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推薦 鼎泰豐一天翻臺19次的奧秘:對員工又好又狠

2021-02-17 科明工業照明

導讀

在餐飲業有兩家企業把服務做到極致的,北火鍋海底撈,南小籠包鼎泰豐。曾經不知道有多少餐飲業老闆,排隊去鼎泰豐吃飯,又派底下骨幹去吃,甚至別家小籠包店乾脆去臥底當師傅或外場人員。然而,不管怎麼偷學,終究還是沒有把鼎泰豐的精髓學會。不過是一家小籠包店,真有那麼難學嗎?

人力調配精細,一般餐廳學不來

大成集團餐飲服務群副總經理李維溪,有一次宴請美國客人到鼎泰豐101店吃飯,立即有一位英文流利的接待人員上前接待。幾天後再度上門,這一次帶的是日本客人,上次接待他的英文組接待員一聽到是日本客人,馬上致歉,10秒後立刻有一位日文流利的接待員出現在眼前。人力可以掌控得這麼精細,一般餐廳很難學得來,負責管理包括漢堡王、勝博殿等多個餐飲品牌的李維溪不諱言,被喻為全球第一包、為臺灣餐飲業樹立典範的鼎泰豐,到底怎樣做到才讓別人學不會?

極致吹毛求疵,小吃店像精品店

首先,鼎泰豐吹毛求疵地落實中華料理的標準化,簡直把小吃店當作精品店。走到任何一家分店,到處都看得到溫度計和秤子。前廚工作檯上師傅包好的所有小籠包,重量只允許0.2公克的差距,包前的材料和包完的成品都要測量。其實多1克,客人也不會發現,但在要求完美的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眼中,卻是天與地的差別。

每道菜出場送到客人餐桌前,外場人員也必須拿出筆型溫度計確認,比如元盅雞湯和酸辣湯的最佳溫度是85度,才不至於燙口,肉粽則必須提高到90度,確保豬肉塊熟透。

雖在一、二年前就花大錢買入自動煮麵機,時間一到,沉在沸水中的面撈會自動提起,以防煮太爛或不熟,但仍嚴格要求甩面撈的力道和次數,才能達到到品質一致。

嚴格執行標準化,品質口感一致

兩個月前,楊紀華請臺北六家門市各推派一位炒飯達人,到中央廚房比賽炒飯,六個人從下鍋、翻炒到起鍋,不但時間和動作一致,就連吃起來的口感都相差無幾,可見標準化執行非常嚴格。早在1970年,楊紀華父親楊秉彝把賣油店面一分為二,試賣小籠包時,那些被找來的外省師傅,不管是麵粉和水的混合比例,都是靠經驗和感覺。

從模仿開始,現在去日本教服務

楊紀華也是在去日本巡店時,被日本人的服務精神感動,回臺後重新改造服務流程和細節。鼎泰豐式服務裡,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客人筷子掉了,還沒開口,服務人員就馬上送上一副全新的;客人才把杯子放下,準備招手,服務人員已經等在旁邊準備加茶。還有一個不成文規定,那就是不能讓客人點太多,也不能特別推薦高價的菜品。

有小吃教主之稱的舒國治,對鼎泰豐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笑瞇瞇的,每天如此,每人如此,這是何等的修為啊!笑稱從幼兒園開始,每周日都被父母帶到鼎泰豐信義店吃Brunch(早午餐)的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也觀察,服務人員忙起來,通常會忘記對客人笑。鼎泰豐的生意量是一般餐廳的兩、三倍,服務人員卻能夠態度從容、始終保持微笑,甚至還能一邊走、一邊笑,真是了不起。也因此,這幾年鼎泰豐的服務成功反攻日本,每半年外場人員都要到日本教他們禮儀與微笑。四年前有位日本客人到鼎泰豐櫃檯埋單,對外場人員的微笑和服務讚譽有加,我在日本開溫泉飯店,真想把你們帶回日本。

