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愛吃粘豆包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2020-12-17 騰訊網

說起粘豆包,在東北可謂是家喻戶曉。但是大家都想不明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一道主食會成為東北的一個特色名吃。在東北過年的時候有粘豆包吃才算是真正的過年,才算是有年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粘豆包的的歷史。東北居住著很多滿族人,因為東北天氣寒冷,為了滿足滿族人在野外狩獵砍柴等戶外活動所需的熱量,滿族人就喜歡上了吃粘性的食品。到如今,粘豆包已經成為我們北方人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種主食。粘豆包都是在冬季製作,因為冬天外面的天氣有利於存放。粘豆包不但營養均衡,更包含了古老的文化傳承,開創了粗糧細做的先河。粘豆包不僅吃起來口感香甜,還有很大的藥用功效。常吃粘豆包可以清熱解毒,健胃益脾,還能有效的治療小便不利,腳氣等。不囉嗦了 ,小編這就帶你蒸上一鍋粘豆包。

首先我們準備的材料就是糯米粉、豆沙、酵母、溫開水。今天小編使用的豆沙是超市裡賣的袋裝紅豆沙。小編建議,如果大家有時間儘量用芸豆,提前呼好備用,用芸豆做餡既有營養,味道口感又都在袋裝豆沙之上。

做法:糯米粉300克,白面100克倒入容器中,放入酵母粉8克攪拌均勻,溫水適量

,邊倒邊攪拌成絮狀,

和面

直至沒有乾麵粉,然後迅速揉成麵團,反覆多揉幾下,直至麵團表面光滑,蓋上蓋子醒發20分鐘。

揉成麵團

醒發麵團的時間我們正好和豆沙,因為今天準備的是非常簡單的袋裝豆沙,直接打開倒入容器中一半,把白糖放在碗中,攪拌白糖化開為止。這個時候把化好的白糖水一點點倒入豆沙中,用勺子邊倒邊攪拌,不要一下子倒太多水,如果不小心水多了就需要往裡面倒入一些幹豆沙粉,所以一定要慢慢加水。這種袋裝的豆沙做餡食也不要和的太幹,否則會影響口感 ,吃的時候會噎嗓子。和好後放在一邊一會可以直接使用。

有好多小夥伴不太會包豆包,其實很簡單,活好的麵團在容器中不需要使用面板之類的工具,此步驟可以直接拿麵團操作,捏一塊適量的麵團,在手中做成一個小餅的形狀,把活好的豆沙餡取出一勺適量放在攤平的小餅上,像包包子一樣的手法底部捏住,在反覆揉平就可以,最後揉成豆包形狀。依次包好,放在蒸屜裡。此步驟小編提醒大家蒸屜裡一定要放一個大盤子,盤子底部塗抹少量豆油,防止粘豆包底部粘到盤底兒。

