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來遼圖聽「國寶守護人」講《洛神賦圖》

2020-12-11 瀟湘晨報

本報訊 遼瀋晚報記者朱柏玲報導 本周日(11 月 29 日)13 時 30 分,市民可來遼寧省圖書館多功能廳," 國寶守護人 " 董寶厚將引領大家一同欣賞《洛神賦圖》。

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曾任《國家寶藏》中遼寧省博物館藏《萬歲通天帖》" 國寶守護人 " 的董寶厚將帶來題為《從文學到圖像:宋人摹顧愷之 》的講座。講座將引領大家一同欣賞《洛神賦圖》,比對不同版本的差異,並注重以賦和圖的對比來分析圖繪在表現故事情節中使用的手段和方法,進而闡釋中國古代文學和繪畫的關係。

【來源:遼瀋晚報 ZAKER瀋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洛神?甄姬?《洛神賦圖》賞析
    被稱為「六朝三傑」的顧愷之,根據曹植的作品《洛神賦》,創作了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第一幅《洛神賦圖》。顧愷之是東晉著名的畫家、理論家、書法家,被稱為「畫絕、才絕、痴絕」有繪畫作品《洛神賦圖》、《女史箴圖》、《烈女仁智傳》理論著作:《畫雲臺山記》、《魏晉勝流畫贊》、《論畫》。
  • 追言情不如賞古畫:國寶《洛神賦圖》背後的千古虐戀
    東晉 顧愷之《洛神賦圖》故宮博物館三國時期的美女,除了二喬,還有甄氏。因為曹植的名作《洛神賦》,她才被後世安上了神話中洛神(洛水女神宓妃,上古神話中伏羲的女兒)的名字「宓」(fú)。《洛神賦》是曹植在甄氏死後次年寫作的文章,有資料顯示,當時的名字是《感鄄賦》。「鄄」(juàn)字與「甄」字在現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然而在當時,它們不但書寫相近,發音更是完全相同(都讀juàn)。因此,後世有人認為曹植寫《感鄄賦》是指代嫂嫂甄氏。
  • 《洛神賦圖卷》的神人之戀
    《洛神賦圖卷》以曹植的文學作品洛神賦為題材,描述曹植渡洛水時與洛水神女相遇而戀愛,終因人神路隔而無奈分離的動人故事。畫家把人物的神韻,風姿表達得惟妙惟肖。>此圖是根據三國(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寫《洛神賦》而創作的故事畫。
  • 《國家寶藏》之《洛神賦圖》+12圖
    今天請大家看一個寶藏,《洛神賦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寬27.1釐米,長572.8釐米。三國時曹植寫下《洛神賦》,晉朝顧愷之畫出這個故事,傳承至今,是無價之寶。此圖分段描繪《洛神賦》的內容,構圖連貫,設色濃豔,畫法古拙。
  • 國寶守護人、插畫藝術家葉露盈助力西湖明信片大賽
    兩千年前,三國才子曹植寫下辭賦名篇《洛神賦》。他用極其瑰麗的文筆描述了自己與洛神玄妙又悽婉的愛戀故事。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則在絹素上用筆墨將這一故事徐徐鋪陳開來:畫中的洛神高髻玉簪、顧昐含笑、步履輕波;人神相遇,他們脈脈含情;臨行分別又不禁讓人落寞哀嘆。兩千年後,90後浙江姑娘葉露盈創造性描繪的《洛神賦》驚豔了世人,橫掃國內外諸多獎項。她還入選福布斯中國2018年30歲以下精英榜,登上央視《國家寶藏》成為「宋人摩顧愷之洛神賦圖」的國寶守護人。
  • 經典的傳世名作,講述最美的柏拉圖之戀,一起來探秘《洛神賦圖》
    不過可惜的是,現在已經無緣再面見「畫聖」顧愷之的真跡,目前僅存的《洛神賦圖》也均為後世摹本,尤其以宋代居多。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傳世名作《洛神賦圖》吧!《洛神賦圖》的作者顧愷之在創作的時候,是有原型的。當時三國時期的大詩人曹植曾寫下了《洛神賦》,用以抒發自己一段無果的感情。
  • 葉露盈做客蘇州誠品書店 分享《洛神賦》的出版故事
    跨越千年的告白兩千年前,才子曹植在從京師返回封地,途徑洛水,虛構了自己與洛神宓妃邂逅、愛戀,卻因為人神殊途,終不能相守的故事。曹植文字之精妙,讓洛神的美麗被人稱頌千年。歷代畫家揣摩曹植書寫之文句,想完美呈現宓妃仙姿,包括東晉畫家顧愷之所繪的《洛神賦圖》,元代畫家衛九鼎所繪的《洛神圖》等。
  • 這幅大英博物館藏《洛神賦圖》揭示古代審美
    《洛神賦圖》卷(佚名)是大英博物館最受關注的一件中國畫。大英本《洛神賦圖》所描繪的是一個時間和情節非常完整的神話故事。從空間上看,該圖展示了洛河兩岸的範圍,在渡過洛河前前後後的三天兩夜之間,文學家和畫家分別導演了在中國文學史和繪畫史佔有重要地位的藝術佳作。
  • 「唐宋八大家」來了!原來這些男神和咱遼寧有不解之緣
    (《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本組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遼瀋晚報記者查金輝拍攝)先聽遼博小姐姐和你嘮嘮亮點↓↓再看嬸兒的同事,遼瀋晚報記者小姐姐和你娓娓講述「唐宋八大家的那些事兒」↓↓《瑞鶴圖》成畫於1112年,這一年,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去世的年份。至此,「唐宋八大家」全都離開人世。這幅圖象徵宋文化的底色,亦是八大家去世的時間點。 《洛神賦》是辭賦中傑出作品,可以看作是漢代鋪排大賦向六朝抒情小賦轉化的橋梁,在歷史上有著非常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 《簪花仕女圖》《瑞鶴圖》等珍貴藏品亮相
