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道新疆特色美食,紅柳烤肉已在全國多地走紅。不過,在其原產地新疆,一則「減少或不使用紅柳籤子製作烤肉」的倡議於近日發出。
6月21日,烏魯木齊飲食服務行業協會通過其微信公號「 食全食美0991」發布消息稱,烏魯木齊飲食服務行業協會鄭重向全疆餐飲行業發出《倡議》:減少或不使用紅柳籤子製作烤肉。
《倡議》稱,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播出後,紅柳烤肉作為新疆傳統美食迅速走紅全國各地,美食火了,紅柳用量大幅增加。據統計,從2016開始,全國各地紅柳籤子的購買量同比增長30%,目前新疆烤肉串25%使用紅柳籤子,烏魯木齊市每天銷售近1萬串紅柳烤肉,消耗近4000米紅柳籤子,一年是1460公裡紅柳籤子。
烏魯木齊飲食服務行業協會指出,紅柳對新疆而言意義特殊而重大,特別是從環境保護角度來說, 是防風護沙的天然屏障。5年長成、百年生長、面積有限的紅柳,經不起我們人為的、不斷增大、長期的消耗。所以,今天我們發出倡議,從我們做起,從現在做起,減少和不使用紅柳籤子製作烤肉。希望餐飲行業的各位同仁積極響應,在豐富推廣、創新發展新疆餐飲業的同時,為新疆環保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另據《烏魯木齊晚報》報導,中國烹飪大師張元松說,紅柳烤肉是一種古老的烤肉方式,起因是由於缺乏材料,當地居民多就地取材,使用紅柳枝製作成籤子用來烤魚、烤肉。後來雖也有使用柳木或鐵籤子進行烤肉,卻不如紅柳烤肉名氣大、傳播廣。
張元松建議,不使用紅柳籤子製作烤肉後,可以使用竹籤或鐵籤子來代替,並不會影響烤肉質量。
《烏魯木齊晚報》報導稱,目前正是烤肉銷售旺季。記者走訪了解到,在北園春農貿市場等地有專門銷售烤肉籤的企業,其中不乏紅柳籤子。每100支紅柳籤子綁成一捆銷售,長度有30釐米、35釐米、40釐米、50釐米,直徑從5毫米到14毫米,價格從20元到50元不等。這些紅柳籤子多是從農村收購而來。而在網絡購物平臺,也有商家銷售紅柳籤子,烏魯木齊一個商家3年累計銷售了68800000根紅柳籤子。
此外,新疆林科院治沙造林研究所研究員魯天平說,紅柳的學名叫「檉(cheng)柳」,由於樹幹裡含有一種油脂,燃燒起來會有一股香氣,又由於燃燒值較高,可以耐火燒。但是紅柳是防風固沙的重要植物,如果大範圍砍伐,肯定會破環生態環境。
紅柳烤肉也曾在陝西西安引發過關注。
據《華商報》2015年報導,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播出後,全國很多地方都開始推廣銷售紅柳烤肉。調查發現,西安市內除北院門外,其他較高檔的燒烤商家大多也都已開始使用紅柳枝作為烤肉籤子,每串烤肉的價格相比從前也有了大幅度上漲。西大街一家著名風味餐廳的後廚工作人員說:「紅柳烤肉自我們餐廳始建時就有推出,今年在西安市場上已經是非常普遍。我們餐廳的紅柳籤子由集團公司統一批量購買,然後再配送到我們門店。從哪裡買的,多少錢,這些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
報導稱,拉風的造型,獨特的風味,讓紅柳烤肉賣得風生水起,更賺足了眼球。來自加拿大的遊客Julia接受記者的採訪時,正在將吃完的紅柳籤子插進烤肉攤旁邊的垃圾桶,她說:「我很喜歡西安這座城市,這次旅行是第二次來到中國,這種烤肉是第一次見到,味道很好。但是我也很想知道,大量使用這種材料會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Julia的疑問顯然不是個例,在此次調查走訪中,有多位食客都提出了類似的質疑。遊客胡先生說:「聽老闆介紹,這紅柳是長在沙漠裡的。我們都知道在沙漠裡想養活點兒植物有多不容易,每年國家為了防風治沙得花多少錢?把這些用作治沙的植被大批弄來烤肉用,未免有些太奢侈了!」
也有群眾表示支持紅柳烤肉,商洛市民劉先生認為紅柳烤肉算是給紅柳種植又開發出了一種經濟效益,但要注意不能因此破壞防護林和固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