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平安時代醉心於漢文化的貴族階級的傳播作用

2020-12-19 阿凡談歷史

事實上,我們從文獻的核中可以得知,卷帙如此浩繁的中國文獻典籍,主要是依靠這一時代貴族知識分子醉心於中國文化而得以實現的。日本貴族是最早掌握漢字和漢文化的一個社會階層。日本平安時代,是貴族文化佔主流的時代。這一時代的貴族知識分子,包括皇室在內,以中國文明為榜樣,對漢籍嗜愛如命。平安時代著名學者慶茲保胤在《池亭記》中敘述他的讀書樂趣時說:飯飡之後,入東閣,開書卷,連古賢。夫漢文帝為異代之主,以好儉約、安人民也3唐自樂天為異代之師,以長詩句、歸佛法也;晉朝七賢為異代之友,以身在朝,志在隱也。餘遇賢主、賢師、賢友,一日有三遇,一生有三樂。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描述,它表現了平安時代日本貴族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的理念,而這些理念又全部是依靠中國文獻典籍作為載體而得以實現的。正因為如此,他們採用多種方式,通過各種渠道,從中國獲取文獻典籍。日本《文德實錄》卷三「承和五年(公元838年)」記載。

太宰少貳藤原嶽守檢唐船,得《元白詩筆》獻,因功敘位。這是日本早期海關的一段記錄,藤原嶽守因為在中國船上發現了一部《元白詩筆》而升官進爵,它表明當時日本權力階級對獲得中國文獻典籍的重視程度和急迫心情。

又據日本《宇槐雜抄》記載,11世紀初日本政權的實際操縱者左大臣藤原道長,一次就託中國商人劉文衝購入漢籍100餘種,氣魄甚大。

但是,平安時代最大宗的漢籍東傳,主要是依靠赴中國的日本貴族知識分子們在中國尋訪書籍,然後大批運往國內。8世紀時代日本政壇與文壇上的名人吉備真備。曾隨第九次遣唐使團赴中國,與阿倍仲麻侶一起在華習經史10餘年,回國後於公元751年,再任第十一次遣唐使團副使訪華。他兩次在中國,細覓窮搜經史子集各類文獻典籍。藤原佐世稱吉備真備為獲得《東觀漢紀》的一個完整本子,「在唐國多處營求,竟不得其具本」。

然而,吉備真備畢竟也攜帶了兩個本子127卷本與140卷本的《東觀漢紀》歸國,在版本目錄學上極為可貴。吉備真備把從中國帶回的文獻典籍,編著了專門的目錄,名曰《將來目錄》,書籍而編著成目,可見數量之巨。此目錄便是後來藤原佐世編撰《本朝見在書目錄》的重要參考之一。

