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木風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出行沒有飛機、高鐵,卻完全不影響唐朝詩人對旅行的熱愛。他們邊遊玩,邊作詩,無數膾炙人口的詩句都是在行走的路上吟誦出來的。唐朝的許多大城市,譬如長安、揚州等,也都留下了詩人們的足跡和詩篇。從本期起,讓我們沿著幾位唐朝詩人的足跡,去感受他們筆下的秀麗山河吧!
長 安
景點推薦:
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規模龐大的秦始皇陵、藏有天竺經書的大雁塔、建於明代的鐘鼓樓、唐都皇城遺存——西安城牆、皇家宮苑——華清池、「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
長安,今陝西省省會西安市的古稱。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曾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達千餘年,與羅馬、開羅、雅典並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唐朝的長安城,以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為界,設有東、西二市。東市主要從事國內貿易,西市則是中國最早的「國際進口博覽會」。
大唐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流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大都市,還是當時文人墨客心中的「聖地」。我們今天在西安市裡走的每一步,或許都踏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朝著名詩人的腳印。其中,最值得說的就是李白。
李白是盛唐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
大詩人李白酷愛旅行。他一生走過的地方雖多,然而最讓他放不下的,還是那個承載著他的榮光與夢想的都城——長安。李白曾寫過很多首關於長安的詩歌,表達自己對長安的所思所想。我們先來欣賞這首關於長安城的「搗衣詩」:
子夜吳歌·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月色如銀的長安城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藏著千家萬戶的愁緒。這首詩描寫了妻子在秋夜思念外出遠徵的丈夫,表達了詩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使遠徵之人早日歸家與親人團聚的感情。
知識小連結:
「搗衣」是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一個平滑的板(稱為「砧」,一般為石頭製作)上,用木棒(稱為「杵」)敲平,這樣,布會變得更加柔軟,方便裁製衣服。後來,這種民俗演變成了詩歌中的意象,用來表現徵人思鄉、離婦思親的惆悵情緒。
在長安,因為才華出眾,李白曾被唐玄宗親自召見,擔任「翰林供奉」一職。那時候的李白風光無限,才氣轟動長安城,寫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調》。
知識小連結:
翰林是我國古代官名,其由來可以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時,從文學侍從中選拔優秀人才,擔任翰林學士,專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極端機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討伐令等。清朝以後,翰林主管編修國史,在起居註上記載皇帝的言行,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等。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集中了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入選翰林院被稱為「點翰林」,是非常榮耀的事。
清平調·其一
〔唐〕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命李白創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三首,這是第一首。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牡丹花比喻楊貴妃的美豔,又說她如天上下凡的仙女,塑造了豔麗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
那麼,傳說中的楊貴妃到底有多美呢?我們可以去華清宮看看楊貴妃在那裡的雕像。
華清宮,後人也稱「華清池」,故址在今西安市臨潼區的驪山上,是唐代的皇家行宮。華清宮包括原驪山國家森林公園,與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皇家園林」。它既是國內罕見的一座大型溫泉池,又是可供遊人遊覽的文物保護場所。
這裡有溫泉,風景幽美,冬暖夏涼,唐玄宗和楊玉環常來此遊樂。相傳楊玉環喜歡吃新鮮荔枝,唐玄宗每年都會命人從四川、廣東一帶飛馬運送荔枝到長安。唐代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對這一傳說的形象刻畫。
長安,我們就看到這裡。下期,我們將跟著詩人劉禹錫去往長江下遊的一座唐朝古城,那座城市有「六朝古都」之稱,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同學們,當我們跟隨唐朝詩人的足跡,在回望唐朝的山河,感受到祖國大地已經發生的變化時,你是不是也像古人一樣觸景生情了呢?那就大膽地表達出來,讓行走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在寫作中釋放吧!我們的收稿電子郵箱是snsd1992@qq.com,非常期待大家的投稿哦!