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完勝論從戰爭結果來說就無法自圓其說,1598年11月,日軍從朝鮮撤離,而在撤離之前,日軍就已經被而明朝聯軍給逼到了半島南邊一隅,發動戰爭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是攻略整個朝鮮併入侵中國,豐臣秀吉甚至於有讓日本天皇遷都北京的打算,那麼從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來說,日本勝了嗎?如果日軍完勝,日軍戰鬥力完勝,那為什麼結果是日軍撤離呢?
萬曆朝鮮戰爭起止時間是從1592年4月年到1598年12月,1590年豐臣家小田原徵伐,統一了日本,可以說1591年出徵朝鮮的日軍是由國內戰爭中飽受戰火洗禮,無論從經驗還是技巧來說,都屬日軍近代以前最強日軍,而朝鮮由於承平日久,武備鬆弛,加之兩班黨爭,像李舜臣這樣的有能力的將領得不到重用,朝鮮軍隊在面對日軍的時候,戰鬥力幾乎可以用無來表示,戰爭爆發初期朝鮮軍隊兵敗如山倒,1592年5月2日日軍攻克漢城,6月15日攻克平壤,不久之後明軍入朝。
明軍入朝初期,由於朝鮮人自己連日本到底有多少人登陸都沒搞清楚,給明朝通報的是平壤只有1000多日軍,實際卻有一萬多人,而正因為這個錯誤的情報,明朝初次入朝援軍只有2348人,加上明朝兩方的將領之間分歧,火器失效,不熟悉日軍戰法,導致明軍大敗,將領祖承訓僅以身免。而在最終確定了日軍規模之後,明朝開始增兵,李如松以總兵力4萬人進攻小西行長24000人駐守的平壤地區,經過激戰明軍收復朝鮮,日軍大敗。
碧蹄館之戰中,日本方面日軍四萬餘人,但是與之遭遇的明軍僅五千人,而在戰役結束後三月二十日石田三成在漢城檢點軍隊中,立花宗茂部3000人僅餘一千多人,除去正常減員,以及碧蹄館之戰後到石田三成檢點軍隊期間中日並無大戰的記載來看,立花宗茂損失的一千九百多人應該就是折在了在碧蹄館之戰裡。結合朝鮮人所述,明軍五千人餘三千人,損失兩千多人以及戰爭結果是以雙方脫離戰鬥來看,在這場遭遇戰中,四萬日軍不僅沒有吃掉五千明軍,反而讓對方離開了戰場,
這難道不能說明明軍戰鬥力強勁嗎?而從武器裝備來看,僅以火器而論,明軍有大將軍炮、神炮、虎蹲炮、滅虜炮、百子銃、佛郎機、三眼槍、快槍、鳥槍、火箭等,而日軍火器我們從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來看,日軍裝備主要是鐵砲、大筒和國崩,這樣一對比,明軍裝備明顯佔優。
以六年的戰爭來看,雖然日軍戰鬥力強,也獲得了諸如泗川之戰的勝利柬埔寨,但是從總體來看,日軍在明朝大規模入朝以後,在總兵力遠不如自己的情況下一路退到朝鮮半島南部來看,中日兩軍在戰爭中,是一直以明軍為優勢的,何來日軍完勝明軍之說。
日本戰國一百多年,無數的戰役磨練出了日軍強勁的戰鬥力,戰術高超的織田信長和豐成秀吉出色戰略指揮能力以及日軍對陣法的熟練運用來看,日軍戰鬥力確實強。但是在明朝中期應該還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和明朝相比的,那時候的明朝應該可以穩穩位居世界第一。
看歷史遠比看小說更為有趣,因為歷史就是一個有著無盡謎題的長卷,更何況還可以從中學到許多的知識。
常有人問我讀什麼書好,我總是建議他去讀歷史書。尤其是去讀《資治通鑑》,你不知道幹什麼了,迷茫的時候,去讀《資治通鑑》,想了解社會裡的各種關係,去讀《資治通鑑》,甚至想了解權術,也可以去讀《資治通鑑》。一部《資治通鑑》,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很真實的記載了數不清的歷史故事,這些故事對於我們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資治通鑑》所載,多為政治史,更是一部鬥爭史,將中國人的政治傳統淋漓盡致地展現,所以《資治通鑑》經世致用的意義仍然巨大。
《資治通鑑》的史學價值是相當過硬的,經得起歷史的考驗。畢竟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
清代史家錢大昕說:「讀十七史,不可不兼讀《通鑑》。」讀資治通鑑,就像看高人下棋。歷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個棋譜。我們看多了,自會下棋了。
《資治通鑑》被成為是」帝王之書「想要了解到為人處世的,可以讀他,想要掌握管理能力的也可以讀他。
這套書不僅得到了當朝皇帝的激賞,還得到了後世帝王和學者的交口稱譽。
據說朱元璋就對《資治通鑑》情有獨鍾,清朝康熙、乾隆等帝王也都通過閱讀此書學習治國之道,並作「御批」(讀書筆記)傳世。
讀懂了《資治通鑑》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學習工作,都能遊刃有餘。
作為歷史的愛好者,趕緊入手一套吧,既可以讓你提高各方面的素質,還可以增長你的智慧。
可能有的人會擔心文言文讀不懂,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套白話文的《資治通鑑》,讓你理解起來更加容易。滿滿6冊的智慧,僅需要98元,每本下來才十幾元,不到一包煙錢,不到一件衣服錢,就可以讓你充滿智慧。
↓點擊下方卡片就可以購買了↓
這套書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作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愛好歷史,家裡一定要備這樣一套書,沒事的事情翻一翻,就會發現看問題的角度會完全不一樣。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丁川是個老師。
文章為丁川是個老師整理首發,抄襲必究,已籤維權騎士,全網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