更難模仿的是,從不停止追求完美的腳步

鼎泰豐更讓別人追不上的是,從沒停止精進。即使鼎泰豐外場人員的儀態已近乎空姐標準,去年12月,楊紀華到香港半島酒店用餐時,看到服務人員有精神的走路,立刻手機拍下來,傳回來,讓外場人員馬上訓練。持續改善的依據,就是顧客的不滿意。2013年聖誕節前一天,楊紀華和主管們在早上例行和九家分店的視訊會議上,花一個小時討論抹布。

集百年服務功力,討論抹布怎麼擰

原來楊紀華在高雄店碰到一位客人,向他反應擦完桌子後,桌面仍是溼的,於是便開始檢討抹布該如何擰,才會幹溼適中。接著要所有分店上傳折好的抹布,比一比誰折得最好。之後楊紀華規定,抹布必須折成像軍人棉被般方正,四個角要對齊,LOGO也不能露在外面。

放眼國內服務業,很少老闆像楊紀華般重視顧客的不滿意。每件客訴都會在隔天早上的視訊會議上討論,不光只是楊紀華一個人,而是全臺灣所有店長及儲備主管,加起來超過100年的資歷,一起解決顧客的不滿意,一有結論然後馬上加入SOP,所有分店當天立刻照辦。

天天努力提升服務的楊紀華,應該不知道,他正帶領著鼎泰豐走在國際餐飲的趨勢中。澳洲昆士蘭《好食物指南》主編米洛斯基在2013年臺灣美食國際高峰論壇上,發表了未來餐廳趨勢,鼎泰豐就符合其中四項。

包括讓消費者和廚師們近距離接觸的開放廚房,互動體驗式的用餐環境,少量多樣以及便於分享,他在不知道這些趨勢的時候,卻都已經做到了,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分析道。

打破業界規則,人事成本達48%

鼎泰豐最難以複製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對員工的照顧,這也是同行抄不來的真正原因。2013年底服務業最振奮人的消息,莫過於楊紀華在徵才活動上宣布,店長級以上資深員工,最高可領到20個月年終獎金,如果以店長薪水10萬計算,光是年終獎就高達兩百萬。但其實早在10、20年前,鼎泰豐發給員工的薪水就已是同業最高。現在光是外場人員3萬8000元起薪,就相當於五星級飯店中階主管的月薪,還不包含績效獎金和紅利。過去兩年的人事成本高達46%和48%,楊紀華理所當然地說。他不諱言,好幾年前會計師就提醒他,人事成本太高,但他總是拍拍會計師肩膀說:這是必要投資,省不得。

在國內餐飲業,開店通常要守住所謂的一二三原則,店租佔營業額10%、薪水佔20%、食材成本則要控制在30%以下,但鼎泰豐卻完全打破這樣的原則。如果再加上食材成本、管銷費用,毛利只剩下10%,還好國外的進帳可以補一點回來,說到這個,楊紀華掠過一絲靦腆。王國雄說,連鎖餐飲的利潤能有一成已不錯,星巴克全世界開了2萬多家,獲利不過7%。

沒有上市計劃,對員工關懷有加

鼎泰豐至今還沒上市計劃,主要也是顧及員工,股票上市後,就要對股東負責,被要求控制人事成本,不能像這樣好好照顧員工,楊紀華強調。就連兩年前拿下世界麵包冠軍的吳寶春創業,特地向楊紀華討教,楊紀華也是建議他,先調高薪水。

不同於其他企業嚴格執行員工三等親內禁止進公司,楊紀華反而歡迎員工攜家帶眷加入,這樣向心力才會高。忠孝店就有位前廚師傅陳少榮,他的哥哥也在鼎泰豐工作,兩年前,哥哥不小心被攪面機壓傷手,被送到臺大急診室。

楊紀華趕去探視時,得知陳少榮原本在削冬瓜的父親沒有工作,剛好當時鼎泰豐推出絲瓜蝦仁小籠包,缺少削絲瓜的人手,當下決定讓他試試,沒想到效率倍增,削慣冬瓜的人,削絲瓜不是很容易嗎?

