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豆花賣了20年,湯家巷的小破店讓人吃出回憶殺

2021-02-27 結棍吃貨局

讓人「回味」無窮的童年記憶裡

一碗清爽的豆腐花

肯定佔有一席之地

踏著春光,局長在老城的湯家巷找到了一碗

充滿小時候味道的豆腐花

通常豆腐花都是早上吃,然而發現這家店是只有下午才營業,1點出攤,滿滿一桶豆花,賣完即止。

配料種類不多,不過每一碗給的量都很足。

一個塑料小碗,豆花裝的滿滿當當,再放上蝦米、榨菜、紫菜和香菜。

挖上一大勺,一入口,嫩滑的豆花立馬融在嘴巴裡,略帶鹹味,吃起來很是清爽。

所有原料都是當天現準備,豆腐花嫩滑細膩,一吃就能吃出和那些個水平不到位的不一樣。

有些店的豆腐花雖然也很嫩,但要說「爽滑」,就還差那麼點意思,甚至吃到嘴巴裡還會有股豆腐渣的口感。

這家的豆腐花就是水噹噹的,吃過一口再接一口,確認了,就是我小時候吃的那個口感和味道。

也可以少加一點辣椒(他家辣椒比較辣),不過加在豆腐花裡意外的也很好吃,一點不違和。

還有愛吃甜口豆腐花的,白花花的豆腐花上灑兩勺綿白糖,甜甜嫩嫩,就是一道堪比布丁、布蕾的蘇式小甜品。

一下午陸陸續續有人來到小推車旁邊,各個年齡段的都有,根本還不到下班放學的時間,客人就已經開始絡繹不絕。

雖說一碗豆腐花,味道也不會驚豔到哪裡去。而這家店,就靠著一直秉持的初心,只做最原始的味道,一賣就是賣了20多年

所以小推車到哪,老客人就能找到哪。

兩三張在小區單元門口臨時搭起的桌子,坐著的人來了一波又一波。

有些人沒座位倒也無所謂,直接端著就在老闆的小推車旁邊吃了起來。

來的大多都是熟客,對他們來說,一碗豆腐花,就是春日暖陽裡的下午茶。

去巷子口買塊炸雞排、巷尾買塊面拖大排,也有的在附近買些炸串,配著豆花一起吃。豆花和炸物一起,根本就是絕配。

這家店現在只賣兩樣東西,除了豆腐花,還有一個是自家做的蠶豆涼粉

涼粉也是限量售賣,有時候去晚了,可就買不到了。

配料同樣很簡單,和豆花一模一樣,紫菜、榨菜和蝦米,再撒上些香菜碎。

滑滑的涼粉,吃起來自帶清涼感,感覺超級適合夏天吃。

到時候再配上一瓶冰可樂,豈不是美滋滋。

滋溜就可以吸一大口,幾口就吃完,這個份量作為小食來說剛剛好。

這家豆腐花已經開了20多年,地方兜兜轉轉換過幾處。之前開在王天井巷,現在搬來了湯家巷。名字還是叫王天井巷豆腐花

很多不常去的人都反映位置太難找,最近攤位不在巷子的主道路上,要從一個小口子往裡走一點。

從湯家巷的巷子口往裡,留意路的右手邊,看到幾株玉蘭花。

拐進去,下圖黃色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了。

現在,蘇州的推車美食越來越少了。那些記憶裡的味道,稱不上多驚豔,但總還是能在食物的味道之餘,吃出別樣的情愫。

你們還記得小時候都有哪些難忘的味道嗎?

王天井巷豆腐花(湯家巷店)


地址:姑蘇區湯家巷(近兒童醫院,分店暫時不營業)

