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鼎石」,一身忠骨,百姓視為神靈,卻被皇帝欽定為奸臣

2020-12-12 斜陽史話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總有這麼一些人,他們為了個人利益而背叛國家和人民。我們稱他們為漢奸、賣國賊。而提起這個話題,大家都能想起一些人,但是,在明朝有這麼一位特殊的「奸臣」,他是明朝皇帝欽定的奸臣,但是民間百姓卻偷偷把他當做神靈供奉。

他就是鐵鉉,鐵鉉性情剛決,聰明敏捷,太學讀書時,熟通經史,成績卓著,由國子生被選授禮部給事中,後調任都督府斷事。曾經審理懸而未決的案件,立刻就做出了合理的判決,其才幹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朱元璋賜給他「鼎石」的字。建文帝即位後,鐵鉉升任山東參政。

朱元璋我們知道是有名的草根皇帝,他有26個兒子,在他當上皇帝後,怕跟著他打江山的開國元勳「尾大不掉」,所以就想了一個辦法,除長子被立為太子,其他所有的兒子都封王建藩,朱元璋以防國家落入旁人之手,還有一個規定,如遇奸臣專權,藩王可以聲討奸臣,甚至可以發兵「清君側」。他的本意是企圖用皇室親戚來維護皇權,殊不知事與願違。

建文帝即位後,那些分封於邊疆及內地的藩王們,根本不把這個年輕的侄皇帝放在眼裡,他們個個擁兵自重。建文帝時時感受到有著皇叔身份的藩王們的威脅,不得不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商量削奪藩王的權力。藩王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率先發難,其藉口就是援引「祖訓」:如遇奸臣擅權,藩王可以以「清君側」發兵聲討。於是,朱棣在他的封地起兵,發動了「靖難之役」,藉口是「清君側」,其實是以聲討齊泰、黃子澄為名,矛頭直指建文帝。

朱棣攻入南京後,把主張削藩的大臣都給殺了,但是這幾人還不是他最恨之人,他最恨的是一個叫鐵鉉的人。為何呢。這就要要說到朱棣攻打濟南時,當時鐵鉉趕來守城,這時的燕兵疲極,朱棣想勸降濟南守門大臣,讓人用箭將一封勸降書射進城內,鐵鉉見信後就給朱棣回一封《周公輔成王論》,勸其效法周公,忠心輔佐建文帝。

朱棣看後大怒,命強攻濟南。鐵鉉與諸將奮力抵抗,朱棣攻濟南三個月不克,便陰謀掘開黃河大堤,引黃河水灌城。為了濟南百姓的安危,鐵鉉決定以詐降之計,讓朱棣進城。欲在城門內用千斤閘,砸死朱棣,幸運的是朱棣的戰馬快速掉頭,才撿回一條小命。

後建文帝失蹤,朱棣才順利登基,但是鐵鉉仍然死守濟南城,但最終因為兵盡糧絕被活捉,朱棣要他面北而跪認罪投降,但鐵鉉背朝朱棣、昂首挺胸大罵,朱棣惱羞成怒,令刀斧手將鐵鉉凌遲。

後人尊敬其忠義不屈,在各地建立鐵公祠來紀念他。南明朝廷追贈他為太保、加諡號忠襄,清乾隆時重新諡為忠定。在山東各地,有很多「鐵公」祠廟,皆是祭奉鐵鉉,濟南人民更視其為鄉土神或城隍爺。河南滎陽、陝西西安、遼寧瀋陽等地鐵姓回族均為鐵鉉後裔。

