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一世界級基礎工程 港珠澳大橋投資超700億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國又一世界級基礎工程 港珠澳大橋投資超700億

  可以這樣描述港珠澳大橋:這是中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京滬高鐵之後的又一個世界級基礎工程。根據目前的投資估算,大橋工程投資超過700億元,加上三地的配套建設,全部投資可能超過1000億元。

  港珠澳大橋總承包商中國交建董事長劉起濤說,港珠澳大橋是一個橋、島、隧一體化的集群工程項目,其橋隧組合規模世界絕無僅有,技術標準世界最高。

  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島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人工島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個城市的配套連接線。

  其中,主體工程總長約29.6公裡,採用橋島隧組合,由5.3公裡的隧道和22.9公裡的跨海大橋組成。兩個人工島通過海底沉管隧道連接,人工島與內陸通過橋梁連接。

  其中,海底隧道是整個工程的關鍵。2009年12月,海底隧道方案採用沉管隧道方案,隧道埋深達30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沉管隧道。

  1995年前後,香港民間就有了修建連接珠海和香港的跨海大橋的聲音,但當時存在技術和建設管理的諸多困難。2002年,香港特區政府提出建設連接香港和珠江西岸的通道。經過粵港澳三地政府一年多的討論,共識逐漸形成,並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2003年8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三地政府開展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並同意粵、港、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以下簡稱協調小組),全面開展各項前期工作。

  2004年8月,朱永靈放棄了廣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職務,來到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出任主任。2006年,受協調小組委託,中交公規院開始了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

  有一個令許多專家驚訝的細節,在通航孔橋梁的形式上,大橋辦和設計團隊在全世界範圍內展開諮詢,共提出100多個方案,這些方案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這是橋梁建設上是從未有過的,橋梁工程也會提出幾個方案,但數量很少超過10個。一位橋梁專家說:「這甚至比方案競賽還要充分。」

  協調溝通粵港澳三地在許多重大問題上的不同意見,是最困難的工作。一份材料顯示,口岸的位置、融資方案和比例、大橋線位、橋隧島結合方案,是三地曾經出現重大分歧的四個問題。其中,融資問題是經歷了數年的協商才解決的問題。香港和澳門希望BOT方式建設,數年的討論之後,三方一度同意主體工程引入社會資本投資。直到2008年8月,在中央政府的推動下,大橋融資問題才得以解決。海中橋隧主體工程採用政府全額出資本金方式投資建設,該項目資本金總額為157.3億元,資本金比例約為42%,項目資本金以外部分,由港粵澳三方共同組建的項目管理機構通過貸款解決。大橋建成後,實行收費還貸。港、粵、澳三地政府分別負責口岸及連接線的投資。另外,由於口岸及查驗模式設計人工島布局以及三地不同經濟體制,成為最難解決的問題,直到2006年7月,在國務院港澳辦協調下,三地同意採用「三地三檢口岸」查驗模式。

