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豐,吃的每一口都是回憶的的味道!!!

2021-02-16 汕尾吃喝

有一種味道叫家鄉的味道,獨特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不知道為什麼,時常憶起大街的景象,在探尋海豐吃喝的同時,隨手拍了幾張「海城老街」

這裡的生活很慢。

記得兒童時代,跟隨大人上城趕集,大街是必到之處,沿街兩邊中西合璧式二層騎樓,每棟樓房面積不大,樓上為住房,樓下為門店,有手工藝店,做錦旗刺繡,還有寫對聯請帖之類...


帶著歸家期待,對承載海城人記憶的豬油糖,小米,豆花,校門口的漢堡等的回味,才能在夜深人靜的心有所歸屬!

我想你了,豬油糖!

 / 

吃下一顆豬油糖,唇齒瞬間就會被豬油糖濃鬱的香甜味道佔據。它潤滑爽口,柔軟生香,難免讓人領略到豬油的芬香與獨特美味。


現在或許一些年輕一輩對豬油糖的記憶變淡了,但在汕尾,豬油糖它代表了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時代在變化,特色老字號豬油糖,能夠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擦亮品牌,獲得更好的發展,讓更多人了解它,愛上它。


我想你了,小米!

來碗小米加份牛肉餅!!!

海城本地特色有咪蓋?首選要說的就是小米啦!

海豐靈魂樂隊《五條人》唱過:

 「邁去理伊,邁去理伊,吃碗小米打個嗝」

小米與其他粿不一樣,最好的是熱騰騰的吃下,蠔油和辣椒混搭的蘸一口!

那膠黏彈口的粿皮是讓人上癮的,懷念?思念?想念?麥理啦!吃落去便是!

我想你了,豆花!

豆花,豆花....每當在家裡聽到叮叮聲和吆喝聲,都會跟家人要錢,拿兩元錢來!

有時候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就去追豆花了~


由於海豐這幾年整改,發現了原金鳳凰樓下的沙港曾記豆花~

如今開了店面,但是門口依然能見到回憶中那輛載滿著豆花的小車

我們的夏天屬於那個小推車的時代~~~



我想你了,腸粉

冒著熱煙的小蒸爐,老師傅製作的是讓多少遠在他鄉念念不忘的腸粉~

踩著清晨的鬧市,轉過幾個街角,走進熟悉的腸粉店。點一份豬肉雞蛋腸粉...

海城人的一天,就是這樣開始的~

口感

我想你了,三中漢堡

不得不承認,這個賣漢堡阿兄是不是不會老,吃了這麼多年還是這個樣子~

來這裡買了兩個漢堡~依舊是熟悉的聲音:醬料要多少自己弄嘿!

 / 

阿兄真的大方

經常看到喜歡番茄醬的學生,使勁的懟醬料~

瞬間沒了一大半也是常有~


我想你了,「狗」毛膏

炎炎夏日中,最喜歡的是給人帶來清爽的狗毛膏。

以前阿姨都是拿個大大個的鐵杯,將「狗毛膏  剁剁剁~

加入冰水和煉奶,入口冰涼,像嚼著帶有濃鬱奶味的小果凍

感覺非常爽。一碗狗毛膏喝下去,夏日的炎熱一掃而光

 / 


章魚小丸子

我想你了,雞蛋餅

香濃的花生醬跟煉奶咬下去就會面臨爆漿危機!