相關焦點

  • 世界文化史:日本平安時代,北宋刊本東傳,儒學文化的傳播
    可以這樣說,平安時代近400年間,由於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以日本貴族知識分子為主要橋梁,中國文獻典籍以同時代在世界上罕見的規模東傳日本,從而對日本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對日本漢學的形成,做了有力的奠基。平安時代那種歌舞昇平的景象結束了,代之而起的是以將軍為首領,以武士為主體的,長達400年的互相徵伐,全國雖然名義上仍然有一個天皇,但是,天皇不是被將軍挾持,就是政令不出京城,並且自公元1331年至公元1392年間,竟然也還出現過兩個天皇,這便是日本史上的南北朝時代。戰爭嚴重摧殘了文化。
  • 日本平安時期的貴族文化
    日本文化史主要包括從平安遷都到鎌倉時代初期的貴族文化、鎌倉時代初期到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士文化、江戶初期到末期的町人(商人、手藝人)文化階段。
  • 世界文化史:日本平安時代一個受漢文化深刻影響的時代
    平安時代在日本古代文化史上是一個輝煌的時代。這一時代正是古代日本的權力階級與知識階層自覺地渴望獲得中國文化的第一個高潮時期,其熱情竟歷300餘年而不衰。8、9世紀時代的日本皇室,為了儘快使自己的國家擺脫殘存的原始形態,趕上如同中國唐代所達到的那樣一種文明。
  • 漢文化在臺灣的傳播
    以儒學為主幹的中華傳統文化自此開始全面、系統進入臺灣。陳永華在鄭氏政權推行漢文化過程中,起過很大的作用。因此流傳著「鄭成功開之,陳永華營之」的說法,可見兩人在推行漢文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但是,也正是在清代,統治集團為了維護在臺灣的統治和開發全臺灣,在臺灣開始完整、系統地實施文化、倫理教育,宣傳統治階級的主流思想意識,推廣文化知識。   清治臺灣期間,一些人為移植漢文化、宣傳漢文化作過巨大努力,也取得了相當成功,為中華傳統文化廣植臺灣人民中間起到歷史性的作用。
  • 先秦文化,一個和漢文化截然不同的貴族文化
    先秦的通常是指秦一統六國之前,也就是夏商文化一直延續到戰國末期,在這個時期中國處於奴隸制社會轉向封建期間,同時政治上是貴族政治,和秦漢時期的士族政治也不一樣,這兩者的不同加上西周那會兒的禮樂文化就形成了先秦文化。
  • 平安時代與日本政治文化的起源
    在日本史學界首次引入西方史學斷代法的原勝郎曾在1906年的《日本中世史》序言中將文化昌明的平安時代貴族社會比作帝政後期的羅馬,在「被文明所桎梏」,耗光了古典文明的所有活力之後,註定被日耳曼尼亞一般「質實剛健」的關東平原武士集團所取代,這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明治人對平安時代的一種廣泛的拒斥感。
  • 日本平安時代,財富與權力集中於貴族,但卻是一個文化上的高點
    平安時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後一個歷史時代,它從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到1192年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一攬大權為止。平安時代的稱呼來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是奈良時代,之後是鎌倉時代。
  • 北大博導李明濱介紹漢文化在俄羅斯的傳播
    11月12日下午,由世界漢學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金鐸文化沙龍名師講座第二期在北京1加1大廈世界漢學研究中心舉辦。這一期講座的主講嘉賓是世界漢學研究中心顧問李明濱。  李明濱,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俄羅斯文化研究所所長,中俄比較文學研究會會長、普希金研究會會長、中俄友協理事,曾任北大俄文系主任、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國際中國文化研究終身成就獎」。
  • 從《萬葉集》到《古今和歌集》,和歌是如何成為日本文化典範的?
    《日本文化史》【日】家永三郎 著 趙仲明 譯譯林出版社 2018年1月漢字、律令制與漢文化:《萬葉集》背後的中國文化影響說到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漢字不得不提。根據《魏書·倭人傳》記載,日本女王卑彌呼(?
  • 古代的日本,平安時代的貴族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平安時代是貴族大活躍的時代。藤原道長等掌握政治的實權,支配著喲。貴族比平民地位高,過著非常優雅的生活。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呢?作為非常喜歡平安時代的歷史迷的我,將解說平安時代的貴族的生活!原本貴族是怎麼誕生的呢?正如貴族所說的那樣,貴族就是應該被尊重的人們。
  • 世界文化史:中日文化史之奈良時代遺留的漢唐典籍
