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品鋪子玩網際網路+零食,看線下店鋪怎樣做營銷和獲客?

2020-12-23 金評媒

作者: 李星   

2010年從武漢起步的時候,良品鋪子主要是賣堅果、果乾之類的零食,在鬧市區開了一些分店,比較受附近學生或上班女白領喜歡,我還記得他們家的菠蘿乾味道不錯。去年又注意有贊創始人白鴉在演講中特別提到了良品鋪子的案例,在微分銷上儼然有了話題性。今年國慶期間,我們老家的縣城竟也開了分店,至少在湖北本地開始向四線城市滲透。

論知名度,良品鋪子可能還不及走純電商模式的三隻松鼠,要是回到無數線下商鋪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如何利用網際網路來做大自身品牌這個時代大命題上來講,良品鋪子商業模式的研究和借鑑價值就突顯出來了。

他們的創始人團隊之前是做科龍冰箱的銷售,走的是自建線下渠道的重模式,從我光顧幾家店鋪看,店內零售的產品、店鋪的包裝及POP、員工素質都實現了標準化。而有有意思的是,據公開的營收數據2015年良品鋪子營收45億元,其中線上銷售額佔12億元(待考),電商模式與線下店鋪之間形成了不錯的互補,稱得上是由線下走線上的O2O成功案例。安利良品鋪子不是本文的目的,線下商鋪從中能得到操作層面啟發才有意義。

一、如何解決線下店鋪與電商渠道之間的衝突是轉型關鍵 

電商跨區域性與線下店鋪服務半徑的本地化一直是很難克服的矛盾,過去一直認為電商會壓縮傳統店鋪的生存空間;再加上以往各個區域代理商拿扣點不一,公司層面做電商會與代理商爭利,因此很多企業不能嘗試電商模式。

隨著電商用技術把邊際成本降低,用伺服器+線上平臺的方式大大提升(虛擬)顧客的接待量,把人工服務成本降低,這個優勢隨著勞動力成本加劇甚至比網絡的傳播優勢對零售業有著更大的衝擊。

良品鋪子的經營模式大體上是找到原料加工商做OEM(貼牌),做好品控,在銷售端是自建線下店鋪打下樣板,再吸引本地商戶改裝門店做加盟商,這其實是市場的常規打法。良品鋪子各大電商平臺都進駐了,子啊公眾號中開通了有贊商城,其做起來的原因大概有三點:

(1)產品適合做電商,零食方便運輸、定價也可以統一(把利潤分配好,消除串貨問題),這其實也是所有零食品牌的機會。我有注意到,良品鋪子甚至開始賣滷肉了,在產品研發上開發了越來越多的品種,商城的SKU(貨源)比較豐富。

(2)品牌年輕化,良品鋪子是2010年成立幾乎同步趕上了移動網際網路浪潮,而要想在無數零食品牌中存活下來,只能抓住年輕人的喜好讓品牌娛樂化,這點和同在武漢的周黑鴨有點相似。之前良品鋪子的代言人是樂嘉,現在是黃曉明,主打年輕女粉絲,在零食比較講究「女性思維」,詳讀筆者的文章《做O2O一定要懂女人》。零食行業的「品牌效益」優勢明顯,品牌強勢既能保證商家在供應鏈上挑選優質上遊合作商;又可以不斷吸引和收編一些地方店鋪加盟。

(3)激活線下流量,光把散客轉化為回頭客還是不夠的,還把顧客信息數據化,這樣才能擺脫實體店在營銷上的被動局面。白鴉分享過良品鋪子一個比較厲害的吸粉辦法,在各個店鋪都有一個專門的試吃區域,用戶必須要關注良品鋪子公眾號或者微博之後才享有試吃權限,在購物小票上也有二維碼,掃描之後可以抽獎也可以有優惠劵。粉絲對品牌已有了切身了解,即使不便到店消費也可在手機下單,比單純逛網店要多一份信任感。 

二、連鎖店品牌營銷網際網路化,跟著年輕人的喜好才不會落伍 

線下店鋪的營銷一般沒有多大的擴張性,畢竟大多是加盟店,耕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這就需要總部在營銷上火力足夠猛。良品鋪子的表現可圈可點。下面結合良品鋪子的一些噱頭足的策劃案例,

