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河西走廊、恢復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2020-12-23 插畫師的三國夢

臨江仙(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曹丕的一個令人稱道的政績,就是恢復對河西走廊的控制,重新連通西域,恢復西域諸國與中原政權的朝貢體系。不過由於三國時期的主要的焦點多聚集於曹魏、蜀漢、東吳三方,曹丕打通河西走廊的事情受到的關注度並不是那麼多。曹丕控制河西走廊,主要進行了兩次戰役,第一次平定了麴演、黃華、張進以及「武威三種胡」的叛亂,恢復對張掖郡、西平郡、酒泉郡、武威郡的控制;第二次平定了盧水胡的叛亂,進一步加強對河西走廊的控制,並在次年設置西域置戊己校尉。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曹魏控制河西走廊的第二次「河西之戰」。

第二次「河西之戰」的歷史背景

第二次「河西之戰」與第一次「河西之戰」相差的時間並不算太長。第一次「河西之戰」是發生於東漢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去世,但是曹丕還沒有從漢獻帝劉協手中奪取帝位,只是魏王的身份。曹丕將雍州(當時的雍州非常大,關中、隴西、河西地區都包括在內)的行政區域進行重新的劃分,其中河西地區被分為涼州。這或許是導致第一次「河西之戰」的誘因。西平郡麴演、酒泉黃華、張掖張進發起叛亂,被蘇則、張恭、毌丘興、郝昭、費曜、張既等人平定。曹魏所置涼州刺史鄒岐終於可以到任。

然而鄒岐並沒有妥善治理涼州,或者說經過第一次「河西之戰」後,涼州的局勢仍然比較複雜,盧水胡首領伊健妓妾、治元多、封賞等人發動叛亂,按照《上軍大將軍曹真殘碑》中碑陽存字:「羌胡誑之妖道」的記載,可能使用了一些讖緯之說的手段。

涼州叛胡的活動範圍應當在武威郡與安定郡。涼州所領八郡:金城郡、西平郡、武威郡、西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張既曾評價武威郡:「當諸郡路道喉轄之要」,可見其在河西地區交通的重要性。武威郡被河西盧水胡所控制,其西北方的西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都會受到影響,導致「河西大擾」的結果。河西地區失控的狀況顯然不是曹丕願意看到的,何況曹丕剛剛即位不久,更需要樹立威望維護統治,於是曹丕召回鄒岐,任命張既為涼州刺史,給予張既便宜從事的權力,又派出夏侯儒、費曜等人支援張既,以平定盧水胡的叛亂。

第二次「河西之戰」的過程

張既接受命令後,率軍趕赴到金城郡,打算渡過黃河繼續向西北的武威進發。有人勸說張既涼州懸遠,而部隊還沒有集合,貿然渡河風險較大。張既堅持渡河,果然遇到了的河西盧水胡的阻擊,規模有七千騎兵。面對這支騎兵,張既採取了「聲東擊西」的策略。他揚言要從鸇陰口渡河,吸引這七千騎兵的注意力,實際上北上西進到且次縣。這個地方已經處於河西盧水胡的腹地,張既的突然出現起到了出其不意和震懾的作用,在武威的河西盧水胡退守顯美,張既於是進軍武威。按照小編的個人理解,這裡的武威應該不是武威縣,而是武威郡的郡治姑臧。這裡與河西盧水胡所在的顯美已經非常接近了。

這個時候費曜已經與張既匯合,而夏侯儒還沒有趕到,力量還是沒有集中到一起。張既不願意等待夏侯儒,決定進攻河西盧水胡,又一次遭到反對。張既有自己的考慮:曹魏軍隊到武威是長途跋涉,沒有足夠的後勤補給。如果張既等待夏侯儒等人匯合,壯大曹魏軍隊的聲勢,那麼河西盧水胡很有可能避免與自己交戰,退守深山依險為阻。曹魏軍隊「追之則道險窮餓,兵還則出候寇鈔」,無法順利平定叛亂。於是張既有意「弱化」自己,力排眾議向顯美進軍。

