擴建休息區,從食品店轉為休閒體驗店。


在選擇改造門店的順序時,他們主要考慮三方面因素:首先看店址,優先升級商圈店面,其次是社區店面;第二看店面面積,優先升級現有 60 平方米以上的店面,而之後陸續擴張或關閉十幾二十平方米的小店;第三看銷售業績,優先升級銷售業績排名靠前的店鋪。


除了零食,良品鋪子還在增加水果、早餐等品類。在武漢,他們已經開了 60 多家包含水果的門店。

良品鋪子集團營銷副總裁趙剛告訴極客公園,水果這個品類大大增加了用戶的購買頻率。原來一個用戶平均在線上線下的年消費次數是八次,屬於中等頻次,水果品類的增加可以讓每個用戶每年至少增加三次消費。在萬達天階,他們則開始嘗試開全品類店,提供早餐和晚餐。


通過品類的拓展,良品鋪子希望用戶從中等頻次的零食消費過渡到高頻次的消費。


託管加盟模式和門店的員工激勵


良品鋪子不是自己一家一家地去選址,找店,開店。他們用加盟的方式實現門店的擴張。


和自主經營的加盟方式不一樣,良品鋪子選擇託管式的加盟,加盟者提供門店,繳納加盟費和首次進貨的貨款。門店的經營活動,包括裝修、促銷和商品定價等都由良品鋪子總公司來負責。


這樣,既可以解決公司層面在找店鋪層面上的繁瑣程序,又可以控制服務的品質和標準。


在員工層面,良品鋪子實行的是門店激勵的方式,員工的等級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逐步提升。


良品鋪子門店事業部總裁莫俊介紹,當員工進入熟練級別之後,就會提供承包一家店的機會,對他的銷售業務進行兩年的預測,如果每個月超出就會有銷售分紅。


銷售提升後,就會拉員工進行合夥級別,一起進行經營合作,控制成本,提高利潤,有超額利潤就會分紅。最高級別是員工加盟,也即是投資級別,讓員工加盟到門店中。


有了員工的晉升機制,員工的積極性提到提高,流失率也可以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這樣,服務的質量就可以得到保障。

