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這些,你也是大廚-美食烹飪廚藝大增的100個小竅門,真實用

2020-12-16 凡慕來美食烘焙

人生四件事:「衣食住行」,「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離不開美食,都喜歡吃美食,又苦惱於不會做,做不出好吃的味道。如何提升廚藝,有興趣學廚藝,想做專業廚師或者喜歡烹飪的朋友們,有沒有一些「廚藝大增小竅門」亦或是「廚師必學秘笈」呢?今天給大家整理了100個小竅門供大家參考。

1、帶著快樂的心情烹飪,享受美食製作過程,才能做出美味的美食,心情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要做美食

怎樣用姜

俗說:「薑是老的辣」。烹調用姜不應選用新姜,老薑的味道更濃香。

2、薑絲入菜多作配料。

3、姜塊(片)入菜去腥解羶。

4、姜米入菜起香增鮮。

5、薑汁入菜色味雙佳。

怎樣用鹽

人們常將食鹽的鹹味稱為「百味之王」,「一鹽調百味」。鹽在烹調中的主要作用是調味和增強風味。

6、烹調前加鹽 即在原料加熱前加鹽,目的是使原料有一個基本鹹味,並有收縮。

7、烹調中加鹽,在菜餚快要成熟時加鹽,減少鹽對菜餚的滲透壓,保持菜餚嫩松,養分不流失。

8、烹調後加鹽,以炸為主烹製的菜餚即此類。炸好後撒上花椒鹽等調料。

怎樣用酒(料酒)

烹調中,一般要使用一些料酒,這是因為酒能解腥起香的緣故。要使酒起到解腥起香的作用,關鍵要讓酒得以發揮

9、烹調中最合理的用酒時間,應該是在整個燒菜過程中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

10、上漿掛糊時,也要用酒。但用酒不能多,否則就揮發不盡。

11、用酒要忌溢和忌多,廚師們在用酒時一般都做到「一要忌溢,二要忌多」。

12、有的菜餚要強調酒味,例如葡汁雞翅,這個菜把醇濃的葡萄酒香味作為菜餚最大的特點,既然這樣,酒在出鍋前放,減少揮發就變成合理了。

13、用酒來糟醉食品,往往不加熱,這樣酒味就更濃鬱了。

怎樣用酒(啤酒)

14、炒肉片或肉絲,用澱粉加啤酒調糊掛漿,炒出後格外鮮嫩,味尤佳。

15、烹製凍肉、排骨等菜餚,先用少量啤酒,醃漬10分鐘左右,清水衝洗後烹製,可除腥味和異味。

16、烹製含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加少許啤酒,有助脂肪溶解,產生脂化反應,使菜餚香而不膩。

17、清蒸雞時先將雞放入20~25%的啤酒中醃漬10~15分鐘,然後取出蒸熟。格外鮮滑可口。

18、清蒸腥味較大的魚類,用啤酒醃漬10~15分鐘,熟後不僅腥味大減,而且味道近似螃蟹。

19、涼拌菜時先把菜浸在啤酒中,加熱燒開即取出冷卻,加作料拌食,別有風味。

怎樣用味精

味精是一種增鮮味的調料,炒菜、做餡、拌涼菜、做湯等都可使用。 味精對人體沒有直接的營養價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人們食慾,有助於提高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率。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還具有治療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經衰弱、癲癇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20、對用高湯烹製的菜餚,不必使用味精

21、酸性菜餚不宜使用味精,如:糖醋、醋熘、醋椒菜類等。因為味精在酸性物質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的效果越差。

22、拌涼菜使用晶體味精時,應先用少量熱水化開,然後再澆到涼菜上,效果較好(因味精在45℃時才能發揮作用)。如果用晶體直接拌涼菜,不易拌均勻,影響味精的提鮮作用。

23、做菜使用味精,應在起鍋時加入。因為在高溫下,味精會分解為焦穀氨酸鈉,即脫水穀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而且還會產生輕微的毒素,危害人體。

24、味精使用時應掌握好用量,並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釋度是3000倍,人對味精的味覺感為0.033%,在使用時,以1500倍左右為適宜。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中產生似成非成,似澀非澀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食品暫不用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

25、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 70 C~ 90 C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超過100C時味精就被水蒸氣揮發,超過130C時,即變質為焦穀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還會產生毒性。對燉、燒、煮、熬、蒸的菜,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出鍋時放入。

