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吞77家萬達酒店的富力地產被終止審核 已與A股將徹底無緣

2021-01-19 融資中國

富力地產堅持了13年的回A夢擱淺了。

7月10日,證監會監管部公示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廣州富力地產IPO申請7月9日終止審核。而在此前的7月2日,證監會曾發布,廣州富力地產的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受理日期為2015年9月30日,審核狀態為「已反饋」,排在上交所情況表裡第四位,緊隨大連萬達商業地產之後(到7月9日,萬達商業地產中止審核)。

終止審核,而非中止審核,意味著富力地產與A股將徹底無緣了。要知道,這家公司早在2007年就向上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後來經過4次延期和中止,這是第5次衝頂A股,不曾想依然以失敗告終。

富力地產成立於1994年,憑藉廣州舊改發達,2005年在港上市,股票代碼 2777.HK,是國內較早上市的房企之一,與恆大、碧桂園、雅居樂集團、合生創展並稱為「華南五虎」。

房企政策不放鬆 H股全流通或致其主動撤材料

據有關媒體報導,富力是自己主動撤回了A股IPO的申請,也由此成為首創置業、金輝集團之後,又一家放棄在A股排隊上市的房企。

富力地產主動放棄回A計劃,或源於政策等外部因素。

2016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此後,與房地產相關的部門陸續出臺了與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資、購房者信貸等方面。

目前,境內資本市場對房地產相關的IPO以及重組再融資沒有放行,富力地產也深知其A股上市獲批的可能性並不大。

事實上,從2010年至今,房地產企業A股IPO基本處於停滯狀態。A股重組方面,作為恆大地產回A的重組對象,深深房A從2016年9月14日起停牌至今已近四年,仍未復牌。

此外,富力地產H股全流通計劃獲中國證監會批准,或是其撤材料的直接原因。

根據該批准,富力地產獲準將公司全部2,207,108,944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換為境外上市股份並於香港聯交所上市;該批准自7月9日起十二個月內有效。

「H股全流通」是指在香港採用H股架構上市的內地公司,此前不能在港交所流通的內資股,可得以上市流通。證監會於今年2月份接收富力地產申請H股全流通的申請材料,3月份正式受理。

資料顯示,2019年11月,證監會發布了《H股公司境內未上市股份申請「全流通」業務指引》,宣布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H股公司境內未上市股份可以申請到香港聯交所上市流通,申請流通的股份數量和比例可由境內未上市股份股東自主協商確定,並委託H股公司向證監會提出「全流通」申請,以解決內資股和流通股的股權分置問題。

雖然富力地產的內資股在港股即將實現全流通,但由於H股的流動性向來不如A股,其A股IPO終止意味著富力地產可能斷了一條更便捷的融資渠道。

銷售目標難達成 股價已跌超3成

近年來,富力地產的銷售目標似乎很難達成。

2019年富力地產銷售額為1381.9億元,未達成年度1600億元目標,完成度為86%。而到了2020年,受疫情等眾多不利因素的衝擊,其銷售目標更是難上加難。

數據顯示,2020年前5個月,富力地產累計總權益合約銷售金額約365.5億元,同比下降17%,銷售面積達310萬平方米。365.5億元的銷售金額較今年3月富力地產設定的全年1520億元的銷售目標,完成率不足25%。

而今年一季度,隨著疫情的蔓延,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富力地產曾表示,公司於 2020 年第一季度的銷售、工程建設、及酒店運營曾一度中斷。

這一狀況也直接體現在富力地產的營收和淨利潤上,今年一季度,富力地產實現營業收入97.88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02.8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657萬元,同比減少83.5%。

不佳的銷售狀況對股價產生直接的不利影響。7月15日,富力地產的股價收於9.24港幣,較年初14.09港幣的高點,已經跌掉了超3成;而同期恒生地產指數下跌11%,A股申萬房地產行業指數僅下跌不到1%。

雪上加霜的是,5月下旬,評級機構穆迪將富力地產的評價下調,由「Ba3」降至「B1」,,展望從「觀察」名單變為「負面」。

淨負債率高企 皆因鯨吞77家萬達酒店惹的禍?