有些受限於資源不好複製,一些迫切需要做大品牌的連鎖商家可以體會出其思路:

(1)與吳聲老師合作定製了「場景革命」的零食禮包,讓吃零食也變得場景化,零食本身就具有社交屬性,這樣讓零食產品包裝本身就是一種銷售手段。

(2)良品鋪子在北京像網際網路公司那樣開發布會,並組織粉絲去旅遊,當然圈內的KOL都會去捧場。良品鋪子之前的Slogan是「粒粒皆珍品」(強調產品功能屬性),現在門店上統一換成「讓嘴巴去旅行」,強調是的是品牌的體驗。

(3)他們最近發布一款代餐功能的禮包「一代佳仁」,這點有點像香飄飄現在主打「小餓小困喝香飄飄」,休閒食品沒有代餐消費高頻,新品推廣招募各地網紅做直播全程21天,突出這款產品正好滿足21的能量。未來網紅的主要盈利方向是和企業合作做營銷,而不是要粉絲打賞,網紅深入線下店鋪直播是實體店的優勢。

(4)與天貓商城合作推出「超級品牌日」活動,邀請了90後人氣女星楊紫在天貓做直播,天貓直播比較適合大品牌,淘寶直播更適合小店鋪,明星直播在粉絲圍觀效應是最強的,在直播中就有購物車和搶購連結,。直播讓購物便捷化、可視化、變得好玩。那些一直唱衰直播的人,心理有問題,不用理會!

(5)與眾多微信大V公眾號如同道大叔、十點讀書、二更、神州專車、凱叔講故事等一起推出 「微信超級品牌日」活動,實現各個公眾號粉絲之間的勾兌共享,藉助多個大V聯合宣傳又降低了流量推廣成本。這樣跨界營銷好處在於大家的微商城又有了銷量,跨界越來越成為網際網路營銷的基本特徵。 

三、小規模的傳統店鋪怎樣低成本的拉新、留存?

良品鋪子在直播(網紅)營銷、跨界、平臺合作等長袖善舞,並且有資本推動(投資人是今日資本的徐新),做的是全渠道銷售,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非常大,請明星代言、做直播策劃、流量推廣都比較燒錢,側面也可以看出零食是一個毛利很高的行業。

那麼,小規模的連鎖連鎖及夫妻店怎麼做網際網路+門店呢?這也一直是筆者所關心和思考的問題。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策劃人李星只能從商家拉新難、獲客成本高的痛點上做一些簡單的分享:

(1)不管店多小,還是得有一個公眾號做宣傳或者分銷。一般會有營業執照,可以做成認證的服務號或訂閱號。阿星就曾經為一家寫字樓做快餐的老闆設計一套吸粉辦法,在餐盒上打上店家公眾號二維碼,顧客可以加老闆或員工的微信,只要轉發一次推廣消息就可以享受一次半價優惠;還幫助這家餐店接入了人人店的微信三級分銷讓粉絲自動為店鋪做口碑傳播,拉新和轉化的效果也比較好。

(2)像良品鋪子之類的連鎖店適合做電商,而線下商鋪入駐本地生活O2O平臺。比如鼓勵用戶分享自拍到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糯米、口碑等籤訂入駐合作協議,哪怕多家一點入駐費,儘量避免籤獨家,讓自家成為各個O2O平臺爭搶的對象,目前看來這幾家是不分伯仲,誰也吃不掉誰,一旦合併在各家都有自己的運營店鋪,也能佔據一定優勢。支付寶口碑最近推出了「口碑客」線下商戶可以自制優惠劵由推廣者認定,一旦用支付寶掃描支付後,屬於推廣者的收益會自動返到其帳戶上,這種CPS的模式也很適合線下店鋪。

(3)最低成本的營銷工具就是微信了,很多人對微商刷存在感比較排斥,但微信絕對是天然的營銷工具,應善加利用。一個微信好友上限是5000人,只要能夠出10%的老顧客就可以養活一家小店,每天只有1%的顧客下單就成功了。店鋪老闆不應該怕被騷擾,可以多開幾個業務微信號讓顧客加,不斷把店內的客戶中篩選出一個回頭客,把成交的弱關係轉化為有情感屬性的強關係。行勝於知,就不贅述了。

