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春節是怎麼來的?民間傳說與兩人一獸有關,以後別說不知道

2020-12-15 古今獵奇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春節對我國人民如此重要,可是,你知道春節是怎麼來的嗎?

有關春節來歷的民間傳說:

1、春節來源於萬年創建萬年曆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蔭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國君,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曆法創建完畢後,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2、春節來源於舜繼任部落首領

傳說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上古部落聯盟首領)繼任部落聯盟首領,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正月初一(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3、春節來源於人們驅趕「年」獸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後來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告知了人們驅趕「年」獸的辦法。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怎麼樣?讀了以上3個民間傳說,你知道春節是怎麼來的了嗎?以後和親戚朋友在一起聊天聊起春節來歷別說不知道。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人們相信在此時吃些傳統飲食,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
  • 春節不能不知道的十大傳說
    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 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2017-01-28 00:20:5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 有關除夕的由來和傳說,你知道了嗎?
    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3、除夕的習俗之貼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 新年到,關於春節的傳說、習俗大盤點,你都知道嗎?快幫孩子收藏
    又是一年除夕,村子裡的人們正收拾行囊,牽牛趕羊,準備去山裡避難,村子裡來了一位拄著拐杖,背著褡褳的乞討老人,村民們正忙得人仰馬翻,沒人顧得上搭理他。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食物,並勸他趕快上山躲避「年」獸,老人笑道:「婆婆若讓我在你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並不相信,又苦勸不動,只好自己上山避難去了。
  •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元宵節是怎麼來的?
    據說,中國人過元宵節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每年都過元宵節,但是有關元宵的由來和傳說卻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那麼,親們想知道有關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嗎?一起來看看吧。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元宵節的由來:元宵節源於何時?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
  • 隨筆 春節來歷的傳說——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灤州古城——屋脊獸的傳說你知道多少?
    遊覽名勝古蹟時,細心觀察的朋友們會注意到,在有規格古建築的屋脊上,經常會蹲坐著一排小動物。不論種類、造型、數量或排列順序,這些小雕像的存在都有著嚴格的規矩,但大部分人可能並不了解其中奧妙。鴟吻中國的古建築分為五脊,所謂五脊是指房宇一條正脊四條垂脊。
  • 【春節傳說】美麗傳說,故事精彩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  萬年創曆法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倒(到)」。
  • 知道古時候的人是怎麼過年的嗎?除夕夜又是怎麼來的?
    今年的年三十,鄉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村裡面來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對一戶的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夕"獸驅走.大家都不相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白髮老人堅持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 「光棍」一詞在我國古代早就有,關於「光棍節」的兩個民間傳說
    現如今人們大多知道每年的11月11日這天是光棍節。但人們並不知道的是「光棍」一詞,其實在我國元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元朝時期的「光棍」一詞,並非是指單身男子,而是指地痞無賴。在元代蕭德祥所創的雜劇《殺狗勸夫》中。
  • 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100字簡單介紹 除夕年獸的民間神話傳說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人過除夕卻不知道除夕為何要守歲、放鞭炮。其實這和除夕的傳說故事有關。民間流傳著好幾個除夕的傳說,小編整理了除夕傳說故事的簡單介紹,帶大家了解除夕年獸的神話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後來發現年怕爆竹爆炸時的聲音,所以每到它要出來的時候人們就放爆竹嚇它,叫它不敢下山害人。所以,人們就可以平安的度過這段時間了.而且由此就把這段時間叫做「過年」。除夕的傳說故事100字簡單介紹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一天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兇厄之獸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兇厄之獸九嬰傳說中怪獸名。能噴水吐火,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於北狄兇水之中。其說始見於漢。九頭怪九嬰自恃有九個腦袋,九條命,絲毫不畏懼北伐的羿,它九口齊張,噴吐出一道道毒焰、一股股濁流,交織成一張兇險的水火網,企圖將羿困住。
  •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原來是跟兩個皇帝的生日有關
    今天,筆者就想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呢?中秋節又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或者團圓節等,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大家都知道一個跟中秋節有關係的傳說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的丈夫後裔向天后求得長生不老的仙藥,後裔的徒弟在八月十五這一天正要逼迫嫦娥拿去長生不老丹。
  • 春節的神話故事了解一下~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它是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並且有著非常多的神話傳說。隨著社會的現代化,這些神話故事似乎正在被逐漸遺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春節的那些神話故事。這一習俗流傳至魏晉南北朝以後,人們認為刻木為人形太麻煩,於是削成一塊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兩人的名字。把這塊桃木板掛在門上,稱之為「仙本」或「桃符」。宋人王安石《元旦》詩所寫:「千門萬戶疃疃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裡的「新桃」和「舊符」,都是指闢鬼祛邪的「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
  • 只知道每年過春節,你知道春節的來歷嗎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它的時間在農曆正月初一這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傳說最早在堯舜時代就有過春節的風俗。它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我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關於春節來歷,在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美麗傳說,充滿了豐富的文化底蘊。還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
  • 我國古老的民間傳說,關於梅花鹿的神話傳說,趕快戳進看看吧!
    我國古老的民間傳說,關於梅花鹿的神話傳說,趕快戳進看看吧!天上的六仙女因為偷挖長壽草來救不幸染上瘟疫的百姓們,於是被貶到了長白山山巔變成了一隻美麗的梅花鹿,後來龍宮裡的二皇子因為私自幫助百姓布雨,也被貶下凡間,也變成了一隻頭頂鹿角的美麗的梅花鹿。他們兩隻鹿從此以後便跟隨看山的太上老君,成為他的左膀右臂,從此以後形影不離。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了,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嗎?
    那麼過年是怎麼來的呢?今天萬年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過年的資料,大家快隨小編漲知識吧。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 你知道春節的由來演變及風俗文化嗎?
    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和演變嗎?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春節的由來、演變、風俗文化。春節,古稱元旦,指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元」者始也,「旦」者晨也。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辛亥革命後,為了便於和世界各國計時一致,規定了公曆一月一日為新年,通稱「元旦」,將農曆正月初一改為「春節:,於是春節就成了正月初一的名稱。
  • 民間灶王爺的傳說
    民間灶王爺的傳說每年春節前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會祭灶神,《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中,談到榮國府除夕供灶王的景像時說:「那晚,各處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內設著天地紙馬香供。大觀園正門上挑著角燈,兩旁高照,各處皆有路燈。上下人等,打扮的花團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