    今年五月,遼博曾舉辦國際博物館日遼寧省主會場活動,在活動現場,遼寧省博物館館長馬寶傑透露:《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將有望作為古代繪畫展的第一批重點展品首次在遼博新館與觀眾見面。同時,重點展品將以三個月為期限進行輪展,以兼顧參觀者的需求和文物保存的需要。而曾經引發觀展熱潮的《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又名萬歲通天帖)》將有望出現在古代書法展的第二批展品中。
  • 國寶文物如何呈現「唐宋八大家」,遼博公布「山高水長」目錄
    重要展品包括《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卷》《東晉佚名曹娥誄辭卷》《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北宋蘇軾行書陽羨帖卷》《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等國寶級文物。展期為三個月。
  • 曹植見洛神,被驚豔,一篇《洛神賦》道出心聲
    網絡洛神也叫宓妃,是傳說中掌管洛河的地方水神。比較為人所知的恐怕就是曹植寫的一篇《洛神賦》,對洛神比較的外貌描述也就在這裡了。曹植說:「那天夕陽西下,他正車困人乏時,抬頭看洛河,看到一個絕妙佳人立在巖石旁。」當時的曹植剛被貶,兄長曹丕上位,他不得不離開京都洛陽,情緒低落。
  • 趙子昂行楷《洛神賦》,原色真跡單字加動圖演示,書法學習之首選
    各位書友好,本期我們將繼續更新趙子昂行書《洛神賦》,除了之前所介紹的超清原色米字格字帖、A4列印版、原帖局部對照圖之外,我們將在米字帖更新完成之後,在本專欄的現有內容上,增加推出全新的GIF動圖演示版。如下所示——當然,除了趙子昂的俊逸翰墨,《洛神賦》本身也是中華古典文化之千年經典。
  • 洛神賦 曹植(全文新譯)
    我有感於宋玉對楚王講的遇見神女的故事,就寫了這篇賦,賦文說:(解讀:1、洛神宓妃,相傳為遠古時代宓羲氏的女兒,因溺死於洛水而為水神。關於這個古老傳說中的女神,屈原在《天問》和《離騷》,司馬相如、張衡又在《上林賦》)和《思玄賦》中進行描寫。
  • 《如果國寶會說話3》開播!神仙海報來啦
    《如果國寶會說話》在播出兩季50集之後,第三季終於來了,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到盛唐,帶著25件又萌又皮的國寶來了,涵蓋了書法、繪畫、壁畫、畫像磚、雕塑、造像、金銀器、兵器、文書等多個門類央視出品,必屬精品,微博話題高達4.6億閱讀,先來劇透下這幾件吧洛神賦圖,曹植筆下的洛神
  • 姿貌絕倫的甄氏是《洛神賦》的原型嗎?
    在一些遊戲和電視劇中,她又叫甄宓(fú),源自《洛神賦》中曹植所遇神女宓妃。李善注《文選·洛神賦》:「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見母親對寡嫂太過刻薄,數次規勸母親,「二哥早逝,二嫂年少守寡,還留有一子,講大義,您還是應該像兒媳一樣對待她,像女兒一樣疼愛她。」甄母聽後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從此甄氏和二嫂舉 止 相隨,姑嫂情深。美貌傾城與三曹父子傳「緋聞」明代大儒楊慎曾感慨:「甄氏何物,一女子致曹氏父子三人交爭之如此?」建安年間,甄氏先嫁給袁紹二兒子袁熙為妻。
  • 五分鐘聆聽國寶說話 聽的是故事更是自信
    中華文明微解讀伴隨著磁性聲音的解說,一件件國寶的瑰麗畫卷徐徐展開。翩若驚鴻的《洛神賦圖》、「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神龍本、且歌且舞的敦煌飛天……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25件國寶,涵蓋了書法、繪畫、壁畫、畫像磚、雕塑、造像、金銀器、兵器、文書等多個門類,多維度展示了那個時代的技藝、審美、文化和生活方式。
  • 齊白石親傳徒孫,帶你和孩子品味國寶,弄懂什麼是真正的文化底氣
    和一般只在廟堂上端坐的所謂「藝術家」不同,她固然學識源遠,但是十分樂於用循循講故事的方式,像我們介紹埋藏在時間縫隙中的珍寶。她的新書《國寶來了》,就集結了她心目中的二十一件傳世國寶,展現了國人豐富的精神演變史。
  • 曹植《洛神賦》:悼念亡妻及愛情幻滅
    《洛神賦》以大量篇幅描寫人神之戀, 情感深摯, 故其主旨有愛情解讀路向, 此時曹植與「餘」、「吾」重合, 洛神代指愛情寄託對象。前人多視之為甄后或某未知戀人, 我們認為曹植愛情寄託對象為其亡妻崔氏, 主要依據如下:一是《洛神賦》中有「嘆匏瓜之無匹兮, 詠牽牛之獨處」, 李善注「《天官星佔》曰:匏瓜一名天雞, 在河鼓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