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是今天廣州著名的美食標誌,有著「食在廣州,味在西關」的說法,今天請跟隨我一起探店。
銀記腸粉店,始於1958年,憑藉質優味美的傳統布拉腸粉馳名於省港澳,有「白如玉,薄如紙,爽滑微韌,味道鮮美」的美譽。美食家蔡瀾先生也曾親臨銀記,並執筆親題「以腸為王」予以讚譽。第一間銀記創建於廣州市荔灣區文昌北路,我們點了3份拉腸,與我在其他分店吃過的對比,這裡的口感略勝一籌,粉薄、爽滑。
我們還點了2份粥,搭配油條,味道鮮美
位於寶華路的陳添記,已有30多個年頭了,其祖傳爽魚皮的味道已經紮根於廣州人的心裡,據街坊說,這裡不單只是一家賣魚皮的店,更是我們廣州人的回憶,是我們廣州的傳統美食。曾在2015年底傳出,因工藝後繼無人而即將結業(16年2月底),不少街坊聞訊後趕到陳添記,希望吃上最後一盒他家的魚皮,直到本人發稿,店家仍在營業。說個題外話,陳添記有一個30歲的女兒,目前在銀行上班,明叔(陳添記老闆)希望下一代能繼承這家店,可惜人各有志,年輕人也有自己的難處。
在荔枝灣湧一帶,有很多值得推薦的小吃,如雞仔餅、泮塘馬蹄爽、羅漢果茶、缽仔糕等。
雞仔餅,原名「小鳳餅」,是廣東四大名餅之一,在鹹豐年間由廣州西關一名叫小鳳的女工所創製。相傳廣州河南成珠茶樓因中秋月餅滯銷,制餅師傅搓爛月餅,巧妙地與豬肉、菜心等材料混合為餡料,再調以南乳、五香粉和鹽,味道甘、香、酥、甜、鹹兼有,鹹中帶甜,受到顧客青睞,因形狀像雛雞,故稱為雞仔餅。皮薄餡少的,香脆鬆化,皮厚餡豐的,外脆內軟。位於荔枝灣風水基34號的趟櫳屋,主要是賣泮塘特色的東西,其雞仔餅屬於皮薄餡少的那種,售價10元,買了2包回去,家人都說好吃。
缽仔糕是廣東傳統糕點小吃,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成品糕體晶瑩雪白,吃起來有韌性而不粘牙,是年輕人和小朋友喜愛的甜品。儘管並非首創於廣州,但已深受街坊愛戴,製作厚實,路過不妨試試。
艇仔粥,是廣州地區的漢族小吃,而西關艇仔粥是著名的廣東粥品之一,以粥滑軟綿、鮮甜香美聞名。相傳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荔枝灣河,珠江邊上販賣和製作,因此得名。艇仔粥以魚片、瘦肉為主,配合油條、花生、蔥花等,適合大眾口味。
「西關美食」甲天下,除了我推薦的,還有西關牛雜、南信雙皮奶、歐成記上湯鮮蝦雲吞麵、德昌鹹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