26、鹼性菜餚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鹼會化合成穀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怎樣用雞精

27、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助鮮的核苷酸製成的。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故稱雞精,不過雞精比味精更鮮。從衛生角度講,雞精對人體是無毒無害的,但在烹調時,如果加入過多雞精,則會破壞菜餚原有的味道而影響口味。 雞精因含多種調味劑,其味道比較綜合、協調。

由於雞精和味精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食鹽,如果在炒菜和做湯時用了雞精,一定要嘗一嘗湯是否夠鹹了,那麼用鹽量要相應減少。

怎樣勾芡

勾芡的學術概念是:藉助澱粉在遇熱糊化的情況下,具有吸水、粘附及光滑潤潔的特點。在菜餚接近成熟時,將調好的粉汁淋入鍋內,使滷汁稠濃,增加滷汁對原料的附著力,從而使菜餚湯汁的粉性和濃度增加,改善菜餚的色澤和味道。

因此勾芡是烹調的基本功之一。勾芡多用於熘、滑、炒等烹調技法。這些烹調法的共同點是旺火速成,有這種方法烹調的菜餚,基本上不帶湯。但由於烹調時加入某些調料和原料本身出水,使菜餚中湯汁增多,通過勾芡,使汁液濃稠並附於原料表面,從而達到菜餚光澤、滑潤、柔嫩和鮮美的風味。

勾芡一般用兩種類型。一種是澱粉汁加調味品,俗稱「對汁」,多用於火力旺,速度快的熘、爆等方法烹調的菜餚。一種是單純的澱粉汁,又叫「溼澱粉」,多用於一般的炒菜。澆汁也是勾芡的一種,又稱為薄芡、琉璃芡,多用於煨、燒、扒及湯菜。根據烹調方法及菜餚特色,大體上有以下幾種芡汁用法:

1.包芡 一般用於爆炒方法烹調的菜餚。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魚香肉絲、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後,盤底基本不留滷汁。

2.糊交 一般用於熘、滑、燜、燴方法烹製的菜餚。粉汁比包芡稀,用處是把菜餚的湯汁變成糊狀,達到湯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等。

3.流芡 粉汁較稀,一般用於大型或整體的菜餚,其作用是增加菜餚的滋味和光澤。一般是在菜餚裝盤後,再將鍋中滷汁加熱勾芡,然後澆在菜餚上,一部分沾在菜上,一部分呈琉璃狀態,食後盤內可剩餘部分汁液。

4.奶湯芡 是芡汁中最稀的,又稱薄芡。一般用於燴燒的菜餚,如:麻辣豆腐、蝦仁鍋巴等。目的是使菜餚湯汁加濃一點而達到色美味鮮的要求。

要勾好芡,需掌握幾個關鍵問題:

28、掌握好勾芡時間,一般應在菜餚九成熟時進行,過早勾芡會使滷汁發焦,過遲勾芡易使菜受熱時間長,失去脆、嫩的口味;

29、勾芡的菜餚用油不能太多,否則滷汁不易粘在原料上,不能達到增鮮、美形的目的;

30、菜餚湯汁要適當,湯汁過多或過少,會造成芡汁的過稀或過稠,從而影響菜餚的質量;

31、用單純粉汁勾芡時,必須先將菜餚的口味,色澤調好,然後再淋入溼澱粉勾芡,才能保證菜餚的味美色豔。

32、澱粉吸溼性強,還有吸收異味的特點,因此應注意保管,應防潮、防黴、防異味。一般以室溫15C和溼度低於70%的條件下為宜。

進行勾芡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尤其是在需要整體包芡的菜餚當中,不要把水澱粉直接都淋進去,要一邊淋入水澱粉一邊推攪,最好可以分2到3次進行,這樣整體效果更好,不容易洩湯「還水」。勾芡所用的澱粉選擇玉米澱粉就可以了,實用性最廣泛,穩定也是不錯,而且又非常容易買的到。

33、亮油明芡

烹調中還有明油芡的要求,即在菜餚成熟時勾好芡以後,再淋入各種不同的調味油,使之溶合於芡內或附著於芡上。對菜餚起增香、提鮮、上色、發亮作用。使用時兩者要結合好,要根據菜餚的口味和色澤要求,淋入不同顏色的食用油,如:雞油(黃色)、辣椒油(紅色)、番茄油、香油、花椒油等。

