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唐朝詩人去旅行·長安篇

2020-08-17 少年時代1992

原創:木風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出行沒有飛機、高鐵,卻完全不影響唐朝詩人對旅行的熱愛。他們邊遊玩,邊作詩,無數膾炙人口的詩句都是在行走的路上吟誦出來的。唐朝的許多大城市,譬如長安、揚州等,也都留下了詩人們的足跡和詩篇。從本期起,讓我們沿著幾位唐朝詩人的足跡,去感受他們筆下的秀麗山河吧!

長 安

景點推薦:

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規模龐大的秦始皇陵、藏有天竺經書的大雁塔、建於明代的鐘鼓樓、唐都皇城遺存——西安城牆、皇家宮苑——華清池、「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

長安,今陝西省省會西安市的古稱。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曾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達千餘年,與羅馬、開羅、雅典並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唐朝的長安城,以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為界,設有東、西二市。東市主要從事國內貿易,西市則是中國最早的「國際進口博覽會」。

大唐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流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大都市,還是當時文人墨客心中的「聖地」。我們今天在西安市裡走的每一步,或許都踏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朝著名詩人的腳印。其中,最值得說的就是李白。

李白是盛唐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

大詩人李白酷愛旅行。他一生走過的地方雖多,然而最讓他放不下的,還是那個承載著他的榮光與夢想的都城——長安。李白曾寫過很多首關於長安的詩歌,表達自己對長安的所思所想。我們先來欣賞這首關於長安城的「搗衣詩」:

子夜吳歌·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月色如銀的長安城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藏著千家萬戶的愁緒。這首詩描寫了妻子在秋夜思念外出遠徵的丈夫,表達了詩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使遠徵之人早日歸家與親人團聚的感情。


知識小連結:

「搗衣」是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一個平滑的板(稱為「砧」,一般為石頭製作)上,用木棒(稱為「杵」)敲平,這樣,布會變得更加柔軟,方便裁製衣服。後來,這種民俗演變成了詩歌中的意象,用來表現徵人思鄉、離婦思親的惆悵情緒。


在長安,因為才華出眾,李白曾被唐玄宗親自召見,擔任「翰林供奉」一職。那時候的李白風光無限,才氣轟動長安城,寫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調》。


知識小連結:

翰林是我國古代官名,其由來可以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時,從文學侍從中選拔優秀人才,擔任翰林學士,專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極端機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討伐令等。清朝以後,翰林主管編修國史,在起居註上記載皇帝的言行,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等。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集中了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入選翰林院被稱為「點翰林」,是非常榮耀的事。


清平調·其一

〔唐〕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命李白創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三首,這是第一首。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牡丹花比喻楊貴妃的美豔,又說她如天上下凡的仙女,塑造了豔麗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

那麼,傳說中的楊貴妃到底有多美呢?我們可以去華清宮看看楊貴妃在那裡的雕像。

華清宮,後人也稱「華清池」,故址在今西安市臨潼區的驪山上,是唐代的皇家行宮。華清宮包括原驪山國家森林公園,與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皇家園林」。它既是國內罕見的一座大型溫泉池,又是可供遊人遊覽的文物保護場所。

這裡有溫泉,風景幽美,冬暖夏涼,唐玄宗和楊玉環常來此遊樂。相傳楊玉環喜歡吃新鮮荔枝,唐玄宗每年都會命人從四川、廣東一帶飛馬運送荔枝到長安。唐代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對這一傳說的形象刻畫。

長安,我們就看到這裡。下期,我們將跟著詩人劉禹錫去往長江下遊的一座唐朝古城,那座城市有「六朝古都」之稱,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同學們,當我們跟隨唐朝詩人的足跡,在回望唐朝的山河,感受到祖國大地已經發生的變化時,你是不是也像古人一樣觸景生情了呢?那就大膽地表達出來,讓行走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在寫作中釋放吧!我們的收稿電子郵箱是snsd1992@qq.com,非常期待大家的投稿哦!

