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德陽怎麼建?生態優先,讓綠色成為城市底色

2021-01-18 瀟湘晨報

深入推進成德同城化

協同推動德陽經濟高質量發展

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市委八屆十二次全會

明確提出

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美麗德陽

建設城鄉一體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

建設美麗德陽

下一步的主要目標是

強力推進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監管

確保環境安全

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那麼

具體都有哪些舉措

一起了解一下吧

如何整治環境突出問題?

全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和中央、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堅持高位推動,將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納入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目標績效,納入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保底線守紅線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重點工作指標,嚴格逗硬考核。

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持續開展大氣汙染防治攻堅「10+1」專項行動;狠抓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市建設相關工作,推進「三磷」深度治理,推進水生態修復;抓好涉重金屬汙染行業整治,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推進成德土壤固廢協同治理,加強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

如何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深入實施綠化全川德陽行動。加強城鎮溼地建設,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汙水處理與汙水資源利用的人工溼地模式;實施增綠工程,推進綠化增量提質及岸線修復,打造沱江生態廊道,改善生態環境狀況;

加快推進市域內大熊貓國家公園、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

加快高景觀水庫等重大水利設施建設,提升源頭水資源調蓄能力、保障生態用水需求;建設河(渠)攔蓄設施,推進主要江河生態流水堰工程,提升地表徑流可利用率,進一步解決德陽流域生態補水等問題。

統籌加快推進城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垃圾處理設施補短提質,加快推進汙水處理提質增效行動,對中心城區地下管網開展排查及修復改造,提高汙水收集處理率。推進農村面源汙染防治,實施農村環境治理「千村示範工程」。

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基礎建設,優化供水格局,推進華強溝水庫及高景關水庫飲用水源地建設,改善城市供水體系。

如何持續強化生態環境監管?

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制定實施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強化「三線一單」在公共管理中的運用。

探索建立常態化生態補償機制。科學劃定生態補償金分攤比例,精確劃分汙染責任,提高核算和通報時效性。以蹉商、公益訴訟等推動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倡導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引導企業積極開展綠色生產,引導全市上下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記者|周玉琴 編輯|何娟 責編|汪巧