河西盧水胡果然應戰,打算藉助風勢放火燒毀曹魏軍營。張既破壞掉這個計劃,他趁夜布置三千伏兵,另外派遣成公英率領一千騎兵挑戰河西盧水胡,按照小說家說法是「許敗不許勝。」成公英的「潰敗」果然吸引了大量的河西盧水胡軍隊,這個時候張既所置三千伏兵從河西盧水胡的後方發動突然襲擊,與前方的成公英形成兩面夾擊的勢頭,最終取得了「斬首獲生以萬數」的大勝。後來張既又平定酒泉蘇衡、西平麴光的叛亂,維持涼州的安定。不過具體時間不詳,故不贅述。

第二次「河西之戰」的其他記載

《三國志·魏書·張既傳》中對第二次「河西之戰」有較為詳實的記載,但是並非全部,只圍繞與張既的這次勝利;《三國志》中對整體的戰役情況非常模糊,僅有一些零星的記載,分散在其他人的傳記以及《文帝紀》的引注中。為了更加直觀地閱讀,小編先將史料貼在下面。

《三國志·魏書·張郃傳》:「詔郃與曹真討安定盧水胡及東羌。」《三國志·魏書·郭淮傳》:「又行徵羌護軍,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皆破平之。」(按《郭淮傳》記載,這件事發生於曹丕即帝位之前,但按《文帝紀》記載,延康元年五月鄭甘不戰而降,黃初二年五月鄭甘復叛被平定,所以小編認為《郭淮傳》的時間可能存在問題)《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引注《魏書》:「鎮西將軍曹真命眾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盧水、封賞等,斬首五萬餘級,獲生口十萬,羊一百一十一萬口,牛八萬,河西遂平。」

根據《張郃傳》、《郭淮傳》、《魏書》的記載,曹真、郭淮、張郃、楊秋都參與了平定盧水叛胡的戰役。曹真可以確定參與討伐河西盧水叛胡的戰役,取得了遠超於張既的戰果,可是非常奇怪的是,這件事在《曹真傳》中完全沒有記載;另外張郃、郭淮、楊秋討伐的是安定盧水胡,與張既討伐的河西盧水胡應該是兩支勢力。不過根據《郭淮傳》中的記載,討伐安定盧水胡的時間是在黃初二年(即公元221年)五月之後(黃初二年五月消滅鄭甘),曹真、張既討伐河西盧水胡的時間也是在黃初二年,結束於十一月。時間非常接近,所以小編個人認為河西盧水胡與安定盧水胡的叛亂應該有著密切的聯繫,曹真、郭淮、張郃先是平定了安定盧水胡;然後曹真、張既、費曜、夏侯儒等人繼續平定河西盧水胡,從而打通河西走廊,與龜茲、于闐、康居、烏孫、疏勒、月氏、鄯善、車師等西域諸國連通起來,恢復朝貢體系。這是曹丕、曹真、張既等人的比較大的一個歷史貢獻,只不過因為史料的匱乏,而導致這次戰役全貌的模糊,不得不說是非常遺憾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中國歷史地圖集》、《上軍大將軍曹真殘碑》