包豆包

捏成型

全部擺好,蒸鍋大火蒸20分鐘。就這樣,一款簡單的家庭版東北粘豆包就製作完成了。

開蓋起鍋 ,小夥伴們看一下成品吧。

成品

馬上就過年了 ,粘豆包是我們東北人過年必吃的食物,小夥伴們,你們過年都吃些什麼特色的、有年味的主食呢?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東北——粘豆包
    粘豆包是一種極具東北特色的食品,稱之為「粗糧細做」。熱氣騰騰的蒸氣,金黃誘人的色澤,粘糯的外皮,香噴噴的味道,看著就想大口地咬下去。東北人在過年的餐桌上,總少不了這道食品。粘豆包最早是東北人供奉祖先用的祭品,也是滿族人出門打獵時隨身攜帶的食物。後來,努爾哈赤帶兵打仗時。粘豆包就成了冬天裡的軍糧。當年清朝的半壁江山,也有粘豆包的一份功勞。製作粘豆包的工序很複雜,首先要先把大黃米放進水裡泡上半日,然後淘淨沙子,這叫「淘米」。
  • 東北美食之粘豆包
    在俺們東北這嘎達,一到年根挨家挨戶都會準備一種好吃的乾糧~粘豆包!這在南方是絕對見不到的,粘豆包:其實就是用黏米麵包上豆沙或者紅小豆餡,餡先用沙塘拌好!上屜一蒸,即可食用!因為有用黃黏米麵和白黏米麵的,所以又分為白粘豆包和黃粘豆包兩種!
  • 東北人為什麼喜歡吃粘豆包?過來人告訴你,解的是饞,吃的是傳統
    」,連小孩子都會背誦的歌謠,熱氣騰騰的粘豆包,軟軟糯糯,一定要蘸點白砂糖,吃上一次,一輩子都忘不了,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粘豆包可是孩子們的「珍饈美味」,別看它長的不起眼,土生土長的東北人,都對粘豆包情有獨鍾,因為我們從小吃到大。
  • 【東北美食】粘豆包
  • 東北粘豆包這樣吃才過癮,外焦裡糯,好吃到停不下來
    東北粘豆包這樣吃才過癮,外焦裡糯,好吃到停不下來東北特色美食粘豆包,顏色金黃,過年的時候最火,春節前各農貿市場上賣凍豆包的特別多,整車拉到市場來賣,可見受歡迎的程度。香煎粘豆包很簡單,豆包蒸透了,蘸白糖就特別好吃,再入鍋煎一下,外焦裡軟,香甜軟糯,連小朋友都吃不夠。東北粘豆包作為東北特色產品,現在,一年四季網上都能買到,不過還是自家做的最好吃,麵粉和豆餡都是自家產的綠色食材,口感更粘糯,煎後最好吃,一次要多做點,少了不夠吃。
  • 能粘掉你大牙的東北粘豆包
    小編雖然是一名東北人,但是對於粘豆包卻實陌生的。據資料所述,粘豆包是咱們東北人春節最喜歡吃的一種食物,是黃米麵和小豆餡兒做成的。起初,粘豆包還是祭祀用的祭品,是打獵時候的食物,更是努爾哈赤帶兵打仗時的軍糧。 以前的東北可以算是「地廣人稀,物資匱乏」。
  • 回憶裡的東北粘豆包
    東北又稱關東,塞北的地域條件造就了 東北的獨特文化習俗和飲食習慣,豬肉燉粉條,地鍋燉,鍋包肉,一道道美食不止滿足著東北人的味蕾更有著他獨特的味道
  • 聽說東北人就愛吃這一口粘豆包,教你做黃米麵粘豆包,家庭做法
    大家知道粘豆包嗎?這是來自東北滿族特色食物。這樣食物的存在是因為和滿族人傳統上喜歡黏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裡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這都是小編上網得知的哦。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非常的普遍,是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 農村百吃不厭的粗糧,「東北粘豆包」!
    東北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包的年餑餑。尤其是農家,過去鄉下過年,包豆包可是一年一盼的大事,大人孩子齊上陣。蒸出鍋後放在蓋簾上在外面室溫正常凍上。蒸熟凍完後的粘豆包成型不散。3.然後用手揉成小團,這樣一會包的時候直接放到面裡就可以了,省得再分餡了。4.蒸鍋添好水,鋪上酸菜葉子,一會豆包放在上面蒸,省得粘屜。5.糯米粉和白麵粉頭天晚上用溫水和好面,發一晚上。儘量和的不要太軟,軟了豆包蒸完後易塌,影響美觀。
  • 美食專家:哈爾濱人愛吃的粘豆包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來看一看!
    其實遠不止是哈爾濱人愛吃粘豆包,幾乎東北很多地方的人們冬天都會吃粘豆包,在過去因為這類粘性的食品抗餓又耐保存,所以這東西跟粘火勺之類的是過冬的主糧。用來做粘豆包的麵粉主要是大黃米磨的面,而大黃米就是糜子,《舌尖》裡陝西人們用來做黃饃饃的那個東西。
  • 在東北凍掉下巴咋辦?吃粘豆包就粘上啦!
    導語:東北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三九四九棒打不走"。寒冬臘月的東北,嘶~嘶~嘶,室外零下三十凍得嘎嘣脆,室內大火炕燒得暖洋洋。嚴寒的冬天,東北人喜歡吃一種麵食——粘 (nián) 豆包。"別拿豆包不當乾糧",說的就是它。