雞蛋餅裡的醬質地綿密鬆軟,口感順滑,口味香醇,每一口都是來自雞蛋餅獨有的甜蜜誘惑呀。

寫在最後

海城其實還有好多好多好吃的..~

出門在外,穿梭在鄧紅酒綠的繁華街道

看到形狀各異的美味

不免會想起家鄉的味道

分享讓你懷念的家鄉味道-

本期互動

掃描二維碼

」進入汕尾有料吃喝玩樂群「

註:如群滿200人了

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添加微信客服大料

拉你進群哦

相關焦點

  • 小時候的味道——菜坨子的經典做法,每一口都是濃濃的回憶
    最近,陪著小侄子看了一部動畫片,突然想起小時候常吃菜坨子,如今,已經很久沒吃了,那種味道也幾乎遺忘。只是那種快樂的感覺卻越來越深刻,令人難以忘懷,就如同釀酒,只會越釀越陳。首先,準備大西葫蘆(大西葫蘆就是那種有籽的老西葫蘆,記住千萬不要嫩的,嫩的出湯多不成形,做出來根本吃不到西葫蘆絲)、大蒜、麵粉、鹽。把大蒜剝好搗成蒜泥放入適量清水,待坨子攤好後好蘸著吃。同時把大西葫蘆用擦絲板擦成粗絲,放到一個大的盆裡撒上鹽等二十分鐘到半小時。
  • 在龍巖吃了16年的牛肉兜湯,每一口都是回憶...
    粉的口感會比別家的Q很多,像是加入了地瓜粉的軟韌,每一口都是一場美食與舌尖的拉鋸戰牛肉丸QQ彈彈的,每口下去都有種引人遐想的衝動;牛筋丸很有嚼勁,脆嫩的口感特別招人喜歡■每份豬肝小腸都是下單現煮,可以選擇粉和面
  • 新中路 |一碗做了十幾年的全豬湯,每一口都是回憶的味道.
    客家人的醃面是每個客家人都不能忘懷的味道梅州這一家小小的麵店已經開了十幾年十幾年來,也開了很多家分店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了吃的都是一種回憶的味道有多少人是衝著這碗醃面而不惜開車一小時來吃有多少人即使搬走了
  • 海豐|一座被誤以為是潮汕的城市
    能讓你吃吃吃吃吃吃上幾天幾夜下面聽小編細細道出彈牙香滑的小米加上一疊耗油成了不少在外海豐人的口中的鄉愁吃上一份晶瑩剔透的小米是滿足不過的/ 菜粿 />菜粿海豐人洽意生活方式的象徵它的簡單而又講究體現的是對美味的追求嫩滑的粿皮和精選食材的搭配使得每一口都是味覺的享受
  • 北京春節的吃食,每一口都是回憶!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全都有吃這熟悉的兒歌,每到過年念出來把這「年裡」給遺忘的都找回來了。老北京人燉帶魚時,最愛用醋,能去腥味,還能提鮮,這魚湯兒泡飯,也是別提多香了,這味兒,整個院兒,甚至整個胡同春節一到都給傳遍了。
  • 芝士焗飯,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芝士焗飯By 昊媽小廚房芝士也叫奶酪、乳酪、起士,是乳制食品的通稱,有各式各樣的味道、口感和形式,是一種發酵的牛奶製品,其性質與常見的酸牛奶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發酵過程來製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濃度比酸奶更高,每公斤奶酪製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濃縮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磷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純天然的食品。
  • 寶豐路上做了20多年的糯米雞,每一口都是武漢伢童年的回憶
    熱乾麵、蛋酒、豆皮、面窩、歡喜坨、米粑粑、糯米雞……身為「早餐之都」,大武漢的「過早」美食層出不窮。只不過,武漢伢兒時的回憶——糯米雞,現如今已經越難越尋到了。吃到了美味的糯米雞!胡胖子熱幹牛肉麵粉館,她家的糯米雞做了20多年,一直是老武漢的傳統做法——珍珠糯米上木甑蒸,現做現賣。只有這種製法蒸出來的糯米才會粒粒分明,才會越嚼越香。每天早上6點不到,老闆就開始圍著一大盆糯米開始調料。糯米雞好吃的秘訣就是佐料要多,蔥姜,胡椒、雞精、肉丁、哨子、豬油,香菇等,一樣都不能少。
  • 惠東白花特色的「紙牌糕」,比其他糕點軟糯,吃的每一口都很甜蜜
    「紙牌糕」是很多惠東白花人童年的零食記憶,這種傳統的中式糕點曾經在各地都很盛行,薄如雲片,入口香甜。一片片紙牌一樣疊在一起的糕點,白花人習慣叫它「紙牌糕」,又叫「雲片糕」。小時候,經常去白花市場那買紙牌糕吃,白花市場沒有裝潢華麗的店鋪,沒有琳琅滿目的新鮮商品,最尋常的街道有著簡單的幸福。惠東白花特色的「紙牌糕」,比其他糕點軟糯,吃的每一口都很甜蜜。記得小時候家裡比較窮,沒什麼零食吃,有時候嘴饞,爺爺便會去市場上,買回一包「紙牌糕」,哄著說,這個不怎麼熱氣,吃這個吧!這便是小編關於紙牌糕最早的記憶了。