總之,線下商家能從良品鋪子那裡學到些什麼? 比如線上線下的渠道融合、網際網路營銷以及對電商、O2O、微信平臺的駕馭,都是一個較好的商業案例。線下連鎖有品牌營銷玩法,小商家也有草根化生存方法,都離不開對移動網際網路的利用。線下玩網際網路化的優勢在於有旱澇保收的線下業務做基礎,再把電商或O2O平臺、公眾號、朋友圈等當做銷售工具,更方便地服務人,更快地分銷產品。可以說,越是產品可靠、信譽好,在線下紮根的商家機會會越來越多。

以上文字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金評媒立場,禁止轉載。

李星

李星-策劃人-科技自媒體,專注於家庭生活消費O2O研究,公眾號lixingo2o。虎嗅、創業邦、鈦媒體、i黑馬、億歐網、投資界等科技媒體專欄作者。更多作品:百度或微信搜"lixingo2o"聯繫方式:QQ和微信都是1598145405。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公司怎麼做線下?賣了十年零食的良品鋪子有 5 招
    在一波「下半場」的論調中,中國網際網路的線上流量紅利已經進入尾聲。連曾經被奉為圭臬的小米模式也遇到了新的危機。線上的獲客成本持續走高,線下,這個天然的流量集中地會不會有新機會?當越來越多的產品公司重新反思線下渠道的價值之時,那些從線下門店起家的公司有什麼可以借鑑之處?我們最近和賣了十年零食,一直堅持開門店的良品鋪子聊了聊,發現在線下開門店的方法論上並不比推廣一個 app 要簡單。良品鋪子在全國一共有 2000 多家門店。
  • 從良品鋪子花式植入《如意芳霏》看高端零食如何深挖傳統文化內核
    曾憑藉《烈火如歌》中腦洞大開的創意廣告成功打入古裝劇的良品鋪子,已然形成了一套特色方法論,將植入廣告做成「加分項」。最近,良品鋪子與古裝甜寵劇《如意芳霏》的深度合作玩出新花樣和新高度,引發業界關注。今晚劇集在熱議中迎來大結局,但凡是看過這部劇的觀眾,都會對劇中經常出現的良品鋪子印象深刻,專屬定製的店鋪、木製食盒、布藝錦囊等道具在不同的場景和情節中出現,由明星單品「棗夾核桃」變身的「如意棗」,更全程見證了肅王徐晉和肅王妃傅容甜蜜愛情的定情,也成為觀眾追劇時手邊必備的零食。
  • 會玩IP的良品鋪子,讓《九州縹緲錄》裡的零食鋪子穿越回現代
    9月,休閒零食行業裡最會組cp的良品鋪子又出來寵粉了。今年夏季熱播劇《九州縹緲錄》剛落下帷幕,良品鋪子就將九州世界裡的「良品鋪子」搬到了湖北武漢。從同道大叔星座店到吳亦凡「凡式音樂主題店」,再到《築夢情緣》快閃店和敦煌元素快閃店,良品鋪子這些年用IP店寵過的粉絲可不少。
  • 良品鋪子,網際網路經濟下的「兩元店」
    三隻松鼠做的是純網際網路模式,但是2016年開始布局線下「三隻松鼠投食店」,從2016年到2018年的廣告支出分別為1.24億、1.37億和1.44億。影視植入上,三隻松鼠選擇了《歡樂頌》《好先生》《微微一笑很傾城》《小別離》等熱播劇。為什麼良品鋪子需要如此大規模的廣告投入?
  • 「零食大王」良品鋪子要上市了,會是投資的好標的嗎?
    投資者比較關注的是,被稱為「休閒零食大王」的良品鋪子上市之後會成為投資的好標的嗎?一、要憑良心做零食,良品鋪子覆蓋千餘種產品「既然是做食品的,就要憑良心來做吃的,食品安全最重要。」良品鋪子對線上和線下的渠道均進行了布局,通過大力構建和完善全渠道服務體系,以實現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良品鋪子的線下門店主要集中於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區,陝西、廣東、江蘇等市場仍處於初步開發階段,未來公司擬拓展更多新的區域市場。根據良品鋪子的官網顯示,良品鋪子目前擁有超過2100家門店,全渠道會員總數超過8000萬,是4億人的零食首選。
  • 良品鋪子——雙線發力、全國擴張的休閒零食巨頭_新財富網