淋油時要注意,一定要在芡熟後淋入,才能使芡亮油明。一次加油不能過多過急,否則會出現泌油現象。由於烹調方法不同,加油的方法也不同。一般熘、炒菜餚,多在成熟後邊顛勺邊淋入明油。幹燒菜,菜是在出勺後,將勺內餘汁調入油瀉開,澆淋於菜餚上面。明油加入芡汁後,攪動顛翻不可太快,避免油芡分離。

焯水的靈活使用

焯水是廚房裡最簡單、實用性也最高的手段之一。

34、蔬菜焯水:很多蔬菜在烹製之前都可以進行焯水處理,主要效果有3個。

①可以預熟蔬菜,對於西藍花、蘆筍之類蔬菜,簡單焯燙之後再烹炒事半功倍,顏色也可以更好的保留;

②可以更徹底的去除雜質和雜味,比如一些蔬菜乾製品泡發之後,可以通過焯水去掉晾曬或存儲過程產生的雜質雜味;

③焯水可以去除一些可能有害的或者影響口感和食用體驗的物質,比如菠菜焯水去除較多的草酸和鞣酸,香椿芽焯水去掉大部分的亞硝酸鹽等等。

35、肉類焯水肉類焯水的目的就簡單一些,最主要的就是去除血水和腥羶味,以此來讓菜餚的賣相更好,滋味更純粹。在肉類焯水的時候不同於蔬菜,

①蔬菜多是建議水開之後再下鍋,而肉類為了去除血水異味的話,多數情況下還是冷水下鍋,在逐漸升溫的過程中肉塊緊縮,將內部游離的血水、組織液儘可能徹底的排出。

②蔬菜焯水之後最好可以過冷水降溫,這樣能及時終止蔬菜繼續變熟,保留更好的口感和顏色,但是肉類焯水之後就不建議再接觸冷水了,就算要衝洗也最好是用熱水進行,不然可能會讓一些肉類變得更韌更難嚼。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冷湯熱肉」小技巧,只要多吃多做,自己也就有數了。

做出「白湯」的3個關鍵

36、做出「白湯」的關鍵有三點:

①足夠的油脂,白湯的本質就是被沸水衝散的脂肪小顆粒,所以油脂一定要充足,以魚湯為例,煮湯之前將處理好的魚適當油煎可以事半功倍;

②添加開水,想要儘快得到白湯的效果,那麼油煎之後就只能加開水,避免油脂因為驟然降溫而凝聚不散;

③火力不能太小,翻滾的沸水衝擊油脂,才能將其衝散形成微小的油滴,所以要想快速得到白湯,稍微大點火讓湯汁翻滾起來吧。

37、炒青菜的時候往往要「快、狠、準」,尤其是一些比較易熟卻又富含水分的蔬菜,甚至也可以改切好之後提前鹽漬一下將部分水分「殺」出去。而對於沒那麼容易熟的蔬菜,比如西藍花這種,那麼最好可以提前焯水預熟,再炒的時候既能加快成熟避免花蕾燒焦,還能留住一部分嫩綠色澤。

38、對於葷素合炒的菜餚,建議肉類和蔬菜先分開炒,最後再合炒調味。或者是將食材中相對難熟的那個先下鍋,基本斷生之後再下另外一種,確保成熟度的一致性。食材不要一股腦的都丟進鍋裡,這麼做最後的炒菜結果往往會出現肉柴、菜爛、焦糊、半生不熟、拖泥帶水等幾種情況至少之一。

糖是美食催化劑

廚房裡,糖是萬能的食物「催化劑」。不管任何菜,出鍋前放一丟丟進去,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39、一道很辣的菜加一點糖一點醋就不怎麼辣了。

40、鹽放多了加點糖就不怎麼鹹了。

41、熬湯加點糖提鮮。

42、豆瓣醬是「肉伴侶」

對肉類的烹飪,豆瓣醬是神一樣的存在。特別是炒豬肉,不管是爆炒還是紅燒,一小勺郫縣豆瓣醬下去,肉馬上從冷色調轉為暖色調,就有了溫度;凌駕於醬香之上的肉香會被彰顯得更幽香,醬香也被襯託得更醇厚,味蕾瞬間打開,食慾瞬間點燃。