如今的富力地產,還面臨著難以想像的高企的債務。

財報顯示,富力地產在2019年的淨負債率((有息負債-貨幣資金)/股東權益)攀升至198.9%,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僅次於泰禾集團。而在此前的2015年至2018年,其淨負債率分別為124%、160%、170%和184%;2019年的數值比2018年增加了14.9個百分點。

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在手現金僅17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高達403億元,現金短債比由2019年底的0.61繼續下降至0.43,資金缺口超過200億元。

高企的債務水平,亦增加了富力地產的融資成本,2019年富力地產的融資成本增加7%至56億元,年內所產生的利息總額由2018年的94.50億元增至137.31億元。

圖表 1:2015年-2019年公司淨負債率(%)

數據來源:公司歷年財報,融中財經整理

時光倒流十幾年,2007年的富力地產,以161億元的銷售位列房企第四,僅次於萬科、綠地和中海。

然而,由於公司高層的戰略搖擺,富力的經營業績起起伏伏,2008年重倉商業地產、2013年深入三四線城市,接連錯失住宅市場發展的良機。

2017年,富力地產從王健林手中用199.06億元的資金收購77家萬達酒店,一時風光無限;但近200億的收購資金卻成為公司流動性的難以承受之重。

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富力地產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餘額為253億元,完全有能力支付這筆交易。可就在該交易交割之前的一個月,富力地產卻對外尋求一筆高達約119億元的境內擔保貸款,這筆貸款將用於支付收購萬達酒店資產,證明富力地產那時候現金流已經捉襟見肘。

酒店運營是重資產,不僅前期投入巨大而且回報周期也相對漫長,想要獲得理想的盈利水平也絕非易事。換句話說,富力地產收購了萬達的這些酒店,看起來似乎打了折、佔了很大便宜,但是對於本身負債率就很高的富力來說,也是不小的負荷。

事實上,該酒店業務自收購進來後連續3年發生急劇虧損:2018年虧損4.59億元,相比2017年的1.46億元,虧損擴大214%;2019年虧損10.08億元,較上年的4.59億元擴大119.61%。

在大手筆收購萬達酒店資產後,富力地產資金狀況持續惡化,負債率居高不下。

在資金本已捉襟見肘的時候,富力地產不一心謀主業,反而玩起了「跨界」。

2019年7月初,富力跟隨恆大、寶能入股華泰汽車,雖未提及具體的入股和投資金額,但這類「燒錢」投資似乎顯得不合時宜。新能源汽車產業是重資金行業,富力地產參與進來,只是平添了更多的資金壓力而已。

從重倉商業地產,到深入三四線城市,再到收購萬達酒店、投資新能源汽車,富力地產似乎一直在踏錯市場節奏,這導致了其淨負債率常年高企,目前近2倍的淨負債率如何消化?或許也是背後的花旗、摩根大通、瑞銀、貝萊德等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連續8年為負 持續經營能力堪憂

儘管外界對富力地產高企的淨負債率頗為擔心,但該公司卻不以為然,富力有關人士表示,公司傾向於用資產負債率來分析償債能力,2019年底的該數值為81.33%,仍然未超過100%,在安全的邊界內。

其實,資產負債率指標並未考慮房地產預售制為主的行業特性。地產商普遍實行預售制,預收帳款被計入了負債類科目,而預收帳款絕大多數會結轉為收入,只要房企按期施工竣工並交付商品房即可。所以,行業內普遍採用剔除預收帳款後的淨負債率指標來衡量房企的償債能力,但淨負債率沒有區分有息負債的期限結構,未能反映債務的期限風險,因此,應結合現金流量指標綜合評估房企的償債能力。

從2012年至2019年,富力地產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已經連續8年為負值,其中2019年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240億元,而2018年這一數值為-86.17億元。