    由於中國文獻典籍的傳入,日本人開始抄寫漢籍,從而使日本飛鳥奈良時代出現了當時在世界上罕見的抄書事業。當時,由政府設立的專門抄寫漢籍的機構,稱為「寫經所」,由「寫經生」專事抄錄。寫經所的宗旨與寫經生的任務,當然是以抄錄漢籍佛教經典為主,所以至今有龐大的天平年間的寫經存於正倉院等處。
  • 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化勃興與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也是中國思想史上最燦爛的時代。這個時代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一直是人們思考的最重大的課題。西周末年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變動,也引起了文化上的巨大變動,最顯著的現象是官學衰敗,私學興起,最終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西周時代的學術、文化、教育等活動,與宗教和祭祀活動密切相關。祝、宗、卜、史等官員掌管著宗廟祭祀、記言記事等有關的文書管理的事宜。思想文化活動就是從這些事務中產生的。
  • 深度解析日本平安時代的貴族標誌——家紋
    以浪漫著稱的法國人,早在百年前就開始迷戀日本文化,1867年的巴黎世家博覽會上,日本工藝與繪畫驚豔了法蘭西民族,以傑出創意和精湛工藝的路易斯威登更在精品包上多次採用了日本的經典圖紋,這種經典圖文最早就源自於平安時代的貴族標誌——家紋。
  • 日本:文化 廣泛地吸取中國文化
    佛教又是外來宗教,不受氏族界限的影響,特別是佛教比較集中地體現了中國的先進文化。因此,佛教一傳到日本就得到貴族的積極文持,迅速發展起來。佛教的廣泛流行,對於吸取和傳播中國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七世紀以前,日本學習中國文化主要通過大陸移民的傳播。
  • 深受唐風洗禮的日本平安時代
    不過,雖然日本平安時代的「神鬼」之事著實為天馬行空的,但平安時代之所以能夠如此出名,則是由於自西元794年桓武天皇由平城京(今日本奈良)遷都至平安京(今日本京都地區)後,受奈良時代全面向大唐帝國學習的影響,直至平安時代開始,自大唐傳入的「唐風」逐漸同日本本土的「國風」相結合,從而在各個領域湧現出了豐富多彩的政治及文化現象,
  • 從福建土樓的申遺成功,看客家文化的藝術魅力和變遷史
    在中國文化中,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為中國文化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魅力。即使同為漢族,不同的地方,他們的文化也會略有差別,這和當地的環境、人文、地理、風水等所決定的。而在眾多文化中,一支漢文化的分支:客家文化,形成獨特的魅力。對中國文化來說,這是一種古漢文化的活化石,對研究中國古代漢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 《源氏物語》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的愛與欲
    《源氏物語:全譯彩插珍藏版》(全2冊)作者:(日)紫式部 譯者:康景成 版本:紫圖圖書|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有所依靠的優雅 《源氏物語繪卷·鈴蟲一》復原圖 近代 平安時代女子的宿命:除非依靠男子愛護照顧,女子才能生涯安穩。
  • 平安時代貴族政治廝殺混亂,女院為何能在「權力爭奪戰」中「覺醒」?
    試想一下,在日本社會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在思想文化方面都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平安時代前夕,最為明顯。因此無論是中央集權還是君權至上,日本天皇統治期間,其本人的意願是最受到推崇的,這一點從女院制度的根源和開端,以及其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政策和制度內容中就可以看出來。
  • 日本平安時代有怎樣的社會風情?《源氏物語》給你答案
    在道長執政的平安時期,日本社會矛盾眾多,這種矛盾既有統治階級內部天皇、上皇與攝政之間的矛盾;又有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矛盾;還有平安時代女性地位的現實。《源氏物語》以這種歷史現實為背景,通過主人公源氏的愛情來表現當時社會的矛盾,反映社會的現實。
  • 英格蘭跨國教育:貴族爭先恐後,想看外面世界的「成本」有點大
    在英格蘭上層階級青年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旅行英格蘭人為了追求一定的文化需要,而前往歐洲大陸進行旅行,去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從而學習到一定的文化知識和文明色彩,這種行為,便被稱之為教育旅行。2、貴族經濟實力的強大和人文主義思想在其中的傳播貴族經濟實力這一點要求是毋庸置疑的。從英國去到其他國家進行教育旅行,在早前的英國那是很稀奇的,特別是對於一些平民階級來說,那是敢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