相關焦點

  • 跟著唐朝詩人去旅行·揚州篇
    跟著唐朝詩人去旅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出行沒有飛機、高鐵,卻完全不影響唐朝詩人對旅行的熱愛。他們邊遊玩,邊作詩,無數膾炙人口的詩句都是在行走的路上吟誦出來的。唐朝的許多大城市,譬如長安、揚州等,都留下了詩人們的足跡和詩篇。
  • 紀錄片《跟著唐詩去旅行》將播:詩人的朝聖之旅
    跟著唐詩去旅行,其實就是在旅行的過程中,讓唐詩穿越千年的時光,照亮我們今天的山河和我們的道路,成為我們繼續前行的力量。《跟著唐詩去旅行》海報全片共5集,分為《江湖》《仙山》《故人》《長安》《邊塞》,分別選取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岑參五位詩人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五段旅程,邀請詩人西川,學者酈波、楊雨,作家六神磊磊和書法家魯大東,重返唐詩發生的地方,看見變換的山川風景。主題既是詩人經歷的濃縮,也是創作風格的重要靈感來源。
  • 唐朝詩人出遊攻略來啦!看詩人如何變身旅遊達人~
    「沒有旅行的生活,只能稱之為生存。」 ——《上得天堂,下得地獄》 唐朝的詩人們,如果聽到這句話,可能會想穿越一千多年時光和作者安迪·安德魯斯握手:知己啊!
  •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四期——遊西安
    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四期——遊西安長安,是唐朝人心中的美夢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四期——遊西安《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 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此詩寫於唐穆宗長慶三年,贈與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
  • 十二首王建的詩詞,寫景述事,跟著詩人去唐朝旅行,體會唐風民俗
    王建(768-835),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約64歲為光州刺史。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
  • 唐朝「天才詩人」,一首悲秋詩短短二十字,卻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唐朝是一個盛產詩歌的王朝,或許這與當時的王朝有著很大的關係。王朝盛世,江河澎湃,湧現出了許多豪邁的詩人,就如李白。之後王朝由盛轉衰,又出現了諸如杜甫之類的憂國憂民詩人。總而言之,大唐王朝就是詩歌的溫床,孕育出了無數的詩詞佳作!今天,我們所說的同樣是一位唐朝大詩人,相信很多人都曾讀過他的詩。此人就是王勃,堪稱唐朝時期的「天才詩人」!
  • 唐朝詩人賞櫻花去哪兒?親,我帶你去吧
    唐朝詩人賞櫻花,一定是在長安了,而且有多個地方。呵呵,諸位客官,不妨花點時間,讀一讀我的《西安隨筆·青龍寺裡櫻花海》。清明時節,春雨殷勤,淅淅瀝瀝,燕語呢喃,四月明媚,共浴春風花雨。唐朝詩人李商隱驅車登古原舊址春光一寸寸溫暖,青翠一片片蔥蘢。風景如畫,休閒和美,那麼多勝地美景,只嘆息我既非驢友,亦非市民。
  • 跟著唐朝詩人去旅行·金陵篇
  • 她是唐朝最豪放女詩人 情場失意淪落風塵 下場極為悽涼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其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一度遙遙領先。同時,唐朝也是一個文化水平優越的朝代,遺留下來的詩作數不勝數。說起詩人,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鬼李賀、四明狂客賀知章、詩豪劉禹錫等人都是當時優秀的代表,可唐朝女詩人才情一點都不輸那些男人。例如魚玄機。
  • 唐朝都城長安在詩歌中是什麼樣子?既有繁華盛景也有頹廢衰敗
    唐詩中描繪的大唐都城長安盛唐時期的長安可謂車如流水馬如龍,這裡既是唐朝學子們心心念念的政治樞紐;同時也是眾多國內外商人一心嚮往的經濟重鎮。一時間長安城的大街小巷,都擠滿了懷揣夢想的各色行人。尤其是在詩歌文化極度繁榮的盛唐時期,長安更是詩人們詩句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 【輕鬆學詩詞】帶上孩子跟著詩詞去旅行之《過華清宮》
    歡迎收聽由海豐縣融媒體中心製作的「帶上孩子跟著詩詞去旅行」節目。今天將帶領大家去逛逛華清池。昨天我們去遊覽了桃花潭,講了大詩人李白因為豪放不羈,處處得罪人而被貶謫的故事。那麼他到底都得罪了誰呢?別的人就不說了,我們只說說這個最關鍵的人,那就是唐玄宗最最寵愛的楊貴妃。