圖表 2:2010-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萬元)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融中財經整理

此外,現金不足以償還短期債務也是富力地產的風險之一,該公司不得不借新債來為即將到期的債務提供資金。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富力地產有620億元的債務在未來12個月內到期。截至2019年底,該公司持有的380億元現金以及未來12個月的預估經營現金流將不足以償還這些債務。

2020年以來,富力地產的經營性現金流狀況並未好轉,一季度末依然為負值,為-60.9億元。考慮到2020年前5個月合同銷售額同比下降17%,該公司經營現金流的疲弱狀況在近期不太可能有實質性改善;這也是穆迪下調富力地產的原因所在。

通過現金流量數據分析,富力地產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嚴重存疑。

「雙老闆制」的制度設計隱藏缺陷

富力地產的經營問題如此之多,追本溯源,或許問題來自公司制度的設計缺陷。

在所有的房企中,富力實行罕見的「雙老闆制」——聯席董事長制,李思廉和張力分別以30.99%、29.52%持股比例,位列公司第一、二大股東。

這種制度下的決策,取決於兩人的平衡。李思廉曾表示,對於業務經營,「有一方堅持做,就做了;有一方堅持不做,就不做了。」

雙管理人制度設計,可能帶來決策上的低效,該企業的方向、步驟以及資源的控制難以形成持續的經營戰略。

從富力堅持重倉商業、寫字樓、酒店來看,與香港出身的李思廉或有直接關係,他主張利潤為先,規模靠後,也想學港商持有物業的收租模式。

近年來富力重回銷售規模增長,又似乎是內地背景的張力的主張佔了上風。

此外,「雙老闆制」下很容易出現離心力。一方或雙方難以為公司全部投入自己的精力和資源,等等。

在富力地產之外,存在多家李思廉、張力個人或家族公司的影子。如張力之子張量旗下的公司實地地產,常被視作富力的關聯公司。

啟信寶及香港公司註冊處信息顯示,張量現為富力股東,持股比例0.62%;同時,他也是實地地產董事長,及其母公司實地建設集團的董事。

實地是一家有著千億野心的房企。未來,實地與富力之間是否存在同業競爭的問題,也是富力的一個潛在的觀察點。

最後的話

富力地產雖然即將實現H股全流通,暫緩融資的燃眉之急。可作為一家上市15年、「華南五虎」之首的老牌房企,富力如何走到今日的境地?值得很多房企思考。

相關焦點

  • 鯨吞萬達77家酒店,「富力雙雄」錢從哪兒來?
    作者:張譯文來源:野馬財經富力地產一次性吞下77家酒店,能消化得了麼?2017年下半年,資本市場的重頭戲就被地產界4個「老男人」搶了風頭,「小目標」王健林、「買地王」孫宏斌、「低調拍檔」李思廉、張力。7月19日,在萬達和融創的籤約發布會上,富力地產作為新的接盤俠浮出水面。
  • 鯨吞74家萬達酒店,業務仍在虧損,富力地產「如鯁在喉」?
    這些不賺錢的商業地產,讓富力地產芒刺在背,如鯁在喉。那話又說回來了,既然酒店不賺錢,富力為何仍要收購萬達74間酒店?再次遭遇「史上最嚴」房地產調控,富力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萬達?被大股東減持,富力危機乍現?
  • 孫宏斌多花143億收萬達文旅資產 富力地產六折買77家酒店
    7月19日下午4時,原本是萬達與融創兩個主角互換承諾,為這場價值632億元的世紀大交易籤約定音,但現場殺出了第三者富力地產。  第三者的闖入,或許自帶「劇情」。下午4時,記者入場完畢,接下來就應該是見證籤約的時刻了。令人意外的是,接下來上演的是記者全數被清場。漸漸地,現場開始出現「富力地產可能會毀約,不再接手萬達集團酒店」的聲音。
  • 還記得低價接盤萬達酒店的富力地產嗎?