  • 海豐鹹香飯
    除了這些蔬菜主料,配料必須是海豐特有的蝦米、魷魚絲,還有七成瘦的五花肉、花生米、蘿蔔乾、芹菜、蔥。把主材料切小塊,配料切粒,切細。全部炒熟爆香,煮好一鍋飯,煮飯時最好把米提前泡一下,水不要放太多,滴下幾滴花生油,煮出來的飯又香又綢(鬆軟不爛)。最後,把所有材料跟飯拌在一起,倒點醬油再稍炒幾下,美味的鹹香飯便可起鍋。巧婦們再煮上一鍋家鄉的海味湯——紫菜雞蛋湯,一頓人間的美餐就可享用了。
  • 老字號裡藏著的老味道,每一口都很大廠
    大廠老字號很多令人回味至今的食物,都與記憶有關,它們在時光中流轉,愈老愈讓人心馳神往。或許,這些記憶,就是老味道留給舌尖最美好的印記。在大廠,很多老字號裡藏著值得無盡回味的老味道,每一口都很大廠。
  • 傳承本幫經典口味,每一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傳承滬菜精髓的「圓味」本幫菜每一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申圓苑紅燒三寶招牌紅燒肉,主角除了五花肉,還多了Q彈的豬蹄與豬尾。整道菜棗紅油亮,一上桌就牢牢鎖住了我們的目光。開吃之前,我們還深入到後廚,一探這道招牌菜的美味秘訣!
  • 老字號上新「春季限定」,每一口都有春天的味道!
    老字號上新「春季限定」,每一口都有春天的味道!菜單雛形上,田間的野菜、河海的時鮮,無一不是春季的時鮮貨,令人胃口大開。顧客們會喜歡這份菜單嗎?上海老飯店特意邀請了一批80後、90後擔當試菜評委,對每道菜的色、香、味進行打分。經過三輪淘汰賽,最終確定下16道春季新菜品,於4月起在浦西、浦東兩家店同步推出。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菜式數量,在上海老飯店的上新歷史上「史無前例」。
  • 食尚青島 | 一滷鮮,每一口都是下飯好味道!
    在青島乃至整個膠東,「一滷鮮」算得上一種家喻戶曉的地方美食,是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 武漢三鮮豆皮,每一口都是回憶
    第一次吃三鮮豆皮,是姑媽帶我去的老通城,老通城是武漢的老字號,80年代,吃豆皮必定去老字號。那時小,尚不良味,只在想什麼糯米飯如此好吃,裡面這麼調料,連蛋皮都黃亮有韌性呀。只是暖暖的感受到長輩的關愛。上了大學,大學東二門緊鄰我們宿舍樓,東二門外,全是食肆,早餐最鍾情二個,一是熱乾麵,二是豆皮。豆皮是吃得最多的,一元錢裝一塑料碗,碗裡五小塊,金黃蛋皮,軟軟的糯米,糯米底下,豆乾,香豆,榨菜,肉丁,紅油泛泛卻並不辣,小蔥綠綠,卻並不生。買一碗,一邊走一邊吃,走到學校大門,正是教學區群樓,豆皮也剛好吃完。棄之垃圾桶,收拾齊當,進教室上課,一上午,都不會餓。
  • 老農街頭賣特色小吃,現做現賣一大袋2元,每吃一口都是童年回憶
    說到農村裡面的零食小吃許多人都能說出無數種,有香脆的也有香甜的,這裡面包含到的許多口感也會吸引到數多人喜愛,其中膨化食品就屬這款零食最為受歡迎,幾乎吃過的人都會很喜愛,但現在想吃到卻很難,幾乎是處於失傳的地步。老農街頭賣特色小吃,現做現賣一大袋2元,每吃一口都是童年回憶。
  • 近乎絕跡的煤爐煲湯,每一口都是媽媽的味道
    而今蜂窩煤爐近乎絕跡,這份記憶裡「媽媽的味道」也越來越遙遠……偶然的在恆大酒店(金沙洲)的海岸中餐廳,我找到了這個「記憶中的味道」!煤爐煲湯,口口溫情一排排的「爐陣」,瓷煲上縷縷白煙,陣陣香氣撲鼻而來!
  • 我,為什麼一回內江就想吃口牛肉麵?有種味道叫「回憶」
    我,一個生在內江,長在內江的人,自18歲高中畢業後就去了外地讀書,其實離內江也不遠,就是180公裡外的成都,可是就是這180公裡的距離,卻讓我對內江的一種美食日思夜想,所有清晨、夜裡暗自吞下的口水,都是為了一口「內江牛肉麵」。
  • 俄羅斯媽媽的味道,每一口都是溫暖! 牛尾羅宋湯
    天氣冷的時候,很適合來一碗牛尾羅宋湯,口感滋潤卻不膩口的同時看看你都錯過了哪些精彩美味吧!
  • 吃在大連-燒味雙拼和腊味煲仔飯是必點,每一口都有肉香的滿足
    總有一些味道 跨越地域 為四方人們喜愛 粵菜,不僅是一種烹飪風格, 疫情過後堂食第一家去吃粵當家,
  • 改良版部隊火鍋,每一口都是濃鬱的味道
    改良版部隊火鍋By 煙火廚房在柜子裡發現一包年糕,最近因為做了一次手術,飲食有所禁忌,所以不能做辣炒年糕吃了,那就看看還有什麼現成的食材,做個改良版的部隊火鍋吧,其實這在我們東北也叫小知識: 部隊火鍋最早是從韓國流傳過來的,在韓國大多數男人都不會做飯,於是部隊裡的男人們就將各種食材包括通心粉、午餐肉、豆腐、粉條等一起放到鍋裡煮熟,最後在中間放上一塊韓國特製的方便麵,淋上一些辣椒醬直接食用,這也是部隊火鍋最初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