相關焦點

  • 中國又現「世紀工程」,投資超2000億,或成下一個「港珠澳大橋」
    目前,中國是世界橋梁製造大國,許多國家的橋梁都是在中國製造的,說明中國橋梁技術水平有多高。現在,「連接中國的橋梁」逐漸成為中國對外的明信片。中國又現「世紀工程」,投資超2000億,或成下一個「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原班人馬!中國南方又一跨海工程,八千名工人全面復工
    在中國南端一望無垠的伶仃洋海域上,超過八千名建設工人從全國各地向此集結,距離港珠澳大橋僅40公裡的又一綜合性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和人工島結合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這就是中國又一大型跨海基建項目——深中通道,其多項紀錄甚至超過港珠澳大橋。
  • 中國又一「奇蹟工程」,投資高達4000億,港珠澳大橋被趕超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速度可謂是一日千裡,短短40年時間,不僅解決20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還在諸多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基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便被賦予了一個「基建狂魔」的稱號,聽起來有些誇張,但卻也是大家對我國基建技術的高度認可。
  • 中國或將誕生第二個港珠澳大橋?投資超2000億,西方:根本不信
    有人說:自港珠澳大橋建成以後,中國基本上從一個建橋大國上升到了建橋強國。它作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位於中國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連接著香港、珠海和澳門。事實證明,港珠澳大橋不僅建設完成,而且還是高規格的完成,就拿港珠澳實用的橫隔板來說,採用了自動機器人焊接,所以港珠澳大橋的壽命是120年,而其他橋梁的壽命是100年。
  • 港珠澳大橋進入「下半場」 「超級工程」力爭實現「世界級運營」
    新華社廣州10月26日電 題:港珠澳大橋進入「下半場」 「超級工程」力爭實現「世界級運營」新華社記者周強 王攀24日港珠澳大橋全線通車運營後,這個「超級工程」「由建轉營」進入「下半場」。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一流橋梁」將如何實現「一流運營」服務?(小標題)科技創新為動力 實現運維智能化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是連接粵港澳三地,集橋、島、隧為一體的大型跨海通道。由三地共同組建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
  • 耗資1269億建成港珠澳大橋,至今賺了多少錢?
    中國一直被外界成為「基建狂魔」,我國對於基礎建築都特別用心,很多不可能實現的事情都讓我們克服了。   早在去年的時候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堪稱是中國的世界級工程,同時它也被評為「新世界第七大奇蹟」。
  • 我國又一超級工程,投資達4000億,是港珠澳大橋三倍,能12年回本
    中國的基礎建設舉世聞名,造橋技術水平也很好,特別是難度係數極高的港珠澳大橋前段時間開通,造價1269億元,這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在造橋技術方面的高超技藝,最近,中國宣布將建設另一個超級項目,即位於中國渤海灣的大連煙臺海底隧道,預計投資約為港珠澳大橋的三倍,此次投資高達4000億元,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國又一超級工程
  • [分享]港珠澳大橋基礎水深資料下載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曾刊登記者莎拉·拉扎勒斯的文章,題為《造價200億美元的「臍帶」:中國公布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文章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發展自己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偉計劃的核心,它希望這一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成就可媲美舊金山、紐約和東京的灣區。
  • 中國又一項「超級工程」難度比肩「港珠澳大橋」網友:基建狂魔
    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中國一直以來都有著「基建狂魔」的外號,一些工程建築更是堪比奇蹟。近日,中國又有一項超級工程開工建設,難度或超越港珠澳大橋,俄國媒體都稱:中國「瘋了」。深中通道距港珠澳大橋正北38公裡,連接廣東省深圳市和中山市,全長24公裡,總投資約460億元,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世界級超大「隧、島、橋」集群工程,其中雙向8車道超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將開創世界先例,比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長1.2公裡。那麼沉管隧道如何施工?
  • 超級工程的跨越者——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第一集《超級工程的跨越者》中,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講述了這項世界級工程從技術積累幾乎空白到最終實現跨海通衢的偉大曆程。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出品,瀘州老窖·國窖1573全程支持的《講述中國故事》26日正式開播。第一集的講述人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 投資1269億建的港珠澳大橋,投入使用運營近兩年,如今怎麼樣了?
    我們的公路裡程高居全球前列,我們的高鐵裡程排名世界第一,我們的海外訂單遍布全球多個地區,這些都是中國基建在這40多年來的成果。並且中國的基建不僅僅是造得多,同樣也造得巧,因為我們已經攻破了很多世界級難題,並且建設出了不少代表性的基礎建設,就比如三峽大壩,就比如這一座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鋼筋_2020年港珠澳大橋鋼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曾刊登記者莎拉·拉扎勒斯的文章,題為《造價200億美元的「臍帶」:中國公布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文章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發展自己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偉計劃的核心,它希望這一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成就可媲美舊金山、紐約和東京的灣區。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項目獲國家優質投資項目特別獎
    近日,2018-2019年度國家優質投資項目審定結果在河南洛陽揭曉。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項目等12個項目獲年度國家優質投資項目特別獎,葛洲壩集團綠園科技公司重組項目等128個項目獲年度國家優質投資項目獎。
  • 港珠澳大橋工程累計實現地稅收入7.32億
    日前,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第十五節沉管終於完成安裝,不僅是現場的技術專家們激動流淚,後方負責管理該工程的珠海市地稅局工作人員也由衷感動。六年來,他們與現場的技術專家、施工人員一起見證著「大橋崛起」。  為服務和管理好這項世界級重大工程建設的稅收工作,珠海地稅創新服務,實施專業化管理、探索個性化服務、實行嚴謹的績效考核。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中大機械鋪就超級工程!
    【中國路面機械網報導】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主席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不僅是全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中國建設史上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被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這項超級工程建設背後,中大機械自主設計製造的超大型、抗離析攤鋪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保障港珠澳大橋的順利開通立下汗馬功勞。
  • 我國又一超級工程,投資達4000億,是港珠澳大橋三倍能12年回本
    一成基礎設施,中國的世界著名的橋梁技術水平也很好,尤其是這段時間開通了難易度高的港珠澳大橋,花費了1269億元,公路技術橋,也證明了中國是世界的構造,完美的技術,最近在中國再宣言超級建造的工程,該工程,但我國的渤海灣的煙臺大連海底隧道預計投資是港珠澳大橋的三倍左右,此次投資金額是4000
  • 港珠澳大橋原班人馬!中國南方又一跨海工程,8000名工人全面復工
    黃綺珊悲慘人生:三婚三離多次輕生,今52歲只有兒子杜海濤作伴 回首過往,中國創建了無數的超級工程,創造了無數的工程奇蹟,創下了無數的世界第一,2018年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更是向世界再一次展示了中國基建的實力,但這並非是我國基建的終點。
  • [分享]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資料下載
    專家報告 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部副總經理、總設計師劉曉東在2018第七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上作了題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港珠澳大橋大事記錄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首座涉及「一國兩制」三地的世界級跨海大橋,協調難度前所未有,大橋著陸點、橋型線位、口岸模式、融資安排等成為三方博弈的四大焦點。國務院批准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意味著爭論了26載的大橋話題劃上句號。
  • 投資1269億建的港珠澳大橋,如今11年過去了,收回成本了嗎?
    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同步發展的還有中國的基礎建設,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就是因為對基礎建設的重視,不管是公路,鐵路,還是橋梁,這些年我國建設的都不少,還有許多工程,難度係數也十分大,讓中國的基礎建設在國際上也打出了名堂。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周年!
    作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通道,大橋的開通使港珠澳形成「一小時生活圈」,廣闊的伶仃洋,由此天塹變通途。一年來,每逢周末、節假日,越來越多香港居民選擇經港珠澳大橋自駕車來內地旅遊、探親、經商。據統計,截至9月底,1353.44萬人次旅客和71.71萬輛次車輛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出境,最高峰時日均超過1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