  •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相信大家對這首古詩是非常熟悉的了,它的作者就是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十五六歲那年,他父親在徐州做官,於是讓他到長安城去見見世面,結交名人。長安米貴此時正值朱沘叛亂之後,長安遭到了很大的破壞,物價飛漲,百姓貧苦。長安有個文學家顧況,比較有才氣,但是脾氣不好,有點清高。初進長安的白居易聽到顧況的名氣,帶著詩稿,前去請教。
  • 唐朝詩人郭震:武則天讀其《古劍篇》,一高興給他連升三級
    上一篇介紹晚唐漸趨寥落的詩壇中最光輝燦爛的一顆星辰---李商隱,今天聊聊唐朝詩人郭震和其《古劍篇》,武則天讀了一高興,給他連升三級。文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大散文家韓愈、柳宗元;武有大軍事家李靖、李勣、李光弼、郭子儀;大建築家宇文愷;大佛學家、翻譯家、旅行家玄奘;大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大畫家閻立本;大詩人王維、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此外還有塑聖楊惠之,草聖張旭,畫聖吳道子等人,不勝枚舉。其中盛唐的詩歌成就史上最高。
  • 跟著詩人去旅行!去13座文藝之城,念一首首傳世小詩
    世界上有許多熱愛旅行的文人墨客,他們愛好生活、尊重生命、讚美世間萬物,將所見所聞化作筆下驚才絕豔的詩句,現在許多風景名勝還留有他們的傳說和佳作。今天,TripAdvisor貓途鷹就帶你跟著13位大詩人的足跡去旅行,去他們心愛的文藝之城念一首首傳世之詩。
  • 唐朝長安的冬天到底下不下雪?
    談起唐朝,在普通觀眾糾結沈珍珠的下落或者武則天到底有幾個面首的時候,學術界則在認真的研討一個大問題:唐朝長安的冬天到底下不下雪?長安的冬天經常不見冰雪。他這麼說有什麼證據呢?而在近百年後這些橘子樹還在,唐武宗在位時橘子成熟,皇帝命賞賜給大臣每人三個,大家捧著回家吃去。柑橘有什麼特殊的呢?
  • 唐朝末期的長安經歷了什麼?為何在此之後長安就成為了一座廢都
    前言:每一個中國人,似乎都對長安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作為十三朝古都,長安見證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脈絡,沉澱了從周朝到唐朝的深厚文化底蘊。長安憑藉著它絕佳的地理優勢,使得唐朝及之前朝代的帝王都將其作為建都的不二選擇,但是為何五代十國之後就再也沒有一個國家將首都建立於此了呢?難道是這裡的龍氣耗盡了嗎?
  • 你認識離開長安前的杜甫嗎?長安十年決定了他和唐朝的共同命運
    沒去長安做「京漂」之前,杜甫是一個有著豐厚家產、生活富足而又才華橫溢的富家少爺。這個時期的杜甫是豪邁雄健、意氣風發的,他踏上去往大唐長安之路時,心中揣著的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遠大理想,彼時的目標是做造福大唐的宰輔之臣。
  •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八期——遊嶽陽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八期——遊嶽陽「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八期——遊嶽陽《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公元734年,孟浩然於長安求仕未果,同年返回故鄉襄陽。洞庭湖君山島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八期——遊嶽陽
  • 相比雅典城邦、古羅馬城、開羅,唐朝長安才是人類歷史上最大都城
    唐朝的長安,隋朝時期稱為大興城,李淵建立唐朝後定都大興改名為長安。長安在隋朝時期經過楊堅、楊廣兩代帝王的建造,就已經具有很大的規模。隋朝時期,建築工程學家宇文愷受隋文帝楊堅的委託建造新的都城。唐朝建立以後從李淵起到李隆基四代皇帝又對長安進項了大規模的完善和擴建。經過唐初幾代皇帝的修建,唐朝的國都長安成為了當時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國際都市。那麼唐朝的國都到底有多大呢,小編在此列出幾項指標供大家參考:一、唐朝時期的長安城總面積是84平方公裡,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 唐朝長安的花街柳巷是什麼樣的?逛一趟風月場得花多少錢?
    長安城內百業興旺、商鋪毗鄰,巔峰時期常住人口將近100萬。與古代其他大都市一樣,長安城內也不乏那些專門從事酒色生意的風月場所,唯一的不同就是長安的花街柳巷比其他大都市更加繁華,更加充滿特色。在長安所有花街柳巷中,「平康坊」(又稱「北裡」)是最出名的一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