電話:152 6258 8567

人均:5元

時間:13:00-19:00

註:本文由結棍吃貨局原創發布,未授權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這個小破店主導204?一碗麻辣麵一天能賣多元
    在大東區204中,有一家魔法商店,商店裡沒有菜單,只有三三兩兩的桌子和椅子,卻每天排隊,只賣三種麵條、香腸和水,上門的顧客直接說大小碗都佔了座位。為什麼這個小破店主導204?一碗麻辣麵一天能賣1萬多元,吃了就好了這家店的環境不高,但也很明亮,很乾淨,在你去旅館之前,你可以看到一長串大大的,這家商店每天關門,賣完了就關門,一般來說,現在不到七點鐘,很多回頭客抱怨這道菜太好吃了,以至於太早關門了!
  • 這家小破店,為什麼獨霸204?一碗麻辣麵日銷10000+,吃過都說好
    在大東區204,有一家神奇的小店,店裡沒有菜單,只有三三兩兩的桌子和椅子,卻天天大大排隊,只賣三樣,麻辣麵、臘腸、水,上門的客人直接說一聲大小碗就趕緊佔座位了。這家小破店,為什麼獨霸204?一碗麻辣麵日銷10000+,吃過都說好這家店面的環境說不上高級,但是也算是明亮乾淨了,不到飯店就能看到排起了大大的長隊,店家每天閉店時間不固定,賣光了就關門啦,一般是不到七點鐘,不少回頭客都抱怨,這麼好吃就是關門的太早了!
  • 這家豆花專賣店,請深圳人吃了25年豆花……
    25年豆花專賣店靠一道豆花魚圈粉無數劃重點,這裡的豆花豆漿不要錢!深圳川味老字號開了25年的老牌川菜館,主打豆製品川菜,看店名還以為是賣豆花的,其實是把豆花玩出新花樣,光是豆花菜系都有十幾道,徵服了無數深圳人的胃。店裡手工自製的豆花、豆漿暢吃暢喝,豆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各種醬料,鹹甜豆花黨,在這都能實現豆花自由!
  • 一碗豆花 一生相伴
    「賣豆花!」叫賣聲從門前飄過,慌慌張張找媽媽要了5角錢去打豆花,是很多80後兒時的回憶。而現在,很多地方都聽不到的「豆花」叫賣聲,在曲靖的老街巷裡,依然還在,他們就是曲靖市民口中的「豆花爺爺和豆花奶奶」。從四川自貢到雲南曲靖,615公裡的遙遠;從1992年到2020年,28年的跨度。
  • 豆花中的扛把子,三塊五的「限量款」,東莞人吃了30年!
    「很多孩子從小吃到大,現在還帶著兒子一塊到這兒吃!」——周阿姨說起蚊香廠豆腐花那絕對是東莞豆花中的扛把子一代又一代東莞人忘不掉的好味道早上9點,路過芹菜塘,陣陣豆香從巷子裡往外飄。不管是在以前的蚊香廠,還是現在的莞城芹菜塘,周阿姨兩姊妹做出的豆花還是幾十年前的老味道。
  • 廣東人把豆花當甜點吃,一碗6元一半豆花一半糖,顧客天天排隊吃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們在不同的環境中生活,這飲食習慣也是大有不同的。就像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因為南方多種植水稻,所以人們就以大米為主食了。而對於豆花,一直以來也有鹹甜之爭,北方多為鹹豆花,而南方以甜豆花居多,這就是各地的飲食差異性了。
  • 【今日廣東·鄉音】一碗豆花,無限鄉思
    簡簡單單一碗豆腐花,就足以令人胃口大開。況且,那甜美柔滑的味道背後,還承載著在外遊子的無限鄉思……醬紫FM出品值班主播 | 羊城晚報記者 鄭紫薇中國人的食譜裡有一道菜,南北通食、老少鹹宜,那便是豆腐。豆腐,一個不甚響亮的名號,一味不怎驚豔的食材,卻蘊載了許多人的一份鄉思。
  • 二仙橋祖傳的豆花涼麵,一賣就是30年.
    你的記憶中是否也有那麼一家店,它不是家,卻給了你一種家的味道。
  • 2019年昆明豆花米線排行榜 l 村聲的夥食
    在有限的預算和食材的限制下,民間的創造力讓昆明自古以來有奇幻的小吃和獨到的特色美食,這是昆明人的福氣。◎豆花米線算是昆明人最基礎的日常味覺,幾塊錢一碗,並不是很賺錢的營生,能堅持幾十年的老店,都是獨特的氣場,都是值得專程造訪的美味。◎我是昆明人,這是我第一次向朋友們匯總推薦家鄉美食:一個昆明豆花米線的年度私人推薦榜單。寫到八家豆花米線小店,便於大家到訪。
  • 汕頭幾十年豆花老店,結實濃香豆花十塊錢一碗,當地食客愛吃的