    而富力地產正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從2007年的「五虎之首」到因保守策略錯過2015年的樓市大行情,再到2017年接盤萬達酒店,它的故事值得所有人深思。   今年3月,富力地產發布2018年財報,其財報顯示豪華酒店業務已成為其中最引人矚目,卻又最拖累財務狀況的板塊。
  • 200億買下萬達77家酒店的富力,以為撿了大便宜,如今負債3340億
    無數地產大佬都格外推崇一句話:好的地段總是蘊藏著無窮的商機。因此,企業在發展的時候,地段是他們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所熟知的王健林的萬達地產就是這樣操作的,萬達的產業大多都選在了城市的核心地段。2017年以來,萬達發展遇到了瓶頸,於是王健林便以極低的價格向外界拋售資產,不少地產大佬在這中間佔到了便宜,比如我們熟悉的融創中國創始人孫宏斌。可有這麼一家企業,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買下了萬達77家酒店後,卻栽了個大跟頭,他就是富力。
  • 富力收購萬達酒店從77個變成73個,總金額少了9.5億
    11月23日晚間,富力地產公告稱,11月23日,富力地產與大連萬達籤訂了一份補充協議,內容顯示,收購大連萬達酒店資產事項將不包括煙臺萬達70%的權益,收購代價將由合計約192.04億元調整為合計約189.55億元。
  • 接手萬達77家酒店,富力曾以為是「撿便宜」,如今更像是「接盤」
    比如王健林,他曾經叱吒在房地產行業當中,但是如今幾年也只能變賣萬達的產業,緊急出售手頭的13個文旅項目以及77家萬達酒店用於回本。幾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王健林,所說的那句「定個小目標,先掙他一個億」依舊在耳旁清晰迴響,如今王健林卻需要依靠變賣名下資產來實現資金回流,確實令人唏噓,而目前收購王健林文旅項目和酒店產業的主要是融創集團和富力集團這兩大企業。
  • 萬達融創富力籤約一波三折,富力六折接盤萬達酒店
    7月19日,萬達商業、融創集團、富力地產在北京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萬達商業將北京萬達嘉華等77個酒店以199.0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富力地產,將西雙版納萬達文旅項目、南昌萬達文旅項目等13個文旅項目91%股權以
  • 不到200億收購萬達77家酒店,佔王健林便宜的富力,如今怎樣了?
    在2017年開始,王健林便大量拋售自己的房產資產,尤其是萬達地產項目。據數據顯示,在2017年,王健林便以631億元出售了萬達酒店和文旅項目,這一手操作基本上是賣掉了萬達近百分之五十的地產項目。同時,王健林還曾宣布,在2019年,萬達將會拋售出所有的房地產業務。目前而言。
  • 萬達酒店六折甩賣!收購案一波三折,富力半路撿漏
    7月19日,萬達商業、融創集團、富力地產在北京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萬達商業將北京萬達嘉華等77個酒店以199.0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富力地產,將西雙版納萬達文旅項目、南昌萬達文旅項目等13個文旅項目91%股權以438.44億元的價格轉讓給融創房地產集團,兩項交易總金額637.5億元。
  • 孫宏斌多花近143億收萬達文旅資產 富力六折買77家酒店
    7月19日下午4時,原本是萬達與融創兩個主角互換承諾,為這場價值632億元的世紀大交易籤約定音,但現場殺出了第三者富力地產。   第三者的闖入,或許自帶「劇情」。下午4時,記者入場完畢,接下來就應該是見證籤約的時刻了。令人意外的是,接下來上演的是記者全數被清場。漸漸地,現場開始出現「富力地產可能會毀約,不再接手萬達集團酒店」的聲音。
  • 萬達「6折」拋售77家酒店,富力接盤,看似是虧本買賣老王卻笑了