不過要領高薪並不容易,因為鼎泰豐挑人也很嚴格。每次徵才活動,攤位前總是人滿為患,5%錄取率,只比空姐3%高一點,而優渥薪資背後,對員工要求也很高,幾乎是不要命地在做,一位轉任飯店業的離職員工回想。

此外,鼎泰豐為了落實標準化而採取細膩分工,也容易造成員工缺乏成就感。這也是難得被員工抱怨的另一點。資深美食記者王瑞瑤就直指,鼎泰豐員工就像電子工廠的女工一樣,大家專注只做一件事,成長機會不大。我能理解,鼎泰豐怕技術外流,怕幾個師傅合起來就能出去開一家店。但要你一輩子炒飯,你願意嗎?即使付你10萬塊,你開心嗎?她問。不過,鼎泰豐最令人佩服的是持續改善,或許之後連少數員工難得抱怨的缺點,都改善了。沒有辦法,當外界把你當成標竿,你只能一直往前進步,做到最好,這是楊紀華闡述的鼎泰豐精神。

相關焦點

  • 鼎泰豐一天翻臺19次的奧秘:對員工又好又狠
    鼎泰豐式服務裡,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客人筷子掉了,還沒開口,服務人員就馬上送上一副全新的;客人才把杯子放下,準備招手,服務人員已經等在旁邊準備加茶。還有一個不成文規定,那就是不能讓客人點太多,也不能特別推薦高價的菜品。有小吃教主之稱的舒國治,對鼎泰豐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笑瞇瞇的,每天如此,每人如此,這是何等的修為啊!
  • 【臺灣鼎泰豐一天翻臺19次的奧秘:對員工又好又狠】
    就連在鼎泰豐習過藝的師傅,出去自立門戶後也沒有成功如鼎泰豐。為什麼鼎泰豐的生意會這麼好?為什麼大學生、碩士生們都紛紛應聘、探秘?如果你到臺灣的鼎泰豐吃過飯,就會發現這裡不僅人潮如流、味道好,而且服務也十分周到。據臺灣諸多電視臺的介紹,臺灣的很多大學畢業生、碩士生都爭先恐後地去鼎泰豐應聘。聽到後你是不是會覺得很詫異?為什麼鼎泰豐的生意會這麼好?
  • 【乾貨】鼎泰豐一天翻臺19次的奧秘:對員工又好又狠
    還有一個不成文規定,那就是不能讓客人點太多,也不能特別推薦高價的菜品。有小吃教主之稱的舒國治,對鼎泰豐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笑瞇瞇的,每天如此,每人如此,這是何等的修為啊!笑稱從幼兒園開始,每周日都被父母帶到鼎泰豐信義店吃Brunch(早午餐)的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也觀察,服務人員忙起來,通常會忘記對客人笑。
  • 服務就吹毛求疵——看臺灣鼎泰豐餐飲一天翻19次臺的奧秘
    鼎泰豐式服務裡,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客人筷子掉了,還沒開口,服務人員就馬上送上一副全新的;客人才把杯子放下,準備招手,服務人員已經等在旁邊準備加茶。還有一個不成文規定,那就是不能讓客人點太多,也不能特別推薦高價的菜品。有小吃教主之稱的舒國治,對鼎泰豐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笑瞇瞇的,每天如此,每人如此,這是何等的修為啊!
  • 一天翻臺19次 臺灣鼎泰豐八大管理精髓解讀
    鼎泰豐式服務裡,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客人筷子掉了,還沒開口,服務人員就馬上送上一副全新的;客人才把杯子放下,準備招手,服務人員已經等在旁邊準備加茶。還有一個不成文規定,那就是不能讓客人點太多,也不能特別推薦高價的菜品。有小吃教主之稱的舒國治,對鼎泰豐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笑瞇瞇的,每天如此,每人如此,「這是何等的修為啊!」