43、蠔油乃「菜伴侶」

對素菜的烹飪,蠔油是神一樣的存在。不僅完全可以替代鹽,而且有著鹽沒有的「鮮」味。各類涼拌,耗油提鮮保鮮增鮮,從來不會讓你失望。

44、刀工乃美食烹飪之「宗」

「刀工很重要,刀工與烹飪方式、時間、火候密切相關,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對於青椒肉片、宣威小炒這些家常菜,萬變不離其宗,肉切的肯定是越薄越好。薄到一定程度,嫩肉粉之類的就用不到了,因為下鍋瞬間就熟透了。立馬起鍋,那個味道,這是中國傳統菜「爆」的「靈魂」

反之,如果切很厚,肉還是紅色,油溫已下降,半天炒不熟。本來是爆炒,結果像水煮肉片,其實又不是。如果不放嫩肉粉,柴得不得了;如果放,成品黏糊糊的尷尬。

45、火乃美食烹飪之「靈魂」

一樣的食材和烹飪方式,食館的菜口感和家裡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外面的火源猛,遠遠比家裡的要旺。不信你讓美食作家王剛用電磁爐炒一個試試看。同樣的食材,在2000℃和500℃之間製作,完全是不同的味道。猛火、大火、文火…我們的祖先真的是非常非常的聰明,把對火的運用和控制發揮到了極致。廚藝的修煉,最終都是火候的控制。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金邊白菜」,花打四門,大開大合,邊焦裡嫩,水份全在。

46、土豬油乃「龍眼」。土豬油,廚房必備,一點點畫龍點睛,讓你廚藝大增。

47、土砂鍋乃「法寶」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原始的烹飪方式。對於土豬排骨、小雞燉蘑菇、砂鍋豆腐、佛跳牆……來說,土砂鍋是最好的選擇。

48、生鐵鍋乃「武器」

炒菜鍋在廚房的地位,應該是眾望所歸排第一位的。再高級的酒店大廚,都有幾口心愛的大鐵鍋,你見過哪個大廚炒菜用各式不粘鍋的呢?

其他炒菜小技巧

49、甜味菜加點鹽更甜(如南瓜)