相關焦點

  • 匈奴噩夢霍去病河西之戰與酒泉之名的來歷
    匈奴佔據河西,控制西域,臣服諸羌,仍不斷攻掠漢的邊境,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深受其害。漢初,漢王朝對內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對外採取懷柔、和親策略,獲得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社會局面。經過七十多年的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漢武帝改變和親政策,重點對河西地區的匈奴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擊。
  • 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漢武帝親自為4座城命名,我國至今從中獲益
    霍去病劇照 緊接著,漢武帝有發動了第二次河西之戰,依舊令霍去病為先鋒。此戰霍去病同樣不負眾望,在大漠之中縱橫馳騁,殺敵30000餘,擒獲匈奴受降匈奴貴族數百人。此戰以後,匈奴徹底喪失了和漢朝叫板的實力,在之後漢帝國一連串的打擊之下,不得不退出了河西地區。
  • 漢武帝慧眼識金,啟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原來通過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大量情報,漢武帝心中已經規劃出了一項宏大的戰略藍圖,那就是要打通一條通往西域諸國的道路,也就是河西走廊,從而擴大漢帝國的疆土,並將國威傳播到西域,同時加強與西域地區的貿易往來。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蕩除匈奴這個障礙。
  • 這就是張騫11:張騫打通河西走廊,漢武帝設置四郡,納入版圖
    烏孫人不肯遷回祁連山,如何控制河西走廊呢?張騫向漢武帝建議,招募大批貧苦人民去河西開荒,由官府資助,並建立郡府。將來進軍時,就地取糧,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漢武帝高興地採納這個建議。漢武帝立即下令出榜募民,並下令在河西設置酒泉郡。
  • 河西走廊,一條貫通古今的歷史文化長廊
    面對塞外匈奴,漢武帝再也不願通過「納帑互市」的方式委曲求全,而是積極飼養戰馬、擴充戰備資源,意圖擺脫匈奴對帝國的束縛,既雪高祖「白登之圍」的恥辱,又能打通西域通道。就當時漢帝國與外部世界的交通狀況而言,東面海路不可通,西南高原為屏障,北方大漠難補給,因此只能打通河西走廊,以聯繫外部的廣闊世界。
  • 甘肅的河西走廊為什麼對中國那麼重要?
    此次真正走了一遭之後發現,大美甘肅,果然如此,從自然風光角度,甘肅幾乎囊括了除了海洋之外所有的自然風貌,從歷史文化角度,甘肅正是中國西北最重要的戰略要地-河西走廊,也同時是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可以說,沒有河西走廊,就沒有絲綢之路,歷朝歷代的經略,兩千年的滄海桑田,都跟這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央視紀錄片《河西走廊》重溫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你有沒有看過央視紀錄片《河西走廊》!當時我看到這部紀錄片時,對那極美的而蒼涼的場景,有過太多的震撼,太多的讚嘆,對那動人心魄的歷史故事,有過太多的感動,太多的思索。現在又突然想起,再回過頭來回顧一下。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
  • 河西走廊,憑什麼成為漢唐的「經濟特區」?
    在河西走廊上,久久迴蕩著匈奴悲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兩次大戰之後,河西走廊納入中原版圖,四座雄城相繼拔地而起,並從一降生開始,就肩負著國家的興衰榮辱,它們是——武威郡,彰顯的是漢王朝橫掃河西的「武功軍威」。
  • 河西走廊,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
    自然的原因創造了這條獨一無二的走廊古代的人們正是看中了這裡獨特的區位優勢兩千多年來,這裡戰事頻發勝利的一方都會極大地利用河西走廊來發展經濟中原的絲絹、鐵器、漆器、瓷器及耕作技術、建築技術等輸往西域漢使或商賈從西域帶來了葡萄
  • CCTV大型歷史紀錄片《河西走廊》,比《戰狼》更令人震撼!(1-10集 全)
    該片策劃郭笑坤說,基於這樣的原則,《河西走廊》放棄了通常紀錄片大量採用學者專家訪談的模式,沒有採訪,沒有紀實段落,完全用解說與音畫牽引,成為一部電影式講故事的紀錄片。兩千年來抒寫在河西走廊上傳奇悲壯的歷史,在壯美的畫面中一幀幀上演。 中國紀錄片牽手國際知名作曲家,用音樂來演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歷史與今天、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是《河西走廊》配樂中的一大亮點。