  • 鼎泰豐八大管理精髓告訴你如何做到一天翻臺19次?
    曾經不知道有多少餐飲業老闆,排隊去鼎泰豐(需求面積:300-500平方米)吃飯,又派底下骨幹去吃,甚至別家小籠包店乾脆去臥底當師傅或外場人員。然而,不管怎麼被偷學,終究還是沒有把鼎泰豐的精髓學會。就連在鼎泰豐習過藝的師傅,即使手藝高超,出去自立門戶後,也沒有成功如鼎泰豐  不過是一家小籠包店,真有那麼難學嗎?
  • 一天翻臺19次,價格還貴30倍,簡直逆天!
    可是事實上,鼎泰豐的各個分店在高峰期常常是門庭若市,尖峰時段平均等位時間在10到60分鐘。而鼎泰豐在臺中的一家店曾經一天內接待了超過3000人,翻臺率的最高記錄是19次,最多時有100組客人站在門外侯位。翻臺率通常是餐飲行業衡量運營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翻臺率四次,可以理解為餐廳一天平均每張桌子有四撥客人。
  • 鼎泰豐營銷 一天翻臺19次、一年賣2800萬個的小籠包
    然而,鼎泰豐就是有辦法做到門前無時無刻都有客人在排隊,在假日裡,一家店有超過3000人上門、在一天內翻桌19次的紀錄,最多時,有100組客人站在門外候位。不光臺北信義路老店要排隊,2014年元旦鼎泰豐在國內的其它8家店,在其它餐廳拉下鐵門休息的下午3---5點,客人平均也要排半小時的隊才能進店,甚至遠在西雅圖的鼎泰豐海外分店,更曾讓微軟總裁鮑爾默帶家人在門外排了1個多小時。
  • 鼎泰豐一天翻臺19次、一年賣出2800萬個小籠包的秘密
    據臺灣諸多電視臺的介紹,臺灣的很多大學畢業生、碩士生都爭先恐後地去鼎泰豐應聘。聽到後你是不是會覺得很詫異?為什麼鼎泰豐的生意會這麼好?為什麼大學生、碩士生們都紛紛去應聘?本文將探索鼎泰豐生意火爆背後的秘密。
  • 臺灣名店鼎泰豐一天翻臺19次、一年賣2800萬個小籠包
    如果你到臺灣的鼎泰豐吃過飯,就會發現這裡不僅人潮如流、味道好,而且服務也十分周到。 做小籠包不難,用不著半年就能出師,臺灣的街頭巷尾到處都有小籠包店,就連距離鼎泰豐中和總部不到10公尺的大馬路邊,都有商人在發財車上吆喝,買6個30元的小籠包,還附送蒸籠。然而,鼎泰豐就是有辦法做到門前無時無刻都有客人在排隊,在假日裡,一家店有超過3000人上門、在一天內翻桌19次的紀錄,最多時,有100組客人站在門外候位。
  • 臺中鼎泰豐一天高達19次 刷新餐飲翻桌率
    翻桌率一向是餐飲業追求的目標,一般餐廳一天能翻個三、四次已經很不錯,臺中鼎泰豐有19次、臺中赤鬼牛排18次、花月嵐拉麵威秀店17次。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通常客觀條件是:客席少、客單價低、主題性強、全天候營業。
  • 臺中鼎泰豐一天高達19次 刷新餐飲「翻桌率」
    翻桌率一向是餐飲業追求的目標,一般餐廳一天能翻個三、四次已經很不錯,臺中鼎泰豐有19次、臺中赤鬼牛排18>次、花月嵐拉麵威秀店17次。 舉例來說,雖然鼎泰豐臺中大遠百店的翻桌率低於屯京拉麵日本總店的60次,但鼎泰豐的客席有200個,以假日高達19次來計算,來客人數達3800
  • 三大獨門秘籍,你也能學會鼎泰豐一天翻臺19次的經營之道
    而其完美的口碑也引來同行一次次的「偷師學藝」,但終究無人能將鼎泰豐的「內核」帶走。在灣灣它已成為中華傳統美食的代表,無數國內外遊客,甚至是眾多明星大咖都成為了鼎泰豐的座上客和頭號死忠粉。1993年它更是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世界十大美食餐廳之一」,而其一天的翻臺率竟高達19次,一年能賣2800萬個小籠包……這一間看似普通的小籠包店,究竟魅力何在?