50、煮餃子加鹽不粘鍋

51、橘子皮燉湯去腥

52、湯放鹹了,加幾片番茄可以增鮮,減鹽味

53、燉肉湯要燉熟的時候才加鹽,讓肉質更鮮美

54、醪糟發酵好的加白糖,可以停止發酵、降溫

55、炒豬肝加雞蛋、更嫩

56、豬小肚包糯米同燉,特別香

57、蛋炒飯先把涼米飯蒸熱後再炒不結塊一炒就散。

58、西紅柿天然提鮮,燉牛肉燉魚煮米線放兩個西紅柿湯鮮味美,

59、雞蛋可以放電熱壺裡煮,水開後捂5分鐘火候剛剛好。

60、煎雞蛋時烹一點點醋,小孩子喜歡。

61、小蝦比大蝦好吃還便宜,大蝦肉太柴,名不符實,還有,大龍蝦帝王蟹是真的不好吃,味道類似豬肥肉。

62、小魚也永遠比大魚鮮美,比如山東大鮁魚,一般都是送禮好看,自己吃就吃一斤多點一條的,鮮嫩。

63、螃蟹母的香公的鮮,公的一般沒有母的肥。

64、市場上養在水裡的活蝦都是養殖的,紅毛蝦是野生的,皮皮蝦不是蝦。

65、要相信高壓鍋燉出來的牛肉或者排骨不比鐵鍋燉的味道差,只是因為水加多了,高壓鍋燉菜少加水,剛剛沒過食材即可。

66、胡椒粉和花椒粉去腥解膩,可代替料酒。

67、不要相信網紅的萬能調料汁,不論什麼菜,調味料儘量別超過3種。

68、鮮魚清燉清蒸醬燜,凍魚油炸紅燒。

69、韭菜做餡時加點白糖不傷胃。

70、白菜包菜菜心軟的比硬的好吃。

71、煮玉米加點鹽會甜。

72、猛火適合爆炒,炒出來的食材更香更嫩,需要勾芡的菜品同樣猛火勾芡,只有這樣芡汁才不會起疙瘩,菜品也更亮麗。

73、文火適合煎炸,小火煎魚煎蛋,切不可急。

74、植物油炒肉菜,動物油炒素菜,油炸菜品建議用調和油。鹽宜少不宜多,味道淡了醬油湊。

75、鐵鍋炒菜時先第一遍熱油鍋,倒出後再放第二次油,然後放入點食用鹽,油冒煙後在放入食材,這樣不會粘鍋。

76、燉牛肉時加點茶葉,牛肉更易燉軟爛,且茶香撲鼻。

77、煎魚時,熱鍋塗抹薑汁,再放入食鹽和油,這樣煎出來的魚不會破皮。

78、燉湯鹹了不必再加水,可以切半個土豆放入湯中,土豆能吸附鹹味。

79、煮魚頭湯先把魚頭煎至兩面金黃後在放入開水,水要一次性加夠量,然後大火煮開,在加入食鹽調味,這樣魚頭湯顏色奶白,沒有腥味。

80、洋蔥提前放冰箱冰鎮,拿出來切的時候不會辣眼睛。

81、茄子少有的做法,茄子切塊或切條,放入食鹽醃製擠出水份後再煎,此時的茄子不易吸油,容易煮熟。

82、肉類焯水一定要冷水下鍋,這樣才能逼出血水和肉腥味。

83、煮肉菜不必每樣都放雞精味精,適當放點糖也能起到提鮮的作用。

84、煮五穀粥、豆類時,提前一個晚上放入冰箱速凍層,這樣煮出來的五穀粥更易開花、軟爛

85、苦瓜太苦可以切片後,放入小半勺食鹽醃製擠出苦瓜汁,這樣能減少苦瓜的苦味。

86、在家處理魚時一定要把魚身上的第三個部位處理乾淨,否則會很腥,第一個是魚鰓;第二是魚血;第三是魚肚內的黑膜。

87、蒸魚豉油的應用:製作清蒸的海鮮時候,蒸魚豉油最好不要加到食材的身上,而是倒到盤子的邊上,然後再潑熱油。這樣食用時蘸食料汁,可以品嘗出海鮮的原汁原味,而且也不會因為蒸魚豉油沾染了食材而品不出食材的本味來。

88、炒肉不幹不柴的方法:「橫切牛肉、豎切豬、斜切雞」,這是根據這幾種肉的肌肉纖維情況採用的下刀方法。切完的肉加點料酒和胡椒粉醃製一下,然後分次往裡面打點水,使肉吸水膨脹後再入鍋翻炒,這樣炒的肉不粘鍋還特別的鮮嫩。

89、涼拌菜加點糖有入口回甘的感覺,最後一步用熱油澆在料汁上會把料汁的香味激發出來,這樣特別入味。

90、調製易出水的素餡時,先淋上油拌勻能鎖住青菜的水分,同時又能保持餡料顏色漂亮。

91、做麵食發麵時加入點白糖能使麵團發酵的更好,糖和酵母的比例最好1:1左右,發酵好的麵團揉搓排氣的時候加入點食用油,能使蒸出來的饅頭,包子表皮有光澤,不幹硬。

92、燉羊肉放一條鯽魚同燉,湯又白又沒騷味.

93、燉牛肉加茶葉包可以減少時間、肉更香

94、菌菇類:蒸熟後再炒或者涼拌會更加鮮美。

95、油炸:肉類油炸都需要兩遍,第一遍炸熟,第二遍高溫復炸定型酥脆。

96、青菜焯水放點油鹽,能保持翠綠色。

97、豬肉,牛羊肉和洋蔥一起都好吃,韭菜,菌類,和海鮮類一起提鮮去腥,茄子,青菜,蝦等多放蒜好吃。

98、燉肉時加2個山楂最好,或者放陳皮,肉容易軟爛還有特別的香味。

99、炒牛肉,水煮牛肉,燙火鍋的牛肉,醃製時放點小蘇打,牛肉再也不會太老嚼不爛了。

100、燒鴨子,不用焯水,直接多放點油,油裡放點鹽和切小片的泡生薑,泡辣椒,花椒,放鴨子慢慢炒,能保持鴨子的鮮味。包幹水分,放點郫縣豆瓣醬再炒一下,顏色紅亮,再倒啤酒,小火慢燉,鴨子和嫩薑是絕配。

……

太多美食烹飪小技巧,盡在凡慕來美食烘焙,如果有一點您覺得有用,期待您的關注,點讚,評論,分享轉發,祝願各位朋友們永遠幸福快樂!

