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的一次旅行,我來到了一個美麗的村莊,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聽,這裡有雞鳴狗吠,山泉潺潺,還有娘叫兒回家吃飯的呼喚;看,這裡有小橋流水,山谷連綿,還有柴火房裡的嫋嫋炊煙;聞,這裡有菊香漫天,清新氣息,還有娘精心做的飯菜餘香。
成年之前從未離開過的村莊早已在內心深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這個烙印就是故鄉與村莊的不可分離。故鄉就是一個村莊,所遇到的任何村莊都會讓人不自覺的想到故鄉。
故鄉的村莊,就像是所有村莊的一個縮影,有一個很樸實、接地氣的村名,且只有在縣城地圖裡才會呈現的小地方,卻是一個承載著世代村民智慧與精神的聖地。
就在這裡出生,就在這裡長大。記憶中的故鄉是一幅山水田園畫卷。看畫卷的頂部,湛藍的天上掛著朵朵的白雲,藍與白鑲嵌的是如此相得益彰。畫卷的下面是廣袤起伏的大地,連綿的青山川上繫著一條彎彎的綠色緞帶,青與綠的結合又是如此的和諧,青山綠水如牛郎織女一樣結合搭配。
行進在這幅山水畫中,亦有桃源仙境的感覺。這裡人煙稀少,總給人一種閒適恬淡的感覺。白天沿著帶有青草香的山路,順手掬一捧山中的泉水,從心底裡就透著一種涼徹肺腑的清爽甘甜。青山上的野花分布都是星星點點,即沒有名花的豔麗,也沒有城市園藝裡的嬌做,但極具靈性。這種靈性來源於山間日月雨露的滋養,不像溫室裡的花朵,無需人的精心照料。只要你誠心的駐足聞香,湊到它的跟前,它定會嬌羞的花枝後仰,給人馥鬱清香。到了夜晚,借著夜空上漫天的螢火,輕輕的挽上一縷楊柳河岸邊的清風,跳起天馬行空的舞步,在輕盈的旋轉之中與村莊的山與水、天與地渾成一體,分不清這是夢境還是仙境。但臉頰上的淚花不會欺騙自己,因為它知道這是回不去的故鄉與流年。
迷戀畫中景,更念畫中人。記得全家人居住在這山村舊院,耕種梯田,修籬種菜,壓井汲水,碾制麵粉。最愛的是夜間家人在院內圍聚晚餐,聽院外蛙叫蟬鳴,看星空繁星點點,質樸的農家風景,尋常的鄉村歲月不正像是世外桃源,一個素心修行的道場?或在這尋常人家的冷清門庭,偶有佳客親朋到訪,一句句貼心的問安,一臉農家人的純真笑容,放上一把椅子,填上一雙筷子,推杯問盞,共話桑麻。雖沒有古風道仙之境,但有世外桃源之意,無世上繁事煩擾,名利爭鬥,更多的則是鄉親近鄰的來往相助。時過境遷,歲月無情,最遺憾的是山水畫裡的人有的已不在畫中,不留痕跡的只剩下一點空白,就像從未出現過畫中一樣。
昔日的娃兒現在早已長大,故鄉的山水畫也難以容得下娃兒的身心,紛紛在大都市的畫裡描繪自己的青春。故鄉的村莊像極了母親,在這裡生我養我,但是長大了,又不得不離開母親的懷抱,向更廣闊的天地飛翔。人離開了這裡,但是心永遠在這片聖地上留下。
無論從何種渠道得來的災害訊息,在腦海中第一時間焦慮的是自己的故鄉怎麼樣;在外打拼受到的各種委屈,一想到故鄉的村莊,自己就有了底氣,因為即便自己輸掉了天下,故鄉仍然也會敞開懷抱接納自己的身心;離家久了,每逢佳節,身子未到家,心早已飛向了故鄉的村莊,因為沒有比故鄉的村莊更有吸引力的地方。
又有多少人因為各種原因,故鄉成為了夢鄉,回不去的故鄉成為了心中深深的遺憾。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自己喜歡的人。愛自己的故鄉呢?大概是因為故鄉裡有自己的親人吧,或許是故鄉的老宅,或許是故鄉的夜間爐火,清澈甘泉,熟悉鄉音,更有自己回不去的童年記憶。
故鄉就是這樣,你走,它讓你想念,你來,它敞開溫暖懷抱。忘不了的那個村莊,回不去也得回去,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