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奇瑞回歸「一個品牌」、「一個體系」的新戰略規劃,將對現有產品進行梳理,謀求瘦身減負,而向塔塔出售部分車型和平臺資產也是落實這一戰略的做法。
背負巨大轉型壓力的奇瑞汽車,再度謀求瘦身減負。近日,奇瑞確認正在和印度塔塔進行商談,將向後者出售一些車型和平臺資產。這也是奇瑞繼回歸一個品牌之後又一次做減法,而此次更著力於改善效益充實「錢袋子」。
清理資產充實錢袋
來自奇瑞汽車內部人士的消息稱,「由奇瑞國際牽頭的前期團隊目前正與塔塔汽車進行商談,商談的內容主要是向塔塔出售一些車型和平臺。雙方準備交易的車型和平臺包括奇瑞A1、奇瑞A3、瑞麟M1、老款奇瑞QQ以及部分新上市的車型。塔塔收購後將在印度及印度周邊欠發達地區生產。
奇瑞去年正式總結多品牌布局,回歸到「一個奇瑞」的新品牌戰略。按照奇瑞回歸「一個品牌」、「一個體系」的新戰略規劃,通過對現有產品的梳理,逐步確立新的產品架構,將由目前20餘款產品逐步精簡併形成由9款產品組成的產品型譜。奇瑞確定將形成艾瑞澤、風雲、瑞虎和QQ四大產品系列。
此後,奇瑞開始清理一些冗餘車型平臺。去年,奇瑞還一度傳出被分家的消息,將利用老車型平臺啟動「江北項目」。除此之外,在奇瑞和廣汽建立的戰略聯盟中,也共享一些技術平臺。去年雙方正式籤署協議,將共享微型轎車平臺,成為戰略聯盟取得的首個實質性階段成果。
但奇瑞還是急於出售閒置平臺,這可能主要是處於改善經營狀況的考量。在2008-2012年,奇瑞汽車業務已連續5年虧損,累計虧損額達20多億元。與此同時,奇瑞在近年來推行了龐大的投資計劃,這包括構建自身的新技術平臺,以及投資觀致汽車和奇瑞捷豹路虎兩個大項目。
在銷量規模上,奇瑞目前也正處於轉型調整的谷底。據乘聯會數據,奇瑞去年銷量為42.9萬輛,在自主品牌陣營中不及長城、吉利和比亞迪,其中國內銷量僅為30萬輛。而奇瑞在一個品牌戰略下推出的艾瑞澤7等產品,目前仍處於市場的培育期。
「硬著陸」後遺症
奇瑞此次向塔塔兜售車型平臺,也顯示堅定推進「做減法」的策略。與其他幾個主要的自主品牌車企相比,奇瑞的經營狀況最差。長城汽車持續幾年實現銷量和盈利高速增長,吉利汽車和比亞迪汽車(微博)經過深入轉型之後,也已經回歸穩定的盈利狀態。
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黃華瓊此前介紹,奇瑞去年銷量雖然跌至第四,但單車成交價格上漲了7000多元,達到5萬元左右,今年有望突破7萬元。這對奇瑞來說將是歷史性的突破。去年奇瑞銷售額100多億元,增幅達到20%。今年奇瑞計劃國內銷售36萬輛,銷量將增長20%,但是銷售額要增長將近70%多。除在去年投放三款產品發力之外,奇瑞今年底將推出全新MPV車型。
通過做減法以實現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到主品牌上,由此帶動從效益到產品開發的良性循環,是國內自主品牌廠家為此前的粗放式增長付出的代價。而這現在被認為是更正確的發展模式。實際上,此前的多品牌戰略也幫助吉利汽車等找到新的品牌和市場突破口,但資源的持續分散已經影響眾多自主品牌當前的正常經營,由此仍需要持續做減法。
和奇瑞的多品牌戰略硬著陸不同,吉利汽車採取了軟著陸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品牌戰略。吉利汽車在漸進式整合中強化母品牌,而讓原先的帝豪、全球鷹和英倫已成為吉利的產品品牌。這相比硬著陸,減少了一些後遺症。實際上,吉利集團新的多品牌架構已經隱約成型,就是在豪華品牌沃爾沃、大眾品牌吉利兩者之間,未來再導入沃爾沃技術資源創立一個高端品牌。
(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