    比如說萬達出售了公司的13個文化旅遊項目和77家酒店業務,給出的價格也十分的誘人,有專家分析指出,萬達給出的價格相當於打了6折,對於萬達來說的話,外人看起來就是一樁賠本的買賣,其實不然,老王反而因此偷笑。
  • 富力已向大連萬達支付166億,收購標的調整後總價降7億
    王健林在收回了萬達三家高端酒店轉讓權的同時,將大連萬達中心寫字樓以3.29億元的價格出售給富力地產。王健林。視覺中國 資料圖 10月31日晚間,富力地產公告稱,公司與大連萬達在10月20日籤署了一份關於收購萬達酒店資產的一份補充協議。
  • 萬達融創併購會三換背景板,富力插足便宜百億接手萬達酒店
    融創收購萬達產業,富力強力刷屏在發布會現場背景板上除了萬達商業,融創中國兩家以外,出現了富力地產的名字。但是隨後在場人員被請出了會場,原先寫有富力地產的主背板被拆除,新的背板只有萬達商業、融創中國的名字。但是隨後不久背景板再次更換,富力地產的名字再次出現。此前新聞是融創收購萬達的部分產業,此次怎麼會多出來富力地產呢?
  • 接盤萬達77家酒店,本以為大賺如今卻負債3000億,還爆出大幅裁員
    早在2017年,有四家在海外瘋狂投資擴張的企業受到了監管,它們分別是萬達集團、復星集團、安邦集團、海航集團。隨即這四家巨頭就遭遇危機,開始大規模的甩賣還債的過程,最終安邦破產,海航負債超7000億被接管,唯有復星和萬達安全著落。
  • 詳解富力200億閃電收購萬達酒店
    【財新網】(記者 吳紅毓然)萬達急售630多億資產包,交易結構一變再變。在7月19日頗具戲劇化的籤約發布會上,富力地產(02777.HK)作為萬達另一個接盤方浮出水面。  據公告,萬達將酒店資產包增加一家至77家後,作價199.06億元賣給富力集團。
  • 與王健林吵架,6折拿下萬達77家酒店,如今背債3千億
    之前,海外房地產投資一直是國內房企大佬們口中的「香餑餑」,當時國內房地產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自然獲取利潤的空間也就小了,所以很多大房企把戰場轉移到海外,比如萬達大佬王健林。在2017年,國家對海外房地產投資監管後,導致很多投資海外房地產的企業陷入巨債危機,萬達就是其中一家。
  • 接盤萬達77家酒店的集團,曾以為大賺今負債3000億,腸子都悔青了
    眾所周知,最近兩年萬達遭受了巨大的債務危機,王健林為了彌補債務不得不大肆出售資產以彌補巨額債務。王健林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一邊忙於將萬達轉型為一家輕資產集團,另一邊不斷剝離其房產業務。說實話,當時富力用199億的價格收購這些酒店項目是真的非常便宜,根據當時許多金融人士的析,按照這個價格買下77家酒店,簡直就是在撿錢,相當於打六折。
  • 他以200億「撿漏」拿下77家萬達酒店,今卻負債3000億
    眾所周知,實力非常雄厚的富力和融創集團聯手收購了萬達集團77家酒店,不僅如此,也以不到200億價格,成為了最大的運營商。實際上在收購這77家萬達酒店之前不是盈利狀態的。最近幾年萬集團遭受了巨大的債務危機,為了填補債務,王建林不得不大量出售資產來填補巨大的債務,將萬達轉型輕資產集團。雖然說,他們之間是對立關係,但「撿便宜」誰都願意。所以處於危機的萬達集團變賣資產後,又有了新的鮮血,這也讓兩家共同受益。
  • 【諮詢】今天,萬達融創富力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都是贏家
    7月19日,萬達商業、融創集團、富力地產在北京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萬達商業將北京萬達嘉華等77個酒店以199.0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富力地產,將西雙版納萬達文旅項目、南昌萬達文旅項目等13個文旅項目91%股權以438.44億元的價格轉讓給融創房地產集團,兩項交易總金額63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