  • 【名企揭秘】鼎泰豐:對員工又好又狠
    鼎泰豐式服務裡,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客人筷子掉了,還沒開口,服務人員就馬上送上一副全新的;客人才把杯子放下,準備招手,服務人員已經等在旁邊準備加茶。還有一個不成文規定,那就是不能讓客人點太多,也不能特別推薦高價的菜品。有小吃教主之稱的舒國治,對鼎泰豐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笑瞇瞇的,每天如此,每人如此,這是何等的修為啊!
  • 【視野前線】「鼎泰豐」小籠包,貴得有理!
    一天19次的翻臺率「小份的一屜小籠包有五個,其中蟹黃的售價88元,而一份松露的售價高達168元」,即便如此,「鼎泰豐」的各個分店在高峰期常常是門庭若市,平均等位時間10~60分鐘。而「鼎泰豐」在臺中的一家店曾經一天納客超過3000人,翻臺率的最高記錄是19次,最多時有100組客人站在門外侯位。
  • 「翻臺率19次」全球十大餐廳之一「鼎泰豐」成都一門店關門!為什麼?
    每逢周末或者假日,鼎泰豐門店都有近3000人消費,實現過一天內翻桌19次,一年賣出2800萬個小籠包的紀錄。2月13日,微博有網友爆料來福士廣場的這家鼎泰豐已經關門。當日下午一點左右,記者來到來福士廣場,雖然午餐時間未過,但是這家鼎泰豐卻大門緊閉。透過玻璃門窗可以發現,裡面已經空無一人。
  • 見識過海底撈的「陪吃」服務,領教過鼎泰豐的「微笑」嗎?
    顆小籠包,98家店面,臺灣標誌性產品之一,全球連鎖店第二名,連續5年獲得米其林一星,曾創翻臺19次的餐飲界翻臺記錄。從老闆的經營理念上,鼎泰豐就已經更勝一籌。因為,楊紀華認為:把消費者服務好是企業的競爭力,利潤是隨之而來的。由此,楊紀華從掌管鼎泰豐的第一天起,就沒設定過業績目標,只是追求客戶滿意度。
  • 「鼎泰豐」包子貴的離譜,卻火遍全球,僅次於麥當勞星巴克,憑啥?
    可是事實上,鼎泰豐的各個分店在高峰期常常是門庭若市,尖峰時段平均等位時間在10到60分鐘。而鼎泰豐在臺中的一家店曾經一天內接待了超過3000人,翻臺率的最高記錄是19次,最多時有100組客人站在門外侯位。翻臺率通常是餐飲行業衡量運營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
  • 3倍於內地的翻臺率 香港茶餐廳有何「秘密」?
    這樣的場景和大眾消費的價格,加上高效率的運營能力,使其具有非常高的翻臺率」。王先生說。  翻臺率高,往往與低客單價並存,這也是很多餐廳天天排隊,員工很累,但老闆並不能掙大錢的原因。商業地產已經在倒逼餐飲業主在商業模式上做調整,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幾乎不可能找到只經營早餐的餐廳,低客單價的單一品類無法在高企的房租人力成本的壓力下生存。
  • 案例︱用小籠包徵服米其林,鼎泰豐的秘密竟是……
    」,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瑞士以一代代專業的「工匠」精神,打造了舉世聞名的鐘表;臺灣的鼎泰豐,以細緻的」手藝」精神,打造了小籠包世界。曾經不知道有多少餐飲業老闆,排隊去鼎泰豐吃飯,又派底下骨幹去吃,甚至別家小籠包店乾脆去臥底當師傅或外場人員。然而,不管怎麼被偷學,終究還是沒有把鼎泰豐的精髓學會。就連在鼎泰豐習過藝的師傅,即使手藝高超,出去自立門戶後,也沒有成功如鼎泰豐。為什麼鼎泰豐的生意會這麼好?為什麼大學生、碩士生們都紛紛去應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