  • 【天文地理】河西走廊,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
    >它既是中原連接新疆乃至中亞的交通要道又是內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的接合地帶既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從宏觀地理位置上看河西走廊北接內蒙古高原南連青藏高原
  • 一部關於河西走廊的編年史——紀錄片《河西走廊》觀後感
    河西走廊便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正是河西走廊的開闢造就了絲綢之路的暢通,沒有河西走廊,就沒有絲綢之路。某年夏天,我們曾驅車前往位於張掖肅南的康樂草原,那裡雲淡風清、綠草如茵,讓人想起了那首古代民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
  • 霍去病兩戰攻下河西,漢武帝為4重鎮起大氣名字,中國至今仍受益
    談到漢王朝對甘肅河西的開發,人們往往注意設郡、移民實邊、屯田及邊防設施的建設,而對霍去病領導的河西之戰卻注意不夠。其實,霍去病領導進行的河西之戰,是漢王朝開發河西的先決條件。河西地區位於黃河以西,南面是祁連山,北面是蒙古高原的戈壁邊緣,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狹長地帶。
  • 忽然,想去河西走廊了
    河西走廊,是內陸通往西域的一條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片土地上流淌著數不盡的淚水與故事。鏗鏘相擊的刀劍之聲,遙遙無期的思念,與戰死沙場的豪情。從劉徹手中接過出使西域的符節後,他沒想到自己這一轉身,就是十多年。
  • 《河西走廊》:一帶山河多面相
    (文/邢哲夫)2015年3月,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推出的紀錄片《河西走廊》在沒有過多宣傳的情況下,驚豔地亮相在國人面前,讓國人眼前一亮。這部片子的驚豔可謂是由表及裡。片頭絕美的畫面和夢幻的音樂已讓人慾罷不能,而其背後的團隊更是明星璀璨。
  • 河西走廊,一條穿越中國歷史的時光隧道|稻是來看看
    這位車騎將軍,名叫衛青;這場戰役,就是龍城之戰。 漠南之戰是他的出道首秀,17歲的霍去病領八百勇士直搗匈奴大後方,斬殺並俘虜大批匈奴的高管與宗親。漢武帝聞之大喜,為霍去病點評「勇冠三軍」,賜「冠軍侯」封號(如今大小比賽裡第一名被稱為「冠軍」,都是因為兩千多年前的這位天才將軍呢!)
  • 歷史上的戰爭:漢匈河西之戰,霍去病,匈奴人的噩夢
    第一次河西之戰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奉命率精騎三萬,出隴西郡,渡臨津關(青海循化黃河渡口),越祁連山,經大鬥拔谷(即民樂縣扁都口),入河西走廊。年邁的盧侯王、折蘭王久處河西,此前匈奴人與漢帝國的數次戰爭(龍城之戰、河南之戰、漠南之戰),單于並沒有徵調他們前往,也許是伊稚斜單于覺得沒有必要:一是河西也需要防守,二是北部的匈奴軍隊能應對漢軍。這次漢軍深入河西以來,不斷有軍報呈送上來,戰況令兩王深感憤怒,也讓他們難以理解:漢軍具備這種千裡奔襲的能力嗎?
  • 忽然,想去河西走廊了 |DT 旅遊攻略
    ,是內陸通往西域的一條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劉徹手中接過出使西域的符節後,他沒想到自己這一轉身,就是十多年。>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古時佛教的四大譯經家,有三位都與河西走廊有著深厚淵源。
  • 「新疆旅遊之六」河西走廊,你的故事有多長
    剛要閉眼睡去,想起當天的遊記還沒動筆,怕就怕明早一睜眼,人活的好好的,但今天的事,全忘沒了。我一骨碌爬起來,用涼毛巾擦把臉,打開檯燈,忙了起來。昨夜小雨昨夜風,把張掖的大街小巷擦洗得乾乾淨淨。今早一上車,地導小李就大談甘肅的故事,他的講稿大概是掀開西漢這一章,特別對我的胃口。他說秦末大亂,匈奴趁機控制了河西走廊,還不斷到中原掠奪。
  • 豆瓣9.7分,《河西走廊》一部美麗的紀錄片
    《河西走廊》跨越兩千多年,從西漢到現在,每一集都對應一個主題,通過電影還原真實場景的方式講述河西走廊的歷史。幾千年來,10集都是恰到好處的。從前,冷冰冰的名字開始有血肉、靈魂和靈魂。對於大西北,我們不能錯過河西走廊。一個只在歷史書上聽到的名字,熟悉又陌生。張掖丹霞、嘉峪關長城、鳴沙山、敦煌莫高窟和魔鬼城都在連接綠洲的走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