  • 地道的東北粘豆包來啦,掌握這2個做法,粘豆包軟糯好吃不塌餡
    地道的東北粘豆包來啦,掌握這2個做法,粘豆包軟糯好吃不塌餡。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臨近過年時節,相信很多朋友在刷美食視頻的時候,總能看到一些誘人的美食吧!
  • 東北正宗的粘豆包,吃了一次再也沒忘過
    本人特別愛吃窩窩頭等一類的主食,尤其是東北的粘豆包,在第一次吃過之後,就再也沒有忘過那個味。但是在我們這邊的城市很少有賣的,於是只好自己想法子動手做了。我吃過的粘豆包,外形上是那種上窄下寬黃白兩種底部粘有蘇子葉的,外面的一層豆包皮筋筋道道的,軟糯糯的圓形。再說裡面的豆餡,豆餡一般是紅豆的,一定要純紅豆熬到或者加一點紅芸豆那種,不要放糖更不能用那種類似泥一樣的甜豆沙。查了各種方子之後,我準備好了所需要的食材,粘豆包粉和紅豆是我再查了方子之後自己琢磨的,更健康營養。
  • 終於找到愛吃粘豆包的原因了!原來是有歷史淵源的啊!秒懂!
    打小我就愛吃粘豆包,每次家裡做,我都吃到肚子裝不下,媽媽總是讓我少吃點兒,說難消化,可我哪兒控制得住?用老媽的話說,就是:見了粘的沒命!以前我也不知道自己為啥這麼愛吃粘的東西,今天偶然在百度上看到這麼一句話,才恍然大悟!
  • 正愁肚子咕咕叫,天上掉下粘豆包,又香又甜的東北粘豆包
    俗話說的好,別拿豆包不當乾糧。粘豆包這玩意兒在東北可算是高級乾糧了,沒事兒的時候,還能當點心零食吃,剛出鍋的熱乎粘豆包,蘸點白糖咬上一口,香甜黏牙,甭提多好吃了!話說粘豆包還是冷兵器時代打仗的軍糧,因為吃粘豆包消化慢,扛餓,而且攜帶方便。
  • 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東北粘豆包的正宗做法
    粘豆包是東北的一道傳統美食,對於生長在東北的70-80後的我們來講,小時候在冬季粘豆包即是我們的主食也是我們的零食,要說沒有見過、吃過粘豆包的,出去了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東北人。粘豆包又名「年豆包」,是在冬季臨近過年時蒸製的一種美食,在民間寓意年年發財,蒸蒸日上,也是是每家每戶冬天至年底必備的美食之一。
  • 2分鐘學會做粘豆包,比蒸饅頭還簡單,黏糯香甜,大人小孩都愛吃
    提到粘豆包,我想很多人一定並不陌生,尤其是對於東北的朋友們來說,作為東北的一種非常常見的主食,粘豆包一直以來都是東北人的最愛,是東北上桌率最高的一種主食,對於每一個東北人來說,主食可以不吃饅頭,也可以不吃米飯,但是如果少了粘豆包,那麼這一頓飯是不完整的,粘豆包不但吃起來黏糯香甜,特別的好吃
  • 東北人過年必備的粘豆包,有金有銀,還有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東北人過年必備的粘豆包,有金有銀,還有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今日大寒,俗話說小寒大寒整一年,馬上過年了,年貨備好了嗎?後期包粘豆包還是比較簡單的,不用發麵,和成麵團就可以包,很容易上手,一看就會。說起東北的粘豆包,就不能不說東北的粘玉米,相信很多朋友都吃過,嫩滑香甜,好吃至極。
  • 【美食】逝水流年的東北粘豆包!如今母親雖然健在,但已經沒有了當年做粘豆包那種大環境!
    粘豆包是東北一道傳統食品,別看它土裡土氣的不起眼,卻曾經是老東北人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粘豆包總是和北方的冰天雪地聯繫在一起,南方人是很難體會出它的神韻的,依樣畫葫蘆,會鬧出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笑話。記得多年前去南京,在夫子廟前也曾吃過所謂的"粘豆包":個頭小小的,皮薄薄的,餡兒甜得發膩,咬起來像湯圓一樣,和家鄉的粘豆包遠不是一回事。與這片粗獷的白山黑水一樣,東北人的粘豆包之風格也是粗礪的,和酸菜、凍豆腐、醃鹹菜、殺豬菜等一起,成為東北人的食物圖騰。其實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粘豆包一切工藝源自於天然,屬傳統天然食品的典範,一點也不土呢!
  • 粘豆包的做法 家常 粘豆包的做法家常做法
    粘豆包的做法 家常進入臘月後會先殺一頭豬,請村裡人吃一頓,以示慶祝。然後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黃米作皮包上豆餡製成,幾乎家家都做,多則上百斤,少的也有幾十斤,可以吃上一個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