    豆花確實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美食。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是會有這種小吃的,但又是每個地方做出來的都是不一樣的。同樣是用的豆子跟水製作出來的,但口感、風味,吃著就千差萬別的。而在這其中,就有一種非常特別的豆花。那這種與眾不同的豆花,就是來自潮汕地區的汕頭豆花了。汕頭當地的這家最是經典的豆花老店,做的豆花就是當地食客愛吃的。
  • 一碗好豆花飯的三大秘訣,缺一樣這碗豆花就不好吃了!
    豆花本身是第一位的。不過,豆花要做好,並不是高科技,在下就多次在家裡自己點豆花。一定用土黃豆,泡夠時間,豆漿機磨出豆漿。過濾這個環節很重要,過濾得越細,豆花會越細嫩。然後慢慢加膽巴水(農貿市場有膽巴賣),邊加邊輕輕用勺子把膽巴水在豆漿裡面刨開,待肉眼可見豆腐花出現後即可。
  • 食味永春:萬物有心,人間有味,來一碗古早味的永春豆花
    第一味——小永春的「豆花」豆花作為家喻戶曉的小吃,卻也不是隨處可見。小時候,看到賣豆花的阿嫲挑著豆花叫賣時,便趕緊回去拿出自己的零花錢,跑到阿嫲面前買上一碗豆花。碗裡的豆花一塊一塊,白嫩得沒有瑕疵,阿嫲再舀上幾勺白糖,待白糖與碗中的水融合,吃上一口,喉間的鮮甜久久不能忘懷,恨不得阿嫲一整鍋的豆花都屬於自己。走街串巷賣豆花的老人,天真活潑的孩童,還有那光滑透亮的老扁擔和竹籃子構成了故鄉特有的風景線。長大後,吃到的豆花形式越來越多樣。不僅有加上紅豆、芋圓的甜豆花,還有配粉絲一起吃的鹹豆花。
  • 成都人吃過這些豆花,富順豆花再不是心中第一!
    家喻戶曉的老字號,幾乎沒有沒吃過這家的人吧。一碗鹹口微辣的饊子豆花就上桌了。@COOOOOOOOKIES據說有很多以前不愛吃豆花的人,吃了他家的招牌白雪豆花後就愛上了豆花。逛累了來福士就在這裡吃碗豆花,真是太幸福了。
  • 昆明傳說中的錢局街三寶,豆花米線一碗難求,外省人坐飛機來吃
    三個店唯一有座位的就是晨曦豆花米線,把其他兩寶買來坐在店裡,吃一口豆花米線,吃一口餅,再吃一口泡菜,這味道簡直了。一天隨便就要賣出1000多張餅和200多碗豆花米線。有個富二代為了來吃這一口下去,道路兩旁都停滿了車沒有停車的地方,就任性地把300多萬的豪車停在了路中間,準備買完再走,也不管有沒有罰款。結果才排隊一會兒,整條街道就被堵死了。
  • 豆花你吃什麼口味的? 教天津人鹹甜做法 自製一碗豆腐花
    一般要是我吃豆花,都是吃的甜味的,而且在印象裡周圍身邊的人也都是吃甜味的,一碗豆花加進去白糖然後升級一下還會加花生碎還有芝麻粒。。。。。。不管是什麼味道的,你還是得先有一碗豆花才行吧,所以這裡小編可以教你在家自己做一碗豆花,想吃了隨時可以做,不管是早上還是晚上,隨時來一碗,都是不錯的喲。
  • 一碗豆花泡饃,承載了多少寶雞人的早餐記憶
    >「白湯雪花紅油轉」,明明是一種尋常小吃,卻莫名吃出幾分詩情畫意。鍋盔饃在豆漿裡煮得筋而不斷,吃起來頗有嚼頭。今天小西就給大家推薦幾家既美味、口碑又好的豆花泡饃店,在這個溫度速降的秋天,明天早上就安排起來!
  • 蘇州這些最髒的小巷子裡,卻有讓人忘記尊嚴的美食!!
    「蘇州吃喝玩樂情報」關注最蘇式的蘇州生活^-^在最髒的巷子裡,在隨意擺放的桌椅前,有這樣的一群人,願意為了吃,把尊嚴拋在腦後,只為了心心念念的那個味道。書院巷木緣新豆花豆花甜而不膩,嫩嫩滑滑,味道很好吃,紅豆煮得爛爛的,入口即化,軟軟的,甜甜的,口感舒適,而且還有藍莓味。
  • 蘇州這些看起來很髒的小巷子裡,卻有讓人忘記尊嚴的美食!!
    在最髒的巷子裡,在隨意擺放的桌椅前,有這樣的一群人,願意為了吃,把尊嚴拋在腦後,只為了心心念念的那個味道。書院巷木緣新豆花豆花甜而不膩,嫩嫩滑滑,味道很好吃,紅豆煮得爛爛的,入口即化,軟軟的,甜甜的,口感舒適,而且還有藍莓味。
  • 記憶裡那碗古早味的豆花,做了42年的他還在做……
    炎炎夏日的午後,只待一聲悠長的「賣豆花」響起,古厝裡便會跑出一群孩子拿著各種碗或搪瓷缸,興奮地圍著賣豆花的,而當一碗飄著淡淡豆香的香甜豆花分到手中,孩子們更是高興地只顧低頭猛吃……這一幕,相信是很多人兒時記憶裡的固有場景。12年前挑著擔走街串巷叫賣豆花的顏建設。
  • 5元一碗的手工豆花,在泉州這條老街飄香了38年......
    每天清晨,老街都會被飄香的古早味喚醒:有糕餅果團的膩甜、有丸餃羹卷的鹹鮮、還有帶著溫度飄來的,那一縷清新豆香……許爺爺的手藝在鳳裡是出了名的,儘管店裡的菜樣不多,但來這吃過的人,都會對那份清潤沁脾的味道念念不忘。點一份豆花,爺爺會從裡外兩個桶中各取一半盛滿一碗,再端起保溫瓶澆上溫熱的糖水,而後和藹地遞到你的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