相關焦點

  • 從良品鋪子玩網際網路+零食,看線下店鋪怎樣做營銷和獲客?
    去年又注意有贊創始人白鴉在演講中特別提到了良品鋪子的案例,在微分銷上儼然有了話題性。今年國慶期間,我們老家的縣城竟也開了分店,至少在湖北本地開始向四線城市滲透。論知名度,良品鋪子可能還不及走純電商模式的三隻松鼠,要是回到無數線下商鋪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如何利用網際網路來做大自身品牌這個時代大命題上來講,良品鋪子商業模式的研究和借鑑價值就突顯出來了。
  • 良品鋪子,網際網路經濟下的「兩元店」
    三隻松鼠做的是純網際網路模式,但是2016年開始布局線下「三隻松鼠投食店」,從2016年到2018年的廣告支出分別為1.24億、1.37億和1.44億。影視植入上,三隻松鼠選擇了《歡樂頌》《好先生》《微微一笑很傾城》《小別離》等熱播劇。為什麼良品鋪子需要如此大規模的廣告投入?
  • 良品鋪子:用自定義產品打造新零食市場
    短短十年間,良品鋪子從一家僅有8名夥計的傳統店鋪,一路擴張至1900多家線下門店、9000名員工的「全渠道」零售平臺。良品鋪子的嬗變密碼是什麼?  靠賣堅果起家  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的良品鋪子物流基地一片繁忙,倉庫內的零食琳琅滿目,令人應接不暇。
  • 「網際網路零食BAT」:百草味轉手,良品鋪子上市,三隻松鼠呢?
    這並不是這段時間中的第一起「雲上市」實例,但主角頗有看頭,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是被外界稱之為網際網路零食界「BAT」的一員,另一方面是他的上市之路一度不算平順,他就是良品鋪子。略顯巧合的是,被一同歸入網際網路零食界「BAT」的另一「友商」的百草味,在良品鋪子上市前夜被好想你宣布轉手給百事:2月23日晚間,好想你公告稱,公司與百事公司達成最終協議,擬通過現金出售的方式,向百事飲料(香港)有限公司出售上市公司持有的百草味母公司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雙方協商確定的企業價值為7.05億美元
  • 靠高端零食殺出重圍,良品鋪子上市後還要幹什麼?
    「在這個特殊時期,通過視頻方式與大家一起見證良品鋪子上市敲鑼,我的心情十分激動。怎麼也沒有想過我們會成為上交所第一家遠程視頻上市的企業。」從科龍電器分公司總經理的職位上辭職後,楊紅春謝絕了很多電器行業的邀約,四處籌資在武漢開了第一家良品鋪子,賣零食。之所以將品牌名字定為「良品鋪子」,用楊紅春的話說,就是寓意品質第一。
  • 良品鋪子用數位化驅動全渠道 零食大王目標是全球領先
    而作為擁有2100家門店,全渠道會員總數超3000萬,2016年銷售額60億元的零食品牌……良品鋪子一直是全國零食企業全渠道商業模式的代表,順著它的發展規律,我們可以觀測到一個以數位化技術驅動全渠道戰略的真實樣本!線下2100家門店,還有上百個線上渠道,良品鋪子是如何做到線上線下一盤棋的呢?
  • 專注品質做不一樣的零食,良品鋪子要讓消費者自由選擇渠道
    怎樣在萬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楊紅春有著清晰的思路:「大眾化零食上競爭非常激烈,一貫的方法就是價格戰。我覺得這條路子不適合良品鋪子。我們堅守高端的路線,堅守做品質的路線,然後成就了今天的良品鋪子。」對于堅守公司的高端品質,良品鋪子制定了完善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
  • 零食這條賽道,我為何極其看好良品鋪子?
    良品鋪子是A股的「新生兒」,今年2月份才剛剛上市。這個公司和三隻松鼠差不多,只不過它主要業務是肉類食品,三隻松鼠主打堅果類零食。目前來看,三隻松鼠營收規模最大,是休閒食品行業的龍頭。但要是比成長性,貝殼投研更看好良品鋪子。
  • 良品鋪子上半年營收36億:線上線下佔比持平,加碼兒童及健身零食市場
    8月27日晚間,良品鋪子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下稱「中報」)。中報顯示,2020年1-6月,良品鋪子營業收入為36.10億元,同比增長3.02%,歸母淨利潤為1.61億元。對此,良品鋪子在業績公告中指出,受全國疫情影響,本期收入增長幅度較小,本期淨利潤下滑主要受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下降的影響。疫情期間,公司線下門店收入影響較大,尤其公司在武漢地區門店較多,門店經營受疫情營銷較大。但公司在二季度盈利能力下滑已經趨緩。
  • 網紅零食一年賣50億,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為什麼都急著上市?
    據良品鋪子公司財報顯示,2015~2017年度,其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1.1億元、42.3億元和53.7億元,但與此同時,其同期淨利潤分別只有4700萬元、1.05億元和1.18億元。 可見,其實良品鋪子的利潤並不高。2015~2017年度,良品鋪子的毛利率分別為32.7%、32.7%、29.4%(與產品線有關),而同期的淨利潤僅為1.5%、2.4%、2.2%。
