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的產業在國內的知名度還是非常高的,也許是因為王健林的「小目標」,賺它一個億出名,又或許是因為其兒子王思聰頻頻「逛街」而出名。不管怎樣,王健林本人已經登頂首富多次,也是風光無限,其身家也達到了千億級別。
眾所周知,萬達是靠著房地產起家的,在過去的數十年房地產紅利期中,老王可是賺得盆滿缽滿。隨著近幾年政策的收緊和管控,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前景也不像以往那麼好,不少行業巨頭都紛紛把業務的重心放至其他產業上。
而萬達也不例外,萬達聞到了房地產行業整頓的風聲也相應地做出了很多應對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拋售房產,萬達開始正式向輕資產轉型,老王為了轉型也做了不少「動作」。
比如說萬達出售了公司的13個文化旅遊項目和77家酒店業務,給出的價格也十分的誘人,有專家分析指出,萬達給出的價格相當於打了6折,對於萬達來說的話,外人看起來就是一樁賠本的買賣,其實不然,老王反而因此偷笑。
萬達13個文旅項目被融創以199億元的價格收購,而富力在收購了這77家酒店後,規模已超過100家,還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酒店運營商之一。據悉,這77家酒店佔地面積約為28.6萬平方米,房間總數有23000間,且地理位置都處於各大城市的核心地段,當時估值至少有336多億元。
以199億元的價格「拿下」對於富力來說的話無疑是撿了個大便宜,但是事實好像並不是那麼的盡如人意。富力本來以為能夠通過這場收購大賺一筆,但沒想到的是非但沒有增加盈利,反而讓富力出現了資金鍊緊張的情況。
萬達的酒店在國內還是非常出名的,口碑也非常好,富力原本接盤過來的話在質量上能夠得到保證,價格也十分的划算,能夠為自己公司的業務增收並且達到擴張的意義,但是富力顯然有點「吃」不下那麼龐大的資產,因為酒店的回收資金周期比較長,一下子收購那麼多的酒店,在資金周轉上就顯得有點吃力了。
可能是看到融創在收購了萬達的文旅項目之後非常的美滋滋,富力顯然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因為酒店業務不是很景氣,導致富力在接盤萬達的酒店之後,利潤驟降了60%,經營性現金流也已經連續7年為負。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富力的負債總額已經高達3340億元。
百億的收購導致了負債千億,這筆買賣怎麼看都不划算,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便宜沒好貨」?老王這麼精明的一位商人,竟然能以6折的價格拋售77家酒店,肯定是做了一番打算的,這天下的買賣,只有買錯沒有賣錯。
國內的房地產市場逐年降溫,隨著政策的收緊,加之「三道紅線」的亮出,不少房企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國內的房地產開發商都在減持收手中的資產。富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顯得更加的舉步維艱。
富力集團的融資總額在這兩年也翻了26倍,還發行了不少債券。當下最大的窘境就是營收上升了,但是淨利潤卻在下降,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增收不增利」。公司的規模增加了但是沒有賺到錢,這對一個企業來說的話是致命的痛點。
但是根據剛剛過去的黃金周假期間內的營收數據顯示,富力的狀況還是非常不錯的。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在國慶、十一黃金周,富力集團旗下酒店8天時間內,營業收入同比出現大幅上漲,總營業收入超過2億元。
其中,富力集團旗下的萬達品牌酒店總收入11199.9萬元,同比上漲21%。而富力集團旗下的國際品牌酒店達到10343萬元,更是同比上漲26.9%。從5月起,富力集團旗下90間酒店已實現當月盈利,至7月已實現年累計盈利。
按照這樣的發展進程的話,富力能不能實現扭虧為盈依然是一個未知數。由於疫情的因素,酒店行業在上半年受到的業績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從5月份的時候開始,全國酒店行業已經進入復甦的節點,富力酒店的經營業績從此持續向好,未來到底會怎麼樣還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