相關焦點

  • 烹飪教程裡的明油是啥油?大廚分享:提色又增香,學會就廚藝大增
    我們大家逛超市的時候,都會發覺櫃檯裡的油的品種有很多,看得人眼花繚亂的,如果是經常做飯的人還好說,就會知道自己做飯適合用什麼油,那如果是不經常做飯的,對於這麼多的選擇,真的不知道選擇哪種才好,因為小編覺得不管是選擇哪種,感覺這些食用油都差不多,沒有特別的明顯之處。
  • 家庭大廚,明白這些基本原理,保證讓你的廚藝大增,值得收藏
    如果成為家庭大廚,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家庭聚會,無論是給妻兒老小,還是給親戚朋友,做上一頓家庭盛宴,都是令人自豪且值得驕傲的事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一頓豐盛的晚餐的。想要成為家庭大廚,除了天賦以外,還是要多學,多練,多嘗,多見。雖然廚藝沒有速成法,但是卻有很多小知識,小技巧,能不能讓你成為家庭大廚咱不知道,但是讓你廚藝大增,還是有一定把握的。
  • 為什麼大廚做菜香?教你25個烹飪小技巧,提升廚藝,味道媲美飯店
    導讀:為什麼大廚做菜香?教你25個烹飪小技巧,提升廚藝,味道媲美飯店我們的生活是由一日三餐組成,每餐吃到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不僅會讓人胃口大開,還會讓人心情愉悅,所以大家對於菜品味道的追求就越來越高。為了提升自身廚藝,大家會通過各種渠道來向資深的大廚學習,可是等自己上手做的時候,卻發現事與人違,做出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吃。
  • 廚房新人烹飪速成:用好蔥姜蒜,讓你廚藝大增
    蔥姜蒜是許多菜餚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也是家家戶戶的廚房中必備的「老三樣」,但怎樣正確使用,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之前我也挺好奇,為什麼自認為廚藝還不錯的我,一直做不出飯店裡菜品的味道,總感覺差點什麼。我也特地問過在飯店工作的大廚朋友,他們的調味品也主要以蔥姜蒜為主,只是不同的菜品,用法不盡相同。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才知道,正確的方法才能把輔料作用發揮到極致。用好蔥姜蒜,你與大廚只差一步。
  • 麵食大廚:掌握4個竅門,麵餅香酥比買美味
    大家好,我是愛分享美食的鹿小廚,醬香餅是一道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的美味麵食,獨特的外酥裡嫩口感,麵餅層次多,猶如吃千層餅般好口,而且醬汁與餡兒還能夠自由搭配,能夠做到「香脆甜辣」等各種風味,獨特是醬香餅不僅在北方地區流行,南方同樣備受歡迎,大人小孩都相當愛吃,作為早餐、下午茶或宵夜都合適
  • 大廚教你做好吃的苦瓜牛肉,這道家常菜,肉嫩味香,營養又健康
    可是就是這樣一道簡單的家常美食,卻往往做不出大廚的手藝,讓人很是無奈。其實烹飪苦瓜牛肉需要知道一些美食小竅門,例如牛肉事先需要怎樣的處理?苦瓜的苦味又要如何減淡?炒制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這些問題的解決技巧都需要大家在烹飪前有所了解,畢竟知識儲備的全面,才能烹飪出全家人稱讚的美食!
  • 家常菠菜炒豆腐絲,掌握這三個竅門,口感鮮香滑嫩,美味好吃下飯