  • 良品鋪子上市休閒零食市場格局生變?
    作為良品鋪子投資方和股東,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也特意錄製了視頻,這也是她第一次參加「企業遠程上市儀式」。談到投資,徐新表示,之所以十年前會投資當時規模還很小的良品鋪子,是創始人的初心,也是「良心品質,大家的鋪子」的理念打動了自己。誰在引領休閒零食市場?
  • 良品鋪子,先有「良品」才能成「鋪子」
    「良品」營銷+「良」品 據天眼查APP顯示,從創立到上市,良品鋪子先後接受融資共四次,深受資本市場寵愛。在其公司簡介上有一段「旨在成為休閒零食第一品牌」的話,似乎是良品鋪子對零食這個擁有3萬億市場規模的行業的雄心壯志。
  • 良品鋪子創始人楊紅春: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做高端零食
    良品鋪子線下店面相比於恰恰食品,或三隻松鼠來說,良品鋪子在競爭策略上有很大不同,比如,洽洽食品的核心是瓜子,但良品鋪子的核心既不是瓜子也不是堅果,而是盯著零食做。良品鋪子是做零食品類具象化,而食品企業多半都是選擇一個產品,把需求具象化。為何良品鋪子是這樣的邏輯?楊紅春對雷帝網表示,產品的具象化策略來得快,但不適合良品鋪子,良品鋪子市場細分和競品的市場細分不一樣,有自己市場細分的商業邏輯。良品鋪子是綜合品牌,市場細分是細分用戶的需求,不是細分產品的需求。
  • 零食零售良品鋪子也要上市了,已經開了 2000 家店?
    上市計劃傳了一陣的零食公司良品鋪子公布了招股書。良品鋪子 2017 年營業收入為 53.7 億元,2015~2017 年年複合增長率為 31.5%。2017 年它的淨利潤為 1.18 億元,同比增長 12.4%。
  • 「零食大王」良品鋪子要上市了,會是投資的好標的嗎?
    投資者比較關注的是,被稱為「休閒零食大王」的良品鋪子上市之後會成為投資的好標的嗎?一、要憑良心做零食,良品鋪子覆蓋千餘種產品「既然是做食品的,就要憑良心來做吃的,食品安全最重要。」良品鋪子對線上和線下的渠道均進行了布局,通過大力構建和完善全渠道服務體系,以實現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良品鋪子的線下門店主要集中於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區,陝西、廣東、江蘇等市場仍處於初步開發階段,未來公司擬拓展更多新的區域市場。根據良品鋪子的官網顯示,良品鋪子目前擁有超過2100家門店,全渠道會員總數超過8000萬,是4億人的零食首選。
  • 沉默的真相有點火,良品鋪子有點「煩」
    但壞消息是,今年受疫情影響,「零食三巨頭」的一場線上之爭勢在必行,良品鋪子即便深耕休閒食品行業14餘年,但自身優勢在線下而非線上。同時,休閒零食行業歷來有增收不增利、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從今年上半年的年報來看,良品鋪子和三隻松鼠又選擇了同樣的道路,不約而同進軍細分市場,未來成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 光靠零食一年掙80億,良品鋪子找準了什麼市場
    良品鋪子從2006年第一家門店到現在全國範圍內超2000家門店,得益於風口,也得益於公司的態度。顧客想要的食品,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安全,二是口感好。根據公司招股書,在安全觀下良品鋪子針對每一批產品都必須先進行感官檢驗,所有抽檢產品在經過感官檢驗合格後,再由檢驗中心進行理化檢驗。
  • 百草味賣身百事 良品鋪子忙上市:乾果零食江湖風雲再起
    就在今天,百草味的競爭對手良品鋪子成為了上交所新設「網絡上市儀式」 的首家「雲敲鑼」公司。良品鋪子早在2014年就曾計劃赴港上市。赴港上市無果後,再轉戰A股,於2018年6月向證監會遞交IPO申請材料。如今,終於將登上A股舞臺。
  • 良品鋪子「高端零食」高在哪
    作為一家今年初成功 「雲掛牌」的企業,良品鋪子(603719.SH)今年前兩季度營收均穩定增長,但財報一出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良品鋪子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淨利背離,增收不增利也讓其「高端零食」戰略更顯尷尬。
  • 業績大降,股價暴跌30%,良品鋪子「高端零食夢」會破嗎?
    作為A股的"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鋪子為何逐漸不受消費者待見?在競爭激烈的零食市場中,良品鋪子又該如何保住自己的領先地位? 線下起步,線上爆發 和目前很多直接從網際網路起家的零食企業不同,良品鋪子是從線下門店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