    良品依據線下門店優勢,且基於其前中後臺建設打通,阿里數據銀行與全域營銷預計充分賦能良品,良品也有望藉助AIPL和FAST模型全面提升人貨場匹配效率。同時,2020年直播電商預計再度發力或給良品帶來新機遇,助力良品線上高增長。對比絕味、百果園等其他業態,良品全國化品牌的開店空間更大,並且休閒零食口味差異小、擴張屬性更佳,萬店空間存在,中期可看至5000家以上。
  • 良品鋪子:用自定義產品打造新零食市場
    從贊助熱播真人秀「爸爸去哪兒」,到2016年春節亮相紐約時代廣場,再到牽手千名網紅打造歐洲杯看球零食桶;從開建休閒食品產業園,到首家全品類零食專賣店開業,再到斥巨資打通「全渠道」鏈條……  這兩年,一家來自湖北武漢的零食企業——良品鋪子颳起一陣又一陣旋風,迅速成長為零食行業排名第一的品牌連鎖企業
  • 專注品質做不一樣的零食,良品鋪子要讓消費者自由選擇渠道
    怎樣在萬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楊紅春有著清晰的思路:「大眾化零食上競爭非常激烈,一貫的方法就是價格戰。我覺得這條路子不適合良品鋪子。我們堅守高端的路線,堅守做品質的路線,然後成就了今天的良品鋪子。」對于堅守公司的高端品質,良品鋪子制定了完善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
  • 「網際網路零食BAT」:百草味轉手,良品鋪子上市,三隻松鼠呢?
    這並不是這段時間中的第一起「雲上市」實例,但主角頗有看頭,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是被外界稱之為網際網路零食界「BAT」的一員,另一方面是他的上市之路一度不算平順,他就是良品鋪子。緊接著的第二點中提道:「未來上市公司必將投入更多的資金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品類,做大做強公司主業,或者尋求與健康食品相關的投資和產業布局機會,助推公司向健康食品領域擴張。」之後的第三點中,就指出了業內競爭激烈的事實:「網際網路休閒食品行業的競爭也進入 白熱化階段,包括郝姆斯在內的休閒食品企業都面臨著較大競爭壓力」。
  • 良品鋪子變形記:休閒零食如何在購物中心講新故事
    甚至於有些消費者就是被這些設計吸引過來,玩一玩、坐一坐之後,也順帶購買了不少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傳統良品鋪子門店主要設在居民聚集區、辦公聚集區和重要商圈裡面。像漢街旗艦店這類達400平米的旗艦級店鋪還是很少見,這還得與良品鋪子的自我革命講起。據了解,從2006年到2011年,良品鋪子啟動了三代店鋪改造升級。早期雖然迭代頻繁,但基本上圍繞基本購物、視覺裝潢做文章。
  • 良品鋪子:為何打造「零食魔法城堡」這樣一個快閃店
    今年雙十一,天貓攜手全國近百家知名品牌打造了近百家快閃店,以構建天貓倡導的理想生活在線下落地的場景。一時間,各快閃店腦洞不斷,創意紛呈。其中,良品鋪子打造的「會動的魔法城堡」堪稱獨樹一幟,讓消費者蜂擁而至,玩得盡興、看得精彩、買得任性,開啟獨特的邊看邊玩邊買模式。
  • 良品鋪子用數位化驅動全渠道 零食大王目標是全球領先
    自建渠道變的刻不容緩了,尤其在:消費升級,線下復甦,消費者變的越來越重視體驗的大趨勢之下,不做線下店必死已經成了諸多品牌的共識。一如幾年前洞悉零售本質的黃若們早已做出的判斷:電商行業的競爭優勢會日益重歸線下,重歸商業本質,但就歷程而言:線下根基紮實的品牌,學一學電商營銷向線上走容易,但依靠幾年的網際網路紅利快速崛起的線上品牌要扎入線下的難度就會是前者的許多倍。
  • 良品鋪子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點評——高端零食前景廣闊