編審|姜穎 值班副總編輯|張磊

【來源:德陽日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完美呈現城市綠韻
    關鍵詞:「綠滿雙流、花重廣都、水潤空港」區委第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呈現「綠滿雙流、花滿廣都、水潤空港」的城市綠韻。以此為指引,我區將凝神聚力、主動思考、科學謀劃,將建設美麗宜居空港城市公園理念貫穿於全區生態環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繪就「城在綠中、園在城中、城綠相容」的城市生態畫卷。
  • 建設鄉村良好生態文明 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家園就是最美家園。離開了綠色,鄉村就失去了本色;沒有農村的生態文明,就沒有整體的生態文明。推進鄉村環境治理,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綠色動能,需要把鄉村環境治理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格局中,努力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貫通起來。
  • 綠色築底,良好生態成為全面小康最美底色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不斷加強黃河沿岸生態建設,提高溼地生態系統保護水平。在努力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同時,加快推進全域範圍的河湖治理和生態修復,治理範圍從大江大河「主動脈」延伸到農村門前河、小汪塘等「毛細血管」,逐漸實現全流域、全覆蓋。「今年我省啟動實施了省級美麗示範河湖建設,各設區市每年完成不少於5條省級美麗示範河湖建設任務。」省水利廳河湖管理處處長尹正平介紹。
  • 南通:生態優先,繪就濱江美麗畫卷
    9月30日,南通濱江景觀帶「生態花海」驚豔亮相。這是一場花團錦簇的綠色盛宴,大花瓣、中花瓣、小花瓣精彩紛呈,連綿不斷的各色鮮花將「生態優先」理念彰顯於各個角落、落實到每個細節。這些,正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
  • 貴陽經開區:生態是底線 綠色是底色
    「堅持規劃引領,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是貴陽經開區實現生態優先發展的首要任務。」貴陽經開區規劃分局局長滕曉君說。一直以來,貴陽經開區就把發展綠色製造作為區域的重中之重,積極搶抓貴州省獲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貴陽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機遇,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型產業體系,形成生態產業鏈條,依託大企業、大項目,重點發展「3+1」主導產業(高端裝備製造、大數據、新醫藥大健康和現代服務業),積極打造大數據安全產業示範區、數字物流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
  • 築蒼翠底色 翠屏區描繪生態發展綠色畫卷
    「十三五」以來,宜賓市翠屏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堅持把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翠屏擺在重要位置,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取向,以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目標,以防止環境汙染、遏制生態破壞為重點,以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問題整改為契機,加快建設長江上遊綠色走廊和生態屏障,空氣品質總體良好,水環境質量優良,山水綠色美麗翠屏建設取得紮實進展
  • 讓綠色成為發展最靚底色 ——「堅決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系列談之一
    其實,箇中原因雖多,但最為關鍵的,卻不過「生態」二字。這些年,正是因為固原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矢志不渝、久久為功,才一舉撕掉了「不適宜人類居住」的歷史標籤,實現了從荒山禿嶺到綠水青山的歷史逆轉,蹚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
  • 生態宜居城市大步走來 德陽綻放「大城之美」
    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德陽以「生態宜居德陽,經濟文化強市」為核心理念,充分發揮生態、經濟、文化等多種功能,全面推進生態保障體系和經濟文化體系建設,實現生態優良、產業發達、文化豐富、環境宜人的目標,把德陽建設成為川西平原上一顆生態文明、現代工業文明、古蜀文明交相輝映的璀璨明珠。
  • 長清區委書記王勤光:讓綠色成為最美發展底色
    讓綠色成為最美發展底色  中共濟南市長清區委書記   王勤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濟南大地生動闡釋。長清區長久以來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全力做好「增綠」「增景」「增效」三篇文章,青山、綠水、名勝交相輝映,林木覆蓋率49%,林業總產值35億元,人均佔有公共綠地超過15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穩居全市前列,榮獲「山東省綠化模範區」稱號,空氣品質、水質量持續位居全市前列。全區山清水秀的生態產品俯拾皆是,綠色紅利觸手可得。正是得益於讓綠色成為發展徵程中的最美底色,長清區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三贏。
  • 錢江源頭,如何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
    錢江源頭,如何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源頭綠」是這裡的「底色」。從「生態立縣」的振臂一呼,到錢江源國家公園的探索先行;從「一江清水出開化」的使命擔當,到「百裡金溪畫廊」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近年來,開化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在生態優先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甜。「十三五」期間,開化致力於生態文明體制的探索,紮實開展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不遺餘力。
  • 宜興成為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
    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宜興成為17個綜合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全省4個入選的縣級城市之一。近年來,我市瞄準百姓需求精準發力,堅持城鄉一體規劃、建設、管理並重,功能品質與生態環境齊抓,新城建設與老城改造同步,一座美麗宜居之城正在崛起。
  • 遼寧丹東加強汙染防治「綠色」成為城市厚重底色
    丹東地處遼寧省東南部,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南臨黃海,生態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丹東市牢牢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深入推進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進程中,努力使綠色成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持久的優勢。丹東景觀。
  • 小康路上,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河北樣本」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視和關心的事。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湖州市安吉縣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2005年到2020年,這一科學論斷提出15年來,河北省廣大幹部群眾堅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落到位,把美麗河北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壓能、減煤、降塵、控車、治水、造林……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與時間賽跑、為綠色發展賦能。
  • 白山渾江: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原標題:渾江: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漫步渾江,俯仰皆成美景。路過的小村都各有情懷,「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百花開放、如詩如畫,令人沉醉。   渾然天成,江流不息。這是渾江區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豐碩成果。   而在鄉村振興的航線上,美麗鄉村正破浪前行。   推進融合,開展特色園區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關鍵要有支撐。   加快推進特色園區建設。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山水忠州今更美
    這句溢美之詞正成為當下忠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忠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加大環境治理、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基礎上,大力實施特色產業、特色城市「雙特」思路驅動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
  • 海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在臨高縣彩橋紅樹林保護區,白鷺飛舞。半年來,我省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對照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整改事項,全面梳理、舉一反三,以最嚴的規劃、最嚴的措施、最嚴的處罰、最嚴的問責,確保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的樣板間。
  • 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亮出成都發展本色
    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亮出成都發展本色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圍繞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主題,綠色發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後五年,成都市工作的重要目標是「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要「構建綠色發展制度體系,加快推動生產體系、生活方式、生態環境綠色化」。
  • 濟南市住建局:以綠色「築」就城市建築「最美底色」
    聚焦綠色產業前沿技術、導入綠色建築龍頭企業的濟南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集研發、設計、生產於一體的國際領先綠色照明智慧產業園,年產值可達10億元的綠色智能建築產業園項目……隨著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濟南城市建設也正在經歷一場以「綠色」為底色的質的飛躍。
  • 韶關市委書記王瑞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奮力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韶關,是古代中原文化和南方百越文化交匯之地;作為全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這裡公路、鐵路、水路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豐富的交通運輸資源使韶關融入廣州一小時生活圈。 韶關,曾經是一座老工業城市,具有較為完備的重工業體系。隨著時代變遷,綠色發展成為主旋律,綠色是韶關的底色,生態是韶關的名片。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 |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日照市東港區、臨沂市蒙陰縣、濱州市惠民縣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榮譽稱號,青島萊西市、濰坊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威海市環翠區威海華夏城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今天為你介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綠色發展 蒙陰縣「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