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泉州網6月29日訊 (李展)「唯有生命才是珍貴、稀有、難得的,生命才是無價之寶,要讓生命尊嚴地活著。」25日,有著中國最大救苦救難道場之稱的廣東化州南山寺住持釋仁煥長老於泉州講學接受筆者專訪時如是說。
釋仁煥說,在生命的最後關頭,讓另一種新型醫療觀起作用,讓舒緩醫學起作用,讓宗教起作用,心理學起作用,生命關懷起作用,不要讓愚孝愚治觀起作用。
臨終關懷是對西方現代醫療體系的反思為理論基礎而建立起來的新型醫療模式,目前國內開展相應活動的呼聲日盛。
據了解,漢傳佛教在臨終生命關懷方面形成了一套豐富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核心思想是幫助臨終者建立或保持正念,透過適當的方法,對臨終者的意念做清淨的轉化,幫助垂死者擺脫對死亡的恐懼減少痛苦。
據統計,釋仁煥長老開創的生命關懷體系已為全國五百多萬個家庭帶去福音,兩萬多個逝者及其家庭得到臨終關懷的幫助。
釋仁煥長老俗姓韋,1953年出生於廣西都安縣(今屬大化縣)一紅色家庭。得益於長期的家庭薰陶,使他建立了愛國為民的信念。
1995年,由於肝癌的折磨,釋仁煥長老皈依佛門尋求解脫之法,在病痛中法師深刻理解生命中生、老、病、死、苦的無常,一心念佛。20多年學佛生涯中,深得覺明、慧參、本煥等十多位長老的法要精髓,親證淨土法門的殊勝,立下「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大願。
「人來這世間的使命就是繼承生命和傳承生命。」他說,繼承生命,就是以「孝」為根,有了孝,先天的善根永遠牢固,如同一個房子房基堅固了,連地震來了房子也會沒問題。傳承生命光大祖宗的德,就是以「愛」為本。人有了愛心,如同一棵樹大樹參天一樣,缺少了孝,人根沒有了;缺少了愛心,人本沒有了,沒有了根本,就是苦海無邊,有了根本,才能到達彼岸。
有鑑於此,釋仁煥長老從來不重視道場。雖然他創下南山寺僅用不到五年時間從無到建成建築面積兩百多畝的嶺南最大叢林記錄,但踐行人間佛教關注生命關懷,倡導科學信仰與國家發展同步的理念始終貫穿弘法利生的全部生涯。令信眾動容的是釋仁煥長老所有的道場不收門票,吃住免費,連香都是免費供應,但文明燒香只能點三支。
「佛講的一切道理就是關心生命的道理,也是生命關懷的道理。」釋仁煥認為,開展生命關懷當前的意義在於破除迷信、移風易俗,生命關懷的目的是令世人信守本份、完善本份、發揮本份,簡單說就是把人做好,尊嚴地活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