相關焦點

  • 此人是朱棣欽定的奸臣,為何卻被百姓當成神靈,至今仍被供奉?
    自古以來,奸臣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雖然中國曆朝歷代都褒忠斥奸,但卻幾乎每個朝代都有那麼幾個奸臣的存在。南宋時甚至出了個巨奸秦檜,民間為了表達對他的痛恨,特意將秦檜夫婦做成跪像,長久跪在嶽王廟前。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奸臣」卻有一點特殊,他是明朝皇帝欽定的奸臣,不過民間的百姓卻偷偷把他當做神靈供奉。此人是朱棣欽定的奸臣,為何卻被百姓當成神靈,至今仍被供奉?這個人就是鐵鉉。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所謂清君側,就是說皇帝身邊有奸臣誤導皇帝,必須把他們清理掉。
  • 此人被皇帝定為奸臣,在民間卻被當做神靈供奉,只因他做過這件事
    文/歷史人物趣事此人被皇帝定為奸臣,在民間卻被當做神靈供奉,只因他做過這件事奸臣,通常指不忠於君主,弄權施詐誤國之臣,這種人在每個朝代都不會少,像秦朝趙高、東漢董卓、北宋秦檜等人,他們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千古罵名
  • 他是明朝欽定奸臣,但在民間卻將其尊奉為神,毛主席還高度讚揚過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忠臣,他們鞠躬盡瘁一心報國,為古代中國的強盛立下汗馬功勞;也有很多奸臣,他們結黨營私禍國殃民,使得天下大亂、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比如說南宋時期的大奸臣秦檜,又比如說明朝末年的魏忠賢,個個都被牢牢地釘在奸臣的恥辱柱上,萬年不得翻身。那麼,怎樣算忠臣,怎樣算奸臣呢?他是明朝欽定奸臣,但在民間卻將其尊奉為神,毛主席還高度讚揚過。
  • 鐵鉉:明朝欽定奸臣,但民間卻將其奉為神,偉人高度讚揚
    在濟南大明湖旁有一座生祠,裡邊供奉的人很多外地是不知道的,但是山東本地人幾乎都知道並且對他無比欽佩,此人是明朝欽定奸臣,但是民間卻將其奉為聖賢,香火不斷,就連主席也對此人讚賞有加——他就是鐵鉉。鐵鉉象永樂盛世下的暗瘡——山東的徭役永樂年間,完成大一統幾十年以後,明朝在成祖朱棣的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這段繁榮輝煌的歷史被稱為永樂盛世
  • 中國一座城市:百姓為奸臣建宗祠,還嚴禁說其壞話
    秦有趙高,呂不韋,漢有董卓,唐有李林甫,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王朝,也有一個叫嚴嵩的大奸臣。哪怕是大奸臣,仕途也不是一片坦途要說嚴嵩此人可不簡單,其他的被稱為奸臣的人,遺臭萬年,子孫後代抬不起頭都是輕的,而他呢?作為奸臣,被很多人罵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你見過被後世人建宗祠,歌功頌德的奸臣嗎?他就是,而且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 明朝鐵鉉,被皇帝朱棣痛恨並虐殺,但民間卻把他奉若神明
    百家號作者:小明不吃西瓜,為大家講述明朝有點意思的事。在歷史上,得罪皇帝並能得到善終的臣子不多,往往是,得罪了皇帝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明朝有個叫鐵鉉的,得罪了朱棣,被朱棣痛恨並虐殺,雖然下場慘烈,但是民間百姓記住了他的好,給他建廟祠,把他奉若神明。這個鐵鉉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 他是11世紀的改革家,在古代卻被視為奸臣
    他是一位爭議頗大的人物,有人讚譽他是千古一相,也有人詬病他是千古罪人。他差點列入《宋史》的奸臣傳,由於私德幾近完美,史官才把他剔除。但他提拔的新黨官員,多數列入了奸臣傳。這是什麼原因呢?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今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朱棣油炸鐵鉉,將景清剝皮,這是真實歷史還是後人黑他?
    被朱棣欽定為「奸臣」的鐵弦鐵鉉,字鼎石,河南鄧州人,由國子監生入仕,建文年間歷任山東參政、布政使,兵部尚書。靖難之役後,被朱棣俘獲,不屈被殺。他到了雲南後,發現一些勳貴仗勢欺壓百姓、魚肉鄉裡,立即著手整頓,該判刑的判刑,該殺的殺。有人勸他為自己留條後路,他卻慷慨激昂地說:當官就應當上忠於君,下效力於民,生而無愧,死而無憾!朱元璋知道後,贈他白銀千兩,予以獎勵。此後,鐵弦受到朱元璋的重視,特賜"鼎石"二字為號,並被破格提升為山東布政使司參政。
  • 大奸臣蔡京被稱為六賊之首,李清照與他是什麼關係?
    而且還是奸臣的小姨子,真不敢相信!1、李清照的外公是當朝的宰相王珪公元1042年春,安徽舒州(今潛山縣)有志青年王珪時年23歲,學業有成,進京趕考,一舉奪得榜眼,出任揚州通判(常務副市長)一職,歷經數年打拼,一路扶搖直上。至1083年,被封為郇國公。宋哲宗即位後,又被封為岐國公。
  • 在古代擁有這4種「神器」,你也可以上打昏君,下斬奸臣
