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探討過攜程大數據殺熟的情況,對此攜程是斷然否認,說自己從來也絕不會用這種伎倆賺錢。
但很多人不信,因為自己經常買機票時,看到一個便宜價格,點進去卻告訴你,這個艙位剛好沒票了!要不您看看我們稍微漲點價格怎麼樣?
這種情況,反正我是遇到無數次了,攜程每次搜索都能看到北京飛普吉島機票往返只要2800,但我一點進去付款就變3500,最後只能去航空公司官網付款。人家那,就賣2800。
每次面臨指控,攜程、去哪兒等在線旅遊平臺都會從技術層面進行解釋,否認「機票會在你搜索時偷偷漲價」以及「虛構低價機票吸引用戶下單」等猜測。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根據騰訊深網報導,在線旅遊平臺作為機票銷售渠道,並不參與機票價格的制定。機票價格的唯一制定方是航空公司,在線旅遊平臺只是將接收的數據如實在平臺展示。
用戶在在線旅遊網站或者APP上搜索機票價格並下單的行為,其背後需要一整套技術鏈條作為支撐,其中的主要參與者為航空公司、GDS機票全球分銷系統、代理商、在線旅遊平臺。
首先,航空公司根據收益管理原則,根據季節、運力變化、流量波動等因素,制定不同航線不同艙位的價格;然後,航空公司會將運價數據,錄入GDS系統;之後,在線旅遊平臺會從GDS系統查詢艙位及價格,並將結果展示在用戶面前。
GDS,就相當於是機票的「支付寶」,航司與平臺之間,不是直接「詢價」的方式,而是通過這個中介了解價格。這個查詢過程,就存在時間差。
由於機票搜索量非常大,所以各家在線旅遊平臺不可能直接使用運價和艙位的實時數據,而是採取預下載的艙位做緩存,用戶下單預訂時再去GDS中檢測艙位是否可用。這一時間差就導致剛剛提到我在搜索時看到的2800的票,實際不能預訂成功。
攜程方面表示,國際機票引擎每天有1億次查詢量,每次查詢,需要搜索平均需要查1千個左右的艙位,對於艙位查詢來說,每天就有千億次查詢量。而航空公司、GDS系統都是有查詢量的限制的,並且查詢也都是有成本的,不做緩存從技術和成本上來看,都是不可行的。
但解釋了這麼多,問題還是,為什麼我搜到的國際航班,同樣的時候,有的平臺特別便宜?有的又很貴?
據騰訊報導,以去哪兒提供的國際機票為例,其通常會展示去哪兒專營店、商旅套餐、極速出票、低價特惠、去哪兒特惠、保險優享等不同價格產品,這些不同產品價格相差通常在幾百元以內。
為什麼同一個航班的相同艙位卻能有如此多的價格出來?
在線旅遊平臺機票預訂收入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代理費(目前國內機票代理費歸零)、銷售獎勵(完成了航空公司的銷售任務可以得到獎勵)、平臺對第三方票務公司抽傭。在航空公司大力提高直銷比例以及現行機票銷售規則下,通過代理費、銷售獎勵盈利的空間已被大大壓縮,因此,在退改籤上做文章以及平臺抽傭成為主要的盈利來源。
看這麼複雜的定法,暈了?
告訴您個最簡單的方法,用攜程查航班,國內航司的話,直接去官網訂票,至少不會買貴,也不會遇到「霸王改退籤」條款。
您有沒有遇到類似這種情況呢?歡迎在底部留下您的意見,一起看下究竟有多坑。
歡迎關注科技富能量,網際網路第一科技播客,給您分享最酷科技訊息,最in科技產品!還有最新最潮的語音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