    CR5佔比不足30%,可以肯定的是,線下市場集中度還將顯著低於網上。我們從良品鋪子的2019年的年報營運收入數據就可以看出這種情況。3、要從較為同質化的產品競爭中勝出,走高端、樹品牌是核心思路。,實現了線上線下業務的均衡發展。
  • 標榜高端零食的良品鋪子:線上毛利率為什麼不及行業平均?
    作為一家在2020年年初上市的湖北企業,良品鋪子在今年前兩季度營收均穩定增長,但財報一出,股價卻應聲大跌,著實讓人大跌眼鏡。《每日財報》注意到,疫情期間,良品鋪子不僅與流量大V開啟線上帶貨合作,還將實體店變成直播間,實現了線上銷售量對線下的趕超。
  • 靠高端零食殺出重圍,良品鋪子上市後還要幹什麼?
    2019年年初,良品鋪子在行業裡率先提出高端零食定位。做高端零食具有一定的挑戰,零食怎麼做高端?消費者能不能接受新的品牌定位?良品鋪子開始了這一場行業的高端探索。2019年以來,良品鋪子對120款產品進行了升級,涵蓋堅果、紅棗果乾、海味、肉類、麵包蛋糕、餅乾膨化、兒童零食、糖巧、花茶衝調和飲料飲品10個品類。
  • 良品鋪子上半年營收36億:線上線下佔比持平,加碼兒童及健身零食市場
    8月27日晚間,良品鋪子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下稱「中報」)。中報顯示,2020年1-6月,良品鋪子營業收入為36.10億元,同比增長3.02%,歸母淨利潤為1.61億元。對此,良品鋪子在業績公告中指出,受全國疫情影響,本期收入增長幅度較小,本期淨利潤下滑主要受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下降的影響。疫情期間,公司線下門店收入影響較大,尤其公司在武漢地區門店較多,門店經營受疫情營銷較大。但公司在二季度盈利能力下滑已經趨緩。
  • 良品鋪子上市,百草味賣身,休閒零食上演三國殺
    良品鋪子線下實體店成立於2006年的良品鋪子,如今已經走過了近15個年頭。《零售圈》認為百事對百草味的收購,將一改中國休閒零售的格局,相比良品鋪子的線下店鋪能力和三隻松鼠的線上店鋪能力優勢,百事的渠道能力遠遠在兩者之上,而百草味的通路渠道銷售也一直是其優於良品鋪子和三隻松鼠之處。本次收購後百事依靠其強大的渠道能力,營銷能力,管理能力,或將成為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的勁敵。
  • 沉默的真相有點火,良品鋪子有點「煩」
    但壞消息是,今年受疫情影響,「零食三巨頭」的一場線上之爭勢在必行,良品鋪子即便深耕休閒食品行業14餘年,但自身優勢在線下而非線上。同時,休閒零食行業歷來有增收不增利、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從今年上半年的年報來看,良品鋪子和三隻松鼠又選擇了同樣的道路,不約而同進軍細分市場,未來成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 良品鋪子市值超三隻松鼠:品牌營銷VS流量之爭
    企業品牌營銷VS流量之爭良品鋪子與三隻松鼠存在差異性,有幾點:1.三隻松鼠是主打堅果,是選擇一個產品,把需求具象化。良品鋪子的核心既不是瓜子也不是堅果,而是盯著零食做。比如,良品鋪子做綜合果仁產品的思想是從細分人群健康營養需要分年齡段,做兒童類型的,媽媽類型的,老年人的類型的。
  • 良品鋪子百草味三隻松鼠 誰才是你心目中的零食第一品牌
    時勢造英雄,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一切皆有可能。乘著這股旋風三大休閒零食品牌已成為巨頭,最近休閒零食品牌也比較熱鬧。我也算是個吃貨,就和大家聊聊這三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一,三大品牌的基本信息以及經營情況  1,百草味  2003年誕生於浙江省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