    就像是夏朝的暴君桀,荒淫無度、寵信奸臣,並對直言勸諫的忠臣加以殘害。百姓也只能在背後怒罵,倘若有人敢持棍對其一頓暴打,等待他的將會是酷刑和滅族。但有些賢明的君主,深知自己成為皇帝後,如果沒有忠臣及時勸諫,很容易迷失在權力之中。
  • 最能出皇帝的姓氏,源自《山海經》上古神靈,你可能也是他的後人
    母系過渡到父系後,只有尊貴的人才有"姓",並且"姓"都是由部落首領賜予的,《山海經》中稱這些地位尊貴的人為神靈,神靈繁衍後人,必然會賜姓給後代,經過代代相傳,才有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姓氏。 在上古時期,有幾位神靈他們後人所用的姓氏,成為了歷史上最能出皇帝的姓氏,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姓氏。
  • 喝酒戲奸臣 掃園諫皇帝 明朝時這個懷化人好牛氣!
    官至太僕寺正卿,一腔熱血,不避斧鉞,為官清廉,百姓感恩。後被罷官,載恨歸耕,崇禎二年(一六二九)卒於故裡。傳說,滿生前之任西安鹹寧縣令,離任時當地百姓曾為他修建「滿公生祠",滿死後,「滿公生祠」改城隍廟,享受人間香火。在湖南、陝西等地廣為傳聞。 一起來看看關於他的一些小故事!
  • 他是西晉的開國功臣,也是導致西晉走向滅亡的奸臣
    忠誠的臣子很簡單,無非為國為君盡力竟命而矣。當然其間也有些微不同,有的通於時務達於人情,很可以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或者攘除奸兇、或者興革制度,有的那就沒太大本事,或者沒機會展露自己的本事,一不小心卷到漩渦裡去,為國一死全其忠名也算是可敬了。忠不忠誠和能不能幹未必完全掛鈎。
  • 歷史上的十大奸臣,你認識幾個?
    慶父春秋時魯桓公之子中國有一個成語叫「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裡的慶父就是又名的奸臣。他本是魯莊公是弟弟,因為沒能如願當上魯國國君,所以與莊公夫人合夥殺死國君子般,立公子啟方為國君,沒幾年又謀殺公子啟方而自立,當時魯國的群眾都想殺死他,所以有了這句成語。梁冀東漢時期外戚、權臣梁冀是東漢時期有名的奸臣及貪官。
  • 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三個大奸臣比較特殊,他們所犯下的惡行被總結成了成語,並流傳至今……指鹿為馬在大秦幾代國君的勵精圖治下,秦王朝最終成功的統一了天下。秦始皇所創立的很多制度更是影響深遠。但遺憾的是,秦朝卻是一個非常短命的王朝。
  • 史書中的唐代九大奸臣 為何只有李義府李林甫通過成語為人們熟知
    但是認真比較,新舊唐書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沒有《奸臣傳》《叛臣傳》,而另一個有——估計《舊唐書》沒有奸臣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石敬瑭本人就是唐朝的奸臣或者叫叛臣。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新唐書》記載的九個奸臣,別的筆者倒不大關心,筆者只關心他們是怎麼死的,是否大快人心。
  • 古代為什麼稱皇帝為「萬歲」?「萬歲」是指一萬歲嗎?
    「萬歲」一詞從字面看是「一萬歲」的意思,但實際表達的是「千秋萬代」、「永遠存在」、「萬壽無疆」之意。而現代則常常用作「青春永駐」、「開心快樂」等祝願和開心用語,比如有部電影叫《青春萬歲》,而我們在大喜過望時也常常大呼「萬歲」。
  • 為奸臣正名:夏竦,一個抱憾於宰相之位的能人
    作者:梧桐《清平樂》中的夏竦,是大家眼中的大奸臣,他自私貪婪,計謀陰沉,手段毒辣,誣陷忠臣良將,為觀眾所厭惡。夏竦其人,無論是生前還是身後,「奸臣」之名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然而,筆者近日細細翻閱史書,卻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夏竦。
  • 有人說第一奸臣秦檜是給皇帝背黑鍋,秦檜是不是被冤枉的?
    在中國,提起嶽飛可謂是家喻戶曉,他是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也是深受百姓敬仰的民族英雄。在嶽家軍正要直搗北國之時,這時宋廷內部主張投降的秦檜正計劃與金人議和,準備將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劃給金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秦檜極力反對嶽飛的進軍計劃,宋高宗趙構由於聽信了秦檜的讒言,更由於他享受到權利帶來的快樂,根本不想迎徽欽二帝回朝,所以也不讓嶽飛繼續進軍,於是宋高宗在一天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嚴令嶽飛撤軍。嶽飛無奈,壯士長嘆道:「十年之力,廢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
  • 廉頗敗給郭開,李牧敗給韓倉,嶽飛敗給秦檜,為何名將鬥不過奸臣
    然而這三個叱吒戰場的名將卻最終都栽在了奸臣手中。廉頗是中國著名的軍事將領,成名在李牧之前。他一生伐齊、徵魏、討燕,每戰必勝,立下了赫赫戰功,被趙王封為信平君。長平之戰中廉頗率大軍和秦將王齕相持了整整3年,王齕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