    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吃的家常菜,大家好,我是放飛童心。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菠菜炒五香豆腐絲」的家常做法。「家常菠菜炒豆腐絲,掌握這三個竅門,口感鮮香滑嫩,美味好吃下飯」。當然,即便再普通的美食想要做出地道好吃的口感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竅門的,就拿今天分享的這道家常菠菜炒五香豆腐絲來說,菠菜要不要焯水,菠菜焯水多久去除草酸?先炒菠菜還是先炒豆腐絲?菠菜跟醋最搭,而豆腐不合醋,那炒這道菜還要不要放醋?別看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問題,但只有學會了這幾個方面才能做出令全家人都喜愛的美食。
  • 讓你廚藝大增的10條烹飪原理,多學多實踐,做的飯菜更好吃
    做出的美食味道變化,都需要多實踐多嘗試,本期小鹿為大家簡單總結一些能讓你廚藝大增的10條烹飪原理,多學多實踐,做的飯菜更好吃,都是日常烹飪菜式中常用到的一些知識原理,覺得對你有幫助,不妨分享給朋友。◇ 8、蒸菜要旺火沸水上鍋清蒸是眾多烹飪手法中最易掌握,同時不易翻的烹飪手法,通過不斷加熱,讓鍋中水沸騰輸出熱蒸汽,在有限的空間中,讓食材通過熱蒸汽不斷加熱至熟透,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肉質鮮美。
  • 大廚教你小竅門,魚皮完整不粘鍋,一分鐘技能get
    大廚教你小竅門,魚皮完整不粘鍋,一分鐘技能get。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煎魚是特別常見的一種食物,不過也是特別考驗人烹飪技巧和烹飪耐心的一件事情,因為不少廚藝非常棒的人在煎魚的時候卻原形畢露,總是把魚皮粘在鍋上,導致魚皮不完整,做出來的煎魚肉質特別老,一點都不好吃,最終大家都對監理產生了恐懼,其實鑑於也是有小訣竅的,如果我們掌握好了相應的技巧,就可以煎出來的魚特別完整,魚皮不粘鍋,魚肉也會非常鮮嫩,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大廚交給我的小竅門,不用太長時間,一分鐘就可以學會的技能
  • 宗師級大廚在線教學,讓廚藝從「標間」升到「總統套」
    但是,可別錯過向真正的「美食宗師」取經的機會。最近,各家國際酒店集團及五星級酒店的明星行政大廚,紛紛推出線上課堂,在線教學,都是價值千金的「烹飪秘笈」。王一博「翻車」的口水雞,你也能做好林大廚趕緊又重新錄了一段教科書級的口水雞烹飪視頻,獲得了22萬的點讚量。跟著林大廚學習你會發現,其實口水雞的烹飪過程並不複雜,也不需太多技巧,對火候的要求也不高,很好掌握,關鍵是秘制紅油的調配。林大廚把14樣配料和比例和盤託出,廚房小白也能做出地道好味道。林大廚的美食課堂非常注意養生,講究不同時節吃不同食物。
  • 大廚教你小竅門,花生米鹹香酥脆,下酒真過癮!
    歡迎大家來到【美食會】,今天我又給大家來分享一些有關美食的小知識了,趕快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先關注】每天都有更新呦!大廚教你小竅門,花生米鹹香酥脆,下酒真過癮!雖然外面也有油炸花生米賣,但由於是熟食,大家還真不敢在外面買。外面的不乾淨不衛生,那麼我們可以自己在家中炸花生米,下面就把大廚炸花生米的小竅門分享給大家,做好的花生米鹹香酥脆,下酒真過癮。
  • 廚studio課堂| 知識技巧一籮筐,烹飪大廚帶你玩轉廚房
    何亮老師是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烹飪專業的教師,也是多檔衛視節目的廚藝顧問。在廚studio課堂的第一節《烙餅卷帶魚》課程,何亮老師就用他豐富的烹飪知識、實用的操作技巧、輕鬆幽默的授課風格「圈粉」一片。作為一位有30多年廚齡的專業大廚,學做菜和教人做菜這兩件事,何亮老師都有自己獨到的經驗。
  • 炒包菜切莫直接下鍋炒,大廚教你好吃的真正竅門,鮮嫩脆爽超下飯
    說起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綠色蔬菜,那就非包菜莫屬了。質脆微甜、色澤鮮綠、結球緊實、大小適中,是對包菜最直觀的印象。飯店大廚三分鐘就能上桌的炒包菜為啥那麼好吃,就在於平凡中的三個不起眼的小竅門。先說大致烹飪過程,五花肉煸炒出油脂,再下入蔥姜蒜和大料爆香,這時就可以加入手撕好的包菜,大火爆炒至斷生進行調味,炒勻後出鍋裝盤。家常小炒菜炒包菜的做法大致了解後,我們再來分享飯店大廚奉獻的3個竅門:
  • 烹飪雪梨銀耳羹如何快速出膠?分享2個竅門,湯汁濃稠,甜香味美
    大家好,這裡是壹號美食公館,今天筆者為你分享一款營養香甜的雪梨銀耳羹。相信大家對於這道美味的甜點湯羹應該非常熟悉,平時適當品嘗一道這道美味,有著非常不錯的潤肺功效。當然了,在傳統手法烹飪之下,想要這道湯羹變得濃稠出膠,一般需要很長時間,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讓很多新手操作有點犯難了,如何才能快速出膠,是做這道美味的關鍵所在。其實在筆者看來,外婆分享的一招就非常的實用,不僅非常適合新手操作,而且絕對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只要你掌握了之中2個竅門,「出膠」這種事也就是情理之中。如果您對這款美食也有一點點興趣的話,不妨耐心地看完筆者接下來的詳細烹飪解說,還望喜歡。
  • 教你如何做清脆爽口的涼拌黃瓜,竅門在這裡,掌握它,你也是大廚
    今天就給大家教一個小竅門,讓自己在家裡做出來的涼拌黃瓜也可以如飯店中一樣爽口又美味,口味好的不得了。而且,這個竅門非常簡單,只需要涼拌黃瓜之前將黃瓜稍微處理下,拌出的黃瓜就比平時更清脆爽口,絕對讓你把一道家常菜做得比飯店大廚做得都好吃。一起來看看竅門吧。
  • 掌握4個小技巧,鮮嫩多汁味道好,0廚藝也可以
    講真,在中式廚房打過滾的,煎幾塊牛排算得了什麼?即便是0廚藝,咱也不怕,西餐大多一板一眼,只要跟著步驟仔細做,一般都不會出錯。就像做西點,大多都是稱量精準,一個個步驟一程序做下來的,只要認真跟著做了,多半沒問題。煎牛排也是,只要掌握4個小技巧,保準煎出的牛排鮮嫩多汁,0廚藝也能輕鬆駕馭。
  • 原來啤酒不能亂放,教你大廚竅門
    啤酒鴨的確美味,但很多小夥伴在製作啤酒鴨時,不知哪個步驟出錯了,導致啤酒鴨肉感帶苦澀味,此問題直接影響了整道菜餚的味道,起初小鹿學著製作啤酒鴨時也經常碰到此問題,後來認識了一位湖南大廚
  • 廚藝比演技還好,盤點超會做飯的3位男明星,廚藝堪比米其林大廚
    還有一些演員另闢蹊徑,在美食烹飪上下功夫,誘人的美食加上帥氣的外表,吸引了無數的眼球,在娛樂圈裡,這3位寶藏級男明星,廚藝比演技都要好,廚藝簡直堪比米其林大廚,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一起看看有哪幾位明星。
  • 這些美食烹飪小竅門你學會了,做菜時都能用的上,先收藏起來吧
    大家好,今天和您分享的美食話題是關於烹飪的一些小竅門,希望對您做菜時有一定的幫助。做菜的小竅門如何炒洋蔥更美味炒洋蔥時,洋蔥很容易發軟,如果在切好的洋蔥中拌少量的麵粉就可避免,而且成菜色澤金黃,質地脆嫩,口感好。 烹製時,在大火熱油中投入切好的洋蔥,再加少許白葡萄酒,不僅可防焦糊,且味道更鮮美。
  • 清蒸多寶魚,美味有技巧,大廚教你5個竅門,肉嫩爽滑魚味鮮
    大家好,我是愛分享美食的鹿小廚,說到對哪些海魚印象最深刻時,鹿小廚第1個選到的就是多寶魚,因為多寶魚的外觀奇特,平扁的魚身兩眼並排,很吸引小孩眼球!剛開始鹿小廚也不懂如何清蒸多寶魚,只能請教開飯店朋友的大廚,原來多寶魚要做的美味,竅門還不少,清蒸多寶魚,美味有技巧,大廚教你5個竅門,肉嫩爽滑魚味鮮,下面鹿小廚帶大家了解如何清蒸多寶魚,想學的朋友快來看吧▍清蒸多寶魚—特點:樣貌怪異卻營養豐盛,體型怪異卻肉